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看了一眼孫邵:“鄭寶乃盜匪出身,行事乖張,可不易對付。若是言語不和,恐有性命之危,我雖希望此事成,但不能拿你性命開玩笑。”


    “太守放心,子敬所言,我覺得有理,若鄭寶真想找個靠山,必不會拒絕與我相見,今太守占據廬江,袁術是否出兵也未必可知,即便我觸犯了他,他亦不會拿我怎麽樣!”


    劉敬明白孫邵的意思,隻要不透露袁術可能會攻打廬江的消息,鄭寶就算不願意投靠,也不敢動孫邵。簡單地講,孫邵的性命是有保障的。


    他沉思了一下,便點了點頭:“好吧!你去吧!我讓幼平帶五百人護送你去,以保你安全,若鄭寶提出條件,你無須請示我,自己決斷,凡是你同意的,便是代表了我的意見。”


    “子敬和漢升,率三千軍,去舒城潛伏起來,若袁術出兵,便伺機伏擊。我留在皖城,主持皖城事務。諸位,各自散去,做好準備,希望你們馬到功成。”


    “是!太守!”


    會議結束,眾人散去,各忙各的事。


    ……


    話說劉勳戰敗之後,從尋陽逃到江邊,找了艘船,行船而去。不過,他並不是要迴蕪湖,而是要去壽春。


    在濡須口一帶上了岸,花了幾天時間,劉勳終於趕到了壽春,請求見袁術。


    袁術聽說劉勳來訪,心裏感到驚訝,他並沒有收到劉勳派人送來的信。當然,他還是接見了劉勳。


    “左將軍!您可得為做主呀!”


    “做什麽主?你因利而攻宛陵,又與盜賊勾結,可曾告知我一聲?有你這樣的故吏,有辱我四世三公之名。”


    劉勳被袁術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陣,罵得他懵圈了,他連忙辯解:“左將軍,並非如此呀,莫非有人在你麵前誣陷於我?”


    “我攻宛陵,是因為左將軍曾言孫策對您常有不敬之舉,故而為您出頭,教訓他一頓,至於勾結盜賊,這從何說起?”


    劉勳突然想到居巢鄭寶一夥人:“莫非是指居巢鄭寶,冤枉呀!那鄭寶的人,稱願意投效,可這事我並沒有答應!我乃左將軍故吏,自然要維護左將軍四世三公之名,豈能隨意收留盜賊?”


    他是有心答應的,隻是有些事情沒談妥,當然,這個時候他也隻能否認了。


    袁術聽了劉勳的話,麵色有所緩和,畢竟是他的手下,他自然也相信。


    “算了,我也懶得斥責於你,今日你來壽春有何貴幹?”


    “請左將軍為我做主呀!”劉勳又跪著哭了起來。


    “出了什麽事?”


    “豫章太守劉敬與黃祖勾結,奪了廬江。”


    “什麽?”袁術蹭得站了起來,顯然怒到了極點:“劉敬不過占據豫章這僻壤之地,竟能奪皖城,這是怎麽迴事?”


    劉勳把事情的經過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連帶著說了不少劉敬的壞話。


    袁術慢慢地明白過來,劉敬是取得他的同意的,說是要攻打鄭寶,而鄭寶又與劉勳有往來,於是攻打劉勳。


    他畢竟也不傻,隱隱覺得自己上當了。當時他氣憤劉勳所為,就一時不慎,答應不參與兩人之間的紛爭。


    難道自己要信守承諾,吃這個啞巴虧?這怎麽可能?袁術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劉敬!你竟敢耍我?我不會放過你。”


    劉勳看到袁術生氣了,心中大喜,連忙煽風點火:“正是,我被劉敬的軍隊攻打時,曾說我是左將軍故吏,豈知他們罵左將軍空人四世三公之名,實則是個慫人!”


    “什麽?劉敬的人敢罵我?”


    “正是,罵得可歡了!如今劉敬已據皖城,兵力不過數千,還望左將軍出兵,替我奪迴皖城呀!”


    “那是自然,劉敬敢愚弄於他,我豈會放過他。來人!傳令橋蕤、李豐,率大軍兩萬……不,一萬,前往攻打皖城。”


    本來,袁術想出兩萬兵力的,但他派紀靈率大軍三萬攻打呂布未歸,壽春又有大事,不敢派出太多兵。反正皖城隻有數千兵馬,一萬也夠了。


    劉勳大喜。


    ……


    話說孫邵先行,來到廬江居巢縣。居巢縣位於淮南和廬江交界之處,名義上歸廬江郡,但實際歸袁術所掌握。鄭寶依巢湖而生存,卻沒有投靠袁術。


    孫邵很快就便來到巢湖鄭寶所在的地方,這是靠近巢湖的一個山寨。於湖岸邊的一座山是建寨,有山有水,倒也是風水寶地。


    孫邵遞上拜帖,以豫章太守的人的名義求見,很快就得到迴應,他得到了對方的接見。


    到了屋內之後,裏麵有三個人在等他,其中兩個是年近三十的壯漢,一個是不到二十的年輕人。


    “我乃豫章郡功曹孫邵孫長緒,今前來拜訪鄭首領,不知哪位……”他看了一下三人,年輕那個肯定不是,就剩下那兩個了。


    “你見我們首領有何貴幹呀?”


    “自然有要事相商!”


    “那你跟我們說就行了。”


    “這……那三位是?”


    “我乃張多,他乃許乾,我們二人亦是這山寨的首領,這位是劉曄劉子揚,乃我們山寨中人。”


    對於張多和許乾,孫邵並沒有太多關注,反倒是劉曄劉子揚讓他有些驚訝。這劉曄想必就是所謂的高人,也就是勸鄭寶投劉勳的人,想不到此人竟如此年輕,跟太守年紀差不多。


    “我奉太守之命,乃有要事相商,三位能代鄭首領做主?”


    劉曄迴答孫邵:“放心,我們三人能做主,豫章太守找我們不知有何事?”他的腦袋裏浮現出劉敬的麵容,


    當初劉敬想邀請他去永修縣時,他嫌永修縣廟太小,不願意去。想不過僅一年多時間,劉敬竟成了豫章太守。反觀自己,在廬江當個小縣令,廬江卻被孫策攻破,他還被迫投了盜賊。人比人,真是氣死人。


    “聽聞幾位首領欲投靠劉勳?可有此事?”


    “你又如何知道?”


    看到劉曄沒有反駁,看來此事是真的。孫邵心裏有了底:“眾位投劉勳,倒不如投我主,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火並收藏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