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春風也是這個意思,出來得早還沒有吃早餐,這時候正好尋一處早點鋪子邊吃邊等待。
付錢打發驢車,小林子就主動說帶她去一處飯莊,說那裏的灌湯包最是好吃,而且還有招牌菜金鉤碎玉墨葉湯。
安春風這幾個月也吃膩了棋盤街那幾家早餐鋪子,有小林子帶路,自然同意。
飯莊很大,裏麵的客人也多,灌湯包不錯,有人伺候的感覺更不錯。
小林子跑前跑後幫她找座位,也沒有坐下同吃,而是站在旁邊細心替她盛湯。
那湯是一些蝦皮蝦仁和細碎的紫菜熬成,材料不算好,勝在鮮味十足。
小林子耐心用勺子在裏麵舀著,想將幾個蝦肉全部撈出來。
「小林子,你坐下吃飯,我們要早點去醫館。」安春風吹了吹滾燙的湯包,催著小林子也吃飯。
小林子應一聲,端著湯送到安春風麵前:「安娘子,碎玉湯是這裏一絕,是難得的海鮮,適合養身子,尋常人買都買不到!」
「啊!這是海鮮補品?」安春風差點笑噴,就這紫菜湯也是補品。
不過大梁京城不靠海,想吃海產有些難,對小林子這樣的普通人來說,一些紫菜蝦米就是海鮮了。
小林子還以為安春風沒有見過,解釋道:「安娘子這些時間瘦了,又生病,是需要補品。」
他是見過剛到梨花巷的安氏身體。
跟那時候相比,每天鍛鍊身體的安春風肌肉結實,的確少了幾分以前略帶臃腫的圓潤,而且前天睡眠不好,眼圈青紫,為看病也沒有用脂粉掩飾,人就顯憔悴。
安春風心中微微一暖,小林子是第一個說自己瘦了的人。
或許秋水也有發現,隻不過對秋水這樣習慣濃妝的人來說,卸妝後的女人都差不多。
或許安春風是新寡獨居,秋水是賤籍出身,兩人都是藏著故事的人,於是默契的沒有提及過往和現在生活。
等吃過早飯再去醫館,此時已經人滿為患,安春風排隊在第八個,隻稍等片刻就輪到她看診。
此地坐堂的郎中姓沈,祖傳的醫術,聽說族中每代都有人在太醫院供職。
沈聖手五十多年紀,容貌清瘦,頜下長須,看上去老成持重。
他端坐醫案後,族中小輩在旁邊寫方當學徒。
沈聖手先是讓安春風將手放上脈枕,這才抬三指虛放腕上,雙目微合,似在神遊太虛。
安春風屏氣凝神,生怕驚擾人形探測器對自己的檢查。
摸脈良久,沈郎中又讓安春風吐出舌頭看舌苔,隻略一打量就頷首道:「大娘子脈弦數,舌尖紅,應該是五心煩躁,情緒低沉,時有欲哭無淚之遺憾,又有夜不能寢之煩惱……」
安春風聽得瞠目結舌,心裏佩服,不由點頭:的確是苦於睡眠不佳。
果真是神人,連問診都沒有,就知道睡眠不好。
她這失眠的確跟情緒有關,以前自己針灸推拿調理時,也以肝膽經和心、心包經為主。
旁邊倆弟子也過來輪流探脈觀舌,還沒有等安春風再開口,沈郎中已經對那執筆弟子道:「此病跟前方一樣,依然是逍遙散配龍膽瀉肝丸加減、甘草、 當歸、茯苓、白芍、白朮、柴胡、龍膽草……」
他口中藥名飛快念出,旁邊的弟子筆走遊龍,短短時間,一張墨汁淋漓的處方就寫成了。
自有藥童取過藥方撿藥,安春風則迷茫的在外等待……
沈郎中看病雖然神,可自己就隻說了一句話,這就結束了,是不是過於草率?
診室裏,執筆弟子一臉崇拜道:「五叔探脈之法越發精準,隻是脈相,就說中病情!」
沈聖手摸著自己的鬍鬚,下巴微抬,有些得意道:「這種小病不過是探囊取物,我沈家的探脈絕技還沒有失手過,你兄弟倆一定要用心鑽學,方能窺得其中絕妙。」
旁邊一圓臉弟子蹙眉道:「五叔,方才那婦人雖然脈弦而緊,但舌尖並不紅,看神情也沉著穩定,沒有肝躁之像……」
沈聖手的臉色頓時有些不好看了,這個侄子雖然精通藥理,可為人古板不知變通,現在當麵就敢質疑自己的醫術。
他沉聲道:「沈修瑾,你背一下脈經中弦脈怎麽說!」
沈修瑾圓臉一僵,張口背誦:「弦:數中有梗,如按箏弦,從中直過,挺然指下,端直而長,在人為肝,在時為春,在寸弦頭痛,尺弦腹痛!」
沈聖手見他對《脈經》背得流利,麵上神情稍緩:「嗯,你再背緊脈!」
這一次是持筆弟子搶答:「緊脈:數而有力,左右彈人手,如轉索切繩,緊是熱為寒束之脈象。浮緊為輕,沉緊為牢!」答完,挑釁的看了圓臉弟子一眼。
聽他同樣口齒伶俐,沈聖手讚賞點頭:「仲珅這些時日有所長進,值得誇獎!」
沈仲珅得到誇獎,直了直腰,略有矜持道:「侄兒難得有五叔親自教誨,不敢懶惰!」
此時外麵等待看診的病人越發多了,沈聖手也不著急。
眼前這倆個族中子侄雖然脾性不同,可都是出類拔萃,勤奮好學的苗子,要好好教授,於是慢悠悠給兩個弟子分析起病情來。
「診者,望聞問切也,望色觀像,聞聲聽音,不單看病情,還需要結合現實情況推斷。
方才那婦人衣飾簡樸,頭戴的青花卻是簇新,年紀也不大,定是新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付錢打發驢車,小林子就主動說帶她去一處飯莊,說那裏的灌湯包最是好吃,而且還有招牌菜金鉤碎玉墨葉湯。
安春風這幾個月也吃膩了棋盤街那幾家早餐鋪子,有小林子帶路,自然同意。
飯莊很大,裏麵的客人也多,灌湯包不錯,有人伺候的感覺更不錯。
小林子跑前跑後幫她找座位,也沒有坐下同吃,而是站在旁邊細心替她盛湯。
那湯是一些蝦皮蝦仁和細碎的紫菜熬成,材料不算好,勝在鮮味十足。
小林子耐心用勺子在裏麵舀著,想將幾個蝦肉全部撈出來。
「小林子,你坐下吃飯,我們要早點去醫館。」安春風吹了吹滾燙的湯包,催著小林子也吃飯。
小林子應一聲,端著湯送到安春風麵前:「安娘子,碎玉湯是這裏一絕,是難得的海鮮,適合養身子,尋常人買都買不到!」
「啊!這是海鮮補品?」安春風差點笑噴,就這紫菜湯也是補品。
不過大梁京城不靠海,想吃海產有些難,對小林子這樣的普通人來說,一些紫菜蝦米就是海鮮了。
小林子還以為安春風沒有見過,解釋道:「安娘子這些時間瘦了,又生病,是需要補品。」
他是見過剛到梨花巷的安氏身體。
跟那時候相比,每天鍛鍊身體的安春風肌肉結實,的確少了幾分以前略帶臃腫的圓潤,而且前天睡眠不好,眼圈青紫,為看病也沒有用脂粉掩飾,人就顯憔悴。
安春風心中微微一暖,小林子是第一個說自己瘦了的人。
或許秋水也有發現,隻不過對秋水這樣習慣濃妝的人來說,卸妝後的女人都差不多。
或許安春風是新寡獨居,秋水是賤籍出身,兩人都是藏著故事的人,於是默契的沒有提及過往和現在生活。
等吃過早飯再去醫館,此時已經人滿為患,安春風排隊在第八個,隻稍等片刻就輪到她看診。
此地坐堂的郎中姓沈,祖傳的醫術,聽說族中每代都有人在太醫院供職。
沈聖手五十多年紀,容貌清瘦,頜下長須,看上去老成持重。
他端坐醫案後,族中小輩在旁邊寫方當學徒。
沈聖手先是讓安春風將手放上脈枕,這才抬三指虛放腕上,雙目微合,似在神遊太虛。
安春風屏氣凝神,生怕驚擾人形探測器對自己的檢查。
摸脈良久,沈郎中又讓安春風吐出舌頭看舌苔,隻略一打量就頷首道:「大娘子脈弦數,舌尖紅,應該是五心煩躁,情緒低沉,時有欲哭無淚之遺憾,又有夜不能寢之煩惱……」
安春風聽得瞠目結舌,心裏佩服,不由點頭:的確是苦於睡眠不佳。
果真是神人,連問診都沒有,就知道睡眠不好。
她這失眠的確跟情緒有關,以前自己針灸推拿調理時,也以肝膽經和心、心包經為主。
旁邊倆弟子也過來輪流探脈觀舌,還沒有等安春風再開口,沈郎中已經對那執筆弟子道:「此病跟前方一樣,依然是逍遙散配龍膽瀉肝丸加減、甘草、 當歸、茯苓、白芍、白朮、柴胡、龍膽草……」
他口中藥名飛快念出,旁邊的弟子筆走遊龍,短短時間,一張墨汁淋漓的處方就寫成了。
自有藥童取過藥方撿藥,安春風則迷茫的在外等待……
沈郎中看病雖然神,可自己就隻說了一句話,這就結束了,是不是過於草率?
診室裏,執筆弟子一臉崇拜道:「五叔探脈之法越發精準,隻是脈相,就說中病情!」
沈聖手摸著自己的鬍鬚,下巴微抬,有些得意道:「這種小病不過是探囊取物,我沈家的探脈絕技還沒有失手過,你兄弟倆一定要用心鑽學,方能窺得其中絕妙。」
旁邊一圓臉弟子蹙眉道:「五叔,方才那婦人雖然脈弦而緊,但舌尖並不紅,看神情也沉著穩定,沒有肝躁之像……」
沈聖手的臉色頓時有些不好看了,這個侄子雖然精通藥理,可為人古板不知變通,現在當麵就敢質疑自己的醫術。
他沉聲道:「沈修瑾,你背一下脈經中弦脈怎麽說!」
沈修瑾圓臉一僵,張口背誦:「弦:數中有梗,如按箏弦,從中直過,挺然指下,端直而長,在人為肝,在時為春,在寸弦頭痛,尺弦腹痛!」
沈聖手見他對《脈經》背得流利,麵上神情稍緩:「嗯,你再背緊脈!」
這一次是持筆弟子搶答:「緊脈:數而有力,左右彈人手,如轉索切繩,緊是熱為寒束之脈象。浮緊為輕,沉緊為牢!」答完,挑釁的看了圓臉弟子一眼。
聽他同樣口齒伶俐,沈聖手讚賞點頭:「仲珅這些時日有所長進,值得誇獎!」
沈仲珅得到誇獎,直了直腰,略有矜持道:「侄兒難得有五叔親自教誨,不敢懶惰!」
此時外麵等待看診的病人越發多了,沈聖手也不著急。
眼前這倆個族中子侄雖然脾性不同,可都是出類拔萃,勤奮好學的苗子,要好好教授,於是慢悠悠給兩個弟子分析起病情來。
「診者,望聞問切也,望色觀像,聞聲聽音,不單看病情,還需要結合現實情況推斷。
方才那婦人衣飾簡樸,頭戴的青花卻是簇新,年紀也不大,定是新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