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關羽與張遼的紛爭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敬在皖城待了幾天之後,又騎馬趕路幾天時間,就到了合肥。再過一個月就是秋收季節,他也擔心合肥的情況。
到了合肥之後,劉敬先把劉馥和閻象就召集了一下,了解了築城及災後的情況。閻象原本是以客卿的身份幫忙的,幫著幫著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劉敬的人。劉馥和閻象也把各自負責的事情向劉敬匯報了一下。
合肥築城工程倒是很順利,劉馥把合肥城擴寬了不少,那些留在合肥的災民就住在了合肥城裏麵,安全了很多。劉馥又重築了城牆,但還沒完工,一切進展順利。
三人正聊著正歡,劉曄突然匆匆忙忙地小跑進來。看到劉敬在屋裏,他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劉敬並沒有提前打招唿,想來他並不知道劉敬來到合肥了。
“子揚,你怎麽啦?莫非有急事?”
“太守,確實有急事,本來我想派人傳迴到南昌,想不到你來到合肥了。”
“出了什麽事?”
“鍾離縣縣令傳來消息,說呂布和劉備打起來了。”袁術逃跑之後,淮南境內,淮水以南的一些縣都主動向劉敬請求歸降,其中包括鍾離縣。所以,鍾離縣現在是劉敬的地盤
“打就打,與我們何幹?”
“太守有所不知,他們原本在沛國龍亢交戰,結果打著打著,就打到淮南來了,還渡過淮水,在鍾離縣打得不可開交。”
“什麽?”劉敬一聽,頓時火冒三丈:“他們在鍾離開戰?他們憑什麽在我們的地盤開戰?真是氣煞我也!”
“正是如此!如今鍾離縣縣令已經緊閉城門,嚴防死守,隻是若他們鏖戰,必會牽連鍾離縣百姓。且交戰正酣之時,就怕他們擄掠我淮南百姓。”
“既然如此,我們隻能出兵將他們驅出淮南,以保護我淮南百姓。”劉敬很快就做了決定:“對了,劉備和呂布兩人親自帶兵交戰嗎?”
“這倒不知。隻是若我們再出去,稍有不慎,會引起三方混亂,屆時這局勢就不可能控製了。”
劉敬也是一時沒有主意:“那你說該怎麽辦?”
“以我之見,太守當居中調和,請他們各自罷兵。”
“子揚這主意……他們要是罷戰倒是好,隻是劉備與呂布恩怨太大,已是不死不休,恐怕不願意罷戰。”劉敬嘴上這麽說,心裏已是決定采納了劉曄的建議:“我率軍去鍾離,到時再見機行事。”
隨後,劉敬也不浪費時間,立即帶著黃忠、周泰率八千兵,從合肥出發,向鍾離縣而去。在出發前,他又囑咐劉曄:“子揚,袁術的下落有沒有打探到,他究竟有沒有到冀州,得有個準信。”
“這倒是不知,但有傳聞說袁術已經死了。”
“什麽?他死了?怎麽死的?這消息可靠嗎?”
“消息沒辦法證實,是從兗州過來的人說的,說道路隔絕,袁術沒到冀州,後來糧草斷絕,士兵逃散,他在一個破廟裏麵病死了。”
“好!”
劉敬不再多說,便率軍出發。急速行軍五天時間,大軍來到了鍾離縣,他先率軍來到鍾離縣城。鍾離縣令名叫萇奴,原是袁術的部下,袁術逃跑後,他就投了劉敬。
“拜見太守。”萇奴心裏有些微微感動,他想不到劉敬竟親率大軍來到鍾離。
“萇奴,你無須多禮,如今是怎麽個情況?”
“一個月前,呂布便派大軍攻打小沛,後來雙方各出一軍於野外交戰,就這樣打著打著,雙方交戰的戰場不斷變換,先是劉備的軍隊渡過淮水,後來呂布的軍隊也渡過淮水。如今雙方在鍾離縣城北約三十裏的地方交戰。”
“下官隻能緊閉城門,堅守縣城,並派快馬向合肥方向傳消息。如今太守名望如日中天,下官估計雙方都不敢得罪太守,就怕雙方打急了,對我鍾離百姓下手,甚至擄掠我鍾離百姓,太守一向愛民如子,豈能任由他們如此?”
“嗯,你說得對。對了,雙方主將是誰?兵力多少?劉備和呂布有沒有親來?”
“劉備大軍的主將是關羽,兵力約三千多,呂布大軍的主將是張遼,兵力約五千左右,劉備和呂布沒有親來。”原來是關羽和張遼。多半是張遼兵力強盛,追著關羽打,關羽無路可逃,隻好渡過淮水。
“你倒是打探得很清楚?”
“下官以前在袁術手下任職,都曾見過他們,此前也曾派人打探過,是以知道是兩人。如今太守來了,下官倒是安心了許多。”
“哈哈哈哈,我到了,自然由我主。”劉敬想了想,又吩咐:“你派兩個人,拿著我的書信,分別到兩人軍中,告訴他們,我在鍾離縣城,要求雙方立即罷兵,各自約束好軍隊,再請關羽和張遼兩人明日巳時(9:00—11:00)到鍾離縣來,就說我有話說。”
“若是他們不肯呢?”
“誰不肯,誰便是我劉敬的敵人。我就助另一方,將其剿滅。”
“好。”萇奴正想去安排。
“等等,你還是讓人在雙方交戰的戰場南麵約五裏處,搭個台子,我在那裏與他們會麵,時間還是明日巳時(9:00—11:00)。”劉敬想到把關羽和張遼叫到城裏麵來,他們未必敢來,於是就改到城外。
“是!”
明日清晨,劉敬早早就到約定的地點。他是地主,自然要把軍隊駐紮在旁邊。關羽和張遼還沒有來,劉敬和黃忠、周泰三人聊天,打發時間。
“報,徐州張遼將軍到。”
劉敬連忙起身,走了出去,外麵站了兩個大漢。
“哈哈哈哈,我乃永修侯劉敬,不知哪位是張文遠將軍?”
“拜見永修侯!”張遼連忙行禮:“我便是張遼,這位是侯成將軍。”
劉敬打量了一下張遼,此時張遼年紀未滿三十,身材魁梧,目光炯炯有神。
“多謝兩位將軍給我薄麵,裏麵請!”
“不敢,永修侯在淮南救濟數十萬百姓,在徐州亦是傳為美談,今日相召,某不敢怠慢。”
到了合肥之後,劉敬先把劉馥和閻象就召集了一下,了解了築城及災後的情況。閻象原本是以客卿的身份幫忙的,幫著幫著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劉敬的人。劉馥和閻象也把各自負責的事情向劉敬匯報了一下。
合肥築城工程倒是很順利,劉馥把合肥城擴寬了不少,那些留在合肥的災民就住在了合肥城裏麵,安全了很多。劉馥又重築了城牆,但還沒完工,一切進展順利。
三人正聊著正歡,劉曄突然匆匆忙忙地小跑進來。看到劉敬在屋裏,他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劉敬並沒有提前打招唿,想來他並不知道劉敬來到合肥了。
“子揚,你怎麽啦?莫非有急事?”
“太守,確實有急事,本來我想派人傳迴到南昌,想不到你來到合肥了。”
“出了什麽事?”
“鍾離縣縣令傳來消息,說呂布和劉備打起來了。”袁術逃跑之後,淮南境內,淮水以南的一些縣都主動向劉敬請求歸降,其中包括鍾離縣。所以,鍾離縣現在是劉敬的地盤
“打就打,與我們何幹?”
“太守有所不知,他們原本在沛國龍亢交戰,結果打著打著,就打到淮南來了,還渡過淮水,在鍾離縣打得不可開交。”
“什麽?”劉敬一聽,頓時火冒三丈:“他們在鍾離開戰?他們憑什麽在我們的地盤開戰?真是氣煞我也!”
“正是如此!如今鍾離縣縣令已經緊閉城門,嚴防死守,隻是若他們鏖戰,必會牽連鍾離縣百姓。且交戰正酣之時,就怕他們擄掠我淮南百姓。”
“既然如此,我們隻能出兵將他們驅出淮南,以保護我淮南百姓。”劉敬很快就做了決定:“對了,劉備和呂布兩人親自帶兵交戰嗎?”
“這倒不知。隻是若我們再出去,稍有不慎,會引起三方混亂,屆時這局勢就不可能控製了。”
劉敬也是一時沒有主意:“那你說該怎麽辦?”
“以我之見,太守當居中調和,請他們各自罷兵。”
“子揚這主意……他們要是罷戰倒是好,隻是劉備與呂布恩怨太大,已是不死不休,恐怕不願意罷戰。”劉敬嘴上這麽說,心裏已是決定采納了劉曄的建議:“我率軍去鍾離,到時再見機行事。”
隨後,劉敬也不浪費時間,立即帶著黃忠、周泰率八千兵,從合肥出發,向鍾離縣而去。在出發前,他又囑咐劉曄:“子揚,袁術的下落有沒有打探到,他究竟有沒有到冀州,得有個準信。”
“這倒是不知,但有傳聞說袁術已經死了。”
“什麽?他死了?怎麽死的?這消息可靠嗎?”
“消息沒辦法證實,是從兗州過來的人說的,說道路隔絕,袁術沒到冀州,後來糧草斷絕,士兵逃散,他在一個破廟裏麵病死了。”
“好!”
劉敬不再多說,便率軍出發。急速行軍五天時間,大軍來到了鍾離縣,他先率軍來到鍾離縣城。鍾離縣令名叫萇奴,原是袁術的部下,袁術逃跑後,他就投了劉敬。
“拜見太守。”萇奴心裏有些微微感動,他想不到劉敬竟親率大軍來到鍾離。
“萇奴,你無須多禮,如今是怎麽個情況?”
“一個月前,呂布便派大軍攻打小沛,後來雙方各出一軍於野外交戰,就這樣打著打著,雙方交戰的戰場不斷變換,先是劉備的軍隊渡過淮水,後來呂布的軍隊也渡過淮水。如今雙方在鍾離縣城北約三十裏的地方交戰。”
“下官隻能緊閉城門,堅守縣城,並派快馬向合肥方向傳消息。如今太守名望如日中天,下官估計雙方都不敢得罪太守,就怕雙方打急了,對我鍾離百姓下手,甚至擄掠我鍾離百姓,太守一向愛民如子,豈能任由他們如此?”
“嗯,你說得對。對了,雙方主將是誰?兵力多少?劉備和呂布有沒有親來?”
“劉備大軍的主將是關羽,兵力約三千多,呂布大軍的主將是張遼,兵力約五千左右,劉備和呂布沒有親來。”原來是關羽和張遼。多半是張遼兵力強盛,追著關羽打,關羽無路可逃,隻好渡過淮水。
“你倒是打探得很清楚?”
“下官以前在袁術手下任職,都曾見過他們,此前也曾派人打探過,是以知道是兩人。如今太守來了,下官倒是安心了許多。”
“哈哈哈哈,我到了,自然由我主。”劉敬想了想,又吩咐:“你派兩個人,拿著我的書信,分別到兩人軍中,告訴他們,我在鍾離縣城,要求雙方立即罷兵,各自約束好軍隊,再請關羽和張遼兩人明日巳時(9:00—11:00)到鍾離縣來,就說我有話說。”
“若是他們不肯呢?”
“誰不肯,誰便是我劉敬的敵人。我就助另一方,將其剿滅。”
“好。”萇奴正想去安排。
“等等,你還是讓人在雙方交戰的戰場南麵約五裏處,搭個台子,我在那裏與他們會麵,時間還是明日巳時(9:00—11:00)。”劉敬想到把關羽和張遼叫到城裏麵來,他們未必敢來,於是就改到城外。
“是!”
明日清晨,劉敬早早就到約定的地點。他是地主,自然要把軍隊駐紮在旁邊。關羽和張遼還沒有來,劉敬和黃忠、周泰三人聊天,打發時間。
“報,徐州張遼將軍到。”
劉敬連忙起身,走了出去,外麵站了兩個大漢。
“哈哈哈哈,我乃永修侯劉敬,不知哪位是張文遠將軍?”
“拜見永修侯!”張遼連忙行禮:“我便是張遼,這位是侯成將軍。”
劉敬打量了一下張遼,此時張遼年紀未滿三十,身材魁梧,目光炯炯有神。
“多謝兩位將軍給我薄麵,裏麵請!”
“不敢,永修侯在淮南救濟數十萬百姓,在徐州亦是傳為美談,今日相召,某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