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頁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老夫人皺眉嘆道:「之前是怕耽誤槐子學習,家裏一直沒有給他說過親。
等他考上舉人進京求學,家裏就更沒有提了。
鄉下的女娘雖然好,懂茶飯知冷暖,卻不能通心,就想讓槐子自己選一個喜歡的。
可現在眼見著年紀大了還沒有訂婚,家裏也著急起來。」
禦史老夫人嗬嗬笑:「為人長輩的,總是想讓兒孫十全十美。這什麽人配什麽人是有定數的。你們也別急,總會娶得稱心滿意。」
陳老夫人也是老人精,知道安娘子帶自己來黃家的意思,她立即打蛇順棍道:「老夫人可有認識合適的女娘,替我那孫子費些心?」
沒想到禦史老夫人一口就答應:「景平曾經說過,陳狀元也是有俠肝雄心之人,婚姻不能馬虎壞了門風,是得細細挑選。」
原來黃禦史在家也提過成王一案。
審皇親最是考驗一個人的品行和意誌,老禦史和黃禦史對毛遂自薦的陳狀元都是讚嘆不已。
所以現在陳老夫人才開口,倆禦史夫人就笑著應下。
禦史老夫人道:「你家裏對親家有什麽要求?若不嫌棄,我也可以幫忙打聽一二。」
陳老夫人笑著道:「你說這話可就羞臊我了,我們哪裏敢對城裏的金貴娘子們挑三揀四。
隻要槐子喜歡,能掌起中饋,家裏就滿意。
我也不瞞你說,我那孫子是鄉下出身,吃慣粗茶淡飯,穿慣粗布麻衣,就連進京求學都隻從家裏帶走五兩銀子。
吃苦的日子他受得了,就怕別人受不了。」
陳老夫人簡直就是毫不猶豫的漏光家底。
陳槐家境貧寒,這也不是什麽秘密,尤其是禦史老夫人見多初入官場的年輕官員,剛開始手中總要拮據些。
見陳老夫人坦蕩,禦史老夫人抿唇笑道:「京城裏的小娘子出嫁,自會帶著嫁妝,陳狀元這倒不擔心。」
安春風隻當陳老夫人會說些大氣淩然,自家隻看人品,不貪錢財的話。
不料陳老夫人點頭道:「若是這樣也好,孫媳婦有嫁妝就不用跟著受苦。
我那孫子不是能吃軟飯的,等他成親,我也要迴鄉下,槐子自會用他的俸祿,不會惦記妻子財產。」
禦史老夫人已經笑得眉眼舒展:「老姐姐這話就見外了。
成親後就是一家人,哪裏還分個你我,夫妻舉案齊眉至鬢白,和和美美才好!」
等到快下衙時,安春風跟陳老夫人才從黃禦史家出來。
一上馬車,安春風就笑著問:「老夫人,你之前說要當事幹活的女娘,怎麽剛才不說這些話了,是不是怕嚇著禦史家的女眷?」
陳老夫人在自己麵前說要潑辣能幹的,剛才臨走時又說讓黃禦史婆媳倆作主,這標準變得挺快的!
陳老夫人坐久了,有些腰酸,旁邊采青有眼力,默不作聲就幫她錘。
陳老夫人苦笑:「老婆子我現在還是覺得能幹活的女娘好啊!可既合我心又讓槐子滿意的,這樣的人能到哪裏找去!」
「以前老婆子是沒見到真正讀書人家的女娘,還以為都是捏著鼻子說話,斜著眼睛看人。
今天禦史家的婆媳倆就很好,說話輕輕柔柔,每一句都貼著心窩子。要是槐子娶妻也這樣,陳家祖墳都要冒青煙。」
陳老夫人在縣裏也見過讀幾本書的女娘,拿腔拿調,扭扭捏捏比學堂裏的郎君還酸。
現在進京,見到安春風識字又利索,黃禦史家的婆媳倆讀書多,同樣溫和體貼。
她也就對標準改了又改。
安春風又笑:「剛才禦史老夫人說要一個章程,你也沒說,隻讓別人作主。你就不怕選錯孫媳婦害了陳狀元?」
陳老夫人被采青捏肩錘腿伺候得舒服,臉上褶子都笑得散開,兩眼亮晶晶道:「安娘子,我這人就是個沒見識的鄉下老太太,什麽都不懂。
活到老就隻學會一點,那就是相信別人,也相信自己。
在鄉下,年輕時耕田種地就聽我那當家的,因為他是鄉裏種地最好的。
老了就聽兒子兒媳的,因為他們比我走得遠,也比我見得多。」
「槐子從小就懂事,他交上的好友一定是踏實可靠,我不認識你,總要相信自己孫子。
這不,隻看你說話做事就讓我喜歡。」
「現在你又帶我去禦史家,她們同樣是好的,自會想得周全。
我再多說些不著調的話,反而讓人討厭。」
安春風呆住,這個老太太聽起很是「偷懶奸詐」的話,其實寬容豁達,以善念度善心。
而且,這種信任也是鞭策。
安春風責任感頓時高漲:不能辜負老太太,一定要給陳槐挑一個稱心如意的。
………………………………………………………………
【各位朋友,安娘子和金湛的故事基本就這樣了,剩下的就是甜甜膩膩的夫妻生活,安娘子的生意興隆,時不時再給大家放放煙花!
給金大人生孩子,體會不學習時母慈子孝、兄友弟恭,一學習就雞飛狗跳的母子情。
牧哥兒的學業,榮雪以後的婚事,唐家那個唐遠跟金牧野長大後的故事,還有各個配角的結局都會在番外篇慢慢寫出來。
(本來是準備卷二,感覺篇幅長度不夠就省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等他考上舉人進京求學,家裏就更沒有提了。
鄉下的女娘雖然好,懂茶飯知冷暖,卻不能通心,就想讓槐子自己選一個喜歡的。
可現在眼見著年紀大了還沒有訂婚,家裏也著急起來。」
禦史老夫人嗬嗬笑:「為人長輩的,總是想讓兒孫十全十美。這什麽人配什麽人是有定數的。你們也別急,總會娶得稱心滿意。」
陳老夫人也是老人精,知道安娘子帶自己來黃家的意思,她立即打蛇順棍道:「老夫人可有認識合適的女娘,替我那孫子費些心?」
沒想到禦史老夫人一口就答應:「景平曾經說過,陳狀元也是有俠肝雄心之人,婚姻不能馬虎壞了門風,是得細細挑選。」
原來黃禦史在家也提過成王一案。
審皇親最是考驗一個人的品行和意誌,老禦史和黃禦史對毛遂自薦的陳狀元都是讚嘆不已。
所以現在陳老夫人才開口,倆禦史夫人就笑著應下。
禦史老夫人道:「你家裏對親家有什麽要求?若不嫌棄,我也可以幫忙打聽一二。」
陳老夫人笑著道:「你說這話可就羞臊我了,我們哪裏敢對城裏的金貴娘子們挑三揀四。
隻要槐子喜歡,能掌起中饋,家裏就滿意。
我也不瞞你說,我那孫子是鄉下出身,吃慣粗茶淡飯,穿慣粗布麻衣,就連進京求學都隻從家裏帶走五兩銀子。
吃苦的日子他受得了,就怕別人受不了。」
陳老夫人簡直就是毫不猶豫的漏光家底。
陳槐家境貧寒,這也不是什麽秘密,尤其是禦史老夫人見多初入官場的年輕官員,剛開始手中總要拮據些。
見陳老夫人坦蕩,禦史老夫人抿唇笑道:「京城裏的小娘子出嫁,自會帶著嫁妝,陳狀元這倒不擔心。」
安春風隻當陳老夫人會說些大氣淩然,自家隻看人品,不貪錢財的話。
不料陳老夫人點頭道:「若是這樣也好,孫媳婦有嫁妝就不用跟著受苦。
我那孫子不是能吃軟飯的,等他成親,我也要迴鄉下,槐子自會用他的俸祿,不會惦記妻子財產。」
禦史老夫人已經笑得眉眼舒展:「老姐姐這話就見外了。
成親後就是一家人,哪裏還分個你我,夫妻舉案齊眉至鬢白,和和美美才好!」
等到快下衙時,安春風跟陳老夫人才從黃禦史家出來。
一上馬車,安春風就笑著問:「老夫人,你之前說要當事幹活的女娘,怎麽剛才不說這些話了,是不是怕嚇著禦史家的女眷?」
陳老夫人在自己麵前說要潑辣能幹的,剛才臨走時又說讓黃禦史婆媳倆作主,這標準變得挺快的!
陳老夫人坐久了,有些腰酸,旁邊采青有眼力,默不作聲就幫她錘。
陳老夫人苦笑:「老婆子我現在還是覺得能幹活的女娘好啊!可既合我心又讓槐子滿意的,這樣的人能到哪裏找去!」
「以前老婆子是沒見到真正讀書人家的女娘,還以為都是捏著鼻子說話,斜著眼睛看人。
今天禦史家的婆媳倆就很好,說話輕輕柔柔,每一句都貼著心窩子。要是槐子娶妻也這樣,陳家祖墳都要冒青煙。」
陳老夫人在縣裏也見過讀幾本書的女娘,拿腔拿調,扭扭捏捏比學堂裏的郎君還酸。
現在進京,見到安春風識字又利索,黃禦史家的婆媳倆讀書多,同樣溫和體貼。
她也就對標準改了又改。
安春風又笑:「剛才禦史老夫人說要一個章程,你也沒說,隻讓別人作主。你就不怕選錯孫媳婦害了陳狀元?」
陳老夫人被采青捏肩錘腿伺候得舒服,臉上褶子都笑得散開,兩眼亮晶晶道:「安娘子,我這人就是個沒見識的鄉下老太太,什麽都不懂。
活到老就隻學會一點,那就是相信別人,也相信自己。
在鄉下,年輕時耕田種地就聽我那當家的,因為他是鄉裏種地最好的。
老了就聽兒子兒媳的,因為他們比我走得遠,也比我見得多。」
「槐子從小就懂事,他交上的好友一定是踏實可靠,我不認識你,總要相信自己孫子。
這不,隻看你說話做事就讓我喜歡。」
「現在你又帶我去禦史家,她們同樣是好的,自會想得周全。
我再多說些不著調的話,反而讓人討厭。」
安春風呆住,這個老太太聽起很是「偷懶奸詐」的話,其實寬容豁達,以善念度善心。
而且,這種信任也是鞭策。
安春風責任感頓時高漲:不能辜負老太太,一定要給陳槐挑一個稱心如意的。
………………………………………………………………
【各位朋友,安娘子和金湛的故事基本就這樣了,剩下的就是甜甜膩膩的夫妻生活,安娘子的生意興隆,時不時再給大家放放煙花!
給金大人生孩子,體會不學習時母慈子孝、兄友弟恭,一學習就雞飛狗跳的母子情。
牧哥兒的學業,榮雪以後的婚事,唐家那個唐遠跟金牧野長大後的故事,還有各個配角的結局都會在番外篇慢慢寫出來。
(本來是準備卷二,感覺篇幅長度不夠就省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