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 作者:若蘭之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時,在大朝會上的有功之臣也得到了隆重封賞,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定淵侯謝蘭峰因救駕有功獲封為定淵王。滇南行軍大都督裴氏大公子裴北辰因平定西夷叛亂有功,被破例封為平南侯。
誰都能看出來,大朝會之後,與世家處於天然對立立場的北郡謝氏已經成為皇帝最強大的後盾。天盛帝還要擢拔謝琅比三品昭勇將軍更高一級的三品武安將軍,統領整個京南大營,最後在謝蘭峰極力推辭下,才勉強作罷。
而裴北辰以二十六歲的年齡封侯,在大淵朝也算是史無前例的存在,同時也意味著裴氏以強勢姿態,在上京這場政權更迭裏占據了主動權。
其他當場護駕的文武官員,包括衛瑾瑜在內,都得了不同程度的封賞。
封賞結束,韓蒔芳出列道:「陛下,眼下姚氏一族重要人犯皆已捉拿歸案,唯有前任家主姚良玉仍潛逃在外,姚良玉聚集江湖匪類,公然與官兵對抗,還放出話,誰若敢靠近他的清鶴山莊半步,便教他有去無還。」
另一官員:「不僅如此,聽說姚良玉還將先帝欽賜的一根金鞭懸掛到山莊大門上,說誰敢越過那道門,便是對先帝不敬。」
在大淵,世家大族豢養衛士死士是常有的事,然猖狂到姚良玉這個地步的,的確罕見。
韓蒔芳接著道:「陛下,姚良玉身為姚氏前任家主,公然藐視國法律令,且縱容僕從在京郊大肆圈占良田,惹得民怨沸騰,臣以為,應當加派兵力,盡快將姚良玉捉拿歸案,以儆效尤。」
天盛帝掩唇咳了聲。
「愛卿所言極是,隻是錦衣衛損失慘重,錦衣衛指揮使章之豹又重傷難行,依愛卿看,誰能擔此重任?」
聽了這話,不少武將皆麵麵相覷,露出閃爍之色。
因姚良玉所住清鶴山莊內外遍布機關暗器,還重金請了許多江湖高手護陣,連精於此道的錦衣衛都接連折翼,無功而返,有的甚至墜入機關中屍骨無存,尋常武將貿然闖入,根本就是死路一條。
眾官員視線逡巡一圈,最後都落到兩人身上。
一個是新封了平南侯的裴北辰,一個是謝琅。
兩人皆目色冷峻而立,裴北辰抬起頭時,謝琅先一步出列道:「陛下,臣願親自帶兵,將姚良玉捉拿歸案。」
半年前校場比試,因為姚氏從中作梗,京營將領半數未到,這位世子險些命喪校場,謝琅主動接了這人人避之不及的危險差事,官員們並無多少意外。
天盛帝目露讚賞。
「好,卿少年英雄,朕便賜你金牌一塊,殿前司玄虎衛任你調遣。」
謝琅領命謝恩。
這時,趙王蕭楚玨忽然出列,道:「父皇,兒臣願意協同謝世子一起,將逆臣姚良玉擒拿歸案,往父皇允準。」
雍王蕭楚材立在原處,聽了這話,隱在袖中的手不由暗暗捏緊。
天盛帝沉吟片刻,點頭道:「也好,正巧你也跟著唯慎好生歷練一番。」
「奴才恭喜王爺了。」
散了朝,曹德海帶著兩名小內侍恭候在太儀殿外,同謝蘭峰行完禮,指著托盤道:「陛下聽聞王爺左腿有寒疾,到了冬日容易犯病,特讓太醫院趕製了可以緩解寒疾的膏藥,遣奴才來送給王爺。」
謝蘭峰讓近衛收下,俯身作禮,道:「勞公公代本王謝過陛下,風疾天寒,也望陛下保重龍體。」
崔灝與謝琅跟在後麵。
等曹德海離開,崔灝道:「陛下倒是有心。」
謝蘭峰看著近衛手裏那兩罐膏藥,半晌,說了句:「高處不勝寒。」
三人一道往宮外走。
崔灝道:「聽聞那姚良玉的莊子建在半山腰上,宛如一座小城池,易守難攻,固若金湯,又在暗處布著無數機關暗器,唯慎想要上山抓人,恐怕不易。如今又有趙王橫插一腳,這姚良玉倒真成了塊人人爭搶的寶貝疙瘩了。」
謝蘭峰這時方往後看了一眼,問:「從金殿出來就臭著個臉,你給誰看呢?」
謝琅道:「孩兒是不服氣。」
「不服氣什麽?」
「當年大哥若沒有出事,今日封侯之人,哪裏輪得到他裴北辰。」
謝蘭峰直接冷哼一聲:「你不服氣也讓陛下給你封個侯去,光嘴上不服氣有何用。」
謝琅道:「我不稀罕這個,隻是替大哥不平。當年青羊穀一戰,裴氏援兵就在附近,他若及時發兵救援,大哥不會出事,北境軍數萬精銳,也不會葬送在青州。」
「你不稀罕,挺囂張啊,裴北辰今日能封侯,是因為他在西南所作所為,的確擔得起這個封號,當年青州附近,不隻裴氏一家駐軍,真要全部追究,你追究得完麽?這是大淵天下,不是謝氏的天下。」
「其他人我管不著,但他裴北辰不行!」
「你還越說越來勁了是不是,我聽說京察時,你故意當街堵著滇南兵馬,強迫裴北辰給你讓道,這混帳事是你幹出來的吧?謝唯慎,你當自己是誰,天王老子麽?」
跟在後麵的兩名副將聽出謝蘭峰是動了怒,都示意謝琅別再開口。
謝蘭峰已道:「等迴去後,你給我到院子裏跪兩個時辰,好好想想自己錯在哪裏。」
崔灝道:「大哥——」
「不必給他求情。」
謝蘭峰淡淡道:「我看他是在上京野慣了,連自己姓什麽都快忘了。」
誰都能看出來,大朝會之後,與世家處於天然對立立場的北郡謝氏已經成為皇帝最強大的後盾。天盛帝還要擢拔謝琅比三品昭勇將軍更高一級的三品武安將軍,統領整個京南大營,最後在謝蘭峰極力推辭下,才勉強作罷。
而裴北辰以二十六歲的年齡封侯,在大淵朝也算是史無前例的存在,同時也意味著裴氏以強勢姿態,在上京這場政權更迭裏占據了主動權。
其他當場護駕的文武官員,包括衛瑾瑜在內,都得了不同程度的封賞。
封賞結束,韓蒔芳出列道:「陛下,眼下姚氏一族重要人犯皆已捉拿歸案,唯有前任家主姚良玉仍潛逃在外,姚良玉聚集江湖匪類,公然與官兵對抗,還放出話,誰若敢靠近他的清鶴山莊半步,便教他有去無還。」
另一官員:「不僅如此,聽說姚良玉還將先帝欽賜的一根金鞭懸掛到山莊大門上,說誰敢越過那道門,便是對先帝不敬。」
在大淵,世家大族豢養衛士死士是常有的事,然猖狂到姚良玉這個地步的,的確罕見。
韓蒔芳接著道:「陛下,姚良玉身為姚氏前任家主,公然藐視國法律令,且縱容僕從在京郊大肆圈占良田,惹得民怨沸騰,臣以為,應當加派兵力,盡快將姚良玉捉拿歸案,以儆效尤。」
天盛帝掩唇咳了聲。
「愛卿所言極是,隻是錦衣衛損失慘重,錦衣衛指揮使章之豹又重傷難行,依愛卿看,誰能擔此重任?」
聽了這話,不少武將皆麵麵相覷,露出閃爍之色。
因姚良玉所住清鶴山莊內外遍布機關暗器,還重金請了許多江湖高手護陣,連精於此道的錦衣衛都接連折翼,無功而返,有的甚至墜入機關中屍骨無存,尋常武將貿然闖入,根本就是死路一條。
眾官員視線逡巡一圈,最後都落到兩人身上。
一個是新封了平南侯的裴北辰,一個是謝琅。
兩人皆目色冷峻而立,裴北辰抬起頭時,謝琅先一步出列道:「陛下,臣願親自帶兵,將姚良玉捉拿歸案。」
半年前校場比試,因為姚氏從中作梗,京營將領半數未到,這位世子險些命喪校場,謝琅主動接了這人人避之不及的危險差事,官員們並無多少意外。
天盛帝目露讚賞。
「好,卿少年英雄,朕便賜你金牌一塊,殿前司玄虎衛任你調遣。」
謝琅領命謝恩。
這時,趙王蕭楚玨忽然出列,道:「父皇,兒臣願意協同謝世子一起,將逆臣姚良玉擒拿歸案,往父皇允準。」
雍王蕭楚材立在原處,聽了這話,隱在袖中的手不由暗暗捏緊。
天盛帝沉吟片刻,點頭道:「也好,正巧你也跟著唯慎好生歷練一番。」
「奴才恭喜王爺了。」
散了朝,曹德海帶著兩名小內侍恭候在太儀殿外,同謝蘭峰行完禮,指著托盤道:「陛下聽聞王爺左腿有寒疾,到了冬日容易犯病,特讓太醫院趕製了可以緩解寒疾的膏藥,遣奴才來送給王爺。」
謝蘭峰讓近衛收下,俯身作禮,道:「勞公公代本王謝過陛下,風疾天寒,也望陛下保重龍體。」
崔灝與謝琅跟在後麵。
等曹德海離開,崔灝道:「陛下倒是有心。」
謝蘭峰看著近衛手裏那兩罐膏藥,半晌,說了句:「高處不勝寒。」
三人一道往宮外走。
崔灝道:「聽聞那姚良玉的莊子建在半山腰上,宛如一座小城池,易守難攻,固若金湯,又在暗處布著無數機關暗器,唯慎想要上山抓人,恐怕不易。如今又有趙王橫插一腳,這姚良玉倒真成了塊人人爭搶的寶貝疙瘩了。」
謝蘭峰這時方往後看了一眼,問:「從金殿出來就臭著個臉,你給誰看呢?」
謝琅道:「孩兒是不服氣。」
「不服氣什麽?」
「當年大哥若沒有出事,今日封侯之人,哪裏輪得到他裴北辰。」
謝蘭峰直接冷哼一聲:「你不服氣也讓陛下給你封個侯去,光嘴上不服氣有何用。」
謝琅道:「我不稀罕這個,隻是替大哥不平。當年青羊穀一戰,裴氏援兵就在附近,他若及時發兵救援,大哥不會出事,北境軍數萬精銳,也不會葬送在青州。」
「你不稀罕,挺囂張啊,裴北辰今日能封侯,是因為他在西南所作所為,的確擔得起這個封號,當年青州附近,不隻裴氏一家駐軍,真要全部追究,你追究得完麽?這是大淵天下,不是謝氏的天下。」
「其他人我管不著,但他裴北辰不行!」
「你還越說越來勁了是不是,我聽說京察時,你故意當街堵著滇南兵馬,強迫裴北辰給你讓道,這混帳事是你幹出來的吧?謝唯慎,你當自己是誰,天王老子麽?」
跟在後麵的兩名副將聽出謝蘭峰是動了怒,都示意謝琅別再開口。
謝蘭峰已道:「等迴去後,你給我到院子裏跪兩個時辰,好好想想自己錯在哪裏。」
崔灝道:「大哥——」
「不必給他求情。」
謝蘭峰淡淡道:「我看他是在上京野慣了,連自己姓什麽都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