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次看見的梨花巷還是一片白地,此時已經立起兩座宅子。
以前的幾戶人家全部拆掉,在空出來的地基上,修建起並聯的兩套二進院。
安春風轉了一圈,一套院子麵積大概四百平,前後共十間房屋。
兩套院子大體格局跟其他人家是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兩院共用一個院門,從影壁左右分開,兩院是廊道交連。
影壁後則是栽種花木的花園。
晴天時可以漫步花間,雨時也可以坐廊簷下觀景。
其中花園後牆隱蔽處,還有一道後開小門,那就是玉嬤嬤給自己留的。
內部兩院獨立,分別都有前院,一排倒座間、然後是垂花門,裏麵就是庭院。
正房、東廂房,西廂房,還有正房兩側的耳房,連接垂花門與廂房的抄手遊廊。
現在木柱簇新,白牆黛瓦,已經被打掃幹淨,正歡迎著新主人的到來。
榮雪看著這嶄新的院落,臉色神情恍惚,像是難以置信。
她即將十二歲,本來也是內秀的,看見這樣的大手筆,再說什麽租借肯定是不相信。
這次她在寧家跟一群小姑娘在一起兩個月,可聽到不少事,早就不是從大雜院出來時那般單純。
可任她想破腦袋都猜不出原委,隻能一個勁看安春風:安姨是不是要自己以後做什麽事?
安春風就當沒有看出她的心思,隻陪她在兩院轉了一圈,笑著道:「榮雪,你喜歡東院還是西院?」
兩院雖然格局一樣,還是有著些許不同。
東院靠著巷口,裏麵種著幾根青竹,明顯是以前安春風住的院子遷來。
西院靠著巷尾,正房旁邊少了耳房,廂房更加寬敞明亮。
榮雪看著西院道:「安姨,我想要西院。」
「哦!為什麽呢?東院的台階少,你出行也方便。」其實安春風已經看明白玉嬤嬤的安排,故意問道。
榮雪羞澀一笑:「西院廂房裏好搭繡架和書案,玉大娘子說,以後要教我寫字讀書,知書識禮!」
安春風瞪大眼睛,半晌才「啊」了一聲:「這樣可真是好,以後我也想過來聽上幾課!」
原來,玉嬤嬤已經將自己女兒拿捏住了,還要親自教導讀書念詩。
而榮雪對玉嬤嬤也是心生佩服。
不虧玉嬤嬤這兩月辛苦奔波在白霞莊和京城。
在寧家祥和的氣氛裏,榮雪每每見到玉嬤嬤都心情愉悅,毫無防備。
玉嬤嬤也不付眾望,憑藉滿腹詩書經文和脫俗氣質就將榮雪折服。
已經有一個好的開端,餘下的就交給時間安排。
玉嬤嬤準備的不止這些,安春風帶著榮雪看過新房,還有一群下人。
在兩院之間的廊道上,站著七八個男女,這些都是玉嬤嬤從牙行挑選雇來,提前進院灑掃,以後也會留下伺候。
下人裏麵有四個女性,兩個粗使婆子洗衣,另外兩個是廚娘。
平時開一個大廚房,兩邊在一起吃,若有需要再開小廚房。
看門護院的男子有三個,負責院門和伺候車馬,不進院子。
家裏管事嬤嬤自然是寧阿婆,小林子黑豆和小豆子他們做內院灑掃小廝,傳話做事也方便。
現在新院子有的,裏麵添置的家具也送過來。
原本玉嬤嬤早在兩月前就在家具店定下兩套擺設,一套是榮雪的,一套給安春風。
安春風卻不要她花錢,而是自己繪了一套家具的圖樣在木器店加工。
傳統的中式家具高端大氣上檔次,缺點也是有的,一則貴,二則用著不算舒服。
安春風的銀錢不多,就準備做成布藝沙發,茶幾、六門衣櫃,衣帽架。
秦牧的房間則是矮矮的書架書桌,摺疊椅,一排半高的衣櫃。
林林總總數量不少,工價卻便宜很多。
隻是畫圖紙讓安春風吃了苦頭。
以前那些衣服,內衣之類的這些東西大家都穿著,又有模特,隻需要在身上比劃一下就八九不離十。
可家具就不一樣了,得畫出立體感。
而且這些在現代時是熟視無睹的日常,又有幾個人會去留意比例構架。
很多時候都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現在要重新畫出來,還真是熬死了一批腦細胞,那些圖紙差點將她畫吐。
等把圖紙送去玉嬤嬤定製家具的店裏,又把人家老師傅都看呆,直說沒有做過這樣簡單又實用。
可有些摺疊便形處又難以理解,隻能嚐試著做了試試看。
因為是第一次做,工匠師傅也不敢保證效果如何,先隻收了木料錢,等做好驗收合格再付餘下的尾款。
就這樣,也花了一百兩銀子,無他,原因隻有一個,房間太多了。
安春風自己和秦牧的房間可以用現代家具,前院會客的前廳卻是要準備符合當下審美的家具。
八仙桌、太師椅,條案,花架,雕花細緻繁複,擺放好,儀式感十足。
反正安春風覺得,自己是沒辦法坐在威嚴大氣的大條案前麵嗑瓜子。
至於各處需要擺放的那些花瓶掛畫,她連想都沒有想,太燒錢了。
而且,現在看著擺放整齊的現代家具也是滿意。
這些工匠手藝不錯,雖然自己的圖紙畫得淩亂不堪,比例尺寸走樣,還真的做成幾樣東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以前的幾戶人家全部拆掉,在空出來的地基上,修建起並聯的兩套二進院。
安春風轉了一圈,一套院子麵積大概四百平,前後共十間房屋。
兩套院子大體格局跟其他人家是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兩院共用一個院門,從影壁左右分開,兩院是廊道交連。
影壁後則是栽種花木的花園。
晴天時可以漫步花間,雨時也可以坐廊簷下觀景。
其中花園後牆隱蔽處,還有一道後開小門,那就是玉嬤嬤給自己留的。
內部兩院獨立,分別都有前院,一排倒座間、然後是垂花門,裏麵就是庭院。
正房、東廂房,西廂房,還有正房兩側的耳房,連接垂花門與廂房的抄手遊廊。
現在木柱簇新,白牆黛瓦,已經被打掃幹淨,正歡迎著新主人的到來。
榮雪看著這嶄新的院落,臉色神情恍惚,像是難以置信。
她即將十二歲,本來也是內秀的,看見這樣的大手筆,再說什麽租借肯定是不相信。
這次她在寧家跟一群小姑娘在一起兩個月,可聽到不少事,早就不是從大雜院出來時那般單純。
可任她想破腦袋都猜不出原委,隻能一個勁看安春風:安姨是不是要自己以後做什麽事?
安春風就當沒有看出她的心思,隻陪她在兩院轉了一圈,笑著道:「榮雪,你喜歡東院還是西院?」
兩院雖然格局一樣,還是有著些許不同。
東院靠著巷口,裏麵種著幾根青竹,明顯是以前安春風住的院子遷來。
西院靠著巷尾,正房旁邊少了耳房,廂房更加寬敞明亮。
榮雪看著西院道:「安姨,我想要西院。」
「哦!為什麽呢?東院的台階少,你出行也方便。」其實安春風已經看明白玉嬤嬤的安排,故意問道。
榮雪羞澀一笑:「西院廂房裏好搭繡架和書案,玉大娘子說,以後要教我寫字讀書,知書識禮!」
安春風瞪大眼睛,半晌才「啊」了一聲:「這樣可真是好,以後我也想過來聽上幾課!」
原來,玉嬤嬤已經將自己女兒拿捏住了,還要親自教導讀書念詩。
而榮雪對玉嬤嬤也是心生佩服。
不虧玉嬤嬤這兩月辛苦奔波在白霞莊和京城。
在寧家祥和的氣氛裏,榮雪每每見到玉嬤嬤都心情愉悅,毫無防備。
玉嬤嬤也不付眾望,憑藉滿腹詩書經文和脫俗氣質就將榮雪折服。
已經有一個好的開端,餘下的就交給時間安排。
玉嬤嬤準備的不止這些,安春風帶著榮雪看過新房,還有一群下人。
在兩院之間的廊道上,站著七八個男女,這些都是玉嬤嬤從牙行挑選雇來,提前進院灑掃,以後也會留下伺候。
下人裏麵有四個女性,兩個粗使婆子洗衣,另外兩個是廚娘。
平時開一個大廚房,兩邊在一起吃,若有需要再開小廚房。
看門護院的男子有三個,負責院門和伺候車馬,不進院子。
家裏管事嬤嬤自然是寧阿婆,小林子黑豆和小豆子他們做內院灑掃小廝,傳話做事也方便。
現在新院子有的,裏麵添置的家具也送過來。
原本玉嬤嬤早在兩月前就在家具店定下兩套擺設,一套是榮雪的,一套給安春風。
安春風卻不要她花錢,而是自己繪了一套家具的圖樣在木器店加工。
傳統的中式家具高端大氣上檔次,缺點也是有的,一則貴,二則用著不算舒服。
安春風的銀錢不多,就準備做成布藝沙發,茶幾、六門衣櫃,衣帽架。
秦牧的房間則是矮矮的書架書桌,摺疊椅,一排半高的衣櫃。
林林總總數量不少,工價卻便宜很多。
隻是畫圖紙讓安春風吃了苦頭。
以前那些衣服,內衣之類的這些東西大家都穿著,又有模特,隻需要在身上比劃一下就八九不離十。
可家具就不一樣了,得畫出立體感。
而且這些在現代時是熟視無睹的日常,又有幾個人會去留意比例構架。
很多時候都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現在要重新畫出來,還真是熬死了一批腦細胞,那些圖紙差點將她畫吐。
等把圖紙送去玉嬤嬤定製家具的店裏,又把人家老師傅都看呆,直說沒有做過這樣簡單又實用。
可有些摺疊便形處又難以理解,隻能嚐試著做了試試看。
因為是第一次做,工匠師傅也不敢保證效果如何,先隻收了木料錢,等做好驗收合格再付餘下的尾款。
就這樣,也花了一百兩銀子,無他,原因隻有一個,房間太多了。
安春風自己和秦牧的房間可以用現代家具,前院會客的前廳卻是要準備符合當下審美的家具。
八仙桌、太師椅,條案,花架,雕花細緻繁複,擺放好,儀式感十足。
反正安春風覺得,自己是沒辦法坐在威嚴大氣的大條案前麵嗑瓜子。
至於各處需要擺放的那些花瓶掛畫,她連想都沒有想,太燒錢了。
而且,現在看著擺放整齊的現代家具也是滿意。
這些工匠手藝不錯,雖然自己的圖紙畫得淩亂不堪,比例尺寸走樣,還真的做成幾樣東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