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全息模擬犯罪直播,我隻演一次 作者:夜晚與星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逃》這個字,就非常簡明扼要描述了她需要做的事。
現在這個副本叫《一封書信》,葉桑桑不知道此書信時不時彼書信,但不妨礙她閱讀。
為什麽對書信這一詞有疑惑,是因為並沒有開頭署名是給誰的和結束署名。
即便如此,也給人一種書信感,是因為書信的開頭。
一個她說,冒昧打攪您,隕星前輩。聽聞您最近在構思一本新書沒有靈感,作為您多年的讀者,特地給您來信一封希望以一個故事,讓您獲得一些新書的靈感。
這樣的格式,既像書稿又和來信沾邊。
葉桑桑看完了第一段,隨後繼續看了下去。
這個片段,是以一個女性讀者的口吻敘述的,對方十年前經歷的一場案子。
她說她住在蘇城的鄉下,老家是青石板路加徽派建築的小鎮,典型的江南水鄉。
大概描述了環境,學校是怎麽樣的,和妹妹的學習,隨後切入了主題。
她和她的妹妹,她們感情很好。因為學校的一些事,妹妹最近心情不好,她總愛帶對方四處走走散步,消磨難得的休息時光,後來在某一次他們認識了同樣一個年輕人,一個外來暫住的年輕人。
一個年輕英俊,皮膚白皙,很有書卷氣的青年。
兩人彼時在鎮上唯一的高中就讀,偶遇青年後,他們不約而同選擇了常去書店,在書店偶遇青年。
信裏花了很多筆墨描述青年與小鎮截然不同的一切,以及他身上那種吸引人,讓人不自覺戴上濾鏡的畫家職業。
姐姐幾乎第一眼,就被對方身上獨特的氣質所迷惑。
妹妹並沒有表現出什麽,隻是每次姐姐說去書店時,她都會跟著一起去。
青春少女的滾燙又羞澀,每一次接觸讓少女欲語還休,心怦然跳動。
葉桑桑即使不太理解,可還是沒有選擇跳過這段進行閱讀。
時間長了,妹妹也愛跟著姐姐一起去。
姐姐和妹妹的心思,昭然若揭。
這樣的氛圍,維持了接近半年。
即使期間少女被父母發現,讓她們不要接觸外來的人,被扇了耳光也依舊沒有減少半分感情。
他們之間的氛圍,隨著筆觸變得越發黏膩。
可漸漸地,姐姐發現,妹妹也喜歡上了畫家。
她甚至早她一步,獻身……懷上了畫家的孩子。
在妹妹口中,畫家準備將妹妹帶走。
她很生氣也很嫉妒,她和父母說了,將這件事鬧大了。
妹妹被爸媽拉去了外地醫院墮胎。
葉桑桑微微蹙眉。
【狗血的故事。】
【這居然是真實發生的!】
【沉默,看得我和桑姐表情一樣了。】
告發後,姐姐去找了畫家。
因為這件事從發生到結束,畫家都懦弱沒有出麵。
可讓她震驚的是,畫家的房子裏,還有其他女孩。
姐姐本以為隻有她們姐妹,她瞬間濾鏡破碎。
本來她以為,隻是妹妹想搶奪她的東西,畫家隻是更喜歡妹妹。
可現在看來,隻是她一廂情願而已。
或者他們都被玩弄了。
她聽著房子裏女人叫喊的聲音,恍惚迴了家。
過了一段時間,妹妹自殺了。
畫家也在一個清晨,穿過晨霧離開了那座小鎮。
葉桑桑盯著看了幾秒,沉默了半分鍾,繼續往下看。
【這發展,真是快速。】
【文筆挺細膩的,但感覺對於作家來說,不算稀奇。】
【我的天,為什麽突然這樣,用不著死吧。】
【不一定,一時接受不了,也是正常的。】
對於觀眾來說,尤其是二十多歲之後,他們已經學會接受青春期會犯錯,愛上了一個人,被發現墮胎雖然很傷父母臉麵,但如果父母都帶著去墮胎了,那過些年這件事也就這麽算了。
不過也有部分比較理解,2007年的十年前,是1997年,那個年代民風不算開放,可能承受不住來自父母的壓力,還有別人的眼光,選擇了自殺。
葉桑桑放下第一頁,隔著證物袋開始看起了第二頁書信。
第二頁書信也表達了姐姐的不解,經過給父母告狀的巨大惶然和妹妹遭遇帶來的愧疚後,她清醒了一些。
妹妹自殺前,她問過妹妹,為什麽要和畫家在一起呢?
妹妹麻木地坐在那裏,並不迴答她的話。
她以為她們是競爭關係,轉身離開。
而這一走,就是和妹妹的永別。
再次見到妹妹,是她鎮子裏的人從井裏撈出來,蒼白髮脹的屍體。
姐姐崩潰了,可她第一個想到的,是去找當時還沒離開的畫家質問。
她想問,為什麽一言不發,為什麽要和妹妹在一起。
甚至她在想,她不可以嗎?為什麽她不可以。
帶著女孩的天真以及自我。
畫家依舊一言不發,爸爸媽媽卻並沒有追究。
因為他們依靠女兒獲得了一筆錢,所以他們選擇讓這件事過去,甚至這件事都沒有驚動警方。
「我的心停留在了那個時間,可隨著我長大,我漸漸對妹妹的死產生了疑惑。一些不尋常的東西,我漸漸知曉。」
「比如,妹妹其實不是和他兩情相悅,她是被侵犯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現在這個副本叫《一封書信》,葉桑桑不知道此書信時不時彼書信,但不妨礙她閱讀。
為什麽對書信這一詞有疑惑,是因為並沒有開頭署名是給誰的和結束署名。
即便如此,也給人一種書信感,是因為書信的開頭。
一個她說,冒昧打攪您,隕星前輩。聽聞您最近在構思一本新書沒有靈感,作為您多年的讀者,特地給您來信一封希望以一個故事,讓您獲得一些新書的靈感。
這樣的格式,既像書稿又和來信沾邊。
葉桑桑看完了第一段,隨後繼續看了下去。
這個片段,是以一個女性讀者的口吻敘述的,對方十年前經歷的一場案子。
她說她住在蘇城的鄉下,老家是青石板路加徽派建築的小鎮,典型的江南水鄉。
大概描述了環境,學校是怎麽樣的,和妹妹的學習,隨後切入了主題。
她和她的妹妹,她們感情很好。因為學校的一些事,妹妹最近心情不好,她總愛帶對方四處走走散步,消磨難得的休息時光,後來在某一次他們認識了同樣一個年輕人,一個外來暫住的年輕人。
一個年輕英俊,皮膚白皙,很有書卷氣的青年。
兩人彼時在鎮上唯一的高中就讀,偶遇青年後,他們不約而同選擇了常去書店,在書店偶遇青年。
信裏花了很多筆墨描述青年與小鎮截然不同的一切,以及他身上那種吸引人,讓人不自覺戴上濾鏡的畫家職業。
姐姐幾乎第一眼,就被對方身上獨特的氣質所迷惑。
妹妹並沒有表現出什麽,隻是每次姐姐說去書店時,她都會跟著一起去。
青春少女的滾燙又羞澀,每一次接觸讓少女欲語還休,心怦然跳動。
葉桑桑即使不太理解,可還是沒有選擇跳過這段進行閱讀。
時間長了,妹妹也愛跟著姐姐一起去。
姐姐和妹妹的心思,昭然若揭。
這樣的氛圍,維持了接近半年。
即使期間少女被父母發現,讓她們不要接觸外來的人,被扇了耳光也依舊沒有減少半分感情。
他們之間的氛圍,隨著筆觸變得越發黏膩。
可漸漸地,姐姐發現,妹妹也喜歡上了畫家。
她甚至早她一步,獻身……懷上了畫家的孩子。
在妹妹口中,畫家準備將妹妹帶走。
她很生氣也很嫉妒,她和父母說了,將這件事鬧大了。
妹妹被爸媽拉去了外地醫院墮胎。
葉桑桑微微蹙眉。
【狗血的故事。】
【這居然是真實發生的!】
【沉默,看得我和桑姐表情一樣了。】
告發後,姐姐去找了畫家。
因為這件事從發生到結束,畫家都懦弱沒有出麵。
可讓她震驚的是,畫家的房子裏,還有其他女孩。
姐姐本以為隻有她們姐妹,她瞬間濾鏡破碎。
本來她以為,隻是妹妹想搶奪她的東西,畫家隻是更喜歡妹妹。
可現在看來,隻是她一廂情願而已。
或者他們都被玩弄了。
她聽著房子裏女人叫喊的聲音,恍惚迴了家。
過了一段時間,妹妹自殺了。
畫家也在一個清晨,穿過晨霧離開了那座小鎮。
葉桑桑盯著看了幾秒,沉默了半分鍾,繼續往下看。
【這發展,真是快速。】
【文筆挺細膩的,但感覺對於作家來說,不算稀奇。】
【我的天,為什麽突然這樣,用不著死吧。】
【不一定,一時接受不了,也是正常的。】
對於觀眾來說,尤其是二十多歲之後,他們已經學會接受青春期會犯錯,愛上了一個人,被發現墮胎雖然很傷父母臉麵,但如果父母都帶著去墮胎了,那過些年這件事也就這麽算了。
不過也有部分比較理解,2007年的十年前,是1997年,那個年代民風不算開放,可能承受不住來自父母的壓力,還有別人的眼光,選擇了自殺。
葉桑桑放下第一頁,隔著證物袋開始看起了第二頁書信。
第二頁書信也表達了姐姐的不解,經過給父母告狀的巨大惶然和妹妹遭遇帶來的愧疚後,她清醒了一些。
妹妹自殺前,她問過妹妹,為什麽要和畫家在一起呢?
妹妹麻木地坐在那裏,並不迴答她的話。
她以為她們是競爭關係,轉身離開。
而這一走,就是和妹妹的永別。
再次見到妹妹,是她鎮子裏的人從井裏撈出來,蒼白髮脹的屍體。
姐姐崩潰了,可她第一個想到的,是去找當時還沒離開的畫家質問。
她想問,為什麽一言不發,為什麽要和妹妹在一起。
甚至她在想,她不可以嗎?為什麽她不可以。
帶著女孩的天真以及自我。
畫家依舊一言不發,爸爸媽媽卻並沒有追究。
因為他們依靠女兒獲得了一筆錢,所以他們選擇讓這件事過去,甚至這件事都沒有驚動警方。
「我的心停留在了那個時間,可隨著我長大,我漸漸對妹妹的死產生了疑惑。一些不尋常的東西,我漸漸知曉。」
「比如,妹妹其實不是和他兩情相悅,她是被侵犯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