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頁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 作者:若蘭之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知道了。」
謝琅自知理虧,揉了揉鼻子,悶聲應了句。
謝蘭峰到底還是道:「你娘是習武之人,身體沒問題,就是因為你的事耗了不少心力,前陣子與人賽馬摔傷了腿,不便行走,不然今夜怕就要跑到營裏來看你。」
謝琅一怔。
他娘騎術在軍中也是出了名的,能發生墜馬這種失誤,多半是心神不寧。
多半還是因為他的緣故。
他自小獨立慣了,喜歡在軍營裏摸爬滾打,不似老三喜歡膩在娘身邊,以前一心想建功立業揚名立萬,其實與娘的感情遠不如大哥與老三。
甚至覺得娘太過偏心老三。
如今聽了這話,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愧疚,道:「等此間事了,我一定迴去好好跟娘賠罪。」
那廂,韓雲濤已經折返迴來。
謝琅與他見過禮,想起另一事,與謝蘭峰道:「二叔他——」
「我與你三叔已經知道。」
謝蘭峰神色倒平靜。
「他視文卿為親子,一時之間接受不了事實、過不去那道坎也正常。」
「可他也是朝廷的將軍,若一味陷在舊情不能自拔,也萬萬不該。他既請命鎮守寧州,便由他去吧,你不必因此自責。」
韓雲濤亦嘆氣。
「你二叔當年受過陸相之恩,才會在西京慘案發生後,冒死救出陸相唯一血脈。」
「可惜,好好的忠良之後,移心改性,成了助紂為虐的劊子手。你二叔心裏難過,也在情理之中。給他些時間,讓他自己冷靜一下吧!」
「如今他待在行轅裏,不願見人,隻讓李梧幾個親兵守在跟前,除了痛惜,怕也是覺得愧對陸相,愧對你父親,未盡好教導之責,無顏見我們。」
謝琅點頭。
要告退,謝蘭峰忽道:「站著。」
謝琅隻能停步。
「爹還有事?」
謝蘭峰上上下下打量他幾眼,問:「你許久未見你三叔,不陪你三叔說說話,著急忙慌要去何處?」
謝琅:「……」
謝琅清了清嗓子,道:「我不得去安置一下隨我一起北上的部將們。」
謝蘭峰一臉鬼才信的表情。
措辭半晌,皺眉說出一句:「別怪我沒提醒你,這是軍中,他是君,你是臣,你若再敢——」
「知道知道,我若再敢犯渾,您就打斷我一條腿還不成麽?」
「行了,爹,孩兒真的還有要事處置,先退下了。」
謝琅一邊說一邊後退,說完,一溜煙兒就滑出了帳門。
謝蘭峰:「……」
謝蘭峰氣不打一處來,到底衝著帳外道:「讓李崖給你抹點藥!」
「知道!」
還有迴聲。
「這個混帳東西!」
謝蘭峰忍不住罵了句。
韓雲濤搖頭而笑,道:「行了,大哥就別與這混帳小子一般計較了。」
「今夜難道有空,正好咱們兄弟喝一杯。」
「你呀,還跟以前一樣,慣會護著這混帳。」
二人一道在案後坐了,親兵立刻端了新燙好的酒和肉食上來。
韓雲濤倒了兩碗熱酒出來,將一碗推到謝蘭峰麵前,道:「唯慎如今也封了王,也是要臉麵的,大哥豈能還如以前一般,在人前那般教訓他。」
謝蘭峰咂摸了一口酒,道:「若不這樣,我如何同整個北境軍交代。」
「你不也這般想麽,你若想阻止,早就站出來了,何至於等到現在才心疼。」
韓雲濤又是一笑。
「不過要我說,這小子是該打,隻帶著兩營兵馬就敢跑到西京打霍烈,誰給他這麽大的膽子,便是大哥當年,也沒這般冒進過,也虧得這小子運氣好,沒把命交代在西京。大哥嘴上不聞不問,還放話要斷絕父子關係,心裏其實也掛念著這混小子吧?」
謝蘭峰默然。
沒正麵迴答這個問題,而是道:「今日我瞧了兩眼他帶迴來的那批騎兵,他們配備的戰甲和武器,與北境軍大為不同,看來,與霍烈交手這麽長時間,這小子成長了不少。」
韓雲濤道:「所以古人常言福禍相依,誠不欺人。你我領兵打仗這麽多年,深知兵家大忌便是故步自封,這些年北梁來勢洶洶,野草一般難以撲滅,不就是因為李淳陽苦心鑽研咱們漢人的文化兵法麽?唯慎能去西京闖出一番天地,是好事。」
「若他一直留在北郡,有你這個威震四方的定淵王在,他這個毛頭小子,不知何時才有出頭之日呢。再者,這小子領兵打仗自我意識太旺盛,不按套路出牌,有時能出奇製勝,有時也要栽大跟頭,隻靠軍法是管不住的,倒不如讓他自己去拚,自己去闖,自己去感受。我瞧著這迴迴來,這小子可沉穩多了。」
「自然,這小子領兵造反,雖然太過叛逆了些,可到底也是做了件好事。」
帳中一靜。
韓雲濤道:「這些年,世家當政,既要拉攏謝氏,又要打壓謝氏,光是軍餉糧草兩項,不知耗費了大哥多少精力去與朝廷周旋,有時候簡直比行軍打仗還累。便是先帝,亦為穩固權勢,把謝氏當做與世家博弈的工具。而今唯慎這份從龍之功,也算是給北境三十萬大軍最強大的一份保障了。」
「要說擔心,也不是全然沒有。」
「知道了。」
謝琅自知理虧,揉了揉鼻子,悶聲應了句。
謝蘭峰到底還是道:「你娘是習武之人,身體沒問題,就是因為你的事耗了不少心力,前陣子與人賽馬摔傷了腿,不便行走,不然今夜怕就要跑到營裏來看你。」
謝琅一怔。
他娘騎術在軍中也是出了名的,能發生墜馬這種失誤,多半是心神不寧。
多半還是因為他的緣故。
他自小獨立慣了,喜歡在軍營裏摸爬滾打,不似老三喜歡膩在娘身邊,以前一心想建功立業揚名立萬,其實與娘的感情遠不如大哥與老三。
甚至覺得娘太過偏心老三。
如今聽了這話,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愧疚,道:「等此間事了,我一定迴去好好跟娘賠罪。」
那廂,韓雲濤已經折返迴來。
謝琅與他見過禮,想起另一事,與謝蘭峰道:「二叔他——」
「我與你三叔已經知道。」
謝蘭峰神色倒平靜。
「他視文卿為親子,一時之間接受不了事實、過不去那道坎也正常。」
「可他也是朝廷的將軍,若一味陷在舊情不能自拔,也萬萬不該。他既請命鎮守寧州,便由他去吧,你不必因此自責。」
韓雲濤亦嘆氣。
「你二叔當年受過陸相之恩,才會在西京慘案發生後,冒死救出陸相唯一血脈。」
「可惜,好好的忠良之後,移心改性,成了助紂為虐的劊子手。你二叔心裏難過,也在情理之中。給他些時間,讓他自己冷靜一下吧!」
「如今他待在行轅裏,不願見人,隻讓李梧幾個親兵守在跟前,除了痛惜,怕也是覺得愧對陸相,愧對你父親,未盡好教導之責,無顏見我們。」
謝琅點頭。
要告退,謝蘭峰忽道:「站著。」
謝琅隻能停步。
「爹還有事?」
謝蘭峰上上下下打量他幾眼,問:「你許久未見你三叔,不陪你三叔說說話,著急忙慌要去何處?」
謝琅:「……」
謝琅清了清嗓子,道:「我不得去安置一下隨我一起北上的部將們。」
謝蘭峰一臉鬼才信的表情。
措辭半晌,皺眉說出一句:「別怪我沒提醒你,這是軍中,他是君,你是臣,你若再敢——」
「知道知道,我若再敢犯渾,您就打斷我一條腿還不成麽?」
「行了,爹,孩兒真的還有要事處置,先退下了。」
謝琅一邊說一邊後退,說完,一溜煙兒就滑出了帳門。
謝蘭峰:「……」
謝蘭峰氣不打一處來,到底衝著帳外道:「讓李崖給你抹點藥!」
「知道!」
還有迴聲。
「這個混帳東西!」
謝蘭峰忍不住罵了句。
韓雲濤搖頭而笑,道:「行了,大哥就別與這混帳小子一般計較了。」
「今夜難道有空,正好咱們兄弟喝一杯。」
「你呀,還跟以前一樣,慣會護著這混帳。」
二人一道在案後坐了,親兵立刻端了新燙好的酒和肉食上來。
韓雲濤倒了兩碗熱酒出來,將一碗推到謝蘭峰麵前,道:「唯慎如今也封了王,也是要臉麵的,大哥豈能還如以前一般,在人前那般教訓他。」
謝蘭峰咂摸了一口酒,道:「若不這樣,我如何同整個北境軍交代。」
「你不也這般想麽,你若想阻止,早就站出來了,何至於等到現在才心疼。」
韓雲濤又是一笑。
「不過要我說,這小子是該打,隻帶著兩營兵馬就敢跑到西京打霍烈,誰給他這麽大的膽子,便是大哥當年,也沒這般冒進過,也虧得這小子運氣好,沒把命交代在西京。大哥嘴上不聞不問,還放話要斷絕父子關係,心裏其實也掛念著這混小子吧?」
謝蘭峰默然。
沒正麵迴答這個問題,而是道:「今日我瞧了兩眼他帶迴來的那批騎兵,他們配備的戰甲和武器,與北境軍大為不同,看來,與霍烈交手這麽長時間,這小子成長了不少。」
韓雲濤道:「所以古人常言福禍相依,誠不欺人。你我領兵打仗這麽多年,深知兵家大忌便是故步自封,這些年北梁來勢洶洶,野草一般難以撲滅,不就是因為李淳陽苦心鑽研咱們漢人的文化兵法麽?唯慎能去西京闖出一番天地,是好事。」
「若他一直留在北郡,有你這個威震四方的定淵王在,他這個毛頭小子,不知何時才有出頭之日呢。再者,這小子領兵打仗自我意識太旺盛,不按套路出牌,有時能出奇製勝,有時也要栽大跟頭,隻靠軍法是管不住的,倒不如讓他自己去拚,自己去闖,自己去感受。我瞧著這迴迴來,這小子可沉穩多了。」
「自然,這小子領兵造反,雖然太過叛逆了些,可到底也是做了件好事。」
帳中一靜。
韓雲濤道:「這些年,世家當政,既要拉攏謝氏,又要打壓謝氏,光是軍餉糧草兩項,不知耗費了大哥多少精力去與朝廷周旋,有時候簡直比行軍打仗還累。便是先帝,亦為穩固權勢,把謝氏當做與世家博弈的工具。而今唯慎這份從龍之功,也算是給北境三十萬大軍最強大的一份保障了。」
「要說擔心,也不是全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