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師輕喘一口氣,從三月前大病一場,就一直臥病在床,清醒之時很少,今早卻是格外的出奇,竟早早醒來,還能換了朝服入宮,雖是累了點,但也不至於再陷入昏迷狀態。
聽聞謝譚幽報考春闈,有為官想法之時,一向最重禮法,處處隻以君王和國為重之人,靠在床榻之上怔了很久很久。
之後,吩咐人扶著他去曬曬太陽,卻瞥見自三年前迴家來便日日不與人來往,隻知抱著一本書看的長女,那一刻,也不知道是著了魔還是怎麽,更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就隻是張了口讓人給他換了朝服,然後入了宮。
他到幹清宮時,正好聽見謝譚幽那番言語。
可曾問過家中妻子或子女這樣的生活滿意否。
陷入深深迴憶無法自拔。
直到雲崇再次發怒,他才出聲進去。
帝師眸光輕輕掃過謝譚幽,又看向雲崇,他曾陪伴雲崇多年,怎會不知其如今心思處境,心頭有愧,卻還是道:「老臣曾在一本書上讀到過一個國家,那裏女子為尊,男子為奴,俗稱女子之國。」
「書上對女子描寫很多,可頂天立地,可救民於水火,亦可為官治病,甚至,可以一人之身擊退千軍萬馬。」
帝師此話出,群臣竊竊私語,似乎誰都沒想到帝師今日前來是來說這些的,什麽女子為尊,男子為奴,簡直荒謬!
有人心頭震怒,卻也不敢言語,畢竟那是君王恩師。
謝譚幽聽到帝師這般言語,眸中訝異一閃而過,不禁開始打量起這個帝師來,她沒見過他,卻是聽聞過他帝師府中的女兒,最令她記憶深刻的是帝師府的長女簫婉,她與溫棲一般大。
聽聞,那時先帝尚在,而那個時候京城有三女被稱三才,其一便是簫婉,二是孟楠溪再就是溫棲,前二者文才頗高,琴棋書畫又是樣樣精通,甚至可以說是一絕,而溫棲能文能武,曾多次說要隨父親出征,都被女子之身禁錮住。
先帝為人溫和,得眾多人擁戴愛護,他亦與大臣親近,多次戲稱三人若與男子相比,定然能贏過不知多少。
如此高之言論,旁人隻當笑話,可卻無人深究她們三人真正才學,也無人在意,因為是女子,早晚得嫁了人,嫁了人又怎會成日在外呢。
的確,他們三人也是如旁人所想那般,嫁了人,生了子,而如今,無人是幸福美滿的。
一人逝去,二人死了丈夫,孤獨一生,再也無法完成年少之時心中所想。
聽聞簫婉丈夫死後便被帝師接迴府中,再未見過生人,想到此,謝譚幽手指輕輕摩挲,心頭湧上一個不明想法,沒有開口,而是靜靜凝著帝師。
雲崇拳頭攥緊,在帝師開口說那句話時,他便知道帝師今日來意,可他想不通,身為帝師應當是支持他的,為何會反過來勸解他,甚至還以一本書旁敲側擊的勸解。
明眼人誰聽不出其中意思。
雲崇眼底愈發冰涼:「一本書而已,今日恩師前來,是想說什麽?莫不是也讓朕下旨女子為尊男子為奴?那是不是朕也要退位讓賢。」
「……」
帝師手指顫了顫,扶著座椅扶手站起身來,似是很累,重重喘了口氣,才道:「陛下,臣並非此意。」
「隻是近月來,時常夢到先帝,先帝與陛下都乃明君,可即便明君仍舊有缺點,先帝在時,漓國是在強勝之路,先帝曾有大膽想法,卻並不敢去實現。」
帝師道:「而如今的漓國,是鼎盛之國,可誰敢保證國能一直強勝呢?陛下覺得取用女子為官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是惹他國笑話,可陛下忘了晉國嗎?」
晉國,幾年來一直都是依附漓國的彈丸小國,但,自從去年換了個君王,便開始有些不同,雲崇曾幾次派人查探,也查不出什麽,心中雖有懷疑,卻因漓國此時強勝,並未將腳下之國放在心頭,如今聽帝師提起,心頭猛然一震。
晉國,如今的君王便是女帝,年方十九,才上位便能讓整個漓國都感覺到晉國的些許變化。
國宴之上見到年輕女帝,漓國朝臣還多次暗諷對方及身後朝臣,一個女子罷了,能成什麽氣候,雲崇從未阻止,或許,就連他也信了這般言語。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晉國女帝真的不能成事嗎?
帝師從胸前掏出一封信,道:「臣永遠忠於陛下,今日來也是還想告知陛下一事,看完了信,想必不用臣多言,陛下便能懂。」
高公公躬身接過然後恭敬遞到雲崇跟前。
雲崇打量帝師一眼,還是伸手接過,拆開信封,隻是淡淡掃了一眼,卻才看見第一行字便猛地頓住,攥緊紙張,從上往下仔細看去,越看臉色越沉。
「此信,帝師從何處得來?」
「陛下忘了,早在晉國依附我國開始,臣最小的兒子便去了晉國,如今,已有三年未見了。」
或許是感覺自己時日無多,說到此處,堂堂帝師竟然有些哽咽,為這個國,他付出太多,如今雖包存了一點私心,就讓他死後去和先帝贖罪好了。
雲崇眸子微眯,怒氣與嘲諷翻湧。
信封之上明確寫了,晉國如今狀況,與他們掌控的絲毫不符,甚至還有一支不知何時出現的強悍軍隊,都是那女帝親自訓練。
區區彈丸小國,竟敢背著他練兵,難不成還想攻打漓國?簡直癡人說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聽聞謝譚幽報考春闈,有為官想法之時,一向最重禮法,處處隻以君王和國為重之人,靠在床榻之上怔了很久很久。
之後,吩咐人扶著他去曬曬太陽,卻瞥見自三年前迴家來便日日不與人來往,隻知抱著一本書看的長女,那一刻,也不知道是著了魔還是怎麽,更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就隻是張了口讓人給他換了朝服,然後入了宮。
他到幹清宮時,正好聽見謝譚幽那番言語。
可曾問過家中妻子或子女這樣的生活滿意否。
陷入深深迴憶無法自拔。
直到雲崇再次發怒,他才出聲進去。
帝師眸光輕輕掃過謝譚幽,又看向雲崇,他曾陪伴雲崇多年,怎會不知其如今心思處境,心頭有愧,卻還是道:「老臣曾在一本書上讀到過一個國家,那裏女子為尊,男子為奴,俗稱女子之國。」
「書上對女子描寫很多,可頂天立地,可救民於水火,亦可為官治病,甚至,可以一人之身擊退千軍萬馬。」
帝師此話出,群臣竊竊私語,似乎誰都沒想到帝師今日前來是來說這些的,什麽女子為尊,男子為奴,簡直荒謬!
有人心頭震怒,卻也不敢言語,畢竟那是君王恩師。
謝譚幽聽到帝師這般言語,眸中訝異一閃而過,不禁開始打量起這個帝師來,她沒見過他,卻是聽聞過他帝師府中的女兒,最令她記憶深刻的是帝師府的長女簫婉,她與溫棲一般大。
聽聞,那時先帝尚在,而那個時候京城有三女被稱三才,其一便是簫婉,二是孟楠溪再就是溫棲,前二者文才頗高,琴棋書畫又是樣樣精通,甚至可以說是一絕,而溫棲能文能武,曾多次說要隨父親出征,都被女子之身禁錮住。
先帝為人溫和,得眾多人擁戴愛護,他亦與大臣親近,多次戲稱三人若與男子相比,定然能贏過不知多少。
如此高之言論,旁人隻當笑話,可卻無人深究她們三人真正才學,也無人在意,因為是女子,早晚得嫁了人,嫁了人又怎會成日在外呢。
的確,他們三人也是如旁人所想那般,嫁了人,生了子,而如今,無人是幸福美滿的。
一人逝去,二人死了丈夫,孤獨一生,再也無法完成年少之時心中所想。
聽聞簫婉丈夫死後便被帝師接迴府中,再未見過生人,想到此,謝譚幽手指輕輕摩挲,心頭湧上一個不明想法,沒有開口,而是靜靜凝著帝師。
雲崇拳頭攥緊,在帝師開口說那句話時,他便知道帝師今日來意,可他想不通,身為帝師應當是支持他的,為何會反過來勸解他,甚至還以一本書旁敲側擊的勸解。
明眼人誰聽不出其中意思。
雲崇眼底愈發冰涼:「一本書而已,今日恩師前來,是想說什麽?莫不是也讓朕下旨女子為尊男子為奴?那是不是朕也要退位讓賢。」
「……」
帝師手指顫了顫,扶著座椅扶手站起身來,似是很累,重重喘了口氣,才道:「陛下,臣並非此意。」
「隻是近月來,時常夢到先帝,先帝與陛下都乃明君,可即便明君仍舊有缺點,先帝在時,漓國是在強勝之路,先帝曾有大膽想法,卻並不敢去實現。」
帝師道:「而如今的漓國,是鼎盛之國,可誰敢保證國能一直強勝呢?陛下覺得取用女子為官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是惹他國笑話,可陛下忘了晉國嗎?」
晉國,幾年來一直都是依附漓國的彈丸小國,但,自從去年換了個君王,便開始有些不同,雲崇曾幾次派人查探,也查不出什麽,心中雖有懷疑,卻因漓國此時強勝,並未將腳下之國放在心頭,如今聽帝師提起,心頭猛然一震。
晉國,如今的君王便是女帝,年方十九,才上位便能讓整個漓國都感覺到晉國的些許變化。
國宴之上見到年輕女帝,漓國朝臣還多次暗諷對方及身後朝臣,一個女子罷了,能成什麽氣候,雲崇從未阻止,或許,就連他也信了這般言語。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晉國女帝真的不能成事嗎?
帝師從胸前掏出一封信,道:「臣永遠忠於陛下,今日來也是還想告知陛下一事,看完了信,想必不用臣多言,陛下便能懂。」
高公公躬身接過然後恭敬遞到雲崇跟前。
雲崇打量帝師一眼,還是伸手接過,拆開信封,隻是淡淡掃了一眼,卻才看見第一行字便猛地頓住,攥緊紙張,從上往下仔細看去,越看臉色越沉。
「此信,帝師從何處得來?」
「陛下忘了,早在晉國依附我國開始,臣最小的兒子便去了晉國,如今,已有三年未見了。」
或許是感覺自己時日無多,說到此處,堂堂帝師竟然有些哽咽,為這個國,他付出太多,如今雖包存了一點私心,就讓他死後去和先帝贖罪好了。
雲崇眸子微眯,怒氣與嘲諷翻湧。
信封之上明確寫了,晉國如今狀況,與他們掌控的絲毫不符,甚至還有一支不知何時出現的強悍軍隊,都是那女帝親自訓練。
區區彈丸小國,竟敢背著他練兵,難不成還想攻打漓國?簡直癡人說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