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 作者:若蘭之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首輔,西京大捷。」
衛氏烏衣台,刑部尚書龔珍亦第一時間將消息傳與衛憫。
他道:「謝氏已經占據北境,若再讓謝琅占據西京,這天下一半兵權,都要歸於謝氏之手,屆時,京中世家在朝堂上還有何話語權。首輔是不是該出手了?」
衛憫卻徐徐烹著爐上的茶,道:「不急,還差些火候。」
龔珍不解。
「戰事如火,一天一變,若等謝琅拿下整個西京,羽翼徹底豐滿,閣老還如何鉗製。」
衛憫道:「本輔如今隻是一個閑居在家、不問朝事的閑人,有何資格置喙朝堂之事。眼下最著急的,未必是本輔。」
龔珍畢竟混了這麽多年朝堂,立刻明白衛憫話中深意,道:「下官明白了,是下官心急了。」
第155章 詩萬卷,酒千觴(一)
收復三城後謝琅第一時間趕迴了青州城。
等到了之後,他才得知,衛瑾瑜已經離開青州返迴上京。
「他離開時可有留話給我?」
謝琅鎧甲未卸,問夏柏陽。
夏柏陽點頭,趕忙從自己住的值房裏取了一封信出來:「這是衛大人讓下官轉交給世子的。」
信封上寫著「謝唯慎」親啟的字樣。
看著這熟悉的字跡謝琅方相信衛瑾瑜是真的迴去了。連正式的告別都就沒有。
這陣子他晝夜不眠製定作戰計劃,在戰場上廝殺拚搏,為的就是盡快結束西京戰事,趕迴來與他相聚,沒成想竟是此等結果。
一路馬不停蹄趕迴他沒有覺得累此刻握著這封信心底卻五味翻滾。
「世子離開的次日,衛大人就返程迴上京了。衛大人特意囑咐讓我等不要將此事告知世子免得影響世子作戰。」
夏柏陽覷著他臉色,在一旁道。
謝琅點頭。
「這段時日有勞夏大人在後方助我統籌糧草事宜了。」
夏柏陽由衷道:「這都是孟主事的功勞下官隻是從旁協助而已且軍糧消耗如此之大世子還肯簡省軍糧分給青州的百姓,青州府百姓對世子感激不盡。」
「再者衛大人離開前,特意召見了下官,給下官說了許多交心之言,皆是能解青州困境的良策。下官知曉遠水難解近渴的道理,能幫青州的,隻有世子。」
謝琅沒有意外。
以衛瑾瑜的性情,一定會在離開前給他安排好所能安排的一切。
已經趕迴,今夜無論如何也要在青州府下榻了,謝琅直接住進了之前衛瑾瑜住過的小院,看著屋中熟悉的擺設和收拾齊整的床帳,他方意識到,歡娛時光是如此短暫。
坐到書案後,謝琅拆開了信。
第一段,衛瑾瑜主要交代了關於後續糧草事宜。「高價買糧非長久之計,西京葡萄酒釀造工藝特別,聞名天下,羌、狄人愛之如寶,若三月內無法順利結束戰事,可試著繞過狄人,與西北羌人販酒換取牛羊,甚至是戰馬。亦可試著尋門路,將酒銷往江南富饒之地,作為長久生計。」
第二段,主要寫了西京駐兵和治理方麵的隱患和對方,條分縷析,娓娓道來。「我未至西京,不知西京真實情況,以上所述,隻是根據耳聞寫就,擇優而取便可。」
第三段,內容忽然生動可愛起來,「夜裏迴到府衙,忽嗅到一縷異香,搜尋半日,才發現牆角處開了一叢黃色野花,雖然不起眼,卻是這院中第一縷春色。夜裏用晚膳,吃到一種春芽餅,雖用糙麵做成,但滋味甚美,佐醬更佳。不知你在西京是否能吃到。」
畫麵躍然紙上。
謝琅幾乎能想像到,他坐在案後提筆而書的情景,甚至能想像到,他乘月歸來,去牆角尋找野花的情景。
信末則寫道:戰場兇險,刀劍無情,務要保重身體,牢記與我之諾。
我一切安好,無需擔憂掛念。
想你,念你。
衛平宣。
衛平宣,這是第一次,他用他的「字」作為落款,給他寫信。
謝琅將信翻來覆去讀了幾遍,恨不得翻出一些遺漏的新內容出來,可惜所有話,都在這長長的兩頁紙之中了。
他心口悶得難受,掀簾出屋,立在階上,不經意往遠處牆角一瞥,竟真的看到一片於暗夜中寂靜開放的黃色。
「世子。」
李崖進來送最新地圖,見謝琅明顯神色黯淡站在夜色中,上前問:「世子是在想念三公子麽?三公子做事素有章程,他選擇提前迴上京,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謝琅目光沉沉望著濃稠夜色:「我更擔憂他的處境。」
「皇帝派他來青州,是想讓他勸我班師迴朝,我卻公然抗旨,繼續西進,他這般迴去,能有什麽好日子過。」
「他在來之前,就早已計劃好了這一切。他過來青州,隻是為了成全我而已。」
李崖也聽得鼻子一酸。
道:「三公子這般用心良苦,是為了世子能順利收復西京。」
「眼下世子已經收迴七城,假以時日,必能將十三城全部拿下。到那時,自可與三公子相見。」
謝琅沒有說話。
這樣的世道,下一次見麵,恐怕不知何年何月。
接過李崖送來的地圖,進屋看了一遍,確定細節明確,沒有大問題,方道:「你去與夏大人說一聲,慶功宴不必再弄,隨便弄些簡便飯食便可,稍後我去找他,商議幾樁要事。」
衛氏烏衣台,刑部尚書龔珍亦第一時間將消息傳與衛憫。
他道:「謝氏已經占據北境,若再讓謝琅占據西京,這天下一半兵權,都要歸於謝氏之手,屆時,京中世家在朝堂上還有何話語權。首輔是不是該出手了?」
衛憫卻徐徐烹著爐上的茶,道:「不急,還差些火候。」
龔珍不解。
「戰事如火,一天一變,若等謝琅拿下整個西京,羽翼徹底豐滿,閣老還如何鉗製。」
衛憫道:「本輔如今隻是一個閑居在家、不問朝事的閑人,有何資格置喙朝堂之事。眼下最著急的,未必是本輔。」
龔珍畢竟混了這麽多年朝堂,立刻明白衛憫話中深意,道:「下官明白了,是下官心急了。」
第155章 詩萬卷,酒千觴(一)
收復三城後謝琅第一時間趕迴了青州城。
等到了之後,他才得知,衛瑾瑜已經離開青州返迴上京。
「他離開時可有留話給我?」
謝琅鎧甲未卸,問夏柏陽。
夏柏陽點頭,趕忙從自己住的值房裏取了一封信出來:「這是衛大人讓下官轉交給世子的。」
信封上寫著「謝唯慎」親啟的字樣。
看著這熟悉的字跡謝琅方相信衛瑾瑜是真的迴去了。連正式的告別都就沒有。
這陣子他晝夜不眠製定作戰計劃,在戰場上廝殺拚搏,為的就是盡快結束西京戰事,趕迴來與他相聚,沒成想竟是此等結果。
一路馬不停蹄趕迴他沒有覺得累此刻握著這封信心底卻五味翻滾。
「世子離開的次日,衛大人就返程迴上京了。衛大人特意囑咐讓我等不要將此事告知世子免得影響世子作戰。」
夏柏陽覷著他臉色,在一旁道。
謝琅點頭。
「這段時日有勞夏大人在後方助我統籌糧草事宜了。」
夏柏陽由衷道:「這都是孟主事的功勞下官隻是從旁協助而已且軍糧消耗如此之大世子還肯簡省軍糧分給青州的百姓,青州府百姓對世子感激不盡。」
「再者衛大人離開前,特意召見了下官,給下官說了許多交心之言,皆是能解青州困境的良策。下官知曉遠水難解近渴的道理,能幫青州的,隻有世子。」
謝琅沒有意外。
以衛瑾瑜的性情,一定會在離開前給他安排好所能安排的一切。
已經趕迴,今夜無論如何也要在青州府下榻了,謝琅直接住進了之前衛瑾瑜住過的小院,看著屋中熟悉的擺設和收拾齊整的床帳,他方意識到,歡娛時光是如此短暫。
坐到書案後,謝琅拆開了信。
第一段,衛瑾瑜主要交代了關於後續糧草事宜。「高價買糧非長久之計,西京葡萄酒釀造工藝特別,聞名天下,羌、狄人愛之如寶,若三月內無法順利結束戰事,可試著繞過狄人,與西北羌人販酒換取牛羊,甚至是戰馬。亦可試著尋門路,將酒銷往江南富饒之地,作為長久生計。」
第二段,主要寫了西京駐兵和治理方麵的隱患和對方,條分縷析,娓娓道來。「我未至西京,不知西京真實情況,以上所述,隻是根據耳聞寫就,擇優而取便可。」
第三段,內容忽然生動可愛起來,「夜裏迴到府衙,忽嗅到一縷異香,搜尋半日,才發現牆角處開了一叢黃色野花,雖然不起眼,卻是這院中第一縷春色。夜裏用晚膳,吃到一種春芽餅,雖用糙麵做成,但滋味甚美,佐醬更佳。不知你在西京是否能吃到。」
畫麵躍然紙上。
謝琅幾乎能想像到,他坐在案後提筆而書的情景,甚至能想像到,他乘月歸來,去牆角尋找野花的情景。
信末則寫道:戰場兇險,刀劍無情,務要保重身體,牢記與我之諾。
我一切安好,無需擔憂掛念。
想你,念你。
衛平宣。
衛平宣,這是第一次,他用他的「字」作為落款,給他寫信。
謝琅將信翻來覆去讀了幾遍,恨不得翻出一些遺漏的新內容出來,可惜所有話,都在這長長的兩頁紙之中了。
他心口悶得難受,掀簾出屋,立在階上,不經意往遠處牆角一瞥,竟真的看到一片於暗夜中寂靜開放的黃色。
「世子。」
李崖進來送最新地圖,見謝琅明顯神色黯淡站在夜色中,上前問:「世子是在想念三公子麽?三公子做事素有章程,他選擇提前迴上京,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謝琅目光沉沉望著濃稠夜色:「我更擔憂他的處境。」
「皇帝派他來青州,是想讓他勸我班師迴朝,我卻公然抗旨,繼續西進,他這般迴去,能有什麽好日子過。」
「他在來之前,就早已計劃好了這一切。他過來青州,隻是為了成全我而已。」
李崖也聽得鼻子一酸。
道:「三公子這般用心良苦,是為了世子能順利收復西京。」
「眼下世子已經收迴七城,假以時日,必能將十三城全部拿下。到那時,自可與三公子相見。」
謝琅沒有說話。
這樣的世道,下一次見麵,恐怕不知何年何月。
接過李崖送來的地圖,進屋看了一遍,確定細節明確,沒有大問題,方道:「你去與夏大人說一聲,慶功宴不必再弄,隨便弄些簡便飯食便可,稍後我去找他,商議幾樁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