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粥棚前麵慣例是排著長隊領取飯食的災民。
除此之外,在醫館的白色帳篷麵前,還有因為暴雨泡水受涼、飲用被汙染過的髒水食物而腹瀉的患者。
這些人數雖多,衣衫不整,但每個棚外的隊伍井然有序,沒有其他地方的擁擠混亂。
金湛騎馬停在醫棚前麵,排隊的災民趕緊讓開。
醫棚裏,幾口大鍋正煎著湯藥,濃濃的藥味有些嗆人。
沈小郎中給每一個患者詢問病情,再從不同的大鍋裏盛出一碗藥湯。
三個粗使雜工在燒火,木蓮、玉竹、重樓和嬋衣四個小丫鬟在添水泡藥。
熱氣騰騰的藥鍋邊,戴著麵巾,穿著粗布圍裙的榮雪也在用湯勺給那些患者施藥,汗水濕了她的衣領。
見到金湛進棚,沈小郎中趕緊站起來道:「金大人!」
金湛拍拍他的肩,讚揚道:「小郎中一個人管著這一條街,感覺怎麽樣?」
沈修瑾圓臉漲紅:「有安娘子她們幫忙,小醫還能應付。」
金湛再拍拍他的肩:「好好幹,太醫署的醫官已經在各處藥棚查看登記,過不久就會過來,你也會榜上有名的。」
沈修瑾頓時張口結舌:「多謝……多謝金大人!」
他隻是迴春堂學徒,做得再多的功勞都在迴春堂的名字上。
師傅不幫忙宣傳坐館行醫,他就一直不能出頭。
可現在自己名字被記錄在太醫署檔案裏,以後出師坐館就有好名聲了。
不怪沈修瑾心情激動。
暴雨第二天安娘子找到迴春堂要賑藥,這沒有什麽奇怪的。
每遇有災,總有慈善之家捐糧捐藥,救助災民,隻不過來得沒這樣快,至少也得三兩天之後才有藥棚。
才半天時間,安娘子就要籌藥,還點名要自己負責,惹得醫館其他郎中很是不樂意。
但這也是賑藥設棚的老規矩,出錢的人家願意自設藥棚,再點名要熟悉的郎中去負責。
反正名譽都是迴春堂得,就連沈聖手也不能阻攔。
唉!自己何德何能,有金大人提攜,又讓安娘子這樣看重,自己隻能越發盡力而為了。
沈小郎中正暗暗給自己鼓勁,金湛已經走到另外一邊。
他將棚裏看了一圈,沒找到安春風,迴頭問:「你安姨呢?」
旁邊榮雪沒空放下藥勺,忙蹲身行了一禮:「安姨正跟我娘她們在施粥!」
金湛眉頭微微一蹙,轉身出了醫棚。
棋盤街搭建了好幾個粥棚,最早的第一家是玉嬤嬤和萍姨娘搭建起來的。
有人帶頭就有人跟隨,再動員動員,北城沒有受損的其他人家也熬粥送到街麵來。
一家湊一碗,災後當天從十裏巷出來的災民就都有粥喝。
又有治安所兵馬司的軍士看管,不聽話的一律當場打翻,再綁在街頭示眾。
殺雞儆猴立竿見影,災民沒有機會去騷擾周圍居民。
安娘子帶著兵馬司的人攔在街口逐一搜身,提刀帶棒的一律沒收。
災民進了街巷,赤手空拳也沒有搶劫的底氣。
這樣殺伐果斷的事,自然也隻有安娘子才做得出,兵馬司的人也隻聽她的。
金湛找到安春風時,她不在粥鋪,而是在治安所裏,正跟幾個伍長在一起商量事,要把那些災民裏麵那些青壯挑出來送到十裏巷救災去,不能白吃白喝養著他們。
對這個決定伍長們拍手叫好,心中對安娘子也越發信服。
他們見多了救災賑藥賑粥的各種情況。
那些善心滿滿的貴婦貴女們來搭建災棚,用心是好,可是位高又精貴,不會聽從下麵人指揮。
要麽說自己要體恤下民。
提著籃子帶著丫鬟婆子就到災民堆裏送饅頭。
用安娘子的話說,那就是送人頭。
被災民搶走釵環首飾都是小事,連人都要搭進去。
要麽就是慈母心爆棚,看到苦難就心疼得不行,簡直把災民就當兒女。
口口聲聲不許打不許罵,他們都是可憐人,需要同情愛護,就是殺人放火也是情有可原,連重話都不許說。
隻有安娘子不同,她也不怕被人辱罵惡毒沒有善心。
哪怕在十裏巷是條龍,到棋盤街也得當泥鰍。
第一天在街頭掛上十個不聽話的,第二天又掛十個打架鬥毆的,不打不罰,就這樣在太陽下曬著,才兩天棋盤街就非常太平,災民也是乖巧可愛。
金湛一到,伍長們就立馬匯報救援。
「棋盤街沒有災民病死,餓死!」
「棋盤街沒有發生失火失盜!」
「棋盤街新增加一人……」
這是昨天才發生的,有災民孕婦生產,母子平安!
棋盤街不隻是一條街,連著周圍街巷也是一個社區,一個大坊,能平靜渡過這四天,也意味著接下來再出事的可能性就小了。
金湛已經來過一次,知道北城十裏巷這邊的情況比想像中好多了。
不僅沒有發生黑戶入室盜竊犯罪,而且這些平時就不務正業的罪犯,此時還老老實實待在各條領粥的隊伍裏。
南城那邊多是平民,已經發生幾次趁亂劫掠。
幾個伍長一離開,金湛抬手捋了捋安春風耳邊的麵巾道:「我給棋盤街安排的這二十幾個人,是為你們安危撥過來的,讓你在家等著就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除此之外,在醫館的白色帳篷麵前,還有因為暴雨泡水受涼、飲用被汙染過的髒水食物而腹瀉的患者。
這些人數雖多,衣衫不整,但每個棚外的隊伍井然有序,沒有其他地方的擁擠混亂。
金湛騎馬停在醫棚前麵,排隊的災民趕緊讓開。
醫棚裏,幾口大鍋正煎著湯藥,濃濃的藥味有些嗆人。
沈小郎中給每一個患者詢問病情,再從不同的大鍋裏盛出一碗藥湯。
三個粗使雜工在燒火,木蓮、玉竹、重樓和嬋衣四個小丫鬟在添水泡藥。
熱氣騰騰的藥鍋邊,戴著麵巾,穿著粗布圍裙的榮雪也在用湯勺給那些患者施藥,汗水濕了她的衣領。
見到金湛進棚,沈小郎中趕緊站起來道:「金大人!」
金湛拍拍他的肩,讚揚道:「小郎中一個人管著這一條街,感覺怎麽樣?」
沈修瑾圓臉漲紅:「有安娘子她們幫忙,小醫還能應付。」
金湛再拍拍他的肩:「好好幹,太醫署的醫官已經在各處藥棚查看登記,過不久就會過來,你也會榜上有名的。」
沈修瑾頓時張口結舌:「多謝……多謝金大人!」
他隻是迴春堂學徒,做得再多的功勞都在迴春堂的名字上。
師傅不幫忙宣傳坐館行醫,他就一直不能出頭。
可現在自己名字被記錄在太醫署檔案裏,以後出師坐館就有好名聲了。
不怪沈修瑾心情激動。
暴雨第二天安娘子找到迴春堂要賑藥,這沒有什麽奇怪的。
每遇有災,總有慈善之家捐糧捐藥,救助災民,隻不過來得沒這樣快,至少也得三兩天之後才有藥棚。
才半天時間,安娘子就要籌藥,還點名要自己負責,惹得醫館其他郎中很是不樂意。
但這也是賑藥設棚的老規矩,出錢的人家願意自設藥棚,再點名要熟悉的郎中去負責。
反正名譽都是迴春堂得,就連沈聖手也不能阻攔。
唉!自己何德何能,有金大人提攜,又讓安娘子這樣看重,自己隻能越發盡力而為了。
沈小郎中正暗暗給自己鼓勁,金湛已經走到另外一邊。
他將棚裏看了一圈,沒找到安春風,迴頭問:「你安姨呢?」
旁邊榮雪沒空放下藥勺,忙蹲身行了一禮:「安姨正跟我娘她們在施粥!」
金湛眉頭微微一蹙,轉身出了醫棚。
棋盤街搭建了好幾個粥棚,最早的第一家是玉嬤嬤和萍姨娘搭建起來的。
有人帶頭就有人跟隨,再動員動員,北城沒有受損的其他人家也熬粥送到街麵來。
一家湊一碗,災後當天從十裏巷出來的災民就都有粥喝。
又有治安所兵馬司的軍士看管,不聽話的一律當場打翻,再綁在街頭示眾。
殺雞儆猴立竿見影,災民沒有機會去騷擾周圍居民。
安娘子帶著兵馬司的人攔在街口逐一搜身,提刀帶棒的一律沒收。
災民進了街巷,赤手空拳也沒有搶劫的底氣。
這樣殺伐果斷的事,自然也隻有安娘子才做得出,兵馬司的人也隻聽她的。
金湛找到安春風時,她不在粥鋪,而是在治安所裏,正跟幾個伍長在一起商量事,要把那些災民裏麵那些青壯挑出來送到十裏巷救災去,不能白吃白喝養著他們。
對這個決定伍長們拍手叫好,心中對安娘子也越發信服。
他們見多了救災賑藥賑粥的各種情況。
那些善心滿滿的貴婦貴女們來搭建災棚,用心是好,可是位高又精貴,不會聽從下麵人指揮。
要麽說自己要體恤下民。
提著籃子帶著丫鬟婆子就到災民堆裏送饅頭。
用安娘子的話說,那就是送人頭。
被災民搶走釵環首飾都是小事,連人都要搭進去。
要麽就是慈母心爆棚,看到苦難就心疼得不行,簡直把災民就當兒女。
口口聲聲不許打不許罵,他們都是可憐人,需要同情愛護,就是殺人放火也是情有可原,連重話都不許說。
隻有安娘子不同,她也不怕被人辱罵惡毒沒有善心。
哪怕在十裏巷是條龍,到棋盤街也得當泥鰍。
第一天在街頭掛上十個不聽話的,第二天又掛十個打架鬥毆的,不打不罰,就這樣在太陽下曬著,才兩天棋盤街就非常太平,災民也是乖巧可愛。
金湛一到,伍長們就立馬匯報救援。
「棋盤街沒有災民病死,餓死!」
「棋盤街沒有發生失火失盜!」
「棋盤街新增加一人……」
這是昨天才發生的,有災民孕婦生產,母子平安!
棋盤街不隻是一條街,連著周圍街巷也是一個社區,一個大坊,能平靜渡過這四天,也意味著接下來再出事的可能性就小了。
金湛已經來過一次,知道北城十裏巷這邊的情況比想像中好多了。
不僅沒有發生黑戶入室盜竊犯罪,而且這些平時就不務正業的罪犯,此時還老老實實待在各條領粥的隊伍裏。
南城那邊多是平民,已經發生幾次趁亂劫掠。
幾個伍長一離開,金湛抬手捋了捋安春風耳邊的麵巾道:「我給棋盤街安排的這二十幾個人,是為你們安危撥過來的,讓你在家等著就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