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堯朝他一笑:「別想那麽多了,如果真有不妥,咱們當麵去給衛公子道歉便是,你我也不是敢做不敢當之人。」


    魏驚春點頭。


    「兩位公子,燈謎已經備好,請寫下答案吧。」


    旁邊老闆熱情催促,二人應了聲好,不再作他想。


    謝琅來到望鄉樓。


    堂倌見他器宇軒昂,氣度不凡,問:「公子吃飯還是住店?」


    今夜除夕,鰲山燈會又頗有盛名,許多京郊百姓都特意跑來賞燈,望鄉樓占據著最優越的地段,客房出了名的緊俏。


    謝琅直接上了二樓。


    負責迎客的兩名堂倌不明所以,忙跟上侍奉。


    臨窗臨街的位置隻有一排,謝琅很快找到了疑似孟堯描述的那一桌,然桌上隻有一碟未動的花生米,兩道同樣未動分毫的素菜和一個白玉酒罈。


    謝琅深吸一口氣,問:「坐在這裏的客人呢?」


    「那位出手闊綽的公子啊,剛剛已經走了。」


    堂倌答。


    見謝琅沉默立在原地,堂倌笑道:「那位公子瞧著秀氣,沒想到出手卻很大方,直接請了這一街的乞丐到咱們樓裏用膳呢。」


    「可瞧見他往何處走了?」


    堂倌為難搖頭。


    「今夜客人太多,倒未曾留意。不過,今日城中到處都是花燈會,一般吃完飯的客人,都會到外麵賞燈去。」


    謝琅沒再說話,下樓,出瞭望鄉樓,迴到街道上。


    他萬萬沒想到,今夜衛瑾瑜竟然沒有在宮裏陪太後過年,而是自己一個人出來過除夕了。


    方才臨窗的雅座,正是觀賞鰲山燈會的絕佳位置。


    他若一直坐在上麵喝酒,多半看到了他摘燈。


    謝琅打聽了東市其他幾個賞燈地點,沿著人流走去。


    到了一處燈棚下,忽見一張長案前,幾個年輕的士子正援筆而書,像是在寫燈謎答案,其中一個,一身素色廣袖綢袍,形貌風雅,謝琅心頭突一跳,立刻大步走了過去,伸手撫上那人肩膀。


    對方迴頭,露出一張全然陌生的臉,用困惑目光望著謝琅。


    「我們認識?」


    謝琅緩緩鬆了手。


    那書生說了句莫名其妙,繼續提筆寫自己的答案了。


    行人如織,衛瑾瑜站在街邊一處十分不起眼的花燈攤前。


    賣燈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翁,一邊做生意一邊抱著自家的孫子逗弄,見衛瑾瑜盯著那些花燈看,笑嗬嗬問:「公子相中哪個了?老朽在東市賣了二十多年的花燈,這一條街上,可再沒哪一家比老朽的燈更便宜了,公子若要,三文錢一個,五文錢兩個。」


    衛瑾瑜一笑。


    「我自然知道。」


    老翁意外:「怎麽,公子買過老朽的燈?」


    眼前年輕公子衣著精緻,貴氣天成,顯然不是一般人家的公子,若是光顧過他這攤棚,他不會絲毫沒有印象。


    況且,這樣衣著打扮的年輕人,輕易看不上他的燈。


    「以前有幸,和家父家母來過。」


    衛瑾瑜道。


    老翁恍然大悟。


    「那得許多年了吧。」


    「是,許多年了。」


    衛瑾瑜挑了一隻兔子燈和一隻豹子燈,從袖中摸出一塊碎銀遞給老翁。


    老翁道:「公子這錢大,容我湊一湊。」


    衛瑾瑜照舊一笑:「不用了,就當我請令孫吃糖吧。」


    「這怎可以。」


    老翁受寵若驚,急忙想要去扒拉銅板,抬頭一看,那少年郎已經提著兩盞燈,往長街另一邊走了,很快消失在人流深處。


    顧府府門大開。


    馬車絡繹不絕駛進府中,今夜除夕,除了在京任職的楊清,顧氏其他子弟也陸續從外歸來,陪顧淩洲這個老師一起守夜。


    顧忠一整天都在忙著迎人。


    算著人迴來得差不多了,顧忠正要吩咐關門,忽聽後方有人道:「阿翁留步。」


    轉身一看,就見一人提著兩盞燈站在府門前。


    「禦史怎麽過來了?」


    顧忠頗為意外。


    衛瑾瑜近前,從袖中取出一個匣子,道:「明日在下可能不在城中,無法親自登門給閣老拜年,故而今夜提前過來。這是下官為閣老準備的新年賀禮,還望阿翁轉交給閣老。」


    匣子細長,上繪青鳥祥雲圖案,自有一股古樸味道。


    按照規矩,明日一早,督查院及各部官員的確會登門向顧淩洲這個次輔拜年。其他六部也就算了,眼前少年郎是院中禦史,這禮節的確免不了。


    顧忠暗暗感嘆對方辦事之周全,雙手將匣子接過,道:「禦史放心,我會將禦史心意一字不差轉達閣老。隻是,眼下閣老就在府中,禦史何不當麵呈送。」


    「閣老難得與弟子團聚,下官不敢擅自叨擾,有勞阿翁。」


    衛瑾瑜又從袖袋裏取出一個黑色瓷瓶,道:「之前有勞阿翁照料,這是虎骨丹,強身健體最好,還請阿翁笑納。」


    虎骨難得,虎骨丹名貴,天下皆知。


    顧忠:「此物太過貴重,還請禦史收迴。」


    「此丹也是我偶然得到,可惜與我體質不合,留在我手中也是浪費,我觀阿翁英華內斂,應是有內家功夫在身,想來是可以化解此丹藥性的。還望阿翁莫要再推辭。」


    其他東西也就罷了,虎骨丹這樣丹丸,對習武之人來說,的確可遇不可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蘭之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蘭之華並收藏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