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震海接到皇帝宣召前, 正在屋裏罵人。
衛夫人勸他:「永寧好不容易有個喜歡的人,總比孤孤單單一輩子好。何況你不是查過了嗎?那人是真心待永寧好的。永寧那孩子心裏苦,他又不喜歡女孩子。晴桑嫁過去,也未必是好事。」
衛震海嘆口氣:「這些我都知道。可衛家的女孩兒出生就已註定是要當皇後的。」
衛夫人:「當皇後有什麽好?可憐我見心嫁進了皇家,沒過過幾天好日子。晴桑是見辰唯一的血脈,我實在是捨不得她重走見心的舊路。」
「你放心,永寧不是蕭雲川。他即使不愛晴桑,也會護佑她一生的。」
「那是從前,他沒有喜歡的人,他可以與晴桑相敬如賓做對假夫妻。如今他有了自己喜歡的人,莫說他不一定肯娶晴桑,即使娶了,晴桑插在他們之間要怎麽做人?」
「唉。都怪那個季瀾。他明明答應老夫的。」衛震海嘆了口氣。
衛夫人:「感情這種事哪是那麽容易就斷的。何況永寧是什麽性子?他看上的人還能逃得了?」
衛震海:「那你說怎麽辦嘛。」
衛夫人:「不如給晴桑找個好人家,恩恩愛愛地過一輩子,豈不更好?」
「永寧從小就不喜歡女孩子,我也捨不得晴桑蹉跎一生。否則我早就將兩人婚事定下了。」衛震海又嘆了口氣,「可規矩就是規矩。」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的總得為活的讓路。因為這規矩,蕭家與衛家漸漸貌合神離,勢成水火。若衛家主動放棄後位與兵權,說不定尚有轉機。」
衛震海沉默了。衛家要是真的放棄一切,蕭雲川會放過衛家嗎?蕭永寧能順利繼承皇位嗎?
就在這個時候,皇帝身邊的大太監親自來衛國公府傳旨,宣他入宮。
衛震海進了宮,對皇帝行了禮:「老臣參見皇上。」
皇帝:「舅舅不必多禮。來人,賜座,奉茶。」
「謝皇上。」衛震海謝過,坐到皇帝下手。
內侍奉茶。衛震海接過,並沒有喝。
皇帝開口道:「朕這次召舅舅入宮,主要是想與您商量一下晴桑的婚事。」
衛震海:「晴桑還小,婚事不著急。」
皇帝:「朕記得晴桑隻比永寧小一歲,如今已十七歲了,按理早到了婚配的年紀。隻是衛將軍殉國,晴桑替父守孝,這才耽誤了。女子花期沒有幾年,朕以為還是得抓緊啊。」
衛震海沒有接話。氣氛有那麽一絲尷尬。
這時蕭永寧與季瀾走了進來。
蕭永寧一臉的不高興。他剛剛與季瀾表白,正想更進一步之時,皇帝一道聖旨就把兩人宣進了宮。
「兒臣參見父皇。」
「臣參見皇上。」
「都平身吧。朕與你外祖父正在商量晴桑的婚事。正好也問問你的意見。」
聽皇帝如此說,季瀾心裏一陣慌張。他情不自禁地瞥了蕭永寧一眼。
蕭永寧倒是很淡定:「兒臣的名聲一向不好,恐怕不是晴桑表妹的良配。」
皇帝瞪他:「你如今倒知道你自己名聲不好了?不過朕也沒打算把晴桑許配給你。」
「朕有意冊封晴桑為衛嬪,不知舅舅意下如何?」皇帝語出驚人。
季瀾:……
蕭永寧:……
衛震海直接拍著椅子的扶手站了起來:「晴桑與皇上差著輩分呢。老臣以為此事極為不妥。」
皇帝:「舅舅真是一如既往地看不上朕吶。」
衛震海滿臉怒容,卻不得不道:「老臣不敢。」
「蕭衛兩家世代聯姻,如今後位空懸,朕也是為了衛家考慮。若他日晴桑能為朕生下一兒半女,衛家的地位豈不更為穩固?」皇帝瞥了一眼蕭永寧,似乎在暗示衛震海什麽。
在場所有人瞬間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對皇帝和衛家來說,這的確是一條出路。蕭永寧註定無嗣,不如直接棄了他另立太子。立蕭永勝,衛震海肯定是不同意的,但若是立衛晴桑生的孩子呢?對衛家來說,差別不大。
可衛震海幾乎沒有考慮,立刻拒絕了皇帝。「太子乃見心所出,老臣認為沒有必要再讓晴桑入宮。」
皇帝冷笑一聲:「那舅舅認為晴桑該嫁給誰?太子嗎?您別忘了蕭衛兩家的祖訓。衛家女隻有入宮這一條出路。」
衛震海看了一眼蕭永寧。蕭永寧垂眸不答話。
衛震海的目光就直直向季瀾刺去。要是沒有季瀾,蕭永寧此刻一定會站出來娶衛晴桑。
在衛震海看來,就算與蕭永寧一輩子做對假夫妻也遠勝於給蕭雲川當後妃。
季瀾此時也在天人交戰。他當然不願意讓蕭永寧娶衛晴桑,可他也不願意眼睜睜看著衛晴桑這麽個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嫁給一個可以當她爹的老男人。
皇帝見了幾人反應,瞭然。「舅舅不反對,朕就當您答應了。朕立刻下旨,立晴桑為太子妃。」
「此事不妥。」蕭永寧急道。
皇帝看著他:「你想抗旨?」
「兒臣不敢。兒臣隻是認為事關表妹終身,不宜貿然決定。」
衛震海:「老臣也認為此事當再商議。」
「既然是晴桑的終身大事,不如就交給她自己來決定。」皇帝對內侍道,「傳衛晴桑進來。」
原來,在衛震海離開國公府那一刻,皇帝就另外派了馬車把衛晴桑接進了宮,就在外頭候著。方才眾人說的話,衛晴桑聽得一清二楚。
衛夫人勸他:「永寧好不容易有個喜歡的人,總比孤孤單單一輩子好。何況你不是查過了嗎?那人是真心待永寧好的。永寧那孩子心裏苦,他又不喜歡女孩子。晴桑嫁過去,也未必是好事。」
衛震海嘆口氣:「這些我都知道。可衛家的女孩兒出生就已註定是要當皇後的。」
衛夫人:「當皇後有什麽好?可憐我見心嫁進了皇家,沒過過幾天好日子。晴桑是見辰唯一的血脈,我實在是捨不得她重走見心的舊路。」
「你放心,永寧不是蕭雲川。他即使不愛晴桑,也會護佑她一生的。」
「那是從前,他沒有喜歡的人,他可以與晴桑相敬如賓做對假夫妻。如今他有了自己喜歡的人,莫說他不一定肯娶晴桑,即使娶了,晴桑插在他們之間要怎麽做人?」
「唉。都怪那個季瀾。他明明答應老夫的。」衛震海嘆了口氣。
衛夫人:「感情這種事哪是那麽容易就斷的。何況永寧是什麽性子?他看上的人還能逃得了?」
衛震海:「那你說怎麽辦嘛。」
衛夫人:「不如給晴桑找個好人家,恩恩愛愛地過一輩子,豈不更好?」
「永寧從小就不喜歡女孩子,我也捨不得晴桑蹉跎一生。否則我早就將兩人婚事定下了。」衛震海又嘆了口氣,「可規矩就是規矩。」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的總得為活的讓路。因為這規矩,蕭家與衛家漸漸貌合神離,勢成水火。若衛家主動放棄後位與兵權,說不定尚有轉機。」
衛震海沉默了。衛家要是真的放棄一切,蕭雲川會放過衛家嗎?蕭永寧能順利繼承皇位嗎?
就在這個時候,皇帝身邊的大太監親自來衛國公府傳旨,宣他入宮。
衛震海進了宮,對皇帝行了禮:「老臣參見皇上。」
皇帝:「舅舅不必多禮。來人,賜座,奉茶。」
「謝皇上。」衛震海謝過,坐到皇帝下手。
內侍奉茶。衛震海接過,並沒有喝。
皇帝開口道:「朕這次召舅舅入宮,主要是想與您商量一下晴桑的婚事。」
衛震海:「晴桑還小,婚事不著急。」
皇帝:「朕記得晴桑隻比永寧小一歲,如今已十七歲了,按理早到了婚配的年紀。隻是衛將軍殉國,晴桑替父守孝,這才耽誤了。女子花期沒有幾年,朕以為還是得抓緊啊。」
衛震海沒有接話。氣氛有那麽一絲尷尬。
這時蕭永寧與季瀾走了進來。
蕭永寧一臉的不高興。他剛剛與季瀾表白,正想更進一步之時,皇帝一道聖旨就把兩人宣進了宮。
「兒臣參見父皇。」
「臣參見皇上。」
「都平身吧。朕與你外祖父正在商量晴桑的婚事。正好也問問你的意見。」
聽皇帝如此說,季瀾心裏一陣慌張。他情不自禁地瞥了蕭永寧一眼。
蕭永寧倒是很淡定:「兒臣的名聲一向不好,恐怕不是晴桑表妹的良配。」
皇帝瞪他:「你如今倒知道你自己名聲不好了?不過朕也沒打算把晴桑許配給你。」
「朕有意冊封晴桑為衛嬪,不知舅舅意下如何?」皇帝語出驚人。
季瀾:……
蕭永寧:……
衛震海直接拍著椅子的扶手站了起來:「晴桑與皇上差著輩分呢。老臣以為此事極為不妥。」
皇帝:「舅舅真是一如既往地看不上朕吶。」
衛震海滿臉怒容,卻不得不道:「老臣不敢。」
「蕭衛兩家世代聯姻,如今後位空懸,朕也是為了衛家考慮。若他日晴桑能為朕生下一兒半女,衛家的地位豈不更為穩固?」皇帝瞥了一眼蕭永寧,似乎在暗示衛震海什麽。
在場所有人瞬間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對皇帝和衛家來說,這的確是一條出路。蕭永寧註定無嗣,不如直接棄了他另立太子。立蕭永勝,衛震海肯定是不同意的,但若是立衛晴桑生的孩子呢?對衛家來說,差別不大。
可衛震海幾乎沒有考慮,立刻拒絕了皇帝。「太子乃見心所出,老臣認為沒有必要再讓晴桑入宮。」
皇帝冷笑一聲:「那舅舅認為晴桑該嫁給誰?太子嗎?您別忘了蕭衛兩家的祖訓。衛家女隻有入宮這一條出路。」
衛震海看了一眼蕭永寧。蕭永寧垂眸不答話。
衛震海的目光就直直向季瀾刺去。要是沒有季瀾,蕭永寧此刻一定會站出來娶衛晴桑。
在衛震海看來,就算與蕭永寧一輩子做對假夫妻也遠勝於給蕭雲川當後妃。
季瀾此時也在天人交戰。他當然不願意讓蕭永寧娶衛晴桑,可他也不願意眼睜睜看著衛晴桑這麽個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嫁給一個可以當她爹的老男人。
皇帝見了幾人反應,瞭然。「舅舅不反對,朕就當您答應了。朕立刻下旨,立晴桑為太子妃。」
「此事不妥。」蕭永寧急道。
皇帝看著他:「你想抗旨?」
「兒臣不敢。兒臣隻是認為事關表妹終身,不宜貿然決定。」
衛震海:「老臣也認為此事當再商議。」
「既然是晴桑的終身大事,不如就交給她自己來決定。」皇帝對內侍道,「傳衛晴桑進來。」
原來,在衛震海離開國公府那一刻,皇帝就另外派了馬車把衛晴桑接進了宮,就在外頭候著。方才眾人說的話,衛晴桑聽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