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上萬人來人出價很高且說了,我們隻需要跟在狄人後頭撿現成的幫那些狄蠻子壯一壯聲勢便可,不需要真的衝鋒陷陣,進城之後,所劫掠的金銀錢財,也全歸各寨自己。」


    說到此,那頭目瞥一眼四周,低聲咕噥道:「自打那謝唯慎來了青州之後,青州匪寨的日子,一日比一日難過,好不容易來了這麽樁大買賣,誰不眼饞……」


    他聲音雖低,還是被幾個耳力好的漢子捕捉到了。


    幾個漢子不顧士兵阻攔,衝過去對著這可恨的悍匪頭子一陣拳打腳踢。


    孟堯未讓人立刻阻止,畢竟,被悍匪與狄人欺壓了這麽多年,這些百姓心中有太多怨氣需要發泄。頭目捂著腦袋,左躲右閃,還是被打得鼻青臉腫,孟堯翻身下馬,拱手向四周道:「大家的心情在下可以理解,可眼下狄人大軍未退,此人是我們了解敵兵情況的唯一來源,留著尚有用處,還望大家手下留情,暫留他一命。」


    這話是實話。


    青州還在狄人大軍的圍困之中,今夜之後,可能會麵臨著更大的危機。


    幾個動手的漢子用力補了幾拳後,到底還是咬牙住了手。孟堯向眾人致謝,並讓人將所有山匪都押下去,細細審問。


    之後,又讓人將在城中故意散播謠言的幾個閑漢綁了上來,審明真相,一律斬首示眾。


    孟堯立在那一排屍體前,手執火杖,麵朝眾人,正色道:「我知道,青州被困,大家時刻都處於驚惶之中。然而朝廷腐敗如此,上位者為了一己之私,可以重金收買匪徒,將刀劍對準大淵百姓,大家難得寧願相信這些子虛烏有的謠言,也不願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實麽?」


    「當初青州三城淪陷,滿朝武將無一人敢提刀上陣,是謝世子帶著麾下數千士兵,孤身西行,對抗狄人數萬大軍,救青州城於危難。戰後青州缺糧,朝廷賑災糧久不下來,也是謝世子讓麾下士兵節省出口糧,勻給青州百姓。青州城那些坍塌的城牆與屋舍是如何迅速修繕起來的,更不必在下多說了。謝世子若貪圖功名利祿,完全可以接受朝廷封賞,去當一個閑散富貴的平西侯,而不是晝夜不眠陷在西京,九死一生與狄人苦戰。大家捫心自問,自狄人被驅逐出落雁關,西京諸城陸續迴到大淵版圖,大家夜裏睡覺難道不比以前安穩許多麽?」


    「還有夏知州,當初青州城破,守將棄城而逃,是夏知州和甘縣令二人帶領城中數百殘兵與狄人周旋到最後一刻,險些殉城而亡。他們若真惜命,若真不顧城中百姓,完全可以像那些守將一樣棄城而走。若連他們都稱不上好官,這滿朝文武,誰還敢自稱忠臣?」


    圍觀百姓紛紛慚愧低下頭。


    夏柏陽也由府吏攙扶著,站在人群之後。聽到這話,這位兩鬢早早露出斑白的知州眼中泛起幾點淚光。


    孟堯環顧一圈,接著道:「狄人攻勢雖猛,然我相信,人心齊,泰山移,眼下能救青州的,不是朝廷的援兵,也不是我孟堯,而是青州的百姓,你們自己。」


    「我孟子攸也是青州人,我可以拿性命向大家保證,謝世子與夏大人絕非為一己之私而置百姓性命於不顧之人。我也希望,大家能勠力同心,幫夏大人一起守住這青州城。」


    「孟大人,你不用說了。」


    先前動手的漢子嘆了口氣,道:「之前是我們眼瞎心盲,誤信謠言,險些壞了大事。你說得對,人心齊,泰山移,我們一定和諸位大人一起,守住青州,將那些狄蠻子都趕迴老窩去!」


    「對,將狄人趕出青州!」


    百姓們一起枕臂高唿。


    孟堯緊攥著火把的手,總算鬆開了一些。


    「孟主事,夏大人,不好了,狄人軍隊又打過來了!」


    士兵忽飛奔著急急來報。


    孟堯與夏柏陽登上城門樓一看,果見不遠處烏壓壓一片兵馬,正往青州方向推進。顯然是青州城內的動靜傳了過去,狄人察覺出了異樣。


    「城中還有多少弩箭可用?」


    孟堯問。


    守將道:「狄人進攻頻次太高,每日弩箭消耗巨大,府庫中的弩箭,恐怕最多隻能支撐數日了。」


    狄人頻繁騷擾,顯然目的之一就是消耗城中守城器械。


    孟堯與夏柏陽俱是心一沉。


    穩定住人心隻是勝了一小半,接下來,他們顯然還要麵臨更為艱苦的形勢。


    「閣老。」


    楊瑞匆匆來到韓府書房,麵上罕見透著焦急,道:「熊暉突然斷了與兵部的聯繫,兵部的斥候,已經整整三日聯繫不上他。」


    韓蒔芳擱下筆,皺眉。


    「消息可屬實?」


    「屬實!」


    楊瑞:「兵部的人向來辦事穩妥,若非情況緊急,不會打擾閣老。這熊暉,該不會是臨陣反悔,背叛閣老了吧!」


    韓蒔芳心中隱隱生出些不好的預感,然而多年朝堂爭鬥煉出的經驗和老辣,還是迅速將這股不安壓了下去。


    「熊暉貪生怕死,有勇無謀,根本不是打仗的料子。他又與謝琅不合,就算本輔不出麵,他也不可能去解青州之困。我倒是擔心,那兩萬大軍會不會沒到青州,就葬在他手裏。」


    楊瑞思緒飛轉。


    「聽說近來甘州匪患嚴重,處處都是打著義軍幌子的流民鬧事,閣老是擔心熊暉遇上了山匪或流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蘭之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蘭之華並收藏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