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全息模擬犯罪直播,我隻演一次 作者:夜晚與星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翻開才知道,年代比葉桑桑想得更遠,已經是十年前,也就是1994年的案子了。
並且還是一起滅門案。
死者是南郊一戶普通住戶,爸爸媽媽小孩,外加爺爺奶奶五口人,全都被人殺死在家中。
更加令人驚悚的是,他們屍體全都被砍碎,塞到家裏各裝東西的器物中。
「這起案子是當年我和其他法醫一起辦的,當時我們還隻有兩個法醫,五口人花了我們足足半天才拚接好。」
他說著,像是想到了當初的場景,眉頭皺得死緊,麵沉如水。
葉桑桑看了一眼道:「關鍵的一點是,這個案子也沒有頭顱,隻通過衣著辨認出是那一家五口。」
「對!當時這個案子轟動全城。因為兇手是跟蹤孩子進的家門。那時候家家戶戶挨得近,附近都是熟悉的鄰裏鄰居,沒有什麽關門閉戶的觀念,兇手趁人不注意進入家門,拿刀趁人不注意迅速殺了人。」
「殺了過後,兇手甚至堂而皇之任由門戶開著,在屋子裏完成了肢解。隻是或許是新手,肢解得比較大塊。」
「發生這件事後,家家窗戶緊閉房門關緊,甚至都不敢單獨出門。而因為刑偵手段,以及沒人看見過兇手的麵貌,警方遲遲沒找到兇手。久而久之,就成了一起懸案。」
周建國嘆息一聲,說完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
案子頭部至今沒找到,現在又發生了類似的案件,他心裏感覺陣陣發麻,一晚上睡不著,感覺渾身冰涼。
索性他直接起來,去檔案室拿十年前的物證箱了。
他很害怕那個兇手,因為那兇手十分狡猾。
當年肢解,甚至都是用棉被鋪在地上,讓剁碎肢解沒發出聲音。
而且還做到了帶著屍體頭部離開沒驚動其他人。
這些足以說明,這是一個多麽難以對付的兇手。
「是同一兇手作案?」
葉桑桑旁邊男同事開口。
葉桑桑想了想,搖了搖頭,「94年的五口滅門案,按照我的推測,應該是一個年齡在25——30歲的青年,10年前15——20歲。這個年齡大多年輕氣盛,不太符合五口滅門案的兇手表現出來的謹慎。」
「當然,也不排除這個可能,隻是我猜測或許是模仿作案。」
畢竟按照周建國的說法,這個案子當年知道的人很多。
突然靈光一現模仿作案也不一定。
同事想了想覺得有道理,點點頭。
周建國拿著資料,感慨道:「這件案子,是不少局裏偵查員和法醫痕檢的痛,要是再出現類似的案子沒破,那真是要被罵無用了。」
「現在技術發展了,不會像十年前一樣的。」同事十分自信道。
葉桑桑沒說話,她決定多看看,試試能不能找出相同點。
看完自己的後,甚至接過周建國和同事的資料看起來。
白城不算是個小城市,法醫也並不清閑,中午接到了一起案子。
雖然是命案,但案情簡單,兇手當場被抓。
所以同事一個人去了,他們在局裏待命。
畢竟是熬到淩晨,中午休息時,還補了覺。
葉桑桑是被一陣急促的鈴聲吵醒的,身體的本能讓她立刻放下了交疊在辦公桌上的腿,從辦公的椅子上站起來。
「餵。」她拿起白色的固定電話道。
打電話的是昨天晚上接送葉桑桑的女警,「靜思姐快來靈溪公園,那邊的蘆葦叢發現了屍體。」
葉桑桑連忙答應下來。
正準備去看周建國,發現對方已經站起來,揉了一下自己的臉。
做好準備,兩人快速趕往現場。
封鎖現場需要不少民警,尤其靈溪公園逛的人多,需要看著以免好奇的人進去。
路上葉桑桑聽到,報警的是一個企圖找個隱秘涼快一點的地方釣魚的釣魚佬。
他左顧右盼,終於找到了那個點。
沒想到,走進去一看,蘆葦叢裏惡臭一片。
他最開始還以為是什麽野生動物死了腐爛了,低頭仔細對上碎肉,發現裏麵有指甲。
「那人直接嚇得癱軟在地上,過了好一會兒才想起拿起手機打電話給附近派出所的座機報警。」同行的警察道。
【果然,釣魚佬走得最偏,最容易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或者釣上來奇奇怪怪的東西。】
【這種事發生在釣魚佬上不足為奇。】
【我麻了,看見這我想起不好的迴憶。我之前就是一個釣魚佬,現在已經戒掉這個愛好了,別問我怎麽戒掉釣魚這個愛好的。】
葉桑桑望著窗外的景象,心裏感覺不好,因為天氣開始陰沉下來。
這景象,不會是要下雨吧。
很快他們到了靈溪公園。
公園裏管理方已經打開大門,讓警車直接進入。
車子一直開到東南角,然後下車步行三分鍾,麵前才出現一片蘆葦地。
夏天綠色的蘆葦高大,翠綠幽深。
葉桑桑心裏都感慨。
這麽深的蘆葦叢,釣魚的人怎麽敢進去找釣位,不怕栽倒下去無人扶?
看到法醫來了,觀察的偵查刑警們撥開了蘆葦,讓他們走進去。
「要下雨了,我們得加快速度,不行帶迴局裏拚,這會兒先注意重點部位。」
周建國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並且還是一起滅門案。
死者是南郊一戶普通住戶,爸爸媽媽小孩,外加爺爺奶奶五口人,全都被人殺死在家中。
更加令人驚悚的是,他們屍體全都被砍碎,塞到家裏各裝東西的器物中。
「這起案子是當年我和其他法醫一起辦的,當時我們還隻有兩個法醫,五口人花了我們足足半天才拚接好。」
他說著,像是想到了當初的場景,眉頭皺得死緊,麵沉如水。
葉桑桑看了一眼道:「關鍵的一點是,這個案子也沒有頭顱,隻通過衣著辨認出是那一家五口。」
「對!當時這個案子轟動全城。因為兇手是跟蹤孩子進的家門。那時候家家戶戶挨得近,附近都是熟悉的鄰裏鄰居,沒有什麽關門閉戶的觀念,兇手趁人不注意進入家門,拿刀趁人不注意迅速殺了人。」
「殺了過後,兇手甚至堂而皇之任由門戶開著,在屋子裏完成了肢解。隻是或許是新手,肢解得比較大塊。」
「發生這件事後,家家窗戶緊閉房門關緊,甚至都不敢單獨出門。而因為刑偵手段,以及沒人看見過兇手的麵貌,警方遲遲沒找到兇手。久而久之,就成了一起懸案。」
周建國嘆息一聲,說完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
案子頭部至今沒找到,現在又發生了類似的案件,他心裏感覺陣陣發麻,一晚上睡不著,感覺渾身冰涼。
索性他直接起來,去檔案室拿十年前的物證箱了。
他很害怕那個兇手,因為那兇手十分狡猾。
當年肢解,甚至都是用棉被鋪在地上,讓剁碎肢解沒發出聲音。
而且還做到了帶著屍體頭部離開沒驚動其他人。
這些足以說明,這是一個多麽難以對付的兇手。
「是同一兇手作案?」
葉桑桑旁邊男同事開口。
葉桑桑想了想,搖了搖頭,「94年的五口滅門案,按照我的推測,應該是一個年齡在25——30歲的青年,10年前15——20歲。這個年齡大多年輕氣盛,不太符合五口滅門案的兇手表現出來的謹慎。」
「當然,也不排除這個可能,隻是我猜測或許是模仿作案。」
畢竟按照周建國的說法,這個案子當年知道的人很多。
突然靈光一現模仿作案也不一定。
同事想了想覺得有道理,點點頭。
周建國拿著資料,感慨道:「這件案子,是不少局裏偵查員和法醫痕檢的痛,要是再出現類似的案子沒破,那真是要被罵無用了。」
「現在技術發展了,不會像十年前一樣的。」同事十分自信道。
葉桑桑沒說話,她決定多看看,試試能不能找出相同點。
看完自己的後,甚至接過周建國和同事的資料看起來。
白城不算是個小城市,法醫也並不清閑,中午接到了一起案子。
雖然是命案,但案情簡單,兇手當場被抓。
所以同事一個人去了,他們在局裏待命。
畢竟是熬到淩晨,中午休息時,還補了覺。
葉桑桑是被一陣急促的鈴聲吵醒的,身體的本能讓她立刻放下了交疊在辦公桌上的腿,從辦公的椅子上站起來。
「餵。」她拿起白色的固定電話道。
打電話的是昨天晚上接送葉桑桑的女警,「靜思姐快來靈溪公園,那邊的蘆葦叢發現了屍體。」
葉桑桑連忙答應下來。
正準備去看周建國,發現對方已經站起來,揉了一下自己的臉。
做好準備,兩人快速趕往現場。
封鎖現場需要不少民警,尤其靈溪公園逛的人多,需要看著以免好奇的人進去。
路上葉桑桑聽到,報警的是一個企圖找個隱秘涼快一點的地方釣魚的釣魚佬。
他左顧右盼,終於找到了那個點。
沒想到,走進去一看,蘆葦叢裏惡臭一片。
他最開始還以為是什麽野生動物死了腐爛了,低頭仔細對上碎肉,發現裏麵有指甲。
「那人直接嚇得癱軟在地上,過了好一會兒才想起拿起手機打電話給附近派出所的座機報警。」同行的警察道。
【果然,釣魚佬走得最偏,最容易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或者釣上來奇奇怪怪的東西。】
【這種事發生在釣魚佬上不足為奇。】
【我麻了,看見這我想起不好的迴憶。我之前就是一個釣魚佬,現在已經戒掉這個愛好了,別問我怎麽戒掉釣魚這個愛好的。】
葉桑桑望著窗外的景象,心裏感覺不好,因為天氣開始陰沉下來。
這景象,不會是要下雨吧。
很快他們到了靈溪公園。
公園裏管理方已經打開大門,讓警車直接進入。
車子一直開到東南角,然後下車步行三分鍾,麵前才出現一片蘆葦地。
夏天綠色的蘆葦高大,翠綠幽深。
葉桑桑心裏都感慨。
這麽深的蘆葦叢,釣魚的人怎麽敢進去找釣位,不怕栽倒下去無人扶?
看到法醫來了,觀察的偵查刑警們撥開了蘆葦,讓他們走進去。
「要下雨了,我們得加快速度,不行帶迴局裏拚,這會兒先注意重點部位。」
周建國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