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女子低頭看著牛皮紙上的字,細想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女子抬起頭:“公子此行,恐怕不會太順利。”


    “哦,何解?”劉敬皺了皺眉頭,他一向不信什麽測字卜卦,今日隻是一時好奇,卻沒得到一個好的結果,豈不是花錢買不自在嗎?


    “公子所為之事,恐需東行,然東乃主位,賓客以西望東,公子卻想喧賓奪主,恐怕難上加難。”


    劉敬微微不悅,孫策是江東人,他卻不是,他率大軍攻入江東,豈不就是喧賓奪主嗎?這正暗示著奪江東困難重重。此時,魯肅、周泰也都是臉露怒容,唯有諸葛亮麵不改色。


    “但,公子請勿泄氣,此行雖是困難重重,卻並非無解!”


    “哦,那何解?”果然,算命的套路來了。


    “公子若不急著東行,不妨等上十八日後,再東行,則是大利,另外,小女再送公子一個字。”女子拿著筆,在紙上寫了個“木”字。


    “木?具體是什麽?”


    “公子無須多問,隻需記住,與木相關的東西,必是公子的助力,能助公子達成所願。”


    “哈哈哈哈,好,我記住了。”


    女子行了個禮:“那小女就祝公子此行順利。”


    “我很好奇,你一女子,為何要拋頭露麵?出來為人卜卦呢?”


    女子微微一怔,又行了個禮:“此乃小女私事,小女不便透露,若公子還想問他事,小女倒願意再為公子卜一卦。”


    劉敬原本隻是隨口一問,但顯然引起女子的警惕。


    “不用了。”劉敬朝周泰打了個手勢,讓周泰付錢。周泰長時間隨身保護劉敬,一路上也負責安排飲食起居等雜事。


    周泰拿出錢來,又似乎不知道該給多少,就遞了大概一金過去。


    “公子,這太多了,公子隻需付幾百錢足矣。”


    劉敬瞪了周泰一眼,哪有隨便算個卦還給那麽多錢的?隻是周泰都遞過去了,他自然也不想反悔。


    “你收下吧!若此卦卜得準,這些錢也少了,若是不準,我就當花錢買個樂。”


    女子猶豫了一下,便伸手接了過去。


    離開女子的攤位後,劉敬想起在《三國演義》裏,諸葛亮就是個占卜的高手,後代以算命為生的人,甚至奉諸葛亮為祖師爺,稱為諸葛神算。


    他看了一下諸葛亮:“孔明,這事你怎麽看?”


    “什麽?”


    “剛才聽那女子卜卦之言,你似乎並沒有感到驚訝。”


    “州牧,卜卦之事,問個吉兇,卻不能真當迴事。”


    “哦,那女子剛才所言,又怎麽解釋?”


    “州牧寫了個東字,我大軍東進,此乃州牧憂慮之事,那女子解釋,東為主,西為賓,州牧自然認為攻孫策乃喧賓奪主,實際上,那女子恐怕是先猜破了州牧的身份,才借此暗喻州牧此行不容易,孫策驍勇善戰,亦非輕易能消滅。”


    “原來如此,那你認為她是從哪裏看破我的身份的?”


    “應該是氣質吧!州牧年紀弱冠,身處高位,常在軍中,自有威嚴,且聽州牧口音,便知非本地人,那女子就算不能看出州牧的身份,但至少能看出州牧乃我軍中將領,既然如此,她便能猜出我軍很快就東進攻曲阿。”


    “那她說十八日後才出兵,還要勸我倚仗與木相關的東西,那又是何意?”


    諸葛亮微微一笑:“東,拆開來,不就是十八日嗎?字有五行,東為木。”


    “哈哈哈哈!”劉敬微微愣了一下,然後哈哈大笑,這測字聽著很玄乎,可聽諸葛亮這麽一解釋,頓時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也就是那麽一迴事。


    “你既然知道,為何不提醒我一下?差點真上當了。”


    “那女子妙齡之年,卻拋頭露麵,多半有難言之隱,州牧想必也看出此點,不過有意助她罷了,隻是,想不到周將軍會給了一金,對於百姓而已,這錢可不少。”


    幾人來到安置傷殘士兵的地方,有幾百個士兵住於此,魯肅安排了些人照顧他們。這些士兵中,大多缺胳膊短腿,已是殘廢,無法再上戰場。


    劉敬等人到了那裏,看到這些傷殘士兵的慘狀,心裏也是慘得慌。


    “州牧,若是在其他地方,這些傷殘士兵一般都會被拋棄,唯有州牧宅心仁厚,仍收留他們,但此舉恐怕會耗費不少錢糧,成為我軍的負擔。”


    劉敬也在想著該怎麽解決,卻一時沒有主意:“士兵為我而戰,我自然不能放棄他們,那你們認為該怎麽處理此事?是否有個萬全之策。”


    諸葛亮似乎有了些想法:“州牧,我倒一法。”


    “說來聽聽。”


    “戰亂之時,士兵傷殘,所傷殘的部位卻不一樣,有些人可能無法再上戰場,卻能正常生活,也能幹活,不耽誤娶妻生子。若其有家的,可以將其送迴家中,由家人照顧,州牧再給一筆傷殘撫恤,如此便無憂了。”


    “若是傷殘嚴重又無家可歸的,不妨先收攏起來,集中在一起,州牧安排人照顧他們,為他們養老送終,這撫恤就不發了,作為他們養老的費用。隻是,此舉會必定會耗費大量的錢糧,如今揚州百廢待興,隻怕沒有太多的餘財。”


    “州牧,孔明之言有理。”周泰說了一句,他常在戰場上廝殺,知道士兵傷殘後會很慘,也想為士兵爭取一下。不過,他也明白,如今揚州戰亂未平,並不算富裕,劉敬也無餘財去安置這些傷殘士兵。


    “子敬,你又怎麽看這事?”


    “如今我大軍四處征戰,以前傷殘士兵並不多,但與孫策交戰以來,傷殘士兵驟然增加,已成為負擔,州牧仁義,若棄之州牧不忍,我以為孔明之言可行,隻是需緩行,否則耗費太多,亦難以承擔。”


    “我在廬江皖城之時,曾辦書院,因錢糧不夠,州牧便教我一法,鼓勵當地豪族支持辦學,原以為那些豪族之人必不會願意,但弄了個捐贈榜之後,有些豪族之人,亦心甘情願地捐款辦學助學,唯恐慢了一步。此法是否可以借鑒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火並收藏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