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如何打造精銳軍隊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幼平,我既然把此事交由你來做,自然是認為你能完成此重任,你又有何懼?再者,我要求雖高,卻也知不能一蹴而就,隻能循序漸進,你先仔細琢磨一番,看看如何訓練這樣的軍隊,然後著手挑選士兵。”
“我允許你從各軍挑選最優秀的士兵,丹陽一帶,民風彪悍,士兵作戰勇猛,稱為丹陽勁卒,如今丹陽盡在我手,你也可以自行招募,需百裏挑一,一百人足矣。他日,若你真的訓練出這樣的軍隊,能護我周全,我出行便無憂了。”
劉敬都這麽說了,周泰就不再反對,就行了個禮:“州牧放心,我必會完成此事。”
“嗯,此事交給你,便無憂了。”
處理完這事後,劉敬想迴一趟南昌,不過在迴南昌之前,他還有幾件事要做。他讓周泰隨行,帶上五百士兵拱衛他的安全,匆匆來到秣陵,看了一下諸葛亮的成就。諸葛亮現在可忙了,秣陵戰後之事,正按照他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劉敬把陳到叫來,他記得在曆史上,陳到擅長練兵,其所訓練的白眊兵也是在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的,就有心讓陳到訓練一支千人左右的真正意義上的精銳軍隊。
“叔至,你進入軍中已將近一年時間了,對於訓練精銳軍隊,你怎麽看?”
“州牧,訓練士兵,首先要有一套軍紀,做到令行禁止,士兵聽令,戰場上才能聽從指揮,相互配合,共同殺敵,若是各自為戰,雖有些士兵悍勇,但麵對能號令如一的軍隊,恐怕就不是對手了。”
“軍隊做到令行禁止之後,可以傳授士兵一些軍隊的基礎,例如行軍、紮營、衝鋒等軍中技能,待士兵掌握之後,再教授其擺兵列陣及各種陣法,使士兵與士兵之間,能夠相互配合作戰,士兵配合熟練,時間長了,會越來越精銳……”
陳到花了半刻鍾時間,闡述了他的訓練士兵的理念,劉敬聽了連連點頭。其實,這時代的將領訓練士卒,一般以訓練拚殺為主,即提高士兵的武勇。
其主要原因是,到處都是戰亂,打仗太頻繁。士兵一招募,很快就投入戰鬥,根本就沒時間去訓練。如此一來,將領隻能用原始的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去淘汰那些不合格的士兵,留下的便是精銳。士兵也隻能在實戰中使自己得到成長,否則便是戰死。
然而,一個優秀的士兵沒有兩三年的時間,也不可能成為精兵,精銳軍隊也是如此。
“叔至,你可讀過兵書?”
“讀過一些,《孫子兵法》等亦讀過,隻是……”
“隻是什麽……”
“目前的兵書隻注重謀略,卻少於訓兵之法。若想依照兵法來訓兵,恐怕難以訓練出精兵。戰場之上,謀略固然,但雙方正麵對決,隻要兵力相差不大,戰力高低才是取勝的關鍵。訓兵的目的便是提升一支軍隊的戰力,使其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能正麵擊潰敵軍。”
劉敬聽了,連連點頭,曆史上所謂的兵法,大多數都是思想上的東西,顯得很是高大上,但在實戰之時,往往根本就用不上。
例如他率軍攻打秣陵,麵對像周瑜這樣的將領,最後還得靠強攻。與孫策對戰,雙方也是真刀真槍地幹,一點虛的都沒有。這時候,雙方比的就是誰的軍隊更精銳,謀略都用不上了。
在曆史上,說到訓兵,最厲害的恐怕是嶽飛和戚繼光了。戚繼光是有兵法著作留世的,其兵法著作內容都是些軍中最基礎的知識,例如軍隊編製、如何紮營、士兵如何拉屎等,絲毫沒有謀略方麵的內容。
“叔至,我有意讓你主持訓兵,就按你剛才所說,去訓練士卒,你看如何?”
“州牧……”
“你先留在秣陵,以手裏的這兩千士兵,來加強訓練,按你的想法去做,不過要記住,你要總結出一套訓練精銳軍隊的方法,若是可以的話,可在全軍推廣,甚至還可以留傳後世。”
陳到一陣沉默,他突然覺得這事要是做好了,也是一個機遇。
“隻是,我年輕尚輕,唯恐經驗不足。”
“目前你當務之急,便是訓兵,你所訓之兵,日後亦會上戰場,能不能成為精兵,屆時上了戰場便道。至於總結訓練方法之事,需日積月累,或許需數年之功,又非一蹴而就,你慢慢來便是。”
陳到想了想,便不再拒絕:“得州牧信任,我必不會辜負州牧,訓兵一事,我必將竭盡全力。”
“好,此事便交給你了。”
……
揚州丹陽郡宛陵。
在秣陵待了兩天後,劉敬便啟程,走水路去宛陵。兩天多之後,他來到了宛陵。此次來宛陵有兩個目的,一是見一下太史慈,二是查看宛陵的情況。
到達宛陵後,為體現對太史慈的尊重,他第一時間召見了太史慈。
看到太史慈進來,他便起身迎接:“今日見到子義,我心甚喜。”
太史慈則連忙行禮:“見過州牧。”
“子義無須多禮,我兵進秣陵,在宛陵囤積糧草,多虧子義出手,擊敗祖郎,保我糧道安全。”
“既投了州牧,自然要為州牧效力,我又豈敢擅自領功?且先是呂蒙將軍巧設計,擊敗了祖郎,我才有機會攻破祖郎老巢,又敗祖郎大軍於途中,實是投機而已,不敢領功。”
太史慈又行了個禮:“以往數次攻南昌,與州牧為敵,乃受劉繇之命,如今想來,甚是慚愧,還望州牧勿怪。”
“子義過慮了,數年之前,你我不過各有利益,又沒有私怨,子義之勇,揚州人皆知,今子義投我,我如魚得水呀!”
雖然魯肅早就告訴過太史慈,劉敬是不會計較以前的事情的,但直到此時,太史慈聽到劉敬親口所說,才能真正感到心安。他想了想,又拍了個馬屁:“恭喜州牧奪下秣陵,想來孫策敗亡在即!”
“我允許你從各軍挑選最優秀的士兵,丹陽一帶,民風彪悍,士兵作戰勇猛,稱為丹陽勁卒,如今丹陽盡在我手,你也可以自行招募,需百裏挑一,一百人足矣。他日,若你真的訓練出這樣的軍隊,能護我周全,我出行便無憂了。”
劉敬都這麽說了,周泰就不再反對,就行了個禮:“州牧放心,我必會完成此事。”
“嗯,此事交給你,便無憂了。”
處理完這事後,劉敬想迴一趟南昌,不過在迴南昌之前,他還有幾件事要做。他讓周泰隨行,帶上五百士兵拱衛他的安全,匆匆來到秣陵,看了一下諸葛亮的成就。諸葛亮現在可忙了,秣陵戰後之事,正按照他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劉敬把陳到叫來,他記得在曆史上,陳到擅長練兵,其所訓練的白眊兵也是在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的,就有心讓陳到訓練一支千人左右的真正意義上的精銳軍隊。
“叔至,你進入軍中已將近一年時間了,對於訓練精銳軍隊,你怎麽看?”
“州牧,訓練士兵,首先要有一套軍紀,做到令行禁止,士兵聽令,戰場上才能聽從指揮,相互配合,共同殺敵,若是各自為戰,雖有些士兵悍勇,但麵對能號令如一的軍隊,恐怕就不是對手了。”
“軍隊做到令行禁止之後,可以傳授士兵一些軍隊的基礎,例如行軍、紮營、衝鋒等軍中技能,待士兵掌握之後,再教授其擺兵列陣及各種陣法,使士兵與士兵之間,能夠相互配合作戰,士兵配合熟練,時間長了,會越來越精銳……”
陳到花了半刻鍾時間,闡述了他的訓練士兵的理念,劉敬聽了連連點頭。其實,這時代的將領訓練士卒,一般以訓練拚殺為主,即提高士兵的武勇。
其主要原因是,到處都是戰亂,打仗太頻繁。士兵一招募,很快就投入戰鬥,根本就沒時間去訓練。如此一來,將領隻能用原始的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去淘汰那些不合格的士兵,留下的便是精銳。士兵也隻能在實戰中使自己得到成長,否則便是戰死。
然而,一個優秀的士兵沒有兩三年的時間,也不可能成為精兵,精銳軍隊也是如此。
“叔至,你可讀過兵書?”
“讀過一些,《孫子兵法》等亦讀過,隻是……”
“隻是什麽……”
“目前的兵書隻注重謀略,卻少於訓兵之法。若想依照兵法來訓兵,恐怕難以訓練出精兵。戰場之上,謀略固然,但雙方正麵對決,隻要兵力相差不大,戰力高低才是取勝的關鍵。訓兵的目的便是提升一支軍隊的戰力,使其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能正麵擊潰敵軍。”
劉敬聽了,連連點頭,曆史上所謂的兵法,大多數都是思想上的東西,顯得很是高大上,但在實戰之時,往往根本就用不上。
例如他率軍攻打秣陵,麵對像周瑜這樣的將領,最後還得靠強攻。與孫策對戰,雙方也是真刀真槍地幹,一點虛的都沒有。這時候,雙方比的就是誰的軍隊更精銳,謀略都用不上了。
在曆史上,說到訓兵,最厲害的恐怕是嶽飛和戚繼光了。戚繼光是有兵法著作留世的,其兵法著作內容都是些軍中最基礎的知識,例如軍隊編製、如何紮營、士兵如何拉屎等,絲毫沒有謀略方麵的內容。
“叔至,我有意讓你主持訓兵,就按你剛才所說,去訓練士卒,你看如何?”
“州牧……”
“你先留在秣陵,以手裏的這兩千士兵,來加強訓練,按你的想法去做,不過要記住,你要總結出一套訓練精銳軍隊的方法,若是可以的話,可在全軍推廣,甚至還可以留傳後世。”
陳到一陣沉默,他突然覺得這事要是做好了,也是一個機遇。
“隻是,我年輕尚輕,唯恐經驗不足。”
“目前你當務之急,便是訓兵,你所訓之兵,日後亦會上戰場,能不能成為精兵,屆時上了戰場便道。至於總結訓練方法之事,需日積月累,或許需數年之功,又非一蹴而就,你慢慢來便是。”
陳到想了想,便不再拒絕:“得州牧信任,我必不會辜負州牧,訓兵一事,我必將竭盡全力。”
“好,此事便交給你了。”
……
揚州丹陽郡宛陵。
在秣陵待了兩天後,劉敬便啟程,走水路去宛陵。兩天多之後,他來到了宛陵。此次來宛陵有兩個目的,一是見一下太史慈,二是查看宛陵的情況。
到達宛陵後,為體現對太史慈的尊重,他第一時間召見了太史慈。
看到太史慈進來,他便起身迎接:“今日見到子義,我心甚喜。”
太史慈則連忙行禮:“見過州牧。”
“子義無須多禮,我兵進秣陵,在宛陵囤積糧草,多虧子義出手,擊敗祖郎,保我糧道安全。”
“既投了州牧,自然要為州牧效力,我又豈敢擅自領功?且先是呂蒙將軍巧設計,擊敗了祖郎,我才有機會攻破祖郎老巢,又敗祖郎大軍於途中,實是投機而已,不敢領功。”
太史慈又行了個禮:“以往數次攻南昌,與州牧為敵,乃受劉繇之命,如今想來,甚是慚愧,還望州牧勿怪。”
“子義過慮了,數年之前,你我不過各有利益,又沒有私怨,子義之勇,揚州人皆知,今子義投我,我如魚得水呀!”
雖然魯肅早就告訴過太史慈,劉敬是不會計較以前的事情的,但直到此時,太史慈聽到劉敬親口所說,才能真正感到心安。他想了想,又拍了個馬屁:“恭喜州牧奪下秣陵,想來孫策敗亡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