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春風此時才覺察到晃然間自己來到大梁朝已經整整一月有餘,更沒有想到邱氏會提這樣荒謬的要求。
「廖大家的,你我隻是同巷居住的鄰居,一起做巧果不合適,你以後也別再說我跟你多親近!」安春風連嫂子都不喊了,直接斷然拒絕。
邱氏好像已經知道安春風會拒絕,也不氣惱,笑嘻嘻道:「安妹妹別這樣生份嘛!一迴生二迴熟,你去我家坐坐,自然就親近了。」
第29章 七夕節(1)
安春風心裏有些煩躁,又有些無可奈何。
她情願對方是莊婆子那樣的惡徒,三拳兩腳攆走就不敢再來。
也不想跟邱氏這樣的無賴沾上關係,每天隻笑嘻嘻套近乎,打不得,罵不得,就像狗皮膏藥一樣貼著。
安春風形單影隻慣了,不善跟人糾纏,除了不理她,一時間還沒有更好的辦法。
「廖大家的,你再胡說,我可要翻臉了!」安春風沉臉關門。
邱氏又跟在後麵「唉唉」兩聲,見院門緊閉,她隻能悻悻而迴,卻有些不甘心的迴頭張望,突然,她像是想到什麽,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迴到院裏,安春風沒有打開食盒,而是默默坐在簷下。
離開唐家已經一月有餘,自己是不是趁著節日到順安坊去看看孩子。
可那孩子說過:不許再去找他……
安春風覺得,孩子雖然小,也是個有思想的人,自己得尊重他的選擇,況且人家說的沒錯。
自己的自作主張,說不定會讓孩子不滿,還是以後找一個可靠的人幫忙去偷偷探望,自己隻需要知道他過得好就行。
七夕節,最忙的大概是城裏那些未婚小娘和小娘子們的母親。
順安坊唐家,這一月劉氏都在操心唐玉書的婚事,臨近節日又替女兒張羅節日。
就在昨天,剛跟三郎定親的孫家娘子送信過來,要帶唐月熙去樾湖邊乞月過節。
劉氏欣喜萬分,那裏都是城裏高門閨閣女子聚會的地方,要是自家女兒也能加入,以後定能尋一門心怡的親事。
趕緊推掉早就約好的幾家小官家過節聚會,答應孫家相邀。
這樣一來,之前準備的衣服首飾就不夠檔次,需要添置新品,母女倆一早就去了正東街的銀樓衣飾鋪子。
小跨院裏,秦牧坐在簷下煎藥。
這些天來,秦氏一天天的心情不好,早起還咳嗽不止,雖然唐玉書迴來探病,但因為學業頗重並沒有在這邊留宿。
郎中也來看過,隻說秦氏是心情鬱結,氣機不暢,還是得自己多放開心結才行,現在隻能煎藥慢慢調理。
萍娘提著一個包袱進院,見到秦牧正手忙腳亂的往碗裏將滾燙藥汁倒出來。
她忙上前幫忙:「牧哥兒,在這裏管煎藥的許婆子呢?」
秦牧抹一把額角的細汗,麵無表情道:「許婆子說她家裏要準備巧果,跟姑祖母告假迴去幾天!」說什麽告假,就是偷摸迴去的。
他在前世早就體會過下人的冷漠無情, 這些婆子就是知道跨院住的人不受主家重視,才敢這樣怠慢。
還不能跟其他人說。
若是讓這些下人不高興,還會暗中下手使壞,往送過來的飯菜裏吐口水撒沙子,做一些噁心人的事。
現在隻是煎藥而已,自己能做。
所以明明知道許婆子在偷懶,他也無動於衷。
「唉!你旁邊歇著,讓姨奶奶做!」
萍娘心裏嘆息,她知道府裏下人都聽劉氏的話,自己一個妾室說了也是白說。
她把藥水倒好,又把小爐放到院中,這才端著藥進屋。
秦氏懨懨躺在榻上,額頭放著濕巾,正無精打采的呻吟著。
看見萍娘端藥進屋,秦氏勉強撐起半個身子,跟進屋的秦牧將大迎枕塞到她身後方才靠坐起來。
秦氏取出帕子拭去淚水,嘆道:「看我這破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恐怕是熬不到過年,還有勞萍姨娘每天早晚來探望!」
秦牧不吭聲,萍姨娘將藥遞給她,笑著道:「都說病去如抽絲,二太太隻管安心喝藥,等著臘月喝兒媳茶就是!」
短短一月,唐玉書跟孫家的婚事不僅定下,還確了婚期,就在臘月二十,距離現在隻有四個多月,並非是高中之後。
婚期提前,秦氏還是在婚書拿迴來才知道。
自己獨子的婚事,自己提前半點不得音訊,成了一個旁觀者,秦氏這一心病,倒有多半是為此。
聽到兒媳茶,秦氏又皺著臉嘆道:「這兒媳茶隻怕是不好喝,還是怪那安氏惹來的麻煩,讓我都沒有提前打聽過孫家娘子的人品性格。」
萍姨娘嘴角微彎,她在京城住了二十年,雖然不常出門,也有說得上話的朋友,孫家的事自然也聽了些。
那孫如意並不是孫家嫡生女兒,京中不少人家都知道。
不過是廣安伯老夫人身邊的丫鬟,讓孫家收成女兒,對外就說是庶女,風風光光嫁人,替宮中麗嬪娘娘收羅人手。
孫家這樣做已經不是第一次,兩年前就一口氣嫁了二個女婿,這一次就是如意。
唐玉書初入京城,不知道其中緣由,被劉氏一陣擺布,就當人情換出去了。
這些話萍娘不能隨便告訴秦氏,要是讓她知道孫如意隻是婢女出身,恐怕要氣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廖大家的,你我隻是同巷居住的鄰居,一起做巧果不合適,你以後也別再說我跟你多親近!」安春風連嫂子都不喊了,直接斷然拒絕。
邱氏好像已經知道安春風會拒絕,也不氣惱,笑嘻嘻道:「安妹妹別這樣生份嘛!一迴生二迴熟,你去我家坐坐,自然就親近了。」
第29章 七夕節(1)
安春風心裏有些煩躁,又有些無可奈何。
她情願對方是莊婆子那樣的惡徒,三拳兩腳攆走就不敢再來。
也不想跟邱氏這樣的無賴沾上關係,每天隻笑嘻嘻套近乎,打不得,罵不得,就像狗皮膏藥一樣貼著。
安春風形單影隻慣了,不善跟人糾纏,除了不理她,一時間還沒有更好的辦法。
「廖大家的,你再胡說,我可要翻臉了!」安春風沉臉關門。
邱氏又跟在後麵「唉唉」兩聲,見院門緊閉,她隻能悻悻而迴,卻有些不甘心的迴頭張望,突然,她像是想到什麽,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迴到院裏,安春風沒有打開食盒,而是默默坐在簷下。
離開唐家已經一月有餘,自己是不是趁著節日到順安坊去看看孩子。
可那孩子說過:不許再去找他……
安春風覺得,孩子雖然小,也是個有思想的人,自己得尊重他的選擇,況且人家說的沒錯。
自己的自作主張,說不定會讓孩子不滿,還是以後找一個可靠的人幫忙去偷偷探望,自己隻需要知道他過得好就行。
七夕節,最忙的大概是城裏那些未婚小娘和小娘子們的母親。
順安坊唐家,這一月劉氏都在操心唐玉書的婚事,臨近節日又替女兒張羅節日。
就在昨天,剛跟三郎定親的孫家娘子送信過來,要帶唐月熙去樾湖邊乞月過節。
劉氏欣喜萬分,那裏都是城裏高門閨閣女子聚會的地方,要是自家女兒也能加入,以後定能尋一門心怡的親事。
趕緊推掉早就約好的幾家小官家過節聚會,答應孫家相邀。
這樣一來,之前準備的衣服首飾就不夠檔次,需要添置新品,母女倆一早就去了正東街的銀樓衣飾鋪子。
小跨院裏,秦牧坐在簷下煎藥。
這些天來,秦氏一天天的心情不好,早起還咳嗽不止,雖然唐玉書迴來探病,但因為學業頗重並沒有在這邊留宿。
郎中也來看過,隻說秦氏是心情鬱結,氣機不暢,還是得自己多放開心結才行,現在隻能煎藥慢慢調理。
萍娘提著一個包袱進院,見到秦牧正手忙腳亂的往碗裏將滾燙藥汁倒出來。
她忙上前幫忙:「牧哥兒,在這裏管煎藥的許婆子呢?」
秦牧抹一把額角的細汗,麵無表情道:「許婆子說她家裏要準備巧果,跟姑祖母告假迴去幾天!」說什麽告假,就是偷摸迴去的。
他在前世早就體會過下人的冷漠無情, 這些婆子就是知道跨院住的人不受主家重視,才敢這樣怠慢。
還不能跟其他人說。
若是讓這些下人不高興,還會暗中下手使壞,往送過來的飯菜裏吐口水撒沙子,做一些噁心人的事。
現在隻是煎藥而已,自己能做。
所以明明知道許婆子在偷懶,他也無動於衷。
「唉!你旁邊歇著,讓姨奶奶做!」
萍娘心裏嘆息,她知道府裏下人都聽劉氏的話,自己一個妾室說了也是白說。
她把藥水倒好,又把小爐放到院中,這才端著藥進屋。
秦氏懨懨躺在榻上,額頭放著濕巾,正無精打采的呻吟著。
看見萍娘端藥進屋,秦氏勉強撐起半個身子,跟進屋的秦牧將大迎枕塞到她身後方才靠坐起來。
秦氏取出帕子拭去淚水,嘆道:「看我這破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恐怕是熬不到過年,還有勞萍姨娘每天早晚來探望!」
秦牧不吭聲,萍姨娘將藥遞給她,笑著道:「都說病去如抽絲,二太太隻管安心喝藥,等著臘月喝兒媳茶就是!」
短短一月,唐玉書跟孫家的婚事不僅定下,還確了婚期,就在臘月二十,距離現在隻有四個多月,並非是高中之後。
婚期提前,秦氏還是在婚書拿迴來才知道。
自己獨子的婚事,自己提前半點不得音訊,成了一個旁觀者,秦氏這一心病,倒有多半是為此。
聽到兒媳茶,秦氏又皺著臉嘆道:「這兒媳茶隻怕是不好喝,還是怪那安氏惹來的麻煩,讓我都沒有提前打聽過孫家娘子的人品性格。」
萍姨娘嘴角微彎,她在京城住了二十年,雖然不常出門,也有說得上話的朋友,孫家的事自然也聽了些。
那孫如意並不是孫家嫡生女兒,京中不少人家都知道。
不過是廣安伯老夫人身邊的丫鬟,讓孫家收成女兒,對外就說是庶女,風風光光嫁人,替宮中麗嬪娘娘收羅人手。
孫家這樣做已經不是第一次,兩年前就一口氣嫁了二個女婿,這一次就是如意。
唐玉書初入京城,不知道其中緣由,被劉氏一陣擺布,就當人情換出去了。
這些話萍娘不能隨便告訴秦氏,要是讓她知道孫如意隻是婢女出身,恐怕要氣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