再看看委屈的不要不要的杏童,三娘噗嗤一笑。
“好了,你住這裏時間久了也是要出事的,給你換個地方吧。至於那幾個人,你也罰了,就這樣吧。”確實也不能因為這一點事就叫人家去死。
杏童畢竟單純,聽了這話,點點頭,同意不再報復了,卻不想走。
“我要等我娘。”
薛沖看他:“你娘是誰?”
這宅子,荒廢了怕是有個幾十年了吧?
他娘還在?
杏童摳指頭:“不知道,不記得了。就想等我娘。”
三娘拍拍他腦門,先把那七個生魂放出來,挨個一腳踹走。
七個生魂自然順著這一腳,迴到了自己的身體裏,至於醒來後記得什麽,看他們自己。
不過八成也不記得什麽了。
三娘一隻手牽著薛沖的手,另一隻手放在小孩子頭上,閉上眼。
不多時,薛沖就看見了一些事。
準確說,是置身於過去的一段時光。
兩個人還是站在這個宅院裏,卻不是如今的樣子,而是昔日裏繁華的時候。
那時候這宅子比如今大,外頭也沒被占據。
是個正經的府邸。
杏童的父親,正是這座府邸的主人。
是個五品的文官,家中雖然不算如何奢華,倒也是正經門第。
這位大人,娶妻也是門當戶對。
上還有一位慈愛的老夫人。
下有一雙兒女,怎麽看都是和睦的一家子。雖說有兩房妾室,也都老實本分。並不是什麽做妖的人。
可是這許家沒有能和睦到老的命,許大人出於好心,幫了一個同僚。
那同僚卷進了朝廷一樁大案子。
他倒是沒本事幫這個同僚脫罪,隻是將他的一雙兒女接迴來養著。
本以為,是替同僚好友保留了香火,卻不想,這是開始亂家的根本。
這一對姐弟,絲毫不懂感恩,麵上裝的柔弱可欺,實則心裏卻恨許大人不肯出力救她們的父親。
家破人亡後,他們心思越來越歪。
許家雖然做官,也不過五品,在燕京城裏,五品官算什麽呢?
一塊匾額倒了,說不定都能砸到一個皇親國戚。
何況許大人這個五品官還不是什麽實差。
不過戰戰兢兢罷了。
可孩子們不懂,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父親捲入的那個案子,本就是別人的圈套。
別說是許大人了,就連他們自己家,都是被波及的。
養的時間久了,許家也看出這姐弟兩個心裏有怨恨。
隻想著再大些,女孩子嫁出去了,男孩子也可以自立門戶了。
卻不料,女孩子十六歲的時候,與許大人的長子有了些愛慕的關係。
許大人這時候已經有三個孩子了,長子長女和幼子。
幼子,自然就是杏童。
許夫人一早就訂好了自家娘家的姑娘給長子,自然不會同意那姐姐給她做媳婦。
再怎麽說,也是娘家親。
可許家這位大少爺也不太懂事,竟是與那姐姐有了肌膚之親。
雖說沒有弄出孩子來,到底是實實在在有了關係的。
可許家將這姐弟收養了,是為老友,可也不能明著說。於是這姐弟兩個身份就比較尷尬。
是家裏遠親。
要給許家大少爺做嫡妻,身份就不好看。
許夫人隻好點頭,叫她做妾。
平白說,哪家的夫人能喜歡還沒成婚就與男子有了首尾的女子呢?
所以言語也不好聽,也沒太認真的辦事。
那女子難免傷心,自是怨恨的。
等少夫人過門,更是個厲害的。也不留顏麵。
於是那弟弟聽多了幾次,見多了幾次之後,竟生出無比的怨恨。
忽然有一天,就與許夫人大鬧一場。
許夫人一時怒氣,就要趕走他們。
那弟弟也不管姐姐如何,拋下她,就去衙門告狀了。
說許家矇騙他姐姐,本是要做妻的,結果做妾。
反正是一腔怨憤吧。
那時候的燕京城京兆伊,是個貪財的。
這涉及朝廷命官的案子,他倒是接的快。
本來就是想敲詐一點銀錢。許大人也明白,花了不少錢算是將這件事揭過去了。
還沒來得及教訓這孩子,他就覺得天下烏鴉一般黑,官官相護,當街攔住了一位王爺的轎子。
後頭的事,就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
許大人本來算是個本分的人,做官也是個清官,他那官職成日裏就是與書本打交道,想要貪汙也沒地方。
可他最大的汙點就是收養了這一對姐弟。
這是窩藏,畢竟當年那個官員是全家都斬首。他花了那麽多錢打點過,就打點出個這姐弟兩都死了的結果。
誰曾想,是他們自己暴露了?
又因為之前賄賂了京兆尹又是一個罪過。
窩藏了犯人還與犯人結親……
許大人一時說不清,當日就被下獄了。他兒子也下獄。
姐弟兩個也當日就被拉去了大牢裏。
那弟弟此時方才知道闖下了彌天大禍,可也已經來不及了。
不過三兩日,就判了個抄家流放。年紀已經不輕的老夫人當日就厥過去,再沒醒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好了,你住這裏時間久了也是要出事的,給你換個地方吧。至於那幾個人,你也罰了,就這樣吧。”確實也不能因為這一點事就叫人家去死。
杏童畢竟單純,聽了這話,點點頭,同意不再報復了,卻不想走。
“我要等我娘。”
薛沖看他:“你娘是誰?”
這宅子,荒廢了怕是有個幾十年了吧?
他娘還在?
杏童摳指頭:“不知道,不記得了。就想等我娘。”
三娘拍拍他腦門,先把那七個生魂放出來,挨個一腳踹走。
七個生魂自然順著這一腳,迴到了自己的身體裏,至於醒來後記得什麽,看他們自己。
不過八成也不記得什麽了。
三娘一隻手牽著薛沖的手,另一隻手放在小孩子頭上,閉上眼。
不多時,薛沖就看見了一些事。
準確說,是置身於過去的一段時光。
兩個人還是站在這個宅院裏,卻不是如今的樣子,而是昔日裏繁華的時候。
那時候這宅子比如今大,外頭也沒被占據。
是個正經的府邸。
杏童的父親,正是這座府邸的主人。
是個五品的文官,家中雖然不算如何奢華,倒也是正經門第。
這位大人,娶妻也是門當戶對。
上還有一位慈愛的老夫人。
下有一雙兒女,怎麽看都是和睦的一家子。雖說有兩房妾室,也都老實本分。並不是什麽做妖的人。
可是這許家沒有能和睦到老的命,許大人出於好心,幫了一個同僚。
那同僚卷進了朝廷一樁大案子。
他倒是沒本事幫這個同僚脫罪,隻是將他的一雙兒女接迴來養著。
本以為,是替同僚好友保留了香火,卻不想,這是開始亂家的根本。
這一對姐弟,絲毫不懂感恩,麵上裝的柔弱可欺,實則心裏卻恨許大人不肯出力救她們的父親。
家破人亡後,他們心思越來越歪。
許家雖然做官,也不過五品,在燕京城裏,五品官算什麽呢?
一塊匾額倒了,說不定都能砸到一個皇親國戚。
何況許大人這個五品官還不是什麽實差。
不過戰戰兢兢罷了。
可孩子們不懂,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父親捲入的那個案子,本就是別人的圈套。
別說是許大人了,就連他們自己家,都是被波及的。
養的時間久了,許家也看出這姐弟兩個心裏有怨恨。
隻想著再大些,女孩子嫁出去了,男孩子也可以自立門戶了。
卻不料,女孩子十六歲的時候,與許大人的長子有了些愛慕的關係。
許大人這時候已經有三個孩子了,長子長女和幼子。
幼子,自然就是杏童。
許夫人一早就訂好了自家娘家的姑娘給長子,自然不會同意那姐姐給她做媳婦。
再怎麽說,也是娘家親。
可許家這位大少爺也不太懂事,竟是與那姐姐有了肌膚之親。
雖說沒有弄出孩子來,到底是實實在在有了關係的。
可許家將這姐弟收養了,是為老友,可也不能明著說。於是這姐弟兩個身份就比較尷尬。
是家裏遠親。
要給許家大少爺做嫡妻,身份就不好看。
許夫人隻好點頭,叫她做妾。
平白說,哪家的夫人能喜歡還沒成婚就與男子有了首尾的女子呢?
所以言語也不好聽,也沒太認真的辦事。
那女子難免傷心,自是怨恨的。
等少夫人過門,更是個厲害的。也不留顏麵。
於是那弟弟聽多了幾次,見多了幾次之後,竟生出無比的怨恨。
忽然有一天,就與許夫人大鬧一場。
許夫人一時怒氣,就要趕走他們。
那弟弟也不管姐姐如何,拋下她,就去衙門告狀了。
說許家矇騙他姐姐,本是要做妻的,結果做妾。
反正是一腔怨憤吧。
那時候的燕京城京兆伊,是個貪財的。
這涉及朝廷命官的案子,他倒是接的快。
本來就是想敲詐一點銀錢。許大人也明白,花了不少錢算是將這件事揭過去了。
還沒來得及教訓這孩子,他就覺得天下烏鴉一般黑,官官相護,當街攔住了一位王爺的轎子。
後頭的事,就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
許大人本來算是個本分的人,做官也是個清官,他那官職成日裏就是與書本打交道,想要貪汙也沒地方。
可他最大的汙點就是收養了這一對姐弟。
這是窩藏,畢竟當年那個官員是全家都斬首。他花了那麽多錢打點過,就打點出個這姐弟兩都死了的結果。
誰曾想,是他們自己暴露了?
又因為之前賄賂了京兆尹又是一個罪過。
窩藏了犯人還與犯人結親……
許大人一時說不清,當日就被下獄了。他兒子也下獄。
姐弟兩個也當日就被拉去了大牢裏。
那弟弟此時方才知道闖下了彌天大禍,可也已經來不及了。
不過三兩日,就判了個抄家流放。年紀已經不輕的老夫人當日就厥過去,再沒醒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