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皖城的壓力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是太守心善,不忍淮南百姓受苦,故才接濟百姓,若百姓願意去皖城,我們必會為其分配土地,進行耕種,日後就是廬江百姓了。”
“日後也不能迴合肥嗎?”
“哈哈哈哈,日後若願意迴合肥,我們太守自是不能強留。”
“若是我們不去廬江,那還能不能還在這喝粥?”這節奏是既要吃飽肚子,又不願意去皖城的意思。
閻象早有說法:“我亦知你們不願意離開家鄉,但日後來這裏的百姓會越來越多,我們太守有所顧慮,不可能把糧食都運到這裏來,屆時這時裏怕也接濟過了太多百姓,唯有皖城,才有足夠的糧食。”
“另外這接濟點,隻是臨時接濟,並非養著你們到明年秋,你們去了皖城,不用再挨餓,但仍聽從我們太守的安排,辛苦耕作才行。你若明事理,應該勸同鄉百姓去皖城,而不是留在合肥白白接受太守的恩惠。”
閻象很耐心地為他解釋了一番,畢竟這是首個來接濟點的人,背後還站著幾百個仿徨的百姓。
那人也聽明白了,向閻象行了個禮:“劉太守真乃仁德之人,鄉民既然接受此恩惠,就該去皖城拜謝太守,為太守幹活。對了,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我乃閻象!”
“啊!你是閻先生,我聽聞過您的名字。”果然,閻象在淮南幾年時間,還是有些名氣的。
那人迴去跟幾百步外不敢靠近的鄉民解釋了一番,鄉民們有的想過去,有的卻心有疑慮,於是七嘴八舌地議論了起來。
為首的那人在鄉民中也是德高望重,便開口說了幾句:“閻先生說了,淮南大災,已是無糧,廬江劉太守不忍看到百姓疾苦,才接濟我等,但淮南非劉太守轄地呀!恕我直言,我等已是家無餘糧,留在合肥又有何用?”
“以我之見,不如就先去皖城,為太守幹活,以獲得糧食,保全性命,度過災荒之後,若我等願意再迴合肥的,劉太守亦不會阻攔。”
“好!我聽先生的。”
“我也聽先生的。”
……
他一發言,很快就得到一些鄉民的支持,這年代,讀書識字的人還是比較受人尊敬的。十裏八鄉,就這麽一個識字的人,不尊敬行嗎?
他就帶著鄉民們到接濟點吃了一頓,主要是粥拌醬,饑荒年代,這已經是不錯的食物了。閻象很熱情地招待了他們。
吃飽之後,鄉民們就各自迴去,收拾東西,次日再來飽食一頓,然後領取三天的糧食,結伴向舒城而去。
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來接濟點的合肥本地人越來越多。
又過了七八天時間,一些附近縣城的百姓也來到合肥,他們有的是收到宣傳單,聽說這邊有糧,才過來的,有的盲目地往南跑,有的是想去江東,路過合肥。不管是誰,都可以在接濟點,飽食一頓。
隨著時間的推移,來接濟點的百姓開始有些衣衫襤褸的人,這表明災荒進一步嚴重。這些人沒有其他選擇,在合肥領了三天糧食之後,就跟著災民大部隊,往廬江而去。
閻象在合肥囤積了一萬糧食,不到一個月,竟有些見底,他連忙派人迴皖城報信,催促運糧。
話說在皖城,劉敬正焦急地等待著災民的到來,他比閻象還要急。第一批災民終於於閻象出發後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才到達皖城。
他親自跑到城門口迎接,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去迎接朝廷派來的欽差。首批兩百多個災民,看到太守親自迎接,又是一陣噓寒問暖,心裏感動得是熱淚盈。隨後,魯肅等官員早有準備,將百姓帶到住處去,安頓了下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姓越來越多,最初一天兩三百人來,漸漸地一天來五六百人,十天之後竟達到一天上千人,而且數量仍在上千。皖城各級官員壓力大了起來。幸好劉敬早有準備,皖城仍能運作自如。
一個月後,來皖城的災民已經突破了兩萬多人。張機和吉平帶著醫學院的學子,為生病的災民治病。
崔質也行動了起來,他早就提前勘查附近的荒地,又從南昌運來了一大堆農具,以供備用。百姓一到,他就組織起來,讓百姓幹活。這活包括開荒、建造房子供後麵的人居住、挖井等。
至於地怎麽分配,還沒確定下來,但荒地得先開墾出來,到十二月份之後再種植糧食。皖城北麵的荒地倒是多得很。
隨著人數的增多,魯肅擔憂了起來。原本他以為,皖城隻要儲存足夠的糧食就行了,百姓來了直接發糧,但等人來了之後,大大小小的事情太多了,他和劉曄忙得焦頭爛額。
魯肅是個智者,他明白,不管有多忙,有些事情都需要注意。於是,他來找劉敬。
“太守,如今城中來皖城的百姓已超過三萬,以我估計,後續會越來越多,甚至會有二三十萬之數,如此一來,皖城的壓力太大了。”
劉敬點了點頭:“你倒說說,有哪些壓力?”
“一則糧食可能還不夠,皖城此前就囤積了三十多萬石糧食,數十萬軍民消耗,可能撐不到明年秋收,恐怕還得籌集糧食。”
這點劉敬早就想到了,皖城三十多萬糧食是不包括廬江當地百姓的收成,僅隻是他自己囤積的。另外,豫章郡今年豐收,也可以補了糧食的不足。
“太守若是想把豫章的糧食送過到皖城來,也是勉強足夠,但如此一來,太守就用光了儲備,若豫章或廬江再起事故,例如戰事等,或明年又有災荒,屆時豫章和廬江就真的會無糧。”
“以我之意,豫章之糧可運來部分,但仍要保留一定的儲備,以應對變故。那麽,太守仍需籌集一批糧食,至少不下於十萬石。”
劉敬點了點頭,魯肅說得對,不管多困難,儲備是不能輕易去動用的。
“另外,閻先生派人來要糧,但合肥不宜囤放太多的糧食,否則必生禍患呀……”
“日後也不能迴合肥嗎?”
“哈哈哈哈,日後若願意迴合肥,我們太守自是不能強留。”
“若是我們不去廬江,那還能不能還在這喝粥?”這節奏是既要吃飽肚子,又不願意去皖城的意思。
閻象早有說法:“我亦知你們不願意離開家鄉,但日後來這裏的百姓會越來越多,我們太守有所顧慮,不可能把糧食都運到這裏來,屆時這時裏怕也接濟過了太多百姓,唯有皖城,才有足夠的糧食。”
“另外這接濟點,隻是臨時接濟,並非養著你們到明年秋,你們去了皖城,不用再挨餓,但仍聽從我們太守的安排,辛苦耕作才行。你若明事理,應該勸同鄉百姓去皖城,而不是留在合肥白白接受太守的恩惠。”
閻象很耐心地為他解釋了一番,畢竟這是首個來接濟點的人,背後還站著幾百個仿徨的百姓。
那人也聽明白了,向閻象行了個禮:“劉太守真乃仁德之人,鄉民既然接受此恩惠,就該去皖城拜謝太守,為太守幹活。對了,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我乃閻象!”
“啊!你是閻先生,我聽聞過您的名字。”果然,閻象在淮南幾年時間,還是有些名氣的。
那人迴去跟幾百步外不敢靠近的鄉民解釋了一番,鄉民們有的想過去,有的卻心有疑慮,於是七嘴八舌地議論了起來。
為首的那人在鄉民中也是德高望重,便開口說了幾句:“閻先生說了,淮南大災,已是無糧,廬江劉太守不忍看到百姓疾苦,才接濟我等,但淮南非劉太守轄地呀!恕我直言,我等已是家無餘糧,留在合肥又有何用?”
“以我之見,不如就先去皖城,為太守幹活,以獲得糧食,保全性命,度過災荒之後,若我等願意再迴合肥的,劉太守亦不會阻攔。”
“好!我聽先生的。”
“我也聽先生的。”
……
他一發言,很快就得到一些鄉民的支持,這年代,讀書識字的人還是比較受人尊敬的。十裏八鄉,就這麽一個識字的人,不尊敬行嗎?
他就帶著鄉民們到接濟點吃了一頓,主要是粥拌醬,饑荒年代,這已經是不錯的食物了。閻象很熱情地招待了他們。
吃飽之後,鄉民們就各自迴去,收拾東西,次日再來飽食一頓,然後領取三天的糧食,結伴向舒城而去。
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來接濟點的合肥本地人越來越多。
又過了七八天時間,一些附近縣城的百姓也來到合肥,他們有的是收到宣傳單,聽說這邊有糧,才過來的,有的盲目地往南跑,有的是想去江東,路過合肥。不管是誰,都可以在接濟點,飽食一頓。
隨著時間的推移,來接濟點的百姓開始有些衣衫襤褸的人,這表明災荒進一步嚴重。這些人沒有其他選擇,在合肥領了三天糧食之後,就跟著災民大部隊,往廬江而去。
閻象在合肥囤積了一萬糧食,不到一個月,竟有些見底,他連忙派人迴皖城報信,催促運糧。
話說在皖城,劉敬正焦急地等待著災民的到來,他比閻象還要急。第一批災民終於於閻象出發後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才到達皖城。
他親自跑到城門口迎接,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去迎接朝廷派來的欽差。首批兩百多個災民,看到太守親自迎接,又是一陣噓寒問暖,心裏感動得是熱淚盈。隨後,魯肅等官員早有準備,將百姓帶到住處去,安頓了下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姓越來越多,最初一天兩三百人來,漸漸地一天來五六百人,十天之後竟達到一天上千人,而且數量仍在上千。皖城各級官員壓力大了起來。幸好劉敬早有準備,皖城仍能運作自如。
一個月後,來皖城的災民已經突破了兩萬多人。張機和吉平帶著醫學院的學子,為生病的災民治病。
崔質也行動了起來,他早就提前勘查附近的荒地,又從南昌運來了一大堆農具,以供備用。百姓一到,他就組織起來,讓百姓幹活。這活包括開荒、建造房子供後麵的人居住、挖井等。
至於地怎麽分配,還沒確定下來,但荒地得先開墾出來,到十二月份之後再種植糧食。皖城北麵的荒地倒是多得很。
隨著人數的增多,魯肅擔憂了起來。原本他以為,皖城隻要儲存足夠的糧食就行了,百姓來了直接發糧,但等人來了之後,大大小小的事情太多了,他和劉曄忙得焦頭爛額。
魯肅是個智者,他明白,不管有多忙,有些事情都需要注意。於是,他來找劉敬。
“太守,如今城中來皖城的百姓已超過三萬,以我估計,後續會越來越多,甚至會有二三十萬之數,如此一來,皖城的壓力太大了。”
劉敬點了點頭:“你倒說說,有哪些壓力?”
“一則糧食可能還不夠,皖城此前就囤積了三十多萬石糧食,數十萬軍民消耗,可能撐不到明年秋收,恐怕還得籌集糧食。”
這點劉敬早就想到了,皖城三十多萬糧食是不包括廬江當地百姓的收成,僅隻是他自己囤積的。另外,豫章郡今年豐收,也可以補了糧食的不足。
“太守若是想把豫章的糧食送過到皖城來,也是勉強足夠,但如此一來,太守就用光了儲備,若豫章或廬江再起事故,例如戰事等,或明年又有災荒,屆時豫章和廬江就真的會無糧。”
“以我之意,豫章之糧可運來部分,但仍要保留一定的儲備,以應對變故。那麽,太守仍需籌集一批糧食,至少不下於十萬石。”
劉敬點了點頭,魯肅說得對,不管多困難,儲備是不能輕易去動用的。
“另外,閻先生派人來要糧,但合肥不宜囤放太多的糧食,否則必生禍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