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視若無睹,」謝元貞再次反駁道?:「是他要?賭我這個大帥敢不敢視若無睹,他的要?求越離譜就越容易激怒我,他要?的就是我謝元貞觸犯軍規。」


    不論他們如何刁難,目的所在始終都?是謝元貞,所以?準確來講,這十萬將士才?是受謝元貞連累。


    念一這才?有些緊張,「那怎麽辦!」


    「籌措軍糧能觸犯什麽軍規!?」庾愔不服。


    「可籌措軍糧本就不是大帥職責所在,嚴格來講,大帥隻負責戰事——或許是幹涉各州郡糧商運作,或許是目無天子,」謝元貞輕描淡寫,莫須有的罪名最容易扣,「隻要?他想得到,他都?能扣在我謝元貞的頭上。」


    焦頭爛額之際,屋外?有衙役進門:「大帥,外?頭有人求見。」


    庾愔還在氣頭,陡然大喝:「是誰?」


    衙役應聲縮了縮脖子,「說是鐸州來的。」


    三人對視。


    謝元貞站起?身,「出去瞧瞧。」


    來到門口,庾愔看?這背影有些熟悉,謝元貞已經叫出聲:「外?兄?」


    那人轉身,正是崔應辰。


    「讓我看?看?,」崔應辰如一抹夏日涼風款款而來,上下仔細打量過一遍,點頭嗔怪:「是瘦了。」


    「外?兄唬我吧,」謝元貞還不信,自己轉了一圈,瞥見後麵馬車,「此?次外?兄是特地?來探望,還是有公務在身?」


    這麽多輛馬車,不是兵器就是糧草。


    「你離都?也近一個月了,」崔應辰便收斂笑意,正經問他:「眼下嶺南情況如何?」


    日近午時,太陽正烈,念一眯眼看?了天色,道?:「崔大人,不如咱們進屋再談?」


    他也看?見了崔應辰身後的馬車。


    「不急,此?次我確是公務在身,」崔應辰這才?錯開身,露出身後的運糧隊伍,「黔西?今年夏收不錯,我已稟明主上,嶺南形勢危急,又有世家遷居,故特向黔西?借調糧食,先讓嶺南緩過這一口氣。」


    「天降甘霖!」庾愔剛才?還不敢肯定,單等崔應辰說了才?真放下心,「大帥正愁軍糧之事呢!」


    說軍糧這軍糧竟然就到了。


    崔應辰一愣,對上謝元貞的目光,隻見他點點頭,腳下一轉,「外?兄,進去說。」


    四人進去書?房,崔應辰聽謝元貞說完這一齣戲,也和?庾愔一樣拍案而起?:


    「尉遲燾竟敢扣軍糧!?」


    「崔大人,您不送糧草來,咱們也就隻能暫時咽下這口惡氣,」庾愔與崔應辰同仇敵愾,「可咱們正跟江州打仗,監軍大人這時候釜底抽薪,根本就是想要?十萬將士的命!」


    「好在這批糧草便是轉機,」謝元貞想到什麽,俯身前?傾,甚至有些緊張,「不知外?兄是如何得知此?事的,莫非是師兄?」


    崔應辰卻是搖頭,此?前?有些話他不便在信中講,趁著運送軍糧,正好解釋清楚:「近來鐸州也有大變,此?次裴雲京提請土斷,令世家南遷,原本他們是不願意的,誰料崤……下世家南遷既成定勢,我與盧兄料定他們要?找你的麻煩。古來征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他們想掐住你的咽喉,打軍糧的主意也是不足為奇。」


    「原是如此?,」謝元貞心裏失落,「竟是巧合。」


    鍾滄湄原本是出世之人,隻是為了謝元貞才?埋伏在敵營,失蹤的時間越長,謝元貞越覺得不安。若是裴雲京拿他來對付謝元貞,好歹他還有辦法可想,就怕像現?在這般無聲無息。


    「一旦有你師兄的下落,我必定飛鴿傳書?於你,」崔應辰是安撫也是提醒:「眼下他們招式已出,再不可坐以?待斃,後方不穩,前?方有難。」


    謝元貞點頭,沒再說別的。


    四人話止,房中一時寂靜,崔應辰朝窗外?看?了一眼,忽然問:「平州刺史何在?衙門點卯,日上三竿,怎的不見他身影?」


    「這位刺史姓白卻是個夜狸子,」念一哼笑,「白天可不容易找到他的蹤跡。」


    「是麽?」崔應辰又看?向謝元貞,嶺南始終沒有貼心人,崔應辰不放心,「這個白鶴軒,你可有摸清是什麽路數?」


    先前?裴雲京割據平州,白鶴軒在他手下多時也是安然無恙,就是不知這白刺史是已投靠裴雲京,還是他不過是將裴雲京當成尋常上司那般討好。


    「我正有些事要?同他談,」軍糧的麻煩已經解決,謝元貞也不能白白咽下這口氣,他聲音微微一沉,「這就去摸他的老底。」


    崔應辰將軍糧送到便迴去了,連午飯也不肯留下,謝元貞幾人一路送他們到平州界碑外?,迴府便傳了白鶴軒來見。


    白鶴軒老老實實跪在地?上,半抬起?頭,「不知大帥召下官是有何吩咐?」


    「吩咐不敢有,」謝元貞示意念一趕緊將人扶起?來,滿麵和?煦,「連日叨擾,白刺史不會怪謝某鳩占鵲巢吧?」


    謝元貞笑裏藏刀,白鶴軒便端出一臉傻笑,垂衣拱手縮脖子:


    「大帥這話可就折煞下官了,隻要?大帥吩咐,下官便是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


    「白刺史言重,」謝元貞兩?指一勾,示意他莫要?拘謹,坐下談話,「不過朝廷原定平介二州負擔南鎮軍的軍糧,原本連同鄄州,三州合力?,嶺南百姓的擔子會輕許多,隻是今日監軍大人傳朝廷旨意,三州今年夏收僅供南遷的士族,這軍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烽火名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也逢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也逢春並收藏烽火名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