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解決後顧之憂,兩麵攻江陵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荊州南郡江陵港口。
陳武以弱勢兵力,擊退蔡和大軍後,得知荊州有一支隊在外,也是警惕起來,他連忙派人向劉敬匯報情況。
次日,太史慈率軍趕到港口,才得知陳武已擊退敵軍,心中又驚又喜。他忍不住稱讚:“陳將軍真乃猛將,州牧還派我率軍支援,卻不曾想,陳將軍已擊潰敵軍。”
“太史過獎了,戰後我審問了幾個俘虜,敵軍將領叫蔡和,想必是這敵將太無能,才會讓我立了此功,哈哈。”一戰破敵,也是立了大功,作為降將,陳武高興得很。
“對了,可曾打探到敵軍是從哪裏過來的?”
“我已派人打探,隻是還未見迴報。太史將軍的意思是……”
“敵軍敗退,必有藏匿之處,州牧大軍正在攻江陵,敵軍藏匿於外,伺機攻打港口,我軍便會受到牽製,這威脅可不小。若打探到敵軍的藏匿之處,你我一舉破之,則消除後患,州牧才能安心攻打江陵。”
“太史將軍說得有理,若說敵軍藏匿之處,我猜多半是對麵的孱陵港口,隻是斥候還未迴報,還沒有確切消息。”
“哦,你如何得知敵軍在孱陵?”
“敵軍是水軍攻港口,自然需要停靠之處,且敵軍從西南而來,附近隻有武陵孱陵方向,可停靠這麽多船隻。”
“陳將軍說得有理,看來陳將軍早有打算。”
“非也,隻是查清楚,有備無患而已,港口兵力少,我亦不敢有所作為,隻是如今太史將軍率軍而來,這兵力就足夠了,若得詳細消息,屆時你我即可率大軍出發,消滅敵軍。”
“正該如此。”
一個時辰之後,斥候終於迴報,陳武和太史慈得到確切的消息,敵軍果然是從孱陵過來的。同時,劉敬收到陳武的消息後,得知港口安然無恙,也下令讓太史慈和陳武尋找敵軍藏兵之處,出兵將其摧毀,以解後顧之憂。這想法倒與太史慈、陳武不謀而合。
次日,陳武仍留港口,太史慈率軍出發,向孱陵港口而去。
一個時辰後,大軍來到了孱陵港口。太史慈並沒有隱藏行跡,蔡和已經知道敵軍攻來的消息,正準備率軍迎戰。
長江之上,風起雲湧,太史慈率領揚州軍水軍如猛虎下山,向孱陵港口發起了猛烈的攻勢。戰船上,旌旗獵獵,將士們士氣如虹。
蔡和所率的荊州水軍雖表麵上已是嚴陣以待,但剛剛經曆的戰敗,如同陰影一般籠罩在將士們的心頭,軍中顯得士氣低迷。
雙方戰船迅速接近,箭雨如織,遮天蔽日。揚州軍憑借兵力優勢,箭矢如雨點般傾瀉而下,密不透風。荊州軍也以箭矢奮力還擊,但密度不大,一下子就落於下風。
隨著戰船的進一步接近,揚州軍開始利用戰船上的撞角,向荊州軍的戰船發起猛烈撞擊。荊州軍的戰船在巨大的衝擊力下搖搖欲墜,有的甚至直接被撞得四分五裂。荊州軍的反擊顯得蒼白無力,士兵已有驚慌之色。
蔡和一臉鬱悶,他知道自己的軍隊因戰敗而士氣低迷,但想不到這麽快就敗北了。無奈之下,他隻好下令鳴金撤退。
太史慈率軍追擊,荊州軍立即潰散而去,士兵有的駕船逃散,有的迴港口上岸逃跑,有的掉落水中,有的則是舉手投降。
蔡和讓士兵操船逃跑,卻被太史慈發現了。隻是,太史慈的船隻被擋住了,一時追擊不了,眼看蔡和的船隻越來越遠,他心中不甘,便拿出弓箭來,拉弓上弦,瞄準蔡和,一箭射出。
那箭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射中蔡和,穿胸而過。蔡和倒了下去,已是氣絕而亡。
揚州軍大獲全勝,也解決了後顧之憂。太史慈攻占孱陵港口後,並沒有駐留,而是繳獲了港口的戰船、糧草和物資,押運迴到江陵港。至於他所率軍隊,仍與大部隊會合,攻打江陵。
……
荊州江夏沙羨。
甘寧為主將,以潘璋、朱然、呂蒙為副將,率一萬大軍渡過長江,到對岸的州陵,然後向江陵方向西進。從州陵到江陵陸路約四百裏路,行軍七八天時間。
甘寧大軍趕到江陵比劉敬晚了不過五天時間,但這五天裏,揚州軍與荊州軍已是幾次大戰。
等到甘寧大軍到達江陵,揚州軍對江陵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荊州軍幾場戰敗,城裏麵可戰之力隻有一萬六千左右。而揚州軍兩邊夾擊的可戰兵力已達兩萬三千多,已是占據優勢。
蔡瑁攻揚州軍營寨不下,又收到了蔡和戰敗的消息,已是驚駭。如今,就算再借他一個膽子,他也不敢再出兵交戰。
劉敬自然也明白這點,待甘寧大軍到達江陵之後,他便下令兩邊發動攻城。
江陵南門。
太史慈作為主將,率揚州軍發動進攻。此刻,揚州軍氣勢如虹,將士們眼裏射出必勝的光芒。
隨著太史慈一聲令下,揚州軍士兵衝殺了過去,先是以弓箭射擊掩護,士兵推著雲梯來到城下,攀爬城牆。
城頭上,蔡瑁親自督戰,荊州軍士兵們嚴陣以待,他們依托堅固的城防,利用弓箭、石塊等武器,對攀爬的揚州軍進行猛烈打擊。雙方士兵在城牆上下展開了殊死搏鬥,呐喊聲、兵器交擊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
戰鬥持續進行,雙方各有傷亡,均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大戰了兩個時辰,太史慈不斷調整戰術,以期打破僵局,但仍是無濟於事,最後隻好下令鳴金收兵。
江陵北門。
甘寧也是率軍攻城,鎮守北門的是霍峻。在霍峻的嚴防死守下,甘寧幾次進攻均被擊退,最後他看到無力拿下城頭,也隻能下令鳴金收兵。
三天之後,揚州軍的霹靂車到位,開始投入攻城。麵對著唿嘯而來的石頭,大多數荊州軍將士都沒有見過,頓時驚慌起來。
投石攻擊了幾天後,劉敬又下令兩邊攻城,結果連續三天攻城,仍是拿不下。他也隻能讓大軍休息一段時間,繼續以霹靂車投石攻城。
……
陳武以弱勢兵力,擊退蔡和大軍後,得知荊州有一支隊在外,也是警惕起來,他連忙派人向劉敬匯報情況。
次日,太史慈率軍趕到港口,才得知陳武已擊退敵軍,心中又驚又喜。他忍不住稱讚:“陳將軍真乃猛將,州牧還派我率軍支援,卻不曾想,陳將軍已擊潰敵軍。”
“太史過獎了,戰後我審問了幾個俘虜,敵軍將領叫蔡和,想必是這敵將太無能,才會讓我立了此功,哈哈。”一戰破敵,也是立了大功,作為降將,陳武高興得很。
“對了,可曾打探到敵軍是從哪裏過來的?”
“我已派人打探,隻是還未見迴報。太史將軍的意思是……”
“敵軍敗退,必有藏匿之處,州牧大軍正在攻江陵,敵軍藏匿於外,伺機攻打港口,我軍便會受到牽製,這威脅可不小。若打探到敵軍的藏匿之處,你我一舉破之,則消除後患,州牧才能安心攻打江陵。”
“太史將軍說得有理,若說敵軍藏匿之處,我猜多半是對麵的孱陵港口,隻是斥候還未迴報,還沒有確切消息。”
“哦,你如何得知敵軍在孱陵?”
“敵軍是水軍攻港口,自然需要停靠之處,且敵軍從西南而來,附近隻有武陵孱陵方向,可停靠這麽多船隻。”
“陳將軍說得有理,看來陳將軍早有打算。”
“非也,隻是查清楚,有備無患而已,港口兵力少,我亦不敢有所作為,隻是如今太史將軍率軍而來,這兵力就足夠了,若得詳細消息,屆時你我即可率大軍出發,消滅敵軍。”
“正該如此。”
一個時辰之後,斥候終於迴報,陳武和太史慈得到確切的消息,敵軍果然是從孱陵過來的。同時,劉敬收到陳武的消息後,得知港口安然無恙,也下令讓太史慈和陳武尋找敵軍藏兵之處,出兵將其摧毀,以解後顧之憂。這想法倒與太史慈、陳武不謀而合。
次日,陳武仍留港口,太史慈率軍出發,向孱陵港口而去。
一個時辰後,大軍來到了孱陵港口。太史慈並沒有隱藏行跡,蔡和已經知道敵軍攻來的消息,正準備率軍迎戰。
長江之上,風起雲湧,太史慈率領揚州軍水軍如猛虎下山,向孱陵港口發起了猛烈的攻勢。戰船上,旌旗獵獵,將士們士氣如虹。
蔡和所率的荊州水軍雖表麵上已是嚴陣以待,但剛剛經曆的戰敗,如同陰影一般籠罩在將士們的心頭,軍中顯得士氣低迷。
雙方戰船迅速接近,箭雨如織,遮天蔽日。揚州軍憑借兵力優勢,箭矢如雨點般傾瀉而下,密不透風。荊州軍也以箭矢奮力還擊,但密度不大,一下子就落於下風。
隨著戰船的進一步接近,揚州軍開始利用戰船上的撞角,向荊州軍的戰船發起猛烈撞擊。荊州軍的戰船在巨大的衝擊力下搖搖欲墜,有的甚至直接被撞得四分五裂。荊州軍的反擊顯得蒼白無力,士兵已有驚慌之色。
蔡和一臉鬱悶,他知道自己的軍隊因戰敗而士氣低迷,但想不到這麽快就敗北了。無奈之下,他隻好下令鳴金撤退。
太史慈率軍追擊,荊州軍立即潰散而去,士兵有的駕船逃散,有的迴港口上岸逃跑,有的掉落水中,有的則是舉手投降。
蔡和讓士兵操船逃跑,卻被太史慈發現了。隻是,太史慈的船隻被擋住了,一時追擊不了,眼看蔡和的船隻越來越遠,他心中不甘,便拿出弓箭來,拉弓上弦,瞄準蔡和,一箭射出。
那箭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射中蔡和,穿胸而過。蔡和倒了下去,已是氣絕而亡。
揚州軍大獲全勝,也解決了後顧之憂。太史慈攻占孱陵港口後,並沒有駐留,而是繳獲了港口的戰船、糧草和物資,押運迴到江陵港。至於他所率軍隊,仍與大部隊會合,攻打江陵。
……
荊州江夏沙羨。
甘寧為主將,以潘璋、朱然、呂蒙為副將,率一萬大軍渡過長江,到對岸的州陵,然後向江陵方向西進。從州陵到江陵陸路約四百裏路,行軍七八天時間。
甘寧大軍趕到江陵比劉敬晚了不過五天時間,但這五天裏,揚州軍與荊州軍已是幾次大戰。
等到甘寧大軍到達江陵,揚州軍對江陵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荊州軍幾場戰敗,城裏麵可戰之力隻有一萬六千左右。而揚州軍兩邊夾擊的可戰兵力已達兩萬三千多,已是占據優勢。
蔡瑁攻揚州軍營寨不下,又收到了蔡和戰敗的消息,已是驚駭。如今,就算再借他一個膽子,他也不敢再出兵交戰。
劉敬自然也明白這點,待甘寧大軍到達江陵之後,他便下令兩邊發動攻城。
江陵南門。
太史慈作為主將,率揚州軍發動進攻。此刻,揚州軍氣勢如虹,將士們眼裏射出必勝的光芒。
隨著太史慈一聲令下,揚州軍士兵衝殺了過去,先是以弓箭射擊掩護,士兵推著雲梯來到城下,攀爬城牆。
城頭上,蔡瑁親自督戰,荊州軍士兵們嚴陣以待,他們依托堅固的城防,利用弓箭、石塊等武器,對攀爬的揚州軍進行猛烈打擊。雙方士兵在城牆上下展開了殊死搏鬥,呐喊聲、兵器交擊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
戰鬥持續進行,雙方各有傷亡,均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大戰了兩個時辰,太史慈不斷調整戰術,以期打破僵局,但仍是無濟於事,最後隻好下令鳴金收兵。
江陵北門。
甘寧也是率軍攻城,鎮守北門的是霍峻。在霍峻的嚴防死守下,甘寧幾次進攻均被擊退,最後他看到無力拿下城頭,也隻能下令鳴金收兵。
三天之後,揚州軍的霹靂車到位,開始投入攻城。麵對著唿嘯而來的石頭,大多數荊州軍將士都沒有見過,頓時驚慌起來。
投石攻擊了幾天後,劉敬又下令兩邊攻城,結果連續三天攻城,仍是拿不下。他也隻能讓大軍休息一段時間,繼續以霹靂車投石攻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