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烏桓進犯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蔣欽率部進軍漁陽郡漁陽城,接管漁陽郡。另外,孫邵率軍渡過大海,進駐幽州遼東遝氏城,為日後攻打遼東公孫康做準備。
建安十年(205年)六月中旬,關羽率州出發,七月上旬到達雁門郡陰館城,駐紮下來,囤積糧草。蔣欽於六月下旬從南皮出兵,十天出頭,到達漁陽城。趙雲和張遼也率部北上,於七月中旬到達涿郡涿縣。結果,袁熙和袁尚兩兄弟聞風喪膽,直接就逃跑了。在幽州薊郡薊城的閻柔派人來見涿縣,見到張遼,表示願歸降朝廷。
總之,三路大軍已到達預定地點,各自做好準備,囤積糧草。待糧道通暢之後,再進軍烏桓。按照劉敬的命令,關羽將率軍攻打上穀烏桓,張遼和趙雲將率軍攻打遼西烏桓,蔣欽將率軍攻打右北平烏桓。八月上旬陸陸續續出兵,爭取在冬季來臨前破敵。如果不能破,也隻能暫時撤退,等明年春再來攻打。
哪知,漢軍還沒有動作,烏桓卻起兵攻打漁陽了。這天,蔣欽正在督運糧草,士兵跑了過來:“將軍,大事不妙了,烏桓人出兵了,至少三萬騎兵,還有兩三萬步兵,正向漁陽進發,騎兵大概需半個時辰左右,騎兵會先到達。”
“烏桓人竟真的來了,真是膽大包天,敢與大王為敵,我必破其軍,來人,關閉城門,戒備。”
不到半個時辰,烏桓人的騎兵先到達了漁陽,率軍的正是蹋頓。蹋頓是前遼西烏桓大人丘力居的侄子,因丘力居之子樓班年紀尚小,他又得到袁紹的支持,就當上了遼西烏桓大人。
蹋頓所率是騎兵,不能攻城,看到漁陽城緊閉城門後,隻能就地駐紮下來。又過了一個時辰,遼東屬國烏桓大人蘇仆延和右北平單於能臣抵之率步騎數萬趕到了漁陽。烏桓大軍到齊。
漁陽城城頭之上,蔣欽已經得到了消息,他已經派快馬,向在雁門的關羽和在涿縣的張遼、趙雲求援。在援軍到達之前,他也隻能固守漁陽城。
次日,在漁陽城下,能臣抵之率領的烏桓軍步兵開始攻城。烏桓的攻城戰術直接而粗獷,一聲令下,士兵呐喊著,如潮水般向城池衝殺而來。
漢軍依托堅固的城牆,城頭上的弓兵們神情專注,拉滿了弓,射向衝鋒的烏桓士兵,減緩了敵軍的攻勢。然而,烏桓軍士兵悍不畏死,麵對如雨箭矢,仍舊勇往直前。
隨著距離的拉近,烏桓軍開始架設雲梯等攻城器械。隻是,烏桓人的攻城器械簡陋,隻有少量的雲梯和一些其他簡易梯子,士兵依然拚盡全力,試圖攀上城牆,與漢軍展開近身搏鬥。
蔣欽見狀,仍以弓箭射擊為主,對付雲梯上的烏桓士兵,一旦有敵軍爬上來,李典、史渙各自率軍與烏桓廝殺,將其殺死,或趕下去
烏桓軍雖然勇猛,但在漢軍堅守下,始終無法取得突破。隨著時間的推移,烏桓軍傷亡慘重,士氣低落,能臣抵之隻好下令退兵。
隨後的幾天裏,烏桓軍又幾次攻城,均在漢軍的防守下铩羽而歸。蔣欽唯一能做的便是死守,直到漢軍援軍來臨,屆時再反擊。
不知不覺,半個月過去了,蔣欽陸續收到了消息,關羽率軍到達,駐軍於烏桓營寨的北部,張遼和趙雲大軍到達,駐軍於烏桓營寨的西部,而漁陽在烏桓營寨的南麵。漢軍已經形成對烏桓軍的三麵包圍,總兵力約七萬,比烏桓軍略多。
烏桓軍營寨內,蘇仆延、蹋頓、能臣抵之很快就知道漢軍援軍到達的消息。三人也是嚇了一跳,他們攻打漁陽才半個月出頭,漢軍援軍就到了,就好像提前知道消息一樣。不過,烏桓人並沒有撤退,而是決定交戰。雙方兵力相差無幾,烏桓軍騎兵占據優勢,或許這就是烏桓軍的倚仗。
烏桓軍決定先發製人,蘇仆延率步騎兵兩萬,對決北麵的漢軍,蹋頓率騎兵兩萬對決西麵的漢軍,能臣抵之步兵兩萬對決漁陽城。很快,大戰開始。
蹋頓率領烏桓軍騎兵,如狂風驟雨般,向漢軍營寨發起猛烈攻擊。
徐晃迅速反應,下令營寨外圍的弓兵依托柵欄進行射擊,試圖阻擋烏桓軍的攻勢。然而,烏桓軍騎兵勇猛無比,利用速度強行衝破了箭雨和柵欄的阻攔,直逼營寨。
看來,弓兵不能阻擋烏桓軍前進的步伐,徐晃連忙下令撤退。烏桓軍騎兵乘勝追擊,殺入營寨中,繼續往營寨深處衝殺而去。
就在這時,呂岱率一部分漢軍擺出了車弩陣,弩箭如雨,重創敵軍,使其進攻勢頭受到嚴重阻滯。烏桓軍的攻勢在車弩弩箭的攻擊下,損失慘重,攻勢逐漸減緩。
此刻,趙雲率領的騎兵從兩側殺出,猶如天降神兵,對烏桓軍形成了包抄之勢。趙雲勇猛善戰,率軍與烏桓軍展開了激烈的搏鬥。
……
另一邊,蘇仆延率烏桓兩萬步騎兵,也對關羽所率大軍的營寨發動了攻擊。
關羽手裏沒有騎兵,但在紮營之時,就充分考慮到對騎兵的防範。
蘇仆延率軍而來,先以騎兵為先鋒,衝殺向漢軍營寨,步兵則緊隨其後,準備隨時加入戰鬥。
於禁早有準備,率領弓兵在營寨外圍的柵欄處組成了堅固的防線。隨著烏桓軍騎兵的逼近,於禁一聲令下,弓兵們齊刷刷地放出了弓箭,如雨點般射向敵軍。
然而,烏桓軍騎兵憑借速度優勢,迅速突破了這道防線,於禁見狀,果斷下令撤退,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烏桓軍騎兵殺入營寨後,很快便遇到了漢軍的第二道防線,即鹿角陣,數百個鹿角擺得整整齊齊的,使得烏桓軍騎兵難以通行。而鹿角陣後麵,又是漢軍的弓兵在嚴陣以待,不斷射箭襲擊,使得烏桓軍損失慘重。
蘇仆延見狀,急忙派出步兵上前清理鹿角。步兵們冒著密集的箭雨,將一些鹿角搬走,艱難地清理出一條通道。隨後,烏桓軍騎兵再次發起衝殺。於禁一聲令下,漢軍弓兵連忙撤退。
建安十年(205年)六月中旬,關羽率州出發,七月上旬到達雁門郡陰館城,駐紮下來,囤積糧草。蔣欽於六月下旬從南皮出兵,十天出頭,到達漁陽城。趙雲和張遼也率部北上,於七月中旬到達涿郡涿縣。結果,袁熙和袁尚兩兄弟聞風喪膽,直接就逃跑了。在幽州薊郡薊城的閻柔派人來見涿縣,見到張遼,表示願歸降朝廷。
總之,三路大軍已到達預定地點,各自做好準備,囤積糧草。待糧道通暢之後,再進軍烏桓。按照劉敬的命令,關羽將率軍攻打上穀烏桓,張遼和趙雲將率軍攻打遼西烏桓,蔣欽將率軍攻打右北平烏桓。八月上旬陸陸續續出兵,爭取在冬季來臨前破敵。如果不能破,也隻能暫時撤退,等明年春再來攻打。
哪知,漢軍還沒有動作,烏桓卻起兵攻打漁陽了。這天,蔣欽正在督運糧草,士兵跑了過來:“將軍,大事不妙了,烏桓人出兵了,至少三萬騎兵,還有兩三萬步兵,正向漁陽進發,騎兵大概需半個時辰左右,騎兵會先到達。”
“烏桓人竟真的來了,真是膽大包天,敢與大王為敵,我必破其軍,來人,關閉城門,戒備。”
不到半個時辰,烏桓人的騎兵先到達了漁陽,率軍的正是蹋頓。蹋頓是前遼西烏桓大人丘力居的侄子,因丘力居之子樓班年紀尚小,他又得到袁紹的支持,就當上了遼西烏桓大人。
蹋頓所率是騎兵,不能攻城,看到漁陽城緊閉城門後,隻能就地駐紮下來。又過了一個時辰,遼東屬國烏桓大人蘇仆延和右北平單於能臣抵之率步騎數萬趕到了漁陽。烏桓大軍到齊。
漁陽城城頭之上,蔣欽已經得到了消息,他已經派快馬,向在雁門的關羽和在涿縣的張遼、趙雲求援。在援軍到達之前,他也隻能固守漁陽城。
次日,在漁陽城下,能臣抵之率領的烏桓軍步兵開始攻城。烏桓的攻城戰術直接而粗獷,一聲令下,士兵呐喊著,如潮水般向城池衝殺而來。
漢軍依托堅固的城牆,城頭上的弓兵們神情專注,拉滿了弓,射向衝鋒的烏桓士兵,減緩了敵軍的攻勢。然而,烏桓軍士兵悍不畏死,麵對如雨箭矢,仍舊勇往直前。
隨著距離的拉近,烏桓軍開始架設雲梯等攻城器械。隻是,烏桓人的攻城器械簡陋,隻有少量的雲梯和一些其他簡易梯子,士兵依然拚盡全力,試圖攀上城牆,與漢軍展開近身搏鬥。
蔣欽見狀,仍以弓箭射擊為主,對付雲梯上的烏桓士兵,一旦有敵軍爬上來,李典、史渙各自率軍與烏桓廝殺,將其殺死,或趕下去
烏桓軍雖然勇猛,但在漢軍堅守下,始終無法取得突破。隨著時間的推移,烏桓軍傷亡慘重,士氣低落,能臣抵之隻好下令退兵。
隨後的幾天裏,烏桓軍又幾次攻城,均在漢軍的防守下铩羽而歸。蔣欽唯一能做的便是死守,直到漢軍援軍來臨,屆時再反擊。
不知不覺,半個月過去了,蔣欽陸續收到了消息,關羽率軍到達,駐軍於烏桓營寨的北部,張遼和趙雲大軍到達,駐軍於烏桓營寨的西部,而漁陽在烏桓營寨的南麵。漢軍已經形成對烏桓軍的三麵包圍,總兵力約七萬,比烏桓軍略多。
烏桓軍營寨內,蘇仆延、蹋頓、能臣抵之很快就知道漢軍援軍到達的消息。三人也是嚇了一跳,他們攻打漁陽才半個月出頭,漢軍援軍就到了,就好像提前知道消息一樣。不過,烏桓人並沒有撤退,而是決定交戰。雙方兵力相差無幾,烏桓軍騎兵占據優勢,或許這就是烏桓軍的倚仗。
烏桓軍決定先發製人,蘇仆延率步騎兵兩萬,對決北麵的漢軍,蹋頓率騎兵兩萬對決西麵的漢軍,能臣抵之步兵兩萬對決漁陽城。很快,大戰開始。
蹋頓率領烏桓軍騎兵,如狂風驟雨般,向漢軍營寨發起猛烈攻擊。
徐晃迅速反應,下令營寨外圍的弓兵依托柵欄進行射擊,試圖阻擋烏桓軍的攻勢。然而,烏桓軍騎兵勇猛無比,利用速度強行衝破了箭雨和柵欄的阻攔,直逼營寨。
看來,弓兵不能阻擋烏桓軍前進的步伐,徐晃連忙下令撤退。烏桓軍騎兵乘勝追擊,殺入營寨中,繼續往營寨深處衝殺而去。
就在這時,呂岱率一部分漢軍擺出了車弩陣,弩箭如雨,重創敵軍,使其進攻勢頭受到嚴重阻滯。烏桓軍的攻勢在車弩弩箭的攻擊下,損失慘重,攻勢逐漸減緩。
此刻,趙雲率領的騎兵從兩側殺出,猶如天降神兵,對烏桓軍形成了包抄之勢。趙雲勇猛善戰,率軍與烏桓軍展開了激烈的搏鬥。
……
另一邊,蘇仆延率烏桓兩萬步騎兵,也對關羽所率大軍的營寨發動了攻擊。
關羽手裏沒有騎兵,但在紮營之時,就充分考慮到對騎兵的防範。
蘇仆延率軍而來,先以騎兵為先鋒,衝殺向漢軍營寨,步兵則緊隨其後,準備隨時加入戰鬥。
於禁早有準備,率領弓兵在營寨外圍的柵欄處組成了堅固的防線。隨著烏桓軍騎兵的逼近,於禁一聲令下,弓兵們齊刷刷地放出了弓箭,如雨點般射向敵軍。
然而,烏桓軍騎兵憑借速度優勢,迅速突破了這道防線,於禁見狀,果斷下令撤退,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烏桓軍騎兵殺入營寨後,很快便遇到了漢軍的第二道防線,即鹿角陣,數百個鹿角擺得整整齊齊的,使得烏桓軍騎兵難以通行。而鹿角陣後麵,又是漢軍的弓兵在嚴陣以待,不斷射箭襲擊,使得烏桓軍損失慘重。
蘇仆延見狀,急忙派出步兵上前清理鹿角。步兵們冒著密集的箭雨,將一些鹿角搬走,艱難地清理出一條通道。隨後,烏桓軍騎兵再次發起衝殺。於禁一聲令下,漢軍弓兵連忙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