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大郎安排人準備靈堂,通知親眷,忙亂之後,他在親弟弟棺材前焚香燒紙,默默迴想整個事件。
身為曾經的一方縣令,唐大郎冷靜鎮定,他將自己置身事外,開始以查案的方式處理事情。
要想抓住罪犯,就要找到這場禍事的根源所在。
起因很簡單,就是從唐家離開的安氏、逃奴還有孩子。
安氏是自願離開唐家的,雖然在唐家發生了些不愉快的口角矛盾,走了也就走了,並沒有迴來鬧過。
重要的是那個大鬧唐玉書婚禮,又被當成乞兒要抓起來的秦牧。
唐大郎一直被家裏人瞞著,還是嚴氏從下人口中無意聽到真實情況,才說給自己聽。
當時將他氣得說不出話來。
難怪正月初一時安氏要讓自己在同年們前麵顏麵掃地。
隻因為安氏怨恨唐家趕她出門,而且還攆走孩子!
自己也是唐家人,讓自己丟臉,就是讓唐家丟臉。
唐大郎覺得自己是受到無妄之災,對孫家這種鼠目寸光的做法嗤之以鼻,也對唐玉書的愚笨開始不滿。
那孩子不過是個庶子。
孫如意一個後宅婦人不能容納妾室庶子,挑唆自己母親和二郎幹下蠢事,唐玉書自己也不懂其中關鍵。
作為生父,自己孩子隻需要一口飯吃就可以養大,留在身邊使喚總比買來的小廝好用。
說起來抓安氏隻是一個起因。
聽迴來的下人說,他們傍晚去梨花巷抓安氏和逃奴。
誰知那裏有北城兵馬司的治安所,不僅不許進巷帶人,還放走逃奴賤婢。
賭鋪!
是二郎他們追人時無意中闖進賭鋪,無法脫身,寫下欠條,又死在賭鋪外。
還有老莊頭那一句:問你兄長唐大郎!
一連串的事情說下來,唐大郎心中越想越是不安!
幾番揣測,他都想不起十裏巷的賭坊跟自己有什麽關聯。
考中進士後他就外放任官,並沒有在京中停留過多長時間,就是賭場也隻去過兩次。
至於科舉之前……那些事已經過去快十年,他早已經忘了。
賭鋪是怎麽找上二郎的,這裏麵有什麽源由?
思慮再三,唐大郎心裏忐忑惶恐,他有些懷疑那賭鋪就是衝著自己來的,老鼠害得二郎喪命。
他不相信是安氏害死二郎。
在唐大郎眼中,安氏就是個沒心機的愚蠢婦人。
若是安氏腦子稍微聰明點,肯定是想辦法偷偷暗中對唐家使壞。
而不是一開始就將自己擺在明麵上的挑釁。
雖然唐孫兩家一直沒有放棄查找秦牧和兩個逃奴的下落,但偌大的京城要藏人還是容易。
現在有蠢貨安氏正月初一出手暴露行蹤,自家才輕易得到線索。
當眾給自己一巴掌,除了羞辱,實際上對自己的名譽地位無痛無癢。
這邊唐大郎還沒有想到結果,唐品山已經從京兆府迴來了。
他氣沖衝進門,沒有去看望昏迷的劉氏,也沒有問正生孩子的兒媳,而是到前院正堂,一腳踢飛棺材前的香火盆,摔了香蠟祭品,指著唐二郎的黑漆棺木大罵:「你這個敗家子,好端端的你怎麽就去梨花巷劫人!」
唐品山這一番動作,可把在旁邊哭喪的下人婆子給嚇到了,誰也不知道老爺出去一趟,怎麽迴來砸靈堂?
唐大郎和嚴氏匆忙過來,見唐品山臉色蒼白,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
嚴氏勸慰:「父親,二弟人已經去了,再有天大的怨氣也不能再怪他。」
唐品山壓住心中懼怕,指著棺木罵道:「死有餘辜!早知要惹來今日之禍,當初就不該生下他!」
唐大郎心中越發不安,難道還有自己不知道的事?
他讓嚴氏重新收拾靈堂,又扶著明顯頹廢下去的唐品山到旁邊房裏坐下才道:「父親,報案了嗎?京兆府那邊怎麽說?」
唐品山一聲長嘆,頓時老淚縱橫:「大郎啊!我們家恐怕是要大禍臨頭了!」
他在京兆府找那幾個關係不錯的知事打聽過,唐二郎在梨花巷不僅冒用伯府名頭,還當著兵馬司的麵去抓安氏。
梨花巷是什麽地方?
這次唐品山才搞明白,年前重陽節時十裏巷一把大火燒出琅琊台,就是從梨花巷擄人開始。
十裏巷死傷數十人,還帶累了廣安伯府,讓宮中麗嬪降為貴人。
現在好不容易麗嬪復位還不滿一個月,又出現梨花巷劫人,這次用的還是伯府名頭。
要是麗嬪再被牽連,廣安伯府又會怎麽處置自己……
盡管是天大地大,死人為大,而且那裏麵躺的還是自己的兒子,唐品山都恨不得將人揪起來再打一頓。
如今自家才靠上高門,還沒有飛黃騰達,就要麵臨家破人亡的境地。
第187章 二換二
唐大郎壓住怦怦亂跳的心,聽到此事牽扯到廣安伯府和麗嬪娘娘的前途,他隻感覺自己眼前發黑。
不會吧!不會吧!自己才剛剛攀上高枝難道就要跌落塵埃?
他腦中飛快想著辦法,要趕緊將廣安伯府摘出來,保住自己的仕途要緊。
怎麽摘?
應該怎麽摘?
首先二郎不能是去梨花巷擄人,隻是找逃婢逃奴。
安氏和黑豆必須是逃奴,至於最後是不是都不重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身為曾經的一方縣令,唐大郎冷靜鎮定,他將自己置身事外,開始以查案的方式處理事情。
要想抓住罪犯,就要找到這場禍事的根源所在。
起因很簡單,就是從唐家離開的安氏、逃奴還有孩子。
安氏是自願離開唐家的,雖然在唐家發生了些不愉快的口角矛盾,走了也就走了,並沒有迴來鬧過。
重要的是那個大鬧唐玉書婚禮,又被當成乞兒要抓起來的秦牧。
唐大郎一直被家裏人瞞著,還是嚴氏從下人口中無意聽到真實情況,才說給自己聽。
當時將他氣得說不出話來。
難怪正月初一時安氏要讓自己在同年們前麵顏麵掃地。
隻因為安氏怨恨唐家趕她出門,而且還攆走孩子!
自己也是唐家人,讓自己丟臉,就是讓唐家丟臉。
唐大郎覺得自己是受到無妄之災,對孫家這種鼠目寸光的做法嗤之以鼻,也對唐玉書的愚笨開始不滿。
那孩子不過是個庶子。
孫如意一個後宅婦人不能容納妾室庶子,挑唆自己母親和二郎幹下蠢事,唐玉書自己也不懂其中關鍵。
作為生父,自己孩子隻需要一口飯吃就可以養大,留在身邊使喚總比買來的小廝好用。
說起來抓安氏隻是一個起因。
聽迴來的下人說,他們傍晚去梨花巷抓安氏和逃奴。
誰知那裏有北城兵馬司的治安所,不僅不許進巷帶人,還放走逃奴賤婢。
賭鋪!
是二郎他們追人時無意中闖進賭鋪,無法脫身,寫下欠條,又死在賭鋪外。
還有老莊頭那一句:問你兄長唐大郎!
一連串的事情說下來,唐大郎心中越想越是不安!
幾番揣測,他都想不起十裏巷的賭坊跟自己有什麽關聯。
考中進士後他就外放任官,並沒有在京中停留過多長時間,就是賭場也隻去過兩次。
至於科舉之前……那些事已經過去快十年,他早已經忘了。
賭鋪是怎麽找上二郎的,這裏麵有什麽源由?
思慮再三,唐大郎心裏忐忑惶恐,他有些懷疑那賭鋪就是衝著自己來的,老鼠害得二郎喪命。
他不相信是安氏害死二郎。
在唐大郎眼中,安氏就是個沒心機的愚蠢婦人。
若是安氏腦子稍微聰明點,肯定是想辦法偷偷暗中對唐家使壞。
而不是一開始就將自己擺在明麵上的挑釁。
雖然唐孫兩家一直沒有放棄查找秦牧和兩個逃奴的下落,但偌大的京城要藏人還是容易。
現在有蠢貨安氏正月初一出手暴露行蹤,自家才輕易得到線索。
當眾給自己一巴掌,除了羞辱,實際上對自己的名譽地位無痛無癢。
這邊唐大郎還沒有想到結果,唐品山已經從京兆府迴來了。
他氣沖衝進門,沒有去看望昏迷的劉氏,也沒有問正生孩子的兒媳,而是到前院正堂,一腳踢飛棺材前的香火盆,摔了香蠟祭品,指著唐二郎的黑漆棺木大罵:「你這個敗家子,好端端的你怎麽就去梨花巷劫人!」
唐品山這一番動作,可把在旁邊哭喪的下人婆子給嚇到了,誰也不知道老爺出去一趟,怎麽迴來砸靈堂?
唐大郎和嚴氏匆忙過來,見唐品山臉色蒼白,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
嚴氏勸慰:「父親,二弟人已經去了,再有天大的怨氣也不能再怪他。」
唐品山壓住心中懼怕,指著棺木罵道:「死有餘辜!早知要惹來今日之禍,當初就不該生下他!」
唐大郎心中越發不安,難道還有自己不知道的事?
他讓嚴氏重新收拾靈堂,又扶著明顯頹廢下去的唐品山到旁邊房裏坐下才道:「父親,報案了嗎?京兆府那邊怎麽說?」
唐品山一聲長嘆,頓時老淚縱橫:「大郎啊!我們家恐怕是要大禍臨頭了!」
他在京兆府找那幾個關係不錯的知事打聽過,唐二郎在梨花巷不僅冒用伯府名頭,還當著兵馬司的麵去抓安氏。
梨花巷是什麽地方?
這次唐品山才搞明白,年前重陽節時十裏巷一把大火燒出琅琊台,就是從梨花巷擄人開始。
十裏巷死傷數十人,還帶累了廣安伯府,讓宮中麗嬪降為貴人。
現在好不容易麗嬪復位還不滿一個月,又出現梨花巷劫人,這次用的還是伯府名頭。
要是麗嬪再被牽連,廣安伯府又會怎麽處置自己……
盡管是天大地大,死人為大,而且那裏麵躺的還是自己的兒子,唐品山都恨不得將人揪起來再打一頓。
如今自家才靠上高門,還沒有飛黃騰達,就要麵臨家破人亡的境地。
第187章 二換二
唐大郎壓住怦怦亂跳的心,聽到此事牽扯到廣安伯府和麗嬪娘娘的前途,他隻感覺自己眼前發黑。
不會吧!不會吧!自己才剛剛攀上高枝難道就要跌落塵埃?
他腦中飛快想著辦法,要趕緊將廣安伯府摘出來,保住自己的仕途要緊。
怎麽摘?
應該怎麽摘?
首先二郎不能是去梨花巷擄人,隻是找逃婢逃奴。
安氏和黑豆必須是逃奴,至於最後是不是都不重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