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神秘兩女子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敬此時被魯肅搞懵了,鬧了半天,原來他竟不認識兩個女子。
“這是怎麽迴事?”
“哎!文恭你有所不知,她們一共三個人,船在江上被那鄭寶的船追,船上就一個船夫,碰到暗礁了,船沉了,我的船正好路過,就把兩人救上船。”
“等等,不是三個人嗎?”
“船夫被那匪徒用箭射死了,我當時不知道他們被匪徒追,讓她們上船後,才看到匪徒幾隻船追著。”
“哪料,我的船慢,匪徒的船快,把我們給追上了,幸虧文恭你及時來救,否則我們就完了。”
劉敬聽明白了,魯肅救這兩個女子上船,他又把魯肅和這兩個女子等人一起給救了。
“那麽,兩位,你們又是誰呢?又想去哪呢?”
這時,其中的一個女子握住另外一個女子的手,似乎在安撫著她,看著倒像是姐姐在安撫妹妹。
“你們倆不要太害怕,我等都是正人君子。”
“莫非你們倆是皖城喬家的女兒?”魯肅驚唿起來:“我記得你們說過也是去廬江皖城的!”
大小喬?劉敬也是覺得驚奇,或者說是緣分,特意去見沒見著,想不到卻在這裏把人家給救了。
那年長的女子向劉敬和魯肅等人行了個禮,說道:“兩位郎君,小女姐妹二人跟著叔父來到豫章,不料叔父出了變故,被奸人所害,叔父安排船隻送小女二人送家,又碰到盜賊,幸虧兩位公子相救,才脫離虎口!”
“可如今小女二人卻有家不能迴,還望兩位公子收留小女二人,他日若能迴家,必讓家人迴報二位公子,如何?”
劉敬不得不提醒兩人:“迴不迴報的倒也無所謂,隻是剛才你們也聽到了,我們得去永修縣,下次要送你們送迴恐怕得幾個月後了。”
“小女家逢罹難,已是無處可去,還望郎君收留。”說著,女子又拉著妹妹想向劉敬行禮。
劉敬連忙擺擺手:“好了,你們不必這樣,那就先迴縣再說吧!”他也不多說什麽,叫下人趕緊劃船。
由於是逆流,這速度慢了些,天色暗了,眾人就在船上過了一夜。天亮了之後,船隻繼續行駛,到了柴桑之時,大小喬似乎有些緊張。想來,她們應該是從這裏逃出來的。
“你們不用害怕,我們永修縣靠著鄱陽湖,這鄱陽湖很大的,距離柴桑遠得很。我們隻是路過,不會靠岸。而且我們船隊也不小,一般山越也不敢惹我們。”
大小喬兩人才鬆了一口氣。
“對了,我要怎麽稱唿你們呢?”劉敬自然是問大小喬姓名。
“小妹單名一個翩字,妹妹單名一個婉字。”
“翩婉?”劉敬摸了摸下巴,突然想起一句詩來:“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好名字!那我以後就叫你們為翩姑娘和婉姑娘。”
翩姑娘一陣驚愕:“郎君這句詩寫得真好,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她默念了一遍。
“怎麽?你阿父不是從這句詩中得到啟示,為你們姐妹倆取名的?”
翩姑娘搖了搖頭:“之前小女沒聽過這句詩。”
“摘自《洛神賦》呀!”劉敬突然想起來了,《洛陽賦》是曹植幾十年後寫的,現在才興平二年(195年),曹植都不知道有沒有出生呢!
他連忙辯解:“好像我也忘了,不記得在哪聽著來著。”好的翩姑娘也沒追問,這事就糊弄了過去。
魯肅沒事就在船上玩紙,船上也沒筆,他沒辦法寫,也隻能用眼睛去看。
“子敬,你瞪了這紙都老半天了。”
“我就是覺得奇怪,這是怎麽造出來的?”
“到了永修,我帶你去看,不就知道了?”
魯肅吃了一驚:“莫非是你造的?”
“那是當然,我都跟你說,到了永修,你想用多少都行了。”劉敬看到翩姑娘似乎也在看著魯肅手中的紙,便抽出幾張來,遞給了她。
“那你豈不是想造多少都行?你要是造個百萬張的,那就發大財了。”魯肅頓時兩眼放光。
“你想得倒美?我要是造百萬張來,這價格蹭蹭蹭得往下掉。”
“不會呀!天下之大,需要紙的人多的是。”
“劉郎君,這紙能給我們姐妹用嗎?”翩姑娘小聲地問著。
“可以,想用多少都行。不過,你能不能不要叫我劉郎君,就叫敬郎君也行。天下姓劉的人太多了,咱們得區分開了,你說是不是?當然,你要叫敬哥哥也行!”翩姑娘臉一下子就紅了,不過她戴著麵紗,劉敬也看不見。
“我說,翩姑娘和婉姑娘,女子出入不方便,你帶著麵紗我理解,可是這玩意擋視線,你走路不怕摔著嗎?萬一上下船時踩空了,掉到水裏,那我得英雄救美了?”
翩姑娘更是臉紅得發燙:“小妹乃女子之身,今乃亂世,如非迫不得已,小妹也不會出門,迴去之後小妹自然就會摘下麵紗。”
“翩姑娘,你可別自稱小妹,你年紀還不一定比我小,我十七了,你呢?”
“小妹也是剛滿十七歲,妹妹十六歲了。”
“哦,咱們倆同歲,我是五月生的,再過幾個月就十八歲了”
“小妹一月生的,小敬……郎君八個月。”
“那婉姑娘呢?隻小你一歲,你母親真辛苦!”
翩姑娘也明白劉敬指什麽,就解釋了一下:“我們姐妹乃同父異母。”
“那你們倆跟著叔父來豫章?莫非是見親家來的?”
“哪有?小女姐妹倆都是未嫁之身!”
劉敬和兩位姑娘聊天,時間長了,就慢慢熟了起來。翩姑娘健談,婉姑娘卻又靦腆,同為姐妹,性格大不同。
很快,船就到了永修縣,還沒靠岸,就聽到岸邊有百姓在叫:“是縣令和縣丞迴來了!”岸邊有七八百個百姓正在捕魚,看著船隻迴來,都很興奮。
魯肅卻感到驚訝,這麽人一起捕魚,還真少見。
“子敬,這鄱陽湖附近山越多,我們捕魚都是組隊來的,若是人少了,容易被攻擊。”
“這是怎麽迴事?”
“哎!文恭你有所不知,她們一共三個人,船在江上被那鄭寶的船追,船上就一個船夫,碰到暗礁了,船沉了,我的船正好路過,就把兩人救上船。”
“等等,不是三個人嗎?”
“船夫被那匪徒用箭射死了,我當時不知道他們被匪徒追,讓她們上船後,才看到匪徒幾隻船追著。”
“哪料,我的船慢,匪徒的船快,把我們給追上了,幸虧文恭你及時來救,否則我們就完了。”
劉敬聽明白了,魯肅救這兩個女子上船,他又把魯肅和這兩個女子等人一起給救了。
“那麽,兩位,你們又是誰呢?又想去哪呢?”
這時,其中的一個女子握住另外一個女子的手,似乎在安撫著她,看著倒像是姐姐在安撫妹妹。
“你們倆不要太害怕,我等都是正人君子。”
“莫非你們倆是皖城喬家的女兒?”魯肅驚唿起來:“我記得你們說過也是去廬江皖城的!”
大小喬?劉敬也是覺得驚奇,或者說是緣分,特意去見沒見著,想不到卻在這裏把人家給救了。
那年長的女子向劉敬和魯肅等人行了個禮,說道:“兩位郎君,小女姐妹二人跟著叔父來到豫章,不料叔父出了變故,被奸人所害,叔父安排船隻送小女二人送家,又碰到盜賊,幸虧兩位公子相救,才脫離虎口!”
“可如今小女二人卻有家不能迴,還望兩位公子收留小女二人,他日若能迴家,必讓家人迴報二位公子,如何?”
劉敬不得不提醒兩人:“迴不迴報的倒也無所謂,隻是剛才你們也聽到了,我們得去永修縣,下次要送你們送迴恐怕得幾個月後了。”
“小女家逢罹難,已是無處可去,還望郎君收留。”說著,女子又拉著妹妹想向劉敬行禮。
劉敬連忙擺擺手:“好了,你們不必這樣,那就先迴縣再說吧!”他也不多說什麽,叫下人趕緊劃船。
由於是逆流,這速度慢了些,天色暗了,眾人就在船上過了一夜。天亮了之後,船隻繼續行駛,到了柴桑之時,大小喬似乎有些緊張。想來,她們應該是從這裏逃出來的。
“你們不用害怕,我們永修縣靠著鄱陽湖,這鄱陽湖很大的,距離柴桑遠得很。我們隻是路過,不會靠岸。而且我們船隊也不小,一般山越也不敢惹我們。”
大小喬兩人才鬆了一口氣。
“對了,我要怎麽稱唿你們呢?”劉敬自然是問大小喬姓名。
“小妹單名一個翩字,妹妹單名一個婉字。”
“翩婉?”劉敬摸了摸下巴,突然想起一句詩來:“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好名字!那我以後就叫你們為翩姑娘和婉姑娘。”
翩姑娘一陣驚愕:“郎君這句詩寫得真好,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她默念了一遍。
“怎麽?你阿父不是從這句詩中得到啟示,為你們姐妹倆取名的?”
翩姑娘搖了搖頭:“之前小女沒聽過這句詩。”
“摘自《洛神賦》呀!”劉敬突然想起來了,《洛陽賦》是曹植幾十年後寫的,現在才興平二年(195年),曹植都不知道有沒有出生呢!
他連忙辯解:“好像我也忘了,不記得在哪聽著來著。”好的翩姑娘也沒追問,這事就糊弄了過去。
魯肅沒事就在船上玩紙,船上也沒筆,他沒辦法寫,也隻能用眼睛去看。
“子敬,你瞪了這紙都老半天了。”
“我就是覺得奇怪,這是怎麽造出來的?”
“到了永修,我帶你去看,不就知道了?”
魯肅吃了一驚:“莫非是你造的?”
“那是當然,我都跟你說,到了永修,你想用多少都行了。”劉敬看到翩姑娘似乎也在看著魯肅手中的紙,便抽出幾張來,遞給了她。
“那你豈不是想造多少都行?你要是造個百萬張的,那就發大財了。”魯肅頓時兩眼放光。
“你想得倒美?我要是造百萬張來,這價格蹭蹭蹭得往下掉。”
“不會呀!天下之大,需要紙的人多的是。”
“劉郎君,這紙能給我們姐妹用嗎?”翩姑娘小聲地問著。
“可以,想用多少都行。不過,你能不能不要叫我劉郎君,就叫敬郎君也行。天下姓劉的人太多了,咱們得區分開了,你說是不是?當然,你要叫敬哥哥也行!”翩姑娘臉一下子就紅了,不過她戴著麵紗,劉敬也看不見。
“我說,翩姑娘和婉姑娘,女子出入不方便,你帶著麵紗我理解,可是這玩意擋視線,你走路不怕摔著嗎?萬一上下船時踩空了,掉到水裏,那我得英雄救美了?”
翩姑娘更是臉紅得發燙:“小妹乃女子之身,今乃亂世,如非迫不得已,小妹也不會出門,迴去之後小妹自然就會摘下麵紗。”
“翩姑娘,你可別自稱小妹,你年紀還不一定比我小,我十七了,你呢?”
“小妹也是剛滿十七歲,妹妹十六歲了。”
“哦,咱們倆同歲,我是五月生的,再過幾個月就十八歲了”
“小妹一月生的,小敬……郎君八個月。”
“那婉姑娘呢?隻小你一歲,你母親真辛苦!”
翩姑娘也明白劉敬指什麽,就解釋了一下:“我們姐妹乃同父異母。”
“那你們倆跟著叔父來豫章?莫非是見親家來的?”
“哪有?小女姐妹倆都是未嫁之身!”
劉敬和兩位姑娘聊天,時間長了,就慢慢熟了起來。翩姑娘健談,婉姑娘卻又靦腆,同為姐妹,性格大不同。
很快,船就到了永修縣,還沒靠岸,就聽到岸邊有百姓在叫:“是縣令和縣丞迴來了!”岸邊有七八百個百姓正在捕魚,看著船隻迴來,都很興奮。
魯肅卻感到驚訝,這麽人一起捕魚,還真少見。
“子敬,這鄱陽湖附近山越多,我們捕魚都是組隊來的,若是人少了,容易被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