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玉書就隻看見簾布晃動,還有飄忽而過的一抹鵝黃裙擺。
他收迴目光,認真給武安侯夫人填寫名冊:「下官已經查驗過十處粥棚,隻有武安侯府的粥棚是夫人親自動手。
天災無情,酷暑之下,還有夫人這般的仁慈之心可以渡過劫難,真是災民的造化。」
武安侯夫人聽到隻有自己能親臨粥棚,心中早就樂開花,她努力做出愁苦:「天道無情,黎民百姓難啊!」
兩人一唱一和,在唐玉書溫暖的言語中,武安侯夫人的虛榮得到極大滿足。
這可真是個善解人意的青年,可惜官位太低,隻是八品錄事,不過府裏旁支還有女子未嫁,也是可以聯姻的。
武安侯夫人開口問道:「唐大人家住何處?可有成親?若不嫌棄,本夫人給你聯一婚配!」
唐玉書眼神中憂鬱更濃:「讓武安侯夫人費心了!
下官已經娶妻,拙荊孕子九月,已近臨盆,不敢再誤佳人花期。」
「哦!那就提前恭喜唐大人能得麟兒!」武安侯夫人也隻是興頭上的隨口一說,見唐玉書已經娶妻,自然就沒了下文。
戶部官員已經登記,這裏就再沒有停留的價值,武安侯夫人立即起身離開。
唐玉書又在旁邊恭敬相送,此時他就看見從簾布後走出一個被丫鬟婆子簇擁著的鵝黃衣裙年輕女子。
腰掛環佩,頭戴簡單的珠花絲帶,沒有華麗裝飾,而且還戴著麵巾看不清楚眉眼,但舉手投足間渾身高貴氣質,不是孫如意那冒牌貨能有的。
這才是真正的高門貴女。
宋含姝從唐玉書身邊走過,不著痕跡的歪頭瞟一眼。
沒有簾布,這一次看得更清楚,她才發現這個小官長得比那些跟兄長來往的郎君還好看。
唐玉書早就發現宋含姝的動作,但他不敢抬頭,隻能目視一雙小巧繡鞋在自己麵前微微停留,再匆匆登車離開。
武安侯夫人走後,唐玉書這才招唿隨自己出來辦差的小吏開始每家登錄,以後要存檔入庫的。
從三月底入戶部當一個文書小吏,唐玉書沉淪了一段時間。
直到堂兄唐景瑞將伯母送去鄉下,又走了萍姨娘,就找他談過一次 。
如今孫氏即將臨盆,母親秦氏又病病殃殃,由不得他再擺爛攤子。
春闈已過,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現在需要兄弟倆同心協力,重振旗鼓,共度難關。
唐玉書將孫如意的首飾全部拿去銀樓折成銀子,唐景瑞也從嚴氏那裏拿出一些錢來。
上下打點,總算讓他謀到八品錄事。
雖然做的每天還是統算表格,官位低微,至少現在從吏到官,就是一個跨越,也算正式入了官場。
【官:朝廷直接任命的「朝廷命官」,有品階有俸祿,可以治理百姓。
吏員:是隸屬於官員的具體辦事人員,大多招聘,等級更低,無品階,隻能替官員服務。】
這次暴雨內澇,戶部需要統計災民和賑災情況。
大熱天,唐玉書這樣剛剛入職的小錄事就得帶著吏員出來跑腿。
對北城棋盤街這個地方,唐玉書是很有情緒的。
年初有唐二郎和孫家帶人到梨花巷抓人,後果悽慘,聲勢浩大,他就是再聾再瞎也知道。
如今安氏就在棋盤街,自己現在是戶部官員,也能當麵見一見。
不過,也隻能這樣。
堂兄唐景瑞提醒過自己,安氏跟兵馬司指揮使金湛走得近,兩人已經有了首尾。
既然已經跟安氏斷了關係,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橫生枝節。
唐玉書是聰明人,也知道是這樣,金湛不是自己現在能招惹的人。
可他每每想起春闈前,在國子監外麵看見安氏給陳槐送紗襖的情景。
陳槐考場順遂,自己卻凍得差點不能從考場下來。
不僅丟了狀元之名,還最終落得一個同進士,他心裏那股怨恨就難以消除。
棋盤街的登記很是順利,幾乎是自己這幾天從來沒有體會過的輕鬆。
棋盤街的裏正沒有帶唐玉書進每一個粥棚,而是直接去兵馬司治安所。
在這裏,唐玉書看見一份簡練而工整的表格。
是棋盤街每一天粥棚的米糧,每天領粥的人數,男有多少,女有多少。
跟唐玉書一起出來的中年吏員咋舌讚嘆:「王伍長,薛裏正,你們棋盤街是我在戶部二十年裏,看見救災做的最好的。」
王伍長嘿嘿笑:「為了這份單子,可把我這個大老粗的頭髮都磨掉不少,不過也就剛開始難些,後麵就隻管填數就是。說到底還是安娘子跟玉嬤嬤的辦法好。」
唐玉書眉頭輕蹙沒有出聲。
旁邊吏員驚奇道:「那個安娘子跟玉嬤嬤是哪個高門出來的?是武安侯府還是……」
他的話還沒有問完,王伍長和薛裏正齊齊笑起來:「就是梨花巷的安娘子,也是我們兵馬司指揮使夫人。
雖然不是哪個高門出來的,那也是滿腹墨水,多的是本事。」
唐玉書聽到安氏跟那個金湛有婚約,心中更是火起,忍不住輕嗤一聲:「還沒有成親算哪門子夫人,一個下堂棄婦而已,說到底也是你們在替她臉上添光。」
安氏跟了自己幾年,唯唯諾諾隻知道悶頭做女工討好自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收迴目光,認真給武安侯夫人填寫名冊:「下官已經查驗過十處粥棚,隻有武安侯府的粥棚是夫人親自動手。
天災無情,酷暑之下,還有夫人這般的仁慈之心可以渡過劫難,真是災民的造化。」
武安侯夫人聽到隻有自己能親臨粥棚,心中早就樂開花,她努力做出愁苦:「天道無情,黎民百姓難啊!」
兩人一唱一和,在唐玉書溫暖的言語中,武安侯夫人的虛榮得到極大滿足。
這可真是個善解人意的青年,可惜官位太低,隻是八品錄事,不過府裏旁支還有女子未嫁,也是可以聯姻的。
武安侯夫人開口問道:「唐大人家住何處?可有成親?若不嫌棄,本夫人給你聯一婚配!」
唐玉書眼神中憂鬱更濃:「讓武安侯夫人費心了!
下官已經娶妻,拙荊孕子九月,已近臨盆,不敢再誤佳人花期。」
「哦!那就提前恭喜唐大人能得麟兒!」武安侯夫人也隻是興頭上的隨口一說,見唐玉書已經娶妻,自然就沒了下文。
戶部官員已經登記,這裏就再沒有停留的價值,武安侯夫人立即起身離開。
唐玉書又在旁邊恭敬相送,此時他就看見從簾布後走出一個被丫鬟婆子簇擁著的鵝黃衣裙年輕女子。
腰掛環佩,頭戴簡單的珠花絲帶,沒有華麗裝飾,而且還戴著麵巾看不清楚眉眼,但舉手投足間渾身高貴氣質,不是孫如意那冒牌貨能有的。
這才是真正的高門貴女。
宋含姝從唐玉書身邊走過,不著痕跡的歪頭瞟一眼。
沒有簾布,這一次看得更清楚,她才發現這個小官長得比那些跟兄長來往的郎君還好看。
唐玉書早就發現宋含姝的動作,但他不敢抬頭,隻能目視一雙小巧繡鞋在自己麵前微微停留,再匆匆登車離開。
武安侯夫人走後,唐玉書這才招唿隨自己出來辦差的小吏開始每家登錄,以後要存檔入庫的。
從三月底入戶部當一個文書小吏,唐玉書沉淪了一段時間。
直到堂兄唐景瑞將伯母送去鄉下,又走了萍姨娘,就找他談過一次 。
如今孫氏即將臨盆,母親秦氏又病病殃殃,由不得他再擺爛攤子。
春闈已過,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現在需要兄弟倆同心協力,重振旗鼓,共度難關。
唐玉書將孫如意的首飾全部拿去銀樓折成銀子,唐景瑞也從嚴氏那裏拿出一些錢來。
上下打點,總算讓他謀到八品錄事。
雖然做的每天還是統算表格,官位低微,至少現在從吏到官,就是一個跨越,也算正式入了官場。
【官:朝廷直接任命的「朝廷命官」,有品階有俸祿,可以治理百姓。
吏員:是隸屬於官員的具體辦事人員,大多招聘,等級更低,無品階,隻能替官員服務。】
這次暴雨內澇,戶部需要統計災民和賑災情況。
大熱天,唐玉書這樣剛剛入職的小錄事就得帶著吏員出來跑腿。
對北城棋盤街這個地方,唐玉書是很有情緒的。
年初有唐二郎和孫家帶人到梨花巷抓人,後果悽慘,聲勢浩大,他就是再聾再瞎也知道。
如今安氏就在棋盤街,自己現在是戶部官員,也能當麵見一見。
不過,也隻能這樣。
堂兄唐景瑞提醒過自己,安氏跟兵馬司指揮使金湛走得近,兩人已經有了首尾。
既然已經跟安氏斷了關係,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橫生枝節。
唐玉書是聰明人,也知道是這樣,金湛不是自己現在能招惹的人。
可他每每想起春闈前,在國子監外麵看見安氏給陳槐送紗襖的情景。
陳槐考場順遂,自己卻凍得差點不能從考場下來。
不僅丟了狀元之名,還最終落得一個同進士,他心裏那股怨恨就難以消除。
棋盤街的登記很是順利,幾乎是自己這幾天從來沒有體會過的輕鬆。
棋盤街的裏正沒有帶唐玉書進每一個粥棚,而是直接去兵馬司治安所。
在這裏,唐玉書看見一份簡練而工整的表格。
是棋盤街每一天粥棚的米糧,每天領粥的人數,男有多少,女有多少。
跟唐玉書一起出來的中年吏員咋舌讚嘆:「王伍長,薛裏正,你們棋盤街是我在戶部二十年裏,看見救災做的最好的。」
王伍長嘿嘿笑:「為了這份單子,可把我這個大老粗的頭髮都磨掉不少,不過也就剛開始難些,後麵就隻管填數就是。說到底還是安娘子跟玉嬤嬤的辦法好。」
唐玉書眉頭輕蹙沒有出聲。
旁邊吏員驚奇道:「那個安娘子跟玉嬤嬤是哪個高門出來的?是武安侯府還是……」
他的話還沒有問完,王伍長和薛裏正齊齊笑起來:「就是梨花巷的安娘子,也是我們兵馬司指揮使夫人。
雖然不是哪個高門出來的,那也是滿腹墨水,多的是本事。」
唐玉書聽到安氏跟那個金湛有婚約,心中更是火起,忍不住輕嗤一聲:「還沒有成親算哪門子夫人,一個下堂棄婦而已,說到底也是你們在替她臉上添光。」
安氏跟了自己幾年,唯唯諾諾隻知道悶頭做女工討好自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