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風讓嚴氏辦的第二件事,就是要萍姨娘的放妾書。


    隻要嚴氏能辦到,自己就將現在果盤鋪子的生意全部給她,保證每月三十兩銀子的利潤。


    嚴氏答應了!


    第232章 生意經


    嚴氏來過梨花巷後,果盤鋪子又有了生意。


    隻不過每天訂單是小林子送去的,真正的帳本還是在安春風手中。


    不是安春風小肚雞腸,嚴氏畢竟是唐家的兒媳。


    一天沒有看見萍姨娘的放妾書,她就一天都不把店鋪交給嚴氏。


    唐二郎死在十裏巷,安春風因為沒有作案證據脫身。


    真正原因彼此心知肚明,說沒有仇恨是假的。


    好在來的是嚴氏,若今天來的是劉氏,恐怕在看見自己的第一時間就要咬人。


    安春風覺得銀子真是好東西,既能讓人目無法紀、喪失理智,又能讓人遵紀守法,頭腦清醒。


    嚴氏能撇下唐家小叔子的血海深仇,跟自己坐在一起,還是銀錢的功能拓展。


    一月三十兩銀子看起來不多,也就是唐大郎當官的俸祿翻兩倍,是京城中普通人家的全年收入。


    成本風險又幾乎為零。


    為了家裏日子越過越好,嚴氏這個當家主母就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


    要「撮合」唐玉書夫妻關係和睦很容易,第二個條件相比之下更難。


    萍姨娘跟著唐品山二十多年,以前都是溫柔體貼百依百順,現在突然要放妾書,肯定不好辦。


    不過安春風也不急,她等得起,萍姨娘也等得起。


    楊宗沒有幹閑著,反正準備一年半載的耗下去,安春風就替他找了活計。


    出身鄉土人家,楊宗不識字,倒是跟著大姐夫學過幾天木匠手藝,安春風讓他去跟自己有合作關係的木器店當學徒。


    餘家木器店是世代相傳的老店,質量好,腦子靈,生意做得不錯。


    他們從安春風這裏得到沙發這個新式家具的圖紙,大梁朝多的是能工巧匠,他們利用棉胎舒適度,大量棕繩、竹片木板和槓桿原理增加彈性。


    雖然沒有金屬彈簧的強大彈力,但這種軟硬兼顧的感覺,比硬硬的木榻和竹床舒服多了,深得老人喜歡。


    而且功能上能坐、能臥,能拚接,樣式變化很大。


    再用布料刺繡包裝就是一件藝術品,頓時給京城家具打開一條新路。


    一時間訂單蜂擁而至,銀錢自然也是不會少,生意興隆,安娘子要送一個學徒來,餘老闆毫不遲疑就收下。


    楊宗現在有活幹又有住所,他就踏踏實實等著姑姑離開唐家。


    半個月過去,大理寺審案結束時,皇帝的親農活動也終於結束,金湛隨駕迴城。


    他第一時間就來了梨花巷。


    玉嬤嬤和寧阿婆準備一大桌豐盛飯菜接待。


    才半個多月不見,金湛黑瘦了些,而且神情也更冷。


    飯後兩人獨處,安春風忍不住問:「怎麽又瘦了,好不容易才養胖點,是不是皇上這幾天拉你幹活,還扣你飯?」


    金湛摸摸自己吃得微突的肚子,瞥她一眼卻岔開話題:「今天菜不錯,就多吃了些!」


    安春風抿唇,這又是什麽不能說的秘密吧!


    自己以後跟金湛說話得注意一點,一不小心就捅著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金湛的事不能問,安春風就自顧自說起自己跟玉嬤嬤和秋水要辦的服裝作坊。


    安春風道:「我們準備開一家大型服裝城,裏麵各種衣服都有。


    從普通衣料到高檔布料。衣服也從粗布麻衣到綾羅綢緞,滿足各種層次的要求。」


    金湛不懂生意,他隻端著消食的山楂水喝著,默默聽安春風的鴻圖偉業,偶爾才問一句:「粗布麻衣有人買?」


    大梁女子都要學女工,做衣做鞋是基本工,隻是手藝高低有區別。


    原身安氏也會做針線的,屬於勉勉強強那一類,更多是在打絡子。


    要買衣服必定都是銀錢不錯的人家,沒有誰要買粗布麻衣。


    安春風笑:「貨棧那邊,那些南來北往的商隊身邊可沒有帶娘子,他們的衣服破了爛了除去自己縫補,還是需要買。若我的服裝城裏有,他們不也就方便!」


    金湛想想也是,可粗布麻衣價格便宜,一件的利潤太低,怎麽有人會做?


    安春風掰著指頭給他算:「我的布料買得多,可以直接從產地進貨。


    僱工用得也多,工錢可以從牙行打折。一件衣服不掙錢,可十件就能掙。


    最重要的是,大家會知道,這裏的布料便宜,各種價位都有,就會過來。」


    這還是玉嬤嬤前些天說出來的事,她認為貨棧也是一片客源,不需要隻盯著高門大戶。


    幹活的人衣服破得快,又捨不得錢添新衣,都是縫縫補補,補丁疊補丁。


    不如投入一些價廉物美又耐磨的布料,不圖掙錢多少,可以給服裝城贏些好口碑。


    她這話才說出來,安春風就積極叫好,連誇玉嬤嬤真是心善又細緻,怎麽就能想到那些平民百姓,自己是不如的。


    聽到安娘子的誇讚,玉嬤嬤卻是但笑不語。


    安春風是真的佩服玉嬤嬤,不提貨棧她都差點忘了。


    在現代,每一處車站,都圍繞有一片繁華商圈。


    隻不過在大梁朝,每一處貨棧就意味著一堆堆一灘灘的牛馬屎尿糞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橘香襲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橘香襲人並收藏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