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榮聞言驚訝道:“正是小人為師,隻是師傅深居簡出,不知少主何以聽聞為師名號?”


    徐珪腦袋瓜子一轉,輕輕鬆鬆掩飾過去:“蓬萊槍神之名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雖說徐珪此時在和花榮談論童淵,但心裏想著的卻是趙雲,便有一茬沒一茬的向花榮詢問趙雲的消息。


    花榮說道:“子龍師兄不久前隨我一同下山,投奔公孫瓚去了。”


    徐珪有一點小失望,但轉念一想,隻要沒在劉大耳手下,牆角都是好挖的!


    隨後便和花榮寒暄了一番,提到主公失散,花榮又是一陣唏噓,徐珪也陪著他唏噓,心想著做做樣子嘛,有利無害。


    突然楊誌說道:“花榮兄弟,可還認得灑家?”


    原來正在一旁的楊誌見主仆兩人提起往事,難免有點悲傷,便轉個話題打斷。


    花榮聞言一看,驚喜道:“楊誌兄弟,不想你我居然在此相見!”


    說著便上前和楊誌熱情的擁抱,楊誌也上前,兩個男子漢抱在一起,表情流露出濃濃的思念和欣喜,雖然夾雜著一些憂傷,但男子漢大丈夫,又怎會被小憂傷所左右?


    各自聊了一番,花榮跪下說道:“既然少主已為軍候,花榮便在此投軍,為少主效命!”


    徐珪扶起花榮,朗聲說道:“花榮兄如今一身本事,屈身為我手下一卒,豈不屈才,還是往投他人去吧。”


    花榮剛被扶起來,聞言便又跪下磕頭道:“我受主公恩惠,卻不能保全主公家人,心中有愧,現在學藝在身,恰巧遇到少主,哪有離開之理,願為一卒,誓死效命。”


    徐珪心裏高興,當下扶起花榮,笑道:“好好,得花榮兄弟相助,討黃巾便易如反掌!”


    主仆三人又聊了根本不存在的虛假記憶很久,但感情卻真真實實的加深了。


    就這樣,徐珪讓楊誌和花榮每天訓練手下的士兵,楊誌教槍法和刀法,花榮教射箭,自己有時也和士兵們一起學習,有時則裝模作樣的指點指點,憑著做廣播操的經驗讓他們動作盡量整齊一些,閑暇之餘教他們軍體拳強身健體,至於其他的技巧,自己則留著,要做到真人不露像。


    兩個月下來,這支五百人的小部隊已經擁有了不俗的戰鬥力,而且對徐珪楊誌花榮等人很是信服,徐珪更為高興的是他獲得了100能力點,現在又有250點了。


    終於有一天,眾人正在操練,突然一士兵來報:“中侯有令,命徐珪著部下士兵前往軍營待命。”


    徐珪當即率領部下前去報到,隻見劉關張也在,兩個多月不見部下士兵看起來更加強悍,好像比自己部下勝出不少。


    鄒靖見人已來齊,朗聲說道:“斥候來報,黃巾逆賊程遠誌率軍五萬犯涿郡,請各位隨我去征剿黃巾。”


    說罷披掛上馬,自帶士兵兩萬,劉備徐珪及其他軍候,騎都尉,校尉各自統兵,總計四萬前往涿郡。


    行至大興山下,與黃巾賊相遇,鄒靖揚鞭大罵:“反國逆賊,何不早降!”


    程遠誌聞言大怒,遣副將鄧茂出戰,張飛拍馬準備上前,楊誌搶先一步衝出,直取鄧茂,戰無三合,一槍戳中鄧茂心窩,登時翻身落馬,一命嗚唿。


    程遠誌見來將兇猛,便揮軍掩殺,花榮說道:“且看我神箭。”


    當下彎弓搭箭,瞄準程遠誌,一箭射出,不偏不倚,正中眉心,程遠誌向後仰去落馬而死,眾人無不驚奇。


    要知道,兩軍距離約有六十丈,也就是大約一百四十米,這麽遠的距離一箭命中眉心,箭法沒的說。


    鄒靖見黃巾軍一時群龍無首,命全軍衝鋒,而黃巾軍因連死兩員大將戰意全無,投降者不計其數,眾人大勝而迴。


    後來統計了一下,約有三萬五千人投降,鄒靖從中選擇精壯者,共計六千編入軍隊,其餘解散迴鄉。


    這一仗徐珪獲得了100功勳點,因為楊誌花榮各殺一將,程遠誌和鄧茂都沒有步入三流武將隊列,一人隻有50功勳點。


    到了幽州,劉焉親自迎接眾人,好好犒賞了一頓。


    席間,劉備又來‘查水表’,一直和花榮攀談,開頭一句話便是“吾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接著便一通天花亂墜,誇花榮一表人才,英明神武,箭法超群,拉攏之意不言自明,徐珪在一旁看到恨不得抽這大耳朵幾巴掌。


    散席後,徐珪楊誌花榮一行準備迴營,劉備帶著關張來,又和徐珪等人搭訕了一番。


    徐珪心中已經對劉備幾乎沒有一絲好感了,就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劉備吹逼,反正花榮楊誌現在對我幾乎死忠,你就挖牆腳去吧,能挖走算你本事,我徐珪服了,但我就賭你挖不走,劉備瞎侃了半個時辰,詞窮了,才歎了口氣離去。


    徐珪心中不由得得意起來:想挖人?等你地位高點再說吧,就你和我平級的地位你怎麽挖?


    眾人迴到營中,各自休息,一宿無話。


    次日清晨,劉焉會合眾將,高聲喝問:“青州太守龔景受困於黃巾賊,賊眾甚多,兩萬有餘,特發牒文向我求救,然而現在中侯率軍在外,營中無人,誰人願前往滅賊!”


    十幾個騎都尉,校尉聞言麵麵相覷,一言不發,劉備則在一旁靜觀其變,場麵很是尷尬。


    徐珪出列拱手迴答:“在下願往。”


    劉焉大喜,朗聲說道:“賊軍勢大,然你所部不過五百,現封你為校尉,增兵兩千,前往破敵。”


    徐珪領命,率眾而去,臨走之時瞥了一眼劉備,隻見他雙眼微閉,不知道在想什麽,徐珪搖了搖頭,也不管這個大耳朵,啟程出征。


    在路上,花榮問道:“少主,賊軍勢大,我軍不過兩千五,且多是新進兵勇,如何破敵?”


    徐珪想了想:“我們軍隊少,斷不可正麵迎敵,我聽說青州一帶山巒頗多,樹木茂盛,不妨設計誘敵殲之。”


    “不知少主有何妙計?”


    徐珪剛準備開話,楊誌便說道:“何必如此麻煩,以灑家之見,率軍直衝即可,在下願為先鋒!”


    “不可!”徐珪一聲斷喝,“幽州青州相距甚遠,約有五百裏,我軍一路奔襲,士兵必定疲憊,斷不可突擊。”


    楊誌覺得有理,點頭便不再說話。


    徐珪接著說道:“在離城10裏處紮營,等我視察一番再做定奪,全軍加速行軍!”


    四天後,便到城外10裏,果然黃巾把城池圍困得水泄不通,徐珪實地考察了一番,發現青州城外恰好有兩座山嶺相對,領上樹木茂盛,極利伏兵,心中頓時計策生成,當即便向小三國下令:“我要把我的10點屬性點全加到力量上。”


    “報告主公,增加後當前力量已達88,武力值達到80,已步入二流武將行列,獲得100能力點獎勵,當前350點。”


    徐珪聽了一愣:“怎麽屬性高了這麽多?”


    小三國迴答道:“在這幾個月的曆練中,您的屬性得到一些提升,目前屬性如下:力量:88,技巧:80,敏捷:62,武力:80,統率:36,謀略:46,政治:34。”


    徐珪聽了心中喜悅不已,雖然統率謀略政治低到沒朋友,但武力也勉強拿的出手了。


    迴到營地,向楊誌花榮兩人說道:“剛才我探察了一下地形,兩邊山嶺極利伏兵,楊兄可率兵一千伏於左嶺,花兄可率兵一千伏於右嶺,我自領五百前往誘敵,等賊人至嶺下你們二人可率兵殺出,賊軍必破。”


    楊誌花榮連說:“不可,怎麽可以讓少主冒此風險。”


    徐珪滿是自信地微笑著:“二位兄弟且看我本領。”


    見少主這麽有把握,楊誌和花榮便也不多想,依照徐珪的安排各守其位。


    各自布置完畢,徐珪率兵鼓噪而進,賊眾迎戰,黃巾軍中兩人策馬而出,見來者不過五百,輕蔑的高聲喝道:“我們是黃巾渠帥郭太,白饒,就你們這點人也敢來送死。”


    立馬引兵來戰,徐珪所部假裝不敵,且戰且走,黃巾軍多是無腦農民,哪會起疑?圍困這麽多天快要閑出個鳥來了,正好來這麽點人發泄發泄,便一路狂追,剛追到山下,突然兩邊伏兵盡出,殺下山來,楊誌一槍挑了郭太,花榮一槍挑了白饒。


    黃巾見主將被秒殺,當即大亂,四處逃竄。


    徐珪見勢引兵迴殺,青州太守龔景見有人來援,也下令全軍出擊,四路人馬把黃巾包了個圈,一番衝殺,兩萬餘黃巾死傷過半,其餘皆降,被龔景收了,而徐珪人馬不過損失兩百餘人。


    大勝後,龔景喜出望外,犒賞一番自然不在話下。


    (有書友反應打黃巾軍時的戰鬥寫的太簡單,全是一下一個,這裏小白是覺得沒必要詳寫,畢竟個人認為這些黃巾軍武力並不高,麵對花榮楊誌已經如同遇到boss了,還請見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無限亂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臉小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臉小白並收藏三國之無限亂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