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瑾瑜神色倒平常,與鄭開見過禮,便徑直進了政事堂。


    值房裏,顧淩洲端坐案後,喜怒不辨,楊清站在一側,房中跪著三個人,一個是現任司書許劭,另外兩個身穿低級司吏服,並肩跪著,跪在左邊的竟是掌管卷宗庫的姚泰。


    「弟子見過師父。」


    衛瑾瑜視線略略一掃,入內行禮。


    顧淩洲沒有叫起,而是問:「許劭檢舉你違背院中規定,在下值時間私自進入密卷庫,可有此事?」


    衛瑾瑜偏頭看了許劭一眼,許劭目光起初躲閃了下,接著一捏拳,昂然與衛瑾瑜對視,道:「我親眼所見,且已找到了證據,你還想抵賴不成?」


    「還有這姚泰,身為卷宗庫司吏,竟然被你收買,多次違背規矩,放你入卷宗庫,並替你遮掩進出記錄,矇騙閣老,簡直罪大惡極!」


    跪在後麵的姚泰不由輕微顫了下。


    衛瑾瑜沒再看許劭,而是看向坐在上首的顧淩洲,垂目平靜道:「私入卷宗庫,的確是弟子所為,不過,姚司吏並非弟子同夥,也並未收受弟子任何財帛,是弟子以昔日恩情想挾,逼迫姚司吏這麽做的。」


    顧淩洲目光沉沉,仍看不出喜怒。


    倒是楊清先皺起眉,道:「私入密卷庫是大罪,瑾瑜,你可想好了再迴答。以你的品階,原本就能正常進出密卷庫,若是偶爾因為查案需要來不及請示閣老,才事急從權,當及時呈明內情。」


    楊清的暗示與迴護顯而易見。


    但衛瑾瑜對顧淩洲道:「弟子並無內情,是弟子偶然翻閱卷宗,發現以前一些已經結案的案卷,仍存在許多疑點與疏漏之處,弟子覺得,雖是陳案舊案,既經督查院之手,若真有疏漏,亦應及時糾正。」


    這話一出,室中驟然一靜。


    連作為檢舉者的許劭亦以不可思議的眼神看向衛瑾瑜。


    顧淩洲掌督查院已近十年,督查院卷宗庫,可以說是顧淩洲一手建立起來,衛瑾瑜字裏行間,竟然是在質疑自己恩師斷案的公正性與準確性。


    此人是瘋了嗎。


    許劭在心裏想。


    楊清早就想出言喝止,被顧淩洲止住。


    顧淩洲視線落在少年身上,問:「你忙活了這麽久,發現了幾樁冤假錯案?」


    衛瑾瑜迴道:「下官還未完全整理出來。」


    「瑾瑜!」


    楊清終於忍不住出聲。


    其他人都噤若寒蟬。


    衛瑾瑜忽又在此時開口,道:「下官違規進入密卷庫不假,不過,密卷庫進出記錄,是要由司吏嚴格保密的,隻有閣老與楊禦史有資格查驗,也不知許司書如何知曉?抑或說,許司書所謂證據從何處獲得?」


    這下換作跪在姚泰身邊的司吏微微一顫。


    因違規進入密卷庫是重罪,私自透露密卷庫進出記錄亦是重罪,甚至某種程度上有泄密之嫌。


    許劭皺眉,顯然沒料到衛瑾瑜就此發難,還未來得及反駁,就聽衛瑾瑜抬高語調,接著道:「還有一件事,許司書有汙衊本官之嫌。」


    「本官雖違規進入密卷庫,但進出記錄,全部讓姚司吏詳實記錄在案,從未有過遮掩。」


    「沒錯。」這迴是姚泰接話,道:「衛禦史無論何時進出密卷庫,都命下官詳實記錄出入時間,閣老可查閱登記簿。」


    許劭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楊清立刻吩咐人去取。


    不多時,一本厚厚的冊子便被呈上,楊清先翻閱了一遍,與顧淩洲道:「師父,與張司吏記錄的時間完全一致。」


    張司吏,即挨著姚司吏跪著的那名司吏,聞言,張司吏也露出些許不敢相信的神色。


    顯然,他沒料到這二人做這種違規之事,還敢詳實記錄。


    楊清低聲道:「既然詳實記錄,就側麵證明衛瑾瑜行事坦蕩,並無不軌之心,隻是違背了院中規定而已。」


    許劭愣住。


    衛瑾瑜轉頭看他一眼,接著道:「許司書,你既然如此熟悉督查院規章,便應當清楚,私自將卷宗庫內容泄露給督查院以外的人,該當何罪罷?」


    這下,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在許劭身上。


    楊清皺眉問:「這是何意?」


    要知道,督查院保管的,都是密封案卷,沒有聖旨和顧淩洲這位閣老的許可,是絕不能外泄的。


    許劭麵上慌色一閃而過,接著咬牙問:「衛大人如此說,可有證據?您總不能仗著自己是閣老弟子,便如此汙衊下官吧?」


    「那就要問許司書自己了。」


    衛瑾瑜一扯唇角。


    「這陣子我閑來無事,翻閱卷宗,無意中發現,有一樁涉及前朝宮廷的案卷細節,曾經在其他人獻於閣老的一冊書籍中出現過。而據我所知,這樁案子,因涉及皇族,是秘密結案,案卷並未對外公開,連結案詞都前朝皇帝禦筆硃批,其案卷卷宗一直封存在督查院中。可案卷其中一句批詞,怎會那麽湊巧,出現在今人所著書籍內。」


    「自然,許司書可以說是湊巧,但這隻是其中一例而已,許司書還要讓我一一說出所有案例麽?」


    許劭麵上血色褪盡,說不出話。


    楊清也沒有說話。


    因衛瑾瑜雖然沒有明說,但朝中搜集前朝律令,並引用前朝案例,匯集成冊,獻於顧淩洲的,隻有兵部尚書蘇文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蘭之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蘭之華並收藏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