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突然想起劉洪和徐嶽兩個科學家就是從山陰到南昌,就走了兩個月時間。


    “百姓想從山陰到南昌,若是沒馬,恐怕得花兩三個月時間,山陰到南昌,本就路途遙遠。”


    劉敬搖了搖頭:“若是我想在十天時間內,從山陰趕到南昌,那該怎麽做?”


    “這如何可能?”顧雍心裏又緊張起來,他感覺到劉敬似乎在故意為難他。


    “從山陰到蕪湖,若道路通暢,八百裏路,隻需五六天時間便可到達,可節省一兩天時間,從蕪湖到南昌,雖逆流但流速平緩,三四天時間可到達,能節省一天時間,算下來豈不可在十天內到達?”


    “這……話雖如此,但中途道路崎嶇,且途中總有一些事情會耽擱,例如吃飯住宿等,豈能一路順利?”


    “哈哈哈哈,元歎,今日我把你召來,便是為了此事。”


    “州牧這是何意?”


    “有句話說得好,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了,出行容易,貨物押送也可降低成本,就會帶來很多商機。當然,道路通暢,消息傳播方便,對戰事也大有裨益。然而,要修好路,並不是簡簡單單地把修路,而是要先有規劃。”


    顧雍仍是一臉狐疑之色:“如何規劃?”


    “揚州原本有官道,亦是四通八達,但戰亂已久,官道荒廢,導致道路不通,有些地方甚至與世隔絕,而有些地方,出行繞道,要花不少時間。如此對我掌江東,頗為不便。”


    “所以,我有意重新修葺揚州境內官道,該維修的維修,該新建的要新建,同時要結合水路,建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屆時,我坐鎮南昌,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揚州各地。而且,我要打造一個百姓也能出行的交通網絡。”


    “百姓出行與我等不同,百姓沒錢,出行沒有馬,隻能靠雙腿,到了長江,若是花點小錢坐擺渡的船隻過江還行,卻不能如我們這些有錢人一樣,可以隨意地雇傭船隻,從蕪湖坐船到南昌。”


    “州牧所說自然是美好,但這恐怕難以做到吧?”顧雍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莫非州牧已有辦法?”


    “倒不是辦法,隻能是有些想法。”劉敬笑了笑:“從蕪湖到南昌,水路七八百路,單獨雇船,費用極高,非達官貴人,肯定沒有這個錢,但若是多個百姓合起來,便能湊出這個錢,隻是百姓想湊足夠的人反而並不容易。有一個辦法卻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蕪湖港口中,推行一種服務,可稱為船渡。”


    “在蕪湖港口特定的時間,讓船隻出行,從蕪湖到南昌,並把這出行時間廣而告知,讓百姓都知道,百姓隻要在這固定的時間來坐這船,就能去南昌,如此想去南昌的人,都會挑這個時間聚集在蕪湖的港口。人多了,每個百姓隻需付很少的錢,就足夠了。”


    “軍中押送糧草的船隻稱為大舡船,此船缺點明顯,是不具備防禦能力,但特點是大,能運很多人或貨物,一次能坐四五百人,除去槳手,也至少可坐三百人以上,最適合用來當船渡的專用船隻。元歎,你試想一下,從蕪湖到南昌,若有三百人坐同一艘船,每個人是不是隻需付一筆很少的錢。”


    顧雍一聽,眉頭緊鎖,他還從未聽說過有這種操作的,一時難辨優劣,不過,他心中還是有疑問的:“百姓出行極少,恐怕三百人也湊不齊,那是不是每個人付的錢就多了?”


    “不是,每個人付的錢應該是固定的,這有利於百姓控製自己的預算,但我們可以拉長出行的時間,例如人多時每天發一艘船,人少時每隔三天發一艘,還有從蕪湖到南昌,沿途均可停靠。如今我全據長江下遊,倒是可把曲阿作為起點。”


    “船隻航行從曲阿出發,可在秣陵、堂邑、蕪湖、濡須口、皖等各大港口一一停靠,如此花的時間多了,卻減少了費用,百姓亦能接受。”


    “可是,這船隻、槳手的費用若都由我們來出,會耗費大量的錢糧,必難以承擔。”


    劉敬瞪了顧雍一眼,顯然他還沒注意到百姓坐船是給錢的,這給的錢便是收入,他也隻好解釋一番:“元歎,船隻航行,是收了百姓的錢的,且沿途之上,需航行數日,在長江各大港口停靠,我們就在各大港口經營酒樓、客棧等,為百姓提供吃喝,由此就能賺不少錢,足以養活港口、船隻甚至船上槳手。”


    “州牧所說,有些匪夷所思,我還得仔細思考才行。”顧雍做事謹慎,這倒是讓劉敬感到高興,他所說之事,看似平常,但也是這個時代的人難以接受的。


    劉敬點了點頭:“水上能如此,那麽在陸上亦可如此,元歎可知,陸上坐人最多的馬車能做多少人?他們是否也可以多個人湊錢坐一輛馬車?”


    顧雍想了想:“尋常馬車也隻能坐兩三個人,若是大一些的馬車,有三四匹馬,或可坐五六個人,但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就算有十個人也湊不起馬車錢。”


    劉敬搖了搖頭:“元歎,在此之前,我就曾了解過,聽聞有一種車被稱為加帆車,即在拉貨的馬車上加帆,借風力推行,最多可坐二三十人,若有此車,便可以在我揚州推行,讓百姓湊車錢坐車,這車錢可高些,畢竟百姓坐了車,就不需要走路了,還省了不少事。”


    “屆時在一些大城中,建一個專門依靠馬車以及百姓坐馬車的地方,稱為車站,也是約定固定時間發車,百姓隻要在約定的時間來這車站,就能花錢坐車。”


    “可是,天下真有此等車輛?可我從未聽過。”


    劉敬知道,西晉的史書是有加帆車的記載的,問題是,那是野史,他也不知道是否有這種車。但他相信古人的智慧也是無窮的,搞不好民間真有人搞出了這種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火並收藏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