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氏要離京了,她並不是情願的,這一走,再見時恐怕就是垂死之際。
她求唐玉書,讓她走前見一見牧哥兒。
這個要求被唐玉書冷漠拒絕:「娘,他改姓秦時,就不再是唐家人。
我是對不起他,你也別怪我無情無義,因為你也沒有做到一個當祖母的本份。
那孩子被我攆走時,你沒有出來製止。
孩子在離開時,對著院子跪拜,你就在後院,你也沒有出來。
孩子離家在外的這些時間裏,你沒有想過去找孩子。
你現在去見孩子,還能喊出孫子這句話嗎?」
唐玉書說出每一句話,就先將自己剜了一刀,又狠狠紮向秦氏。
後悔的何止一人。
秦氏抽咽,無言以對。
她想說自己心中想過找孩子,可一次也沒有動過。
秦氏走後,沒過幾天,萍姨娘也離開京城。
比起趁著天色未亮就偷摸出城的秦氏,萍姨娘就大方多了。
現在安娘子已經成親,天氣不冷不熱正好趕路,她也該迴歸故裏。
安春風帶著特意從書院請假出來的牧哥兒,和玉嬤嬤榮雪一起,在城外十裏擺了酒菜替她送行。
離開唐家幾個月,萍姨娘已經長胖了一些,此時淚光隱隱,紅潤的臉帶著不舍:「安娘子,你以後一定要帶牧哥兒來看我!」
安春風笑著安慰道:「一定,我以後一定來看你。就是我不來,牧哥兒也會來的。」
旁邊楊宗過來跟安春風見禮:「多謝安娘子這些時日的照顧,待我迴去,就托人給你們帶我們那裏最好吃的特產。」
在京城跑一趟,楊宗變化很大,尤其是在餘家木器店裏很是老實認真,不怕累不怕苦的拚命學手藝。
這種踏實勁,就連店裏老工匠都問他是否婚配,要給他說一門親。
楊宗卻執意要走,京城水土雖好,難留無心人。
他要迴家跟父母在一起,還要在老家開店,替姑姑養老。
安春風也關照他有什麽難處就往京城寫信,萍姨娘結的善緣,他也享受到了。
旁邊,玉嬤嬤將自己帶來的一個箱籠打開,裏麵都是很難買的精細布料。
「萍娘,這些布料都是你用得上的,可以用來做衣衫,也可以換成銀錢。」
「這些胭脂水粉也都是上好的。還有這些丸藥隨身帶著……」
箱籠中還有一個小匣,玉嬤嬤一一說給萍姨娘聽。
她倆年歲相差不大,在梨花巷待幾個月,一起幫著給安春風準備嫁妝辦了婚禮,倒生起一些姐妹情。
此時倆人都眼睛紅紅,隻嘆相識太晚,分別太快。
牧哥兒也跟萍姨娘道別,就該出發了!
秋風陣陣秋意涼,道邊相訴淚眼傷。
好不容易酒宴散,又愁來日信方長!
望著萍姨娘的馬車漸漸消失在官道盡頭,安春風才感嘆一聲:「歲月再長,也沒有路長,唐家就真的沒有人來送一下。」
玉嬤嬤知道她說的唐家,其實說的是唐品山。
萍姨娘離開唐家就住在梨花巷,時間也是三個多月,唐品山一次也沒有來尋過。
雖然這樣不再起糾紛,可說到底,還是有些傷懷。
安春風把萍姨娘離開時間提前告知了嚴氏,嚴氏沒有露麵但送了一百兩銀子來。
說這是萍姨娘當初進唐家時帶的壓箱銀,現在物歸原主。
這其實就是唐品山的意思,物歸原主,兩不相欠!
跟過來的丫鬟小廝將剩下的酒菜收拾好,送給早候在旁邊的乞兒。
安春風跟玉嬤嬤一邊說話,一邊往停在旁邊的馬車走。
旁邊道上一輛騾車跟著過來,車夫傻憨憨的喊:「兩位大娘子,坐車迴城不,一個人……一個人隻要二十文!」
跟在安春風身後的金豆子和牧哥兒聽到聲音熟悉,迴頭一看,倆人齊聲嚷道:「邱榮!」
那車夫一楞,看向金牧野,眨眨眼問:「你們誰呀?」
牧哥兒迴到梨花巷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天天守在巷角的邱榮打了一頓。
邱氏找上門來告狀,安春風這邊正買房修新宅,順勢將她家三間小屋給買下。
賣了房,邱氏就搬家走了,沒想到在這裏遇到傻唿唿的邱榮。
時間已經過去一年,邱榮看上去容貌沒有變,隻是要結實一些,可牧哥兒和金豆子兩人的變化就大了。
七八歲的男孩子,從簡衣縮食到衣食無憂的日子,從小街混子到進書院念書,一身得體錦衣,不僅容貌大變,眼神氣質也完全不同,晃眼間就像換了一個人。
邱榮看著麵前的兩個陌生郎君,傻愣愣就沒有認出來。
聽到後麵的喊聲,安春風跟玉嬤嬤迴頭,一眼就認出邱榮。
對這個傻子,安春風早已經沒有什麽厭惡感,此時看見倒有幾分新奇:「邱榮,你怎麽在趕大車?」
看著摘下麵巾的安春風,邱榮先是呆滯著,接下來的舉動讓眾人都大吃一驚。
隻見他丟下鞭子棄車就往道邊的幾戶人家跑,一邊跑還一邊狂喊:「姐,姐,安娘子來了!」
安春風頓時黑臉,自己隻是偶遇,這一嚷,倒像是專門過來的。
想想邱榮那憨勁,沒事都會生出事來。
安春風轉身就往自家的馬車走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求唐玉書,讓她走前見一見牧哥兒。
這個要求被唐玉書冷漠拒絕:「娘,他改姓秦時,就不再是唐家人。
我是對不起他,你也別怪我無情無義,因為你也沒有做到一個當祖母的本份。
那孩子被我攆走時,你沒有出來製止。
孩子在離開時,對著院子跪拜,你就在後院,你也沒有出來。
孩子離家在外的這些時間裏,你沒有想過去找孩子。
你現在去見孩子,還能喊出孫子這句話嗎?」
唐玉書說出每一句話,就先將自己剜了一刀,又狠狠紮向秦氏。
後悔的何止一人。
秦氏抽咽,無言以對。
她想說自己心中想過找孩子,可一次也沒有動過。
秦氏走後,沒過幾天,萍姨娘也離開京城。
比起趁著天色未亮就偷摸出城的秦氏,萍姨娘就大方多了。
現在安娘子已經成親,天氣不冷不熱正好趕路,她也該迴歸故裏。
安春風帶著特意從書院請假出來的牧哥兒,和玉嬤嬤榮雪一起,在城外十裏擺了酒菜替她送行。
離開唐家幾個月,萍姨娘已經長胖了一些,此時淚光隱隱,紅潤的臉帶著不舍:「安娘子,你以後一定要帶牧哥兒來看我!」
安春風笑著安慰道:「一定,我以後一定來看你。就是我不來,牧哥兒也會來的。」
旁邊楊宗過來跟安春風見禮:「多謝安娘子這些時日的照顧,待我迴去,就托人給你們帶我們那裏最好吃的特產。」
在京城跑一趟,楊宗變化很大,尤其是在餘家木器店裏很是老實認真,不怕累不怕苦的拚命學手藝。
這種踏實勁,就連店裏老工匠都問他是否婚配,要給他說一門親。
楊宗卻執意要走,京城水土雖好,難留無心人。
他要迴家跟父母在一起,還要在老家開店,替姑姑養老。
安春風也關照他有什麽難處就往京城寫信,萍姨娘結的善緣,他也享受到了。
旁邊,玉嬤嬤將自己帶來的一個箱籠打開,裏麵都是很難買的精細布料。
「萍娘,這些布料都是你用得上的,可以用來做衣衫,也可以換成銀錢。」
「這些胭脂水粉也都是上好的。還有這些丸藥隨身帶著……」
箱籠中還有一個小匣,玉嬤嬤一一說給萍姨娘聽。
她倆年歲相差不大,在梨花巷待幾個月,一起幫著給安春風準備嫁妝辦了婚禮,倒生起一些姐妹情。
此時倆人都眼睛紅紅,隻嘆相識太晚,分別太快。
牧哥兒也跟萍姨娘道別,就該出發了!
秋風陣陣秋意涼,道邊相訴淚眼傷。
好不容易酒宴散,又愁來日信方長!
望著萍姨娘的馬車漸漸消失在官道盡頭,安春風才感嘆一聲:「歲月再長,也沒有路長,唐家就真的沒有人來送一下。」
玉嬤嬤知道她說的唐家,其實說的是唐品山。
萍姨娘離開唐家就住在梨花巷,時間也是三個多月,唐品山一次也沒有來尋過。
雖然這樣不再起糾紛,可說到底,還是有些傷懷。
安春風把萍姨娘離開時間提前告知了嚴氏,嚴氏沒有露麵但送了一百兩銀子來。
說這是萍姨娘當初進唐家時帶的壓箱銀,現在物歸原主。
這其實就是唐品山的意思,物歸原主,兩不相欠!
跟過來的丫鬟小廝將剩下的酒菜收拾好,送給早候在旁邊的乞兒。
安春風跟玉嬤嬤一邊說話,一邊往停在旁邊的馬車走。
旁邊道上一輛騾車跟著過來,車夫傻憨憨的喊:「兩位大娘子,坐車迴城不,一個人……一個人隻要二十文!」
跟在安春風身後的金豆子和牧哥兒聽到聲音熟悉,迴頭一看,倆人齊聲嚷道:「邱榮!」
那車夫一楞,看向金牧野,眨眨眼問:「你們誰呀?」
牧哥兒迴到梨花巷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天天守在巷角的邱榮打了一頓。
邱氏找上門來告狀,安春風這邊正買房修新宅,順勢將她家三間小屋給買下。
賣了房,邱氏就搬家走了,沒想到在這裏遇到傻唿唿的邱榮。
時間已經過去一年,邱榮看上去容貌沒有變,隻是要結實一些,可牧哥兒和金豆子兩人的變化就大了。
七八歲的男孩子,從簡衣縮食到衣食無憂的日子,從小街混子到進書院念書,一身得體錦衣,不僅容貌大變,眼神氣質也完全不同,晃眼間就像換了一個人。
邱榮看著麵前的兩個陌生郎君,傻愣愣就沒有認出來。
聽到後麵的喊聲,安春風跟玉嬤嬤迴頭,一眼就認出邱榮。
對這個傻子,安春風早已經沒有什麽厭惡感,此時看見倒有幾分新奇:「邱榮,你怎麽在趕大車?」
看著摘下麵巾的安春風,邱榮先是呆滯著,接下來的舉動讓眾人都大吃一驚。
隻見他丟下鞭子棄車就往道邊的幾戶人家跑,一邊跑還一邊狂喊:「姐,姐,安娘子來了!」
安春風頓時黑臉,自己隻是偶遇,這一嚷,倒像是專門過來的。
想想邱榮那憨勁,沒事都會生出事來。
安春風轉身就往自家的馬車走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