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太守得高望重,但不修軍備,終不是孫策對手。當時我預料到這點,隻是我與陸太守萍水相逢,並無深交,本不想說出來,但又有所擔心,便忍不住說了。”


    劉曄聽了,向劉敬行了個大禮:“太守之智,我深為歎服……唉!孫策殘暴,竟殺了陸太守全家,若非陸太守聽了太守的話,把次子陸績和侄孫陸議送到家鄉去,否則全家被孫策殺死了,孫策該死!”他握緊拳頭,已是氣憤至極。


    “子揚勿憂,我與孫策交過手,亦曾打敗過他,他日有機會與他對決於沙場,我必破他,以報陸太守之仇。”


    “多謝太守。”


    幾天之後,魯肅迴來了,他看到劉曄,心裏也是高興,兩人敘了會舊。


    此次袁術的軍隊退了,皖城的危機暫解。再過半個月便是建安二年(197年)了。劉敬決定迴南昌過大年,魯肅和劉曄都留在了皖城。


    ……


    迴到南昌時,步騭也正好迴來,聽完步騭的迴報,劉敬欣喜若狂,如今他總算是名正言順的豫章太守了,還被封了個亭侯。


    他立即將此事廣而告知,對於手下被封官的,他也另外加以獎賞,沒被封官的,就加以安撫,結果手下人人有賞。


    “太守,還有一事?”


    “哦,子山請說!”


    “我路過汝南時,曾遇到黃巾軍,後遇到一年輕豪傑一路相送,才一路平安,此人對太守甚是仰慕,想投效太守,今我特來為太守推薦此人。”


    “子山推薦之才,必非同凡響,不知是誰?”


    步騭走到屋外,把陳到帶了進來。陳到看到劉敬如此年輕,心中已是敬佩不已。他連忙躬身行禮:“汝南平輿陳到陳叔至拜見太守!”


    “陳到陳叔至!”劉敬對陳到的記憶隻有一點,此人在曆史上是跟著劉備的,訓練了一支名為白毦兵的精銳軍隊。


    “莫非太守聽說過我的名字?”


    “沒聽說過,隻是我見叔至年紀輕輕,卻英氣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凡人,正感歎子山別具慧眼。”劉敬一句話,把陳到和步騭都誇了一遍,兩人心情可好了。


    “叔至,聽子山說你執意要為我效力,為何?據我所知,豫州之地,人心多向曹操。”


    “太守所言差矣!曹操乃沛國人,自然得到沛國及周邊的人擁護,汝南人卻不喜歡曹操,太守乃汝南慎縣人,又是漢室宗親,更得汝南人心。若他日太守去汝南,百姓必夾道歡迎。”


    劉敬頓時一陣羞愧,如今人人都知道他是汝南慎縣人,讓他有點騎虎難下。傍晚,他舉辦了個宴席,為步騭和陳到接風洗塵。從此以後,陳到算是正式投效了劉敬。


    ……


    在南昌的日子,劉敬又沉醉於溫柔鄉中,倒不是他沉迷,似乎諸葛翩和諸葛婉更沉迷於男歡女愛之事,都快把他的榨幹了。


    後來,他受不了了,隻好躲著兩人,可是再躲也沒有用,晚上總得迴家。他知道兩女不是這樣的人,隻好開口問了,結果啞然失笑。原來,兩女平日照顧劉穩,母性大發,想要孩子了。


    算下來,劉敬虛歲二十,實的還得再過幾個月才滿二十。他寬慰姐妹倆,兩人還年輕,有大把時間生育,不必急於一時。兩人這才消停了下來。


    大年終於到了,劉敬家裏也是熱鬧非凡,一家五口吃了團圓飯,也是其樂融融。對於劉敬而言,這一年真是有喜有憂。


    喜的是他成了親,也在南昌站穩了腳跟。憂在是,南昌屢次被攻,良田被糟蹋,百姓生活不寧,他也是憂心忡忡。看來,他得找崔質了解一下情況。


    上元節一過,這年也就結束了。劉敬第一件事便是帶著劉偉去找崔質。如今崔質正忙得很,在田裏指導工作。大年前後,卻是春播最繁忙的季節。


    “拜見太守。”


    “元樸無須多禮。”元樸是崔質的字,質意為樸素,其字與其名意思差不多。


    劉敬語氣深重:“元樸呀!豫章真是多災多難,我占據豫章一年多了,前後經曆數次大戰,我兩次擊退劉繇,敗劉表,去年又擊退孫策,每次大戰,都會殃及百姓,百姓收成不好。”


    “我靠造紙之術,賺了錢,到各地去購買糧食,才穩定了豫章的糧價,又多次開倉放糧,百姓總算勉強度過去年,但豫章必須得自給自足才行。正因為如此,我才不惜付出一切代價,請迴元樸,我對元樸寄予厚望。”


    “今年我的首要任務是,讓戰火不再殃及豫章,為豫章創造一個好的條件,而元樸的首要任務是,讓豫章有個豐收之年。”


    崔質有些感動,躬身行禮:“太守愛民如此,必感應上天,我必不負太守所望,行屯田之策,讓百姓有個好收成。”


    “好,有元樸此言,我放心了,怎麽樣,如今屯田如何?”劉敬開始問具體的工作。


    “豫章之地,荒地極多,若是開荒種田,必會有所收益。來了南昌後,我與婁子伯詳細商議了一下這屯田,具體細則仍未敲定,但一些工作先行。”


    “因孫策夏秋之季兵犯豫章,致使數萬畝良田被糟蹋,近萬百姓顆粒無收,婁子伯奉太守之命,為這些百姓放糧,維持其最基本的生存。”


    “我來南昌之後,便覺得太守隻給這些百姓白白放糧,那太浪費了勞力了。於是我征得子伯的同意,讓這些人去開墾荒地,以換取糧食。三個月來,在這些人的勞作之下,硬生生地開墾了十多萬畝地。”


    劉敬一聽,心中大為驚訝,這不就是以工代賑嗎?這些百姓受了兵災,他於心不忍,才下令放糧救濟,但因戰事繁忙,他後來就不管了。想不到,崔質的想法竟如此先進,還會以工代賑這一招。


    “可是,這些百姓自己有地,農忙之時,他們會耕種自己的地,你一下子開墾這麽多,有哪找那麽多人耕地呀!還有工具夠不夠?牛夠不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火並收藏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