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關羽來合肥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矯微微一愣,他知道劉敬不會輕易答應,但沒想到劉敬會拒絕得這麽幹脆,理由還有點敷衍。
“永修侯,此乃良機,若錯過良機,恐怕悔之已晚,我們已得到確切消息,呂布即將討伐劉備,若永修侯不出兵,待呂布攻破小沛,則再無機會,還請永修侯三思。”
“先生此來,是為徐州,但我實無奪徐州的想法,若貿然出兵,反而對我不利,此事還是作罷。至於徐州如何,朝廷自有決斷,還請先生勿著急。”
陳矯看到劉敬不為所動,心中一陣鬱悶。劉敬已經明確拒絕了,他也就無奈地告辭離開。
等陳矯走後,劉曄才說:“看來,這陳登似乎有些著急了,他這計策倒也不錯,隻是與我軍戰略不符,太守已定下攻打丹陽的策略,自然不能再隨便更改。”
“哈哈哈哈,子揚你莫被他被騙了。”
“哦,莫非這裏麵還有貓膩?”
“呂布占徐州,得朝廷封賞,曾讓陳登去許都代他謝恩,陳登卻建議曹操奪徐州,他為內應。正因為如此,他才得任廣陵太守。他已把徐州賣給了曹操,如今又來找我,想再把徐州賣給我,玩什麽一女兩嫁,想必是曹操遲遲不進兵,他才找我,我又豈會上當?”
“更何況,若論對徐州百姓好壞,呂布橫征暴斂又如何?總比曹操好,曹操可是屠過徐州數十萬人。”好在,劉敬還知道曆史,自然也明白陳登想幹嘛。
“原來如此,看來這陳登也是狡詐之人!”
“我料曹操很快就出兵徐州,曹操身經百戰,擅抓時機,若呂布真再攻小沛,等其破小沛時,亦是大軍疲憊,曹操正好抓住機會出兵。看來,我們進軍丹陽郡也得抓緊時間了。”
……
豫州沛國小沛。
劉備、關羽、張飛等正在商議大事,麋竺匆匆進來。
“主公,小沛糧草不多,月前,呂布撤兵下邳,卻搶收了小沛周邊的糧食,致使小沛缺糧,主公還需盡快想點辦法。否則,再過幾個月,小沛將彈盡糧絕。”麋竺急得已是火燒眉毛。
麋竺是徐州人,在劉備據徐州期間,他全力支持劉備,不僅獻上了自己的家產,還把妹妹嫁給了劉備,卻沒想到,劉備被呂布奪了徐州,流落到小沛。他如此付出,自然不希望劉備就此敗亡。
一說到糧草,張飛就感到很尷尬,畢竟上一戰是他搶了呂布的馬才引起的,雖是雙方罷兵,但卻造成小沛糧食被呂布收割。
“大哥,子仲的話有理,今小沛的糧草還能撐幾個月,若不早做打算,幾個月後必會糧盡,且呂布狡詐,上次他率軍攻小沛,稱三弟搶了他的馬,實則隻是借口而已,如若他趁小沛缺糧時再進軍小沛,我等該如何應對?”
孫乾也說:“主公,子仲之言有理,還請主公早做打算。”
劉備也是憂心忡忡:“唉,附近的糧草,都已經收割完了,小沛人口太少,實是不足以養活我大軍。若是隨意過界收糧,恐怕會為曹操所忌憚,引來紛爭。”
“大哥,不若我們先發製人,先出兵攻下邳,呂布必不會料到,屆時我大軍攻破下邳,豈不是就有了糧草?”張飛的建議果然與眾不同。劉備氣得瞪了張飛一眼,張飛連忙閉上嘴巴。
“主公,我倒有一法。”孫乾突然有了主意。
“哦,什麽法?”
“沛國亦有些富豪之人,不如再向他們求助?”
“此法不妥。此前已經跟他們要過糧了,如今再要,如何還行?”劉備不能指望人人都跟麋竺一樣,把家產都送給他。
孫乾又提議:“我大軍缺糧,已是難以解決,唯有向外求援,主公可向兩個人請求支援糧草,一個便是曹操,曹操與呂布互為敵人,必不會對呂布攻打不沛而置之不理,此前曹操就表奏主公為豫州刺史,主公據小沛,也是為曹操擋呂布,如今因缺糧而向曹操索取糧草,亦是理所應當的。”
“另一個人便是豫章太守劉敬,此人名為豫章太守,卻又據廬江、淮南兩郡,去年淮南旱災,皆賴此人,淮南數十萬百姓才得以活命,乃仁義之人。主公可向其請求支援糧草,以救小沛之民,他必會同意。”
“唉!”劉備歎了口氣:“公佑所言並非無理,然曹操挾天子以令不臣,我素來不滿,更何況他又一向對徐州虎視眈眈,我若向其求糧,必會受製於他。至於永修侯劉敬,他雖仁義,但我與他素無往來,貿然前去,他又如何會同意?”
“可是主公,我等不能坐以待斃,若主公不早點決斷,再過一兩個月,再去求糧可就晚了。不管是曹操還是劉敬,終得試上一試,以解眼下的危機才是。”
這話劉備還是聽進去了,眼前這一關都過不去了,還管以後幹嘛?他想了想,終是下了決定:“好,就按公佑的辦法去做,我寫書信兩封,分別送到曹操和劉敬那,向他們索取糧草,隻要他們中的一個答應,我眼前的困境即解,可是派誰去呢?”劉備環顧了一下手下幾個人,他也就那麽幾個得力助手。
孫乾主動站出來:“我願為主公去一趟許都,求見曹操,必會為主公求到糧草。至於劉敬那邊……我以為關將軍可以,關將軍兩次和那劉敬打交道,亦算是有交情,想必會好說話些。再說,劉敬與主公同為漢室宗親,劉敬必不會拒絕。”
孫乾的想法是,和曹操打交道,那是外交,需要不斷地交涉。和劉敬打交道,要籠絡感情,既然要談感情,在座與劉敬感情最好的就是關羽了。
關羽心裏有些不樂意了:“公佑,我與那劉敬隻見過兩次麵而已,兩次都差點打了起來,何來交情可言?”
“二弟,公佑說得對,在座諸人,恐怕隻有你適合去。”劉備又接著說:“我與劉敬此前從未打過交道,若派他人前去,他多半會拒絕了之,你去了,至少還有機會說服於他。”
“永修侯,此乃良機,若錯過良機,恐怕悔之已晚,我們已得到確切消息,呂布即將討伐劉備,若永修侯不出兵,待呂布攻破小沛,則再無機會,還請永修侯三思。”
“先生此來,是為徐州,但我實無奪徐州的想法,若貿然出兵,反而對我不利,此事還是作罷。至於徐州如何,朝廷自有決斷,還請先生勿著急。”
陳矯看到劉敬不為所動,心中一陣鬱悶。劉敬已經明確拒絕了,他也就無奈地告辭離開。
等陳矯走後,劉曄才說:“看來,這陳登似乎有些著急了,他這計策倒也不錯,隻是與我軍戰略不符,太守已定下攻打丹陽的策略,自然不能再隨便更改。”
“哈哈哈哈,子揚你莫被他被騙了。”
“哦,莫非這裏麵還有貓膩?”
“呂布占徐州,得朝廷封賞,曾讓陳登去許都代他謝恩,陳登卻建議曹操奪徐州,他為內應。正因為如此,他才得任廣陵太守。他已把徐州賣給了曹操,如今又來找我,想再把徐州賣給我,玩什麽一女兩嫁,想必是曹操遲遲不進兵,他才找我,我又豈會上當?”
“更何況,若論對徐州百姓好壞,呂布橫征暴斂又如何?總比曹操好,曹操可是屠過徐州數十萬人。”好在,劉敬還知道曆史,自然也明白陳登想幹嘛。
“原來如此,看來這陳登也是狡詐之人!”
“我料曹操很快就出兵徐州,曹操身經百戰,擅抓時機,若呂布真再攻小沛,等其破小沛時,亦是大軍疲憊,曹操正好抓住機會出兵。看來,我們進軍丹陽郡也得抓緊時間了。”
……
豫州沛國小沛。
劉備、關羽、張飛等正在商議大事,麋竺匆匆進來。
“主公,小沛糧草不多,月前,呂布撤兵下邳,卻搶收了小沛周邊的糧食,致使小沛缺糧,主公還需盡快想點辦法。否則,再過幾個月,小沛將彈盡糧絕。”麋竺急得已是火燒眉毛。
麋竺是徐州人,在劉備據徐州期間,他全力支持劉備,不僅獻上了自己的家產,還把妹妹嫁給了劉備,卻沒想到,劉備被呂布奪了徐州,流落到小沛。他如此付出,自然不希望劉備就此敗亡。
一說到糧草,張飛就感到很尷尬,畢竟上一戰是他搶了呂布的馬才引起的,雖是雙方罷兵,但卻造成小沛糧食被呂布收割。
“大哥,子仲的話有理,今小沛的糧草還能撐幾個月,若不早做打算,幾個月後必會糧盡,且呂布狡詐,上次他率軍攻小沛,稱三弟搶了他的馬,實則隻是借口而已,如若他趁小沛缺糧時再進軍小沛,我等該如何應對?”
孫乾也說:“主公,子仲之言有理,還請主公早做打算。”
劉備也是憂心忡忡:“唉,附近的糧草,都已經收割完了,小沛人口太少,實是不足以養活我大軍。若是隨意過界收糧,恐怕會為曹操所忌憚,引來紛爭。”
“大哥,不若我們先發製人,先出兵攻下邳,呂布必不會料到,屆時我大軍攻破下邳,豈不是就有了糧草?”張飛的建議果然與眾不同。劉備氣得瞪了張飛一眼,張飛連忙閉上嘴巴。
“主公,我倒有一法。”孫乾突然有了主意。
“哦,什麽法?”
“沛國亦有些富豪之人,不如再向他們求助?”
“此法不妥。此前已經跟他們要過糧了,如今再要,如何還行?”劉備不能指望人人都跟麋竺一樣,把家產都送給他。
孫乾又提議:“我大軍缺糧,已是難以解決,唯有向外求援,主公可向兩個人請求支援糧草,一個便是曹操,曹操與呂布互為敵人,必不會對呂布攻打不沛而置之不理,此前曹操就表奏主公為豫州刺史,主公據小沛,也是為曹操擋呂布,如今因缺糧而向曹操索取糧草,亦是理所應當的。”
“另一個人便是豫章太守劉敬,此人名為豫章太守,卻又據廬江、淮南兩郡,去年淮南旱災,皆賴此人,淮南數十萬百姓才得以活命,乃仁義之人。主公可向其請求支援糧草,以救小沛之民,他必會同意。”
“唉!”劉備歎了口氣:“公佑所言並非無理,然曹操挾天子以令不臣,我素來不滿,更何況他又一向對徐州虎視眈眈,我若向其求糧,必會受製於他。至於永修侯劉敬,他雖仁義,但我與他素無往來,貿然前去,他又如何會同意?”
“可是主公,我等不能坐以待斃,若主公不早點決斷,再過一兩個月,再去求糧可就晚了。不管是曹操還是劉敬,終得試上一試,以解眼下的危機才是。”
這話劉備還是聽進去了,眼前這一關都過不去了,還管以後幹嘛?他想了想,終是下了決定:“好,就按公佑的辦法去做,我寫書信兩封,分別送到曹操和劉敬那,向他們索取糧草,隻要他們中的一個答應,我眼前的困境即解,可是派誰去呢?”劉備環顧了一下手下幾個人,他也就那麽幾個得力助手。
孫乾主動站出來:“我願為主公去一趟許都,求見曹操,必會為主公求到糧草。至於劉敬那邊……我以為關將軍可以,關將軍兩次和那劉敬打交道,亦算是有交情,想必會好說話些。再說,劉敬與主公同為漢室宗親,劉敬必不會拒絕。”
孫乾的想法是,和曹操打交道,那是外交,需要不斷地交涉。和劉敬打交道,要籠絡感情,既然要談感情,在座與劉敬感情最好的就是關羽了。
關羽心裏有些不樂意了:“公佑,我與那劉敬隻見過兩次麵而已,兩次都差點打了起來,何來交情可言?”
“二弟,公佑說得對,在座諸人,恐怕隻有你適合去。”劉備又接著說:“我與劉敬此前從未打過交道,若派他人前去,他多半會拒絕了之,你去了,至少還有機會說服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