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沉吟一番,在奏表中,劉敬絲毫不提自己,但他心裏明白,手下人都升了官,劉敬自己自然也要升。如果魯肅當廬江太守,那劉敬在魯肅之上,那得當什麽官?莫非劉敬想當揚州刺史或揚州牧?


    曹操一時下不了決定,就對孫邵說:“使者,這奏表本司空需奏請陛下,屆時眾臣需商議才能定下來,使者恐怕要多留在許都幾天。”


    孫邵聽了,便起身告辭。等他走了之後,曹操看著手下幾個人。


    “你們說,劉敬此是何意?”


    荀攸站出來:“劉敬先送來重禮,又獻上玉璽,顯而易見,他是在求官。”


    “那公達以為他所求何官?我又該不該封這個官?”


    “所求乃揚州牧,今劉敬獻上玉璽,又擊破淮南有功,隻恐司空不得不給。原揚州刺史劉繇被劉敬奪了彭澤,又敗於劉勳之手,傳聞已是病逝,看來這消息不假。如司空不給,必得罪於劉敬,司空與劉敬未曾有矛盾,交惡於他,亦是不值。”


    曹操點了點頭:“奉孝,此事你怎麽看?”


    兩年前,曹操最信任的戲誌才病逝,臨死前向曹操推薦了郭嘉。曹操對戲誌才也極為信任,對郭嘉也是信任有加。


    “恐怕劉敬要攻打孫策了。”


    “什麽?你如何知道?”


    “劉敬此次前來,求的便是揚州牧,這毋庸置疑,有了揚州牧之職,劉敬起兵南下,亦是名正言順,孫策反成逆賊。劉敬年紀雖輕,野心不小,且行事縝密,不容小覷。”


    “奉孝是否過慮了,那劉敬天天盯著作坊,能有多大誌向?”


    “司空勿小瞧劉敬,那孫邵剛才不過故意說錯話,說劉敬隻待在作坊裏,介紹禮單時開口閉口,就說箋紙、印刷都是劉敬所製,意在讓司空以為,他隻會在作坊裏沉迷於那些奇淫巧技,不足為禍患,如此,司空就會輕視於他。”


    “司空與袁術認識多年,在蘄縣曾大敗袁術大軍,當時若非糧草斷絕,袁術亦不會輕易敗北。袁術非蠢人,幾次被這劉敬擊敗,即表明劉敬亦是不凡。”


    “那以奉孝之意,這揚州牧是不能任命給他了?否則他擊敗孫策,便成了禍患。”


    郭嘉又搖了搖頭:“劉敬欲率軍攻打孫策,已是定局,就算司空不任命其為揚州牧,他亦會出兵。我料,他已做好準備,秋收之後,必會出兵。”


    “如公達所言,司空若不如他所願,他必會怨恨司空,下次他就不會再顧及朝廷。揚州在千裏之外,他與孫策爭奪揚州,與司空無關,司空亦不能左右其局勢,既然如此,還不如遂他心願,如此司空收下這些重禮和玉璽,也就順理成章了。”


    曹操點了點頭,也認同了郭嘉的觀點,他又看向荀彧:“文若,你以為呢?”


    荀彧隻說了一句話:“這不過是順水人情而已!”顯然,他也支持任命劉敬為揚州牧。


    曹操又問:“若劉敬與孫策交戰,誰能獲勝?”


    “劉敬!”


    “為何?莫非孫策如此驍勇善戰,亦不是劉敬的對手?”


    郭嘉不慌不忙地迴答:“孫策雖勇,卻自恃其勇而無備,實則是極大的破綻,若對付他,隻需一刺客即可。劉敬行事縝密,孫策實非其敵。”


    “奉孝以為,這劉敬擊敗孫策,會與我為敵嗎?”


    郭嘉又搖了搖頭:“司空當盡快謀取徐州才是,何必糾結劉敬之事呢?”顯然,他在提醒曹操,把心思放在奪徐州上。劉備和呂布打得正酣,該是動手的時候了。


    曹操聽了,也隻是點了點頭:“可若讓其坐大,日後終究是禍患。”


    郭嘉看到曹操還不死心,想了一下,隻好又出了個主意:“據傳,黃祖最近老去沙羨,我便在想,他去沙羨幹嘛?後來才知,他在沙羨開了個作坊,製造蚊香。司空不如派人去襄陽,把這事告訴劉表,劉表必有所動。”


    “蚊香為江夏所製,劉表想必早就知道,又何需我特意去告訴他?”


    “司空派人一說,劉表怎麽做,那便是他的事情了,司空亦無法左右。”


    “好吧!”曹操又沉吟一番:“看在玉璽的份子上,我便答應劉敬的請求,讓陛下任命他為揚州牧。”


    ……


    三天之後,曹操就派人給了迴複,說答應了劉敬的請求,讓孫邵留在許都等朝廷的詔書。孫邵大喜過望,他在許都多待了幾天時間,又抽空拜訪了鍾繇,想向鍾繇求字。


    鍾繇雖以字成名,但他如今隻有四十餘歲,書法還未大成,他很爽快地答應了。要是再等十年八年的,鍾繇名氣大成,到時求書就不容易了。


    孫邵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求什麽字,突然想到太守要開敬弘文房的店鋪,那幹脆就寫“敬弘文房”四個字,還得寫大點,方便迴去製作牌匾掛起來。後來,他又求了一幅其他字帖,留著自己珍藏。


    拿著鍾繇的字,孫邵離開了鍾繇家,準備迴館驛去。路上一個年紀四旬的人突然攔住了他。


    “是長緒嗎?”


    “你是……啊,是孔國相?”


    “哈哈哈哈,果真是長緒,我聽聞從豫章來的使者是你,正想去找你,倒是在街上碰到了。國相就不要叫了,如今我剛剛升任少府。”


    此人正是孔融。幾年前,孔融曾在青州北海國任職國相,孫邵是其手下的功曹。後來,孫邵才跟著劉繇去了揚州。


    “恭喜孔……少府。”孫邵微微有些羨慕,少府官職不小。


    “唉!我這少府隻是徒有虛名而已,並無實權,隻是如此我倒清閑不少。對了,聽說禰正平去了南昌,不知現在如何了?”孔融和禰衡關係很好,是以問了禰衡的情況。


    “我們太守在南昌建了個書院,如今禰正平正在書院中當講席。”


    “講席?以正平的性格,能靜心當講席嗎?”


    “哈哈哈哈,孔少府多慮了,禰正平以往脾氣古怪,喜歡罵人,如今這性子改了,已是靜下心來,在書院任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火並收藏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