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 作者:若蘭之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瑛神色倒很淡然,道:「都是些陳年舊事了,不提也罷。」
「恰好你過來了,文卿,倒是有樁事,要拜託你。」
蘇文卿瞭然。
「大哥是指北境軍下一批軍糧的事。」
謝瑛點頭。
「唯慎做下這等糊塗事,謝家百口莫辯,我雖進京獻俘,向陛下表明謝氏忠心,卻未必能消解朝廷對謝氏的懷疑。然糧草之事,關乎前線大軍口糧,刻不容緩,我此次進京也主要為了此事,還望你能從中轉圜一二。」
蘇文卿說一定,又閑話幾句,留下一些日常用品,便起身告辭。
等人走遠了,夏青皺眉道:「大公子,末將瞧著這蘇公子倒更像是來打探消息。他貴為兵部尚書,深受陛下與韓蒔芳信任,又能自由進出行轅,若真有心幫忙,怎麽會連幫忙給二爺傳個消息都做不到。」
「文卿,是有些古怪。」
「那大公子您怎麽還把軍糧之事託付於他?」
謝瑛:「隻有這樣,他才能相信謝家在上京別無倚仗,我們才能順利離開上京。」
行轅外,楊瑞恭立在馬車邊等著,推開車門,請蘇文卿上車。
試探問:「大人當真要幫謝家籌備糧草?」
蘇文卿淡淡撫平袖口,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謝瑛既求到了我麵前,順水推舟的人情,為何不做。」
楊瑞目光一閃:「大人今日過來,不是為了查證謝大公子被困在千秋殿之事麽?如今可是查明了?」
蘇文卿道:「是我疑心太過了。」
「其他人也就罷了,今日負責捉賊的卻是裴北辰。謝瑛若真有異常舉動,不可能逃過裴北辰的眼睛。」
「那倒是。」
楊瑞眼底露出一抹狡黠笑。
「當年裴北辰與謝瑛被稱作大淵雙璧,但兩軍匯演,校場比武,身為裴氏大公子,裴北辰卻因一招之差,當眾輸給了謝瑛。有傳言稱,裴北辰便是那時記恨上了謝瑛,所以青羊穀之戰,故意不發兵救援,以致謝瑛痛失一臂,天下間,再無人可與其爭風頭。」
「這些年,謝瑛一直沒離開過北郡,裴北辰恐怕早就想瞧瞧謝瑛的落魄模樣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機會報復,豈會錯過。」
說完又道:「屬下問過驛館的守衛和驛吏了,自昨日入京,謝瑛一直待在驛館中閉門不出,拜帖也全部推掉,並未與外界有任何聯繫。倒是那個夏青,私下裏找驛吏旁敲側擊打探過謝琅的事,打探之後,麵上不顯,背地裏卻發了好大一通火氣,痛罵謝琅任性衝動,陷謝氏與北境軍於水深火熱之境。」
「人之常情。」蘇文卿一副瞭然於胸的神色:「謝琅闖出這麽大的禍事,他們若完全不打聽,反而異常。」
「還是大人料事如神。」楊瑞適時恭維:「夏青在北境時便與謝琅不合,大人特意讓人不經意散播流言,落入夏青耳中,以夏青性子,定然對謝琅怨氣衝天。眼下看來,謝家對謝琅謀反一事,可謂深信不疑了。」
蘇文卿目光深深,沒有說話。
「大公子。」
行轅裏,夏青從外進來,恭行一禮,低聲向謝瑛稟:「蘇公子離開後,行轅外的錦衣衛明顯少了很多,連守衛都撤了一半,看來,經過獻俘一事,陛下對謝家的懷疑已經消釋很多。」
謝瑛凝神不語。
半晌,道:「一切如舊,切勿有任何逾矩之舉。」
「是。」
夏青心中隱約有些猜測:「那日在千秋殿偏殿,大公子與衛氏那位三公子談了許久,他當真了解世子爺的情況?當著可信麽?」
「那個孩子啊。」
謝瑛想了想,道:「是個很特別的人。」
「起初,我有些不理解那對金環為何會出現在他的身上,畢竟,從性情行止來看,他與唯慎完全不像一類人。」
「但見麵之後,我已經完全能理解此事。」
「可惜見麵匆忙,我未來得及給他準備禮物。」
夏青聽得雲裏霧裏。
但這不影響夏青很驚詫。
大公子看著性情溫和,實則行事極有準則。
才隻見了一迴麵,大公子竟然已經想著給對方準備見麵禮?
這日夜裏,突然下起雨。
夏青於半夜時分被一陣急促拍門聲吵醒,打開門,見是王府親兵常春。
「何事?」
被擾了覺,夏青不免不悅。
常春滿臉惶急:「夏將軍,後門外倒了個人,渾身是血,說是奉世子之命從西京過來的,要見大公子當麵替咱們世子陳冤!」
夏青眉頭一跳。
「人在何處?」
「就在後門外頭,畢竟事涉世子,兄弟們不敢擅自把人弄進來。也算他運氣好,今夜雨大,行轅的守衛早早休息去了,否則他現在早被當做逆賊拿住了。」
此事的確不好辦。
夏青讓常春把人好看,立刻去見謝瑛。
謝瑛聽聞消息,沉吟須臾,竟吩咐:「直接將人送到兵部去。」
夏青大驚。
「萬一他真是世子派來的呢?他身負重傷,仍不顧性命要見大公子,怕是有十萬火急之事,而且他還說要替世子陳冤,這其中,會不會真有隱情?」
雖然夏青對謝琅不滿,但這也並不代表他真的想對謝琅趕盡殺絕。
「恰好你過來了,文卿,倒是有樁事,要拜託你。」
蘇文卿瞭然。
「大哥是指北境軍下一批軍糧的事。」
謝瑛點頭。
「唯慎做下這等糊塗事,謝家百口莫辯,我雖進京獻俘,向陛下表明謝氏忠心,卻未必能消解朝廷對謝氏的懷疑。然糧草之事,關乎前線大軍口糧,刻不容緩,我此次進京也主要為了此事,還望你能從中轉圜一二。」
蘇文卿說一定,又閑話幾句,留下一些日常用品,便起身告辭。
等人走遠了,夏青皺眉道:「大公子,末將瞧著這蘇公子倒更像是來打探消息。他貴為兵部尚書,深受陛下與韓蒔芳信任,又能自由進出行轅,若真有心幫忙,怎麽會連幫忙給二爺傳個消息都做不到。」
「文卿,是有些古怪。」
「那大公子您怎麽還把軍糧之事託付於他?」
謝瑛:「隻有這樣,他才能相信謝家在上京別無倚仗,我們才能順利離開上京。」
行轅外,楊瑞恭立在馬車邊等著,推開車門,請蘇文卿上車。
試探問:「大人當真要幫謝家籌備糧草?」
蘇文卿淡淡撫平袖口,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謝瑛既求到了我麵前,順水推舟的人情,為何不做。」
楊瑞目光一閃:「大人今日過來,不是為了查證謝大公子被困在千秋殿之事麽?如今可是查明了?」
蘇文卿道:「是我疑心太過了。」
「其他人也就罷了,今日負責捉賊的卻是裴北辰。謝瑛若真有異常舉動,不可能逃過裴北辰的眼睛。」
「那倒是。」
楊瑞眼底露出一抹狡黠笑。
「當年裴北辰與謝瑛被稱作大淵雙璧,但兩軍匯演,校場比武,身為裴氏大公子,裴北辰卻因一招之差,當眾輸給了謝瑛。有傳言稱,裴北辰便是那時記恨上了謝瑛,所以青羊穀之戰,故意不發兵救援,以致謝瑛痛失一臂,天下間,再無人可與其爭風頭。」
「這些年,謝瑛一直沒離開過北郡,裴北辰恐怕早就想瞧瞧謝瑛的落魄模樣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機會報復,豈會錯過。」
說完又道:「屬下問過驛館的守衛和驛吏了,自昨日入京,謝瑛一直待在驛館中閉門不出,拜帖也全部推掉,並未與外界有任何聯繫。倒是那個夏青,私下裏找驛吏旁敲側擊打探過謝琅的事,打探之後,麵上不顯,背地裏卻發了好大一通火氣,痛罵謝琅任性衝動,陷謝氏與北境軍於水深火熱之境。」
「人之常情。」蘇文卿一副瞭然於胸的神色:「謝琅闖出這麽大的禍事,他們若完全不打聽,反而異常。」
「還是大人料事如神。」楊瑞適時恭維:「夏青在北境時便與謝琅不合,大人特意讓人不經意散播流言,落入夏青耳中,以夏青性子,定然對謝琅怨氣衝天。眼下看來,謝家對謝琅謀反一事,可謂深信不疑了。」
蘇文卿目光深深,沒有說話。
「大公子。」
行轅裏,夏青從外進來,恭行一禮,低聲向謝瑛稟:「蘇公子離開後,行轅外的錦衣衛明顯少了很多,連守衛都撤了一半,看來,經過獻俘一事,陛下對謝家的懷疑已經消釋很多。」
謝瑛凝神不語。
半晌,道:「一切如舊,切勿有任何逾矩之舉。」
「是。」
夏青心中隱約有些猜測:「那日在千秋殿偏殿,大公子與衛氏那位三公子談了許久,他當真了解世子爺的情況?當著可信麽?」
「那個孩子啊。」
謝瑛想了想,道:「是個很特別的人。」
「起初,我有些不理解那對金環為何會出現在他的身上,畢竟,從性情行止來看,他與唯慎完全不像一類人。」
「但見麵之後,我已經完全能理解此事。」
「可惜見麵匆忙,我未來得及給他準備禮物。」
夏青聽得雲裏霧裏。
但這不影響夏青很驚詫。
大公子看著性情溫和,實則行事極有準則。
才隻見了一迴麵,大公子竟然已經想著給對方準備見麵禮?
這日夜裏,突然下起雨。
夏青於半夜時分被一陣急促拍門聲吵醒,打開門,見是王府親兵常春。
「何事?」
被擾了覺,夏青不免不悅。
常春滿臉惶急:「夏將軍,後門外倒了個人,渾身是血,說是奉世子之命從西京過來的,要見大公子當麵替咱們世子陳冤!」
夏青眉頭一跳。
「人在何處?」
「就在後門外頭,畢竟事涉世子,兄弟們不敢擅自把人弄進來。也算他運氣好,今夜雨大,行轅的守衛早早休息去了,否則他現在早被當做逆賊拿住了。」
此事的確不好辦。
夏青讓常春把人好看,立刻去見謝瑛。
謝瑛聽聞消息,沉吟須臾,竟吩咐:「直接將人送到兵部去。」
夏青大驚。
「萬一他真是世子派來的呢?他身負重傷,仍不顧性命要見大公子,怕是有十萬火急之事,而且他還說要替世子陳冤,這其中,會不會真有隱情?」
雖然夏青對謝琅不滿,但這也並不代表他真的想對謝琅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