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大臣亦是震驚,其中大多都是跟著先帝一路來的,先帝在時,即便前方困難重重,還是一直領著他們向前,那時,朝臣統一,隻為那個長遠的目標。
後來,雲崇登基,他從未提過這方麵,戰場之上自然也有人,朝中之臣從一開始的憂心到後來的平淡,反正不用努力,也不用上戰場,自有人站在他們前方。
「陛下又可想過,如若漓國止步於此,他日,漓國便會成為他國的腳下地?」自雲崇為帝後,帝師很少教他或是與他分析什麽,往往都是旁敲側擊。
一個是因身體不好,另一個是因知道他不是先帝,不是什麽話都聽,亦不是會容忍旁人指點他之人,是以,帝師隻能小心勸解,今日是最大膽的一次了。
「陛下不若想想,南燕為何敢出戰呢?」帝師聲音徐徐:「莫非就隻是因與蜀國簽訂了盟約?」
帝師冷冷扯唇:「陛下莫不是忘了,蜀軍最怕什麽。」
雲崇腦中電光火石一閃,猛地看向帝師又看向燕恆。
見此,帝師頷首。
蜀國懼怕燕家軍之名早已傳遍列國,說句張狂的,隻要是燕家軍在,蜀軍便不敢動,實在是被打怕了。
可雲崇最終還是下了聖旨,讓秦國公前去,甚至讓他帶領邊疆十萬的燕家軍。
為何呢,帝師能不清楚嗎。
心頭失望也是恨鐵不成鋼,堂堂一君王不想著富民強國,一統天下,還百姓安寧,倒是會想著如何殘殺我國勇將,將士死了,誰為他守國?
帝師輕嘆一聲:「陛下還是不清楚眼下列國的局勢和看不明列國未來想做之事。」
帝師看著雲崇,心頭很是擔憂,身邊就沒一個用得上的,就連為他分析列國,教他之人都沒有,難怪如此的看不清局勢,就隻知下聖旨,保自己的皇位。
見雲崇看著他,似不明,他萬分無奈:「陛下,南燕此次發戰,恐怕是報了滅漓國之心啊。」
!
滅漓國?
這下,不等雲崇開口,文武大臣便直接炸了,紛紛隻覺帝師是不是老了,還是病久了糊塗了。
「帝師這話說的未免惹人笑話,南燕要滅漓國?簡直是癡人說夢!」
「就是啊,就算南燕與蜀國前來都滅不了。」
「何止啊,怕是十個南燕前來,也滅不了漓國。」
「……」
朝臣語氣嘲諷,就連帶著看帝師的神情都變了。
帝師聞言和見此情此景,心頭失望又涼意嗖嗖,文武大臣無一個謙虛之輩,紛紛覺漓國如此強勝,是滅不掉,不僅滅不掉還能一次滅二國。
心頭又是一聲沉嘆。
君王如此,大臣又怎會還有其他心思呢。
謝譚幽瞧著那滿臉溝壑又虛弱的帝師,他很累,手指時不時顫抖,身姿卻仍舊挺的筆直,麵對朝臣如此張狂之語,眸底的失望快要溢出來了。
她偏眸,打斷還在說著狂妄之語的朝臣:「不知諸位大臣何處來的底氣?」
十個南燕前來,都是滅不了……
如此之話,竟也是說的出口,她到底是該說這些人蠢,沒有遠見,還是該說這些人看得起漓國。
「我漓國軍隊上百萬,兵強馬勝,何懼列國?」有朝臣冷笑著迴。
「恐怕,此次要讓諸位失望了。」謝譚幽冷聲道:「此一戰,南燕準備了四年之久,即便沒有南燕皇帝一事,他們依然會在此時出兵,其目的明確,先滅掉在他們統一天下這條路上阻礙最大的漓國。」
上一世,就是在這個時候,南燕起兵,這一戰漓國輸了,周邊城池民不聊生,而南燕新帝發了一道聖旨,但凡漓國百姓入南燕者,可免稅費三年,賞良田三畝。
消息才出,周邊七城百姓紛紛湧去成為南燕百姓,南燕軍隊還在前進,漫天火光,是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被燒毀,不願入南燕的便是被燒死其中。
後來,是燕恆趕到戰場才就此平息,雖保住漓國,漓國卻已不是鼎盛之國,處處艱難,隻能退後修養身息,可偏偏此時,他國還處處來犯,或是聯合攻打,其目的就想分割漓國肥沃土地。
是燕恆和溫凜聯手才能勉強護住。
也就是在那個冬日,雲崇駕崩,雲啟登帝位。
「胡說八道什麽。」秦國公冷哼:「此次老夫對戰南燕,定會踏平南燕城池,絕不會讓南燕人染指我國一絲一毫。」
說著,便抱拳朝雲崇道:「陛下,此次,臣隻會勝不會敗!」
「謝譚幽如此說也不知是厭臣還是怨恨陛下,竟敢詛咒。」
謝譚幽不語,隻是心頭冷笑連連,對上雲崇看過來的目光也是不慌不忙。
雲崇卻是出奇的都沒發怒,而是問她:「你從何處得知?」
「放眼一看,隻要一想,方知曉。」
謝譚幽道:「那年,諸國欲要滅漓,根據當時傳聞,便是南燕私下聯合他國,而如今,南燕沉浮四年都從未與他國打仗,一出手便是對漓國使用陰厲手段,陛下難道就從未想過,南燕的動機?」
「漓國與南燕在南,南麵大部分都被漓國占領,剩下的便是南燕和小小晉國,倘若,南燕滅了漓國,當今天下局勢又會如何?」
雲崇垂眸。
若漓國真在南燕手中沒了,屆時南方便都是南燕的。
「陛下可又曾想過,南燕為何一定要拚盡全力都要先滅漓國,而不是比他還要弱些的國家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後來,雲崇登基,他從未提過這方麵,戰場之上自然也有人,朝中之臣從一開始的憂心到後來的平淡,反正不用努力,也不用上戰場,自有人站在他們前方。
「陛下又可想過,如若漓國止步於此,他日,漓國便會成為他國的腳下地?」自雲崇為帝後,帝師很少教他或是與他分析什麽,往往都是旁敲側擊。
一個是因身體不好,另一個是因知道他不是先帝,不是什麽話都聽,亦不是會容忍旁人指點他之人,是以,帝師隻能小心勸解,今日是最大膽的一次了。
「陛下不若想想,南燕為何敢出戰呢?」帝師聲音徐徐:「莫非就隻是因與蜀國簽訂了盟約?」
帝師冷冷扯唇:「陛下莫不是忘了,蜀軍最怕什麽。」
雲崇腦中電光火石一閃,猛地看向帝師又看向燕恆。
見此,帝師頷首。
蜀國懼怕燕家軍之名早已傳遍列國,說句張狂的,隻要是燕家軍在,蜀軍便不敢動,實在是被打怕了。
可雲崇最終還是下了聖旨,讓秦國公前去,甚至讓他帶領邊疆十萬的燕家軍。
為何呢,帝師能不清楚嗎。
心頭失望也是恨鐵不成鋼,堂堂一君王不想著富民強國,一統天下,還百姓安寧,倒是會想著如何殘殺我國勇將,將士死了,誰為他守國?
帝師輕嘆一聲:「陛下還是不清楚眼下列國的局勢和看不明列國未來想做之事。」
帝師看著雲崇,心頭很是擔憂,身邊就沒一個用得上的,就連為他分析列國,教他之人都沒有,難怪如此的看不清局勢,就隻知下聖旨,保自己的皇位。
見雲崇看著他,似不明,他萬分無奈:「陛下,南燕此次發戰,恐怕是報了滅漓國之心啊。」
!
滅漓國?
這下,不等雲崇開口,文武大臣便直接炸了,紛紛隻覺帝師是不是老了,還是病久了糊塗了。
「帝師這話說的未免惹人笑話,南燕要滅漓國?簡直是癡人說夢!」
「就是啊,就算南燕與蜀國前來都滅不了。」
「何止啊,怕是十個南燕前來,也滅不了漓國。」
「……」
朝臣語氣嘲諷,就連帶著看帝師的神情都變了。
帝師聞言和見此情此景,心頭失望又涼意嗖嗖,文武大臣無一個謙虛之輩,紛紛覺漓國如此強勝,是滅不掉,不僅滅不掉還能一次滅二國。
心頭又是一聲沉嘆。
君王如此,大臣又怎會還有其他心思呢。
謝譚幽瞧著那滿臉溝壑又虛弱的帝師,他很累,手指時不時顫抖,身姿卻仍舊挺的筆直,麵對朝臣如此張狂之語,眸底的失望快要溢出來了。
她偏眸,打斷還在說著狂妄之語的朝臣:「不知諸位大臣何處來的底氣?」
十個南燕前來,都是滅不了……
如此之話,竟也是說的出口,她到底是該說這些人蠢,沒有遠見,還是該說這些人看得起漓國。
「我漓國軍隊上百萬,兵強馬勝,何懼列國?」有朝臣冷笑著迴。
「恐怕,此次要讓諸位失望了。」謝譚幽冷聲道:「此一戰,南燕準備了四年之久,即便沒有南燕皇帝一事,他們依然會在此時出兵,其目的明確,先滅掉在他們統一天下這條路上阻礙最大的漓國。」
上一世,就是在這個時候,南燕起兵,這一戰漓國輸了,周邊城池民不聊生,而南燕新帝發了一道聖旨,但凡漓國百姓入南燕者,可免稅費三年,賞良田三畝。
消息才出,周邊七城百姓紛紛湧去成為南燕百姓,南燕軍隊還在前進,漫天火光,是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被燒毀,不願入南燕的便是被燒死其中。
後來,是燕恆趕到戰場才就此平息,雖保住漓國,漓國卻已不是鼎盛之國,處處艱難,隻能退後修養身息,可偏偏此時,他國還處處來犯,或是聯合攻打,其目的就想分割漓國肥沃土地。
是燕恆和溫凜聯手才能勉強護住。
也就是在那個冬日,雲崇駕崩,雲啟登帝位。
「胡說八道什麽。」秦國公冷哼:「此次老夫對戰南燕,定會踏平南燕城池,絕不會讓南燕人染指我國一絲一毫。」
說著,便抱拳朝雲崇道:「陛下,此次,臣隻會勝不會敗!」
「謝譚幽如此說也不知是厭臣還是怨恨陛下,竟敢詛咒。」
謝譚幽不語,隻是心頭冷笑連連,對上雲崇看過來的目光也是不慌不忙。
雲崇卻是出奇的都沒發怒,而是問她:「你從何處得知?」
「放眼一看,隻要一想,方知曉。」
謝譚幽道:「那年,諸國欲要滅漓,根據當時傳聞,便是南燕私下聯合他國,而如今,南燕沉浮四年都從未與他國打仗,一出手便是對漓國使用陰厲手段,陛下難道就從未想過,南燕的動機?」
「漓國與南燕在南,南麵大部分都被漓國占領,剩下的便是南燕和小小晉國,倘若,南燕滅了漓國,當今天下局勢又會如何?」
雲崇垂眸。
若漓國真在南燕手中沒了,屆時南方便都是南燕的。
「陛下可又曾想過,南燕為何一定要拚盡全力都要先滅漓國,而不是比他還要弱些的國家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