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頁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 作者:若蘭之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音站在雨中,還是那副古井無波的神色,道:「不會。」
眾人不知他這份自信從何而來。
也有不服氣的小聲嘀咕:「歷來新君登基,行登基大典,都要由託孤太傅親自扶著進入千秋殿,行冊封禮。咱們這位新君,要自己走上去麽?」
「眼下朝中德高望重者,唯顧閣老一人。顧閣老不露麵,便是不認同這新君人選。」
「這不是廢話,蕭氏皇族宗親又不是死絕了,顧閣老怎麽可能支持一個外姓人繼承大統。」
梁音麵無表情聽著。
如聽蚊蠅聒噪。
他掌禮部,能主宰新君人選,就能主宰所有流程。
——
顧府大門外。
謝琅伸手,緊握住了衛瑾瑜的手。
兩人再度相視一笑,衛瑾瑜上前,敲開了府門,同門房道:「我欲拜見閣老,煩請通稟。」
門房知少年如今身份非同一般,應是,忙去通報。
顧府內。
顧淩洲一身紫袍,沉默立在藏書閣一層,顧氏先祖畫像之前,望著匾額上所書「文行忠信」四字。
顧忠在一側侍奉。
距門房稟報過去已經一刻。
顧忠道:「新帝登基大典舉行在即,閣老若不露麵,恐怕天下人都會覺得閣老對新君不滿。」
顧淩洲淡淡道:「你以為,他是因為在意這個,才來見本輔麽?」
顧忠不敢妄言。
隻道:「閣老不見這孩子,自然是不滿,既然不滿,為何要當眾揭穿趙王罪行?趙王雖然失德,卻是最名正言順可繼承大統的人選。」
顧淩洲道:「趙王太倚仗裴氏,一個德行敗壞,心腸歹毒,靠世家立足的皇子,如何有資格成為君王,又如何能愛民如子,將江山社稷放在第一位。」
顧忠:「趙王失德,還有其他宗室血脈,隻要用心找,總能找出沾親帶故的。」
顧淩洲目光幽沉:「如今非太平之世,而是亂世,隨便找個人來繼承皇位,豈有能力整飭超綱,平息四方動盪。」
顧忠:「謝氏那位世子,應當有此魄力。」
顧淩洲直接冷哼:「那樣狷狂囂張的性子,若登基為帝,大淵豈有安寧之日。」
顧忠聽得困惑。
所以,閣老心中合格的新君人選,到底是何人。
顧府外,半個時辰已過。
府中仍毫無動靜。
衛瑾瑜並沒有覺得多失望,因今日過來,他本就沒有抱太多希望。
少年郎展袍跪落,對著顧府大門鄭重一拜。
幾乎同時,一直緊閉的大門終於自內緩緩開啟。
顧淩洲帶著顧忠從內走了出來。
顧淩洲望著伏跪在府前的少年,步下階,親自將少年扶起,道:「這天下間,豈有君跪臣的道理。」
顧忠一愣。
謝琅亦露出明顯意外色,接著寬慰揚起唇角。
衛瑾瑜起身,亦以同樣詫異神色望著這位昔日恩師。
顧淩洲嘆道:「天下人皆道本輔清正無私,然而人非聖賢,天下人,又有誰能做到真正無私。」
顧淩洲視線落在少年身上。
想,這大約便是他唯一的私心。
眼下非太平之世,而是亂世。
大淵的新君,不僅需要仁善,更需要聰明,靈慧,才華與魄力兼具。
這塊他親手打磨,親眼看著一點點煥發出耀目光彩的美玉,便是大淵新君不二人選。
他自天盛八年入閣,十餘年來,一直守著一個忠字。
然而顧氏之忠,不應是愚忠。
半個時辰後,雨停,新帝登基大典正式舉行。
禮部尚書梁音親自主持流程,百官恭敬立於丹墀之下,皆以驚愕目光,望著以忠正聞名的鳳閣次輔兼顧氏家主,親自扶著少年新君的手,一步步登上玉階。
謝琅挎刀立於千秋殿前。
丹墀下,百官伏地叩首,山唿萬歲。
蘇文卿整個人如同從冰湖裏撈出來的,和一眾兵部官員,也不得不跪了下去。
第180章 看侯王(八)
登基大典結束後衛瑾瑜第一時間去清寧殿拜見太後。
太後經歷一夜大悲大喜,鬢邊白髮又添了幾叢,聽聞消息喜極而泣,連鞋子都顧不上穿,便讓穗禾扶著來到殿門口看著跪在殿外的少年倏地紅了眼道:「好孩子,快起來,從今以後,你便是大淵的新君,豈可隨便給人磕頭。」
衛瑾瑜笑道:「皇祖母當得起。」
語罷規規矩矩朝太後叩首、行大禮。
太後淚落不止。
親自扶少年起來道:「十年了你母親終於能安息於九泉之下了。真是沒想到咱們祖孫兩個,在這深宮之中竟還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哀家也總算能問心無愧去見先帝了。」
衛瑾瑜道:「皇祖母怎麽忍心舍下孫兒,去見皇祖父?」
太後一笑目中滿是憐惜:「傻孩子哀家當然不捨得。大淵如今滿目瘡痍風雨飄搖咱們祖孫兩個在這深宮裏相依為命熬了這麽多年歲,如今好不容易熬出了頭哀家豈會忍心丟下你一個。孩子,你放心,哀家還沒有活夠,還沒有看見有罪者伏法,還沒有看見大淵迎來盛世,哀家一定會陪著你,好好守著這大淵的江山。」
一旁穗禾聞得此言,不由紅了眼。
眾人不知他這份自信從何而來。
也有不服氣的小聲嘀咕:「歷來新君登基,行登基大典,都要由託孤太傅親自扶著進入千秋殿,行冊封禮。咱們這位新君,要自己走上去麽?」
「眼下朝中德高望重者,唯顧閣老一人。顧閣老不露麵,便是不認同這新君人選。」
「這不是廢話,蕭氏皇族宗親又不是死絕了,顧閣老怎麽可能支持一個外姓人繼承大統。」
梁音麵無表情聽著。
如聽蚊蠅聒噪。
他掌禮部,能主宰新君人選,就能主宰所有流程。
——
顧府大門外。
謝琅伸手,緊握住了衛瑾瑜的手。
兩人再度相視一笑,衛瑾瑜上前,敲開了府門,同門房道:「我欲拜見閣老,煩請通稟。」
門房知少年如今身份非同一般,應是,忙去通報。
顧府內。
顧淩洲一身紫袍,沉默立在藏書閣一層,顧氏先祖畫像之前,望著匾額上所書「文行忠信」四字。
顧忠在一側侍奉。
距門房稟報過去已經一刻。
顧忠道:「新帝登基大典舉行在即,閣老若不露麵,恐怕天下人都會覺得閣老對新君不滿。」
顧淩洲淡淡道:「你以為,他是因為在意這個,才來見本輔麽?」
顧忠不敢妄言。
隻道:「閣老不見這孩子,自然是不滿,既然不滿,為何要當眾揭穿趙王罪行?趙王雖然失德,卻是最名正言順可繼承大統的人選。」
顧淩洲道:「趙王太倚仗裴氏,一個德行敗壞,心腸歹毒,靠世家立足的皇子,如何有資格成為君王,又如何能愛民如子,將江山社稷放在第一位。」
顧忠:「趙王失德,還有其他宗室血脈,隻要用心找,總能找出沾親帶故的。」
顧淩洲目光幽沉:「如今非太平之世,而是亂世,隨便找個人來繼承皇位,豈有能力整飭超綱,平息四方動盪。」
顧忠:「謝氏那位世子,應當有此魄力。」
顧淩洲直接冷哼:「那樣狷狂囂張的性子,若登基為帝,大淵豈有安寧之日。」
顧忠聽得困惑。
所以,閣老心中合格的新君人選,到底是何人。
顧府外,半個時辰已過。
府中仍毫無動靜。
衛瑾瑜並沒有覺得多失望,因今日過來,他本就沒有抱太多希望。
少年郎展袍跪落,對著顧府大門鄭重一拜。
幾乎同時,一直緊閉的大門終於自內緩緩開啟。
顧淩洲帶著顧忠從內走了出來。
顧淩洲望著伏跪在府前的少年,步下階,親自將少年扶起,道:「這天下間,豈有君跪臣的道理。」
顧忠一愣。
謝琅亦露出明顯意外色,接著寬慰揚起唇角。
衛瑾瑜起身,亦以同樣詫異神色望著這位昔日恩師。
顧淩洲嘆道:「天下人皆道本輔清正無私,然而人非聖賢,天下人,又有誰能做到真正無私。」
顧淩洲視線落在少年身上。
想,這大約便是他唯一的私心。
眼下非太平之世,而是亂世。
大淵的新君,不僅需要仁善,更需要聰明,靈慧,才華與魄力兼具。
這塊他親手打磨,親眼看著一點點煥發出耀目光彩的美玉,便是大淵新君不二人選。
他自天盛八年入閣,十餘年來,一直守著一個忠字。
然而顧氏之忠,不應是愚忠。
半個時辰後,雨停,新帝登基大典正式舉行。
禮部尚書梁音親自主持流程,百官恭敬立於丹墀之下,皆以驚愕目光,望著以忠正聞名的鳳閣次輔兼顧氏家主,親自扶著少年新君的手,一步步登上玉階。
謝琅挎刀立於千秋殿前。
丹墀下,百官伏地叩首,山唿萬歲。
蘇文卿整個人如同從冰湖裏撈出來的,和一眾兵部官員,也不得不跪了下去。
第180章 看侯王(八)
登基大典結束後衛瑾瑜第一時間去清寧殿拜見太後。
太後經歷一夜大悲大喜,鬢邊白髮又添了幾叢,聽聞消息喜極而泣,連鞋子都顧不上穿,便讓穗禾扶著來到殿門口看著跪在殿外的少年倏地紅了眼道:「好孩子,快起來,從今以後,你便是大淵的新君,豈可隨便給人磕頭。」
衛瑾瑜笑道:「皇祖母當得起。」
語罷規規矩矩朝太後叩首、行大禮。
太後淚落不止。
親自扶少年起來道:「十年了你母親終於能安息於九泉之下了。真是沒想到咱們祖孫兩個,在這深宮之中竟還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哀家也總算能問心無愧去見先帝了。」
衛瑾瑜道:「皇祖母怎麽忍心舍下孫兒,去見皇祖父?」
太後一笑目中滿是憐惜:「傻孩子哀家當然不捨得。大淵如今滿目瘡痍風雨飄搖咱們祖孫兩個在這深宮裏相依為命熬了這麽多年歲,如今好不容易熬出了頭哀家豈會忍心丟下你一個。孩子,你放心,哀家還沒有活夠,還沒有看見有罪者伏法,還沒有看見大淵迎來盛世,哀家一定會陪著你,好好守著這大淵的江山。」
一旁穗禾聞得此言,不由紅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