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 作者:若蘭之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嵩心情正好,提點了幾句,便拂袖而去。
當日傍晚,衛氏管事衛福便帶著衛氏送來的上等名貴藥材和太醫院副院首張清芳來到了清水巷的蘇宅,陪同的還有一位禮部官員。
崔灝與剛下值的謝琅都正在宅中,崔灝聽了蒼伯稟報,怒不可遏。
「賊喊捉賊,惺惺作態,他衛氏這是又在演戲給天下人看呢!」
「就說文卿傷勢嚴重,昏迷不醒,無法見客,讓他們都迴去吧。」
蘇文卿剛喝完藥,正靠坐在床上,右肩纏著厚厚的繃帶,左手持卷而讀,聞言抬眼道:「義父且慢。」
崔灝皺眉:「怎麽,你要領受衛氏這番虛情假意?」
「傻孩子,你當那衛氏真如此好心,給你送勞什子禦醫和名貴藥材,他這是為了平息眾怒,保全他衛氏自己的名聲。」
謝琅坐在一旁,開口勸:「二叔先別急,文卿如此說,也並非全無道理。今日若隻是衛氏派人過來,二叔自然可以直接將人打發走,然而陪同的還有禮部官員,禮部主管會試,特意派官員過來,是對學子的體恤關懷,文卿如今還是白身,無論如何,直接拒見都有失禮數。」
崔灝冷哼:「文卿昨夜遇刺,禮部早不派人,晚不派人,偏偏在衛氏來人時,派了人過來,此事明顯是衛憫授意。」
謝琅便道:「就算是衛憫授意,衛憫作為首輔,關懷受傷學子,所行所為也沒有任何可指摘之處。」
崔灝豈能不知,隻是關心則亂,心中憤懣壓過了理智。
沉吟片刻,囑咐蘇文卿:「你也不必有太大心理負擔,衛憫這般做,歸根到底,還是為了衛氏聲譽,你隨便敷衍一二便是。」
蘇文卿點頭:「孩兒明白。」
崔灝和謝琅自然是不方便露麵的,叔侄二人起身,一道避居內室。
坐定後,崔灝忽低聲嘆道:「其實這迴文卿遇刺,我雖怒不可遏,但竟也有一點慶幸。鋒芒太露不是好事,尤其是在上京城裏,眼下還隻是一個狀元名頭擋了人家的路,若是將來,他在上擋了別人的路,又該是何等兇險局麵。這孩子看著文靜,其實很要強,從在學堂裏開始,讀書寫文章就要爭第一,考不了第一,就徹夜苦讀,研究自己的不足。依我看,不當這個狀元也好,過了殿試,隨便當個清閑的小官,不愁吃穿,不去攀附那些權貴,便也足了。」
謝琅問:「二叔既如此想,為何還如此憂心忡忡?」
崔灝道:「我是看衛氏這般架勢,簡直是將他架在火上燒,怕他將來身不由己。他一個讀書人,就是書讀得再好,哪裏能玩得過那些在宦海裏經營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世家大族。」
謝琅不由想起了上一世的蘇文卿。
按照上一世記憶,麵對衛氏步步緊逼,蘇文卿並未屈服,最終投到了次輔顧淩洲門下。金殿賜職後,蘇文卿先在翰林院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憑顧淩洲獨一無二的偏寵,直接入了督查院,成了一名禦史。
然而在世家把持朝政的情況下,禦史雖有諫言之責,卻掀不起多大風浪,反而容易得罪人。蘇文卿漫長的冷板凳時期,也從此開始,而同屆投了衛氏的其他及第學子,名次雖比不上蘇文卿這個狀元,卻仕途通達,步步高升,很快在戶部、吏部、兵部等實權部門擔任要職。
便是如此艱難境況,蘇文卿亦秉守初心,堅持了下來,寫給二叔的家信,也都是報喜不報憂。直到後來,顧淩洲突發眼疾,不得不致仕迴江左養傷,無法再掌管督查院,蘇文卿方忍辱負重、改投了衛氏。
在衛憫這位當朝首輔的鼎力支持下,蘇文卿滿腹才學終於得到施展,二十四歲之齡便升任六部中最炙手可熱的吏部尚書,位列七卿。
同樣的人,同樣的才學,隻因站隊不同,境遇便天差地別。
世道如此,想要保持初心,不屈從世家權貴,談何容易。
然正因如此,才顯出蘇文卿的可貴。
因為即便後來投了衛氏,蘇文卿亦沒有失去本心,不僅借著衛憫信任,拿到了衛氏貪汙關鍵罪證,還在關鍵時刻,冒死救他於囹圄。
可不攀附權貴,不屈從世家,如蘇文卿這般的寒門學子,滿腹才華便真的再無發揮之地麽?
謝琅叩問本心,胸腔內竟不受控製地騰起一片森然殺意。
「二叔放心。」
謝琅斂住千般心緒,道:「文卿讀的是聖賢書,不會輕易屈從衛氏。」
而這時,衛福、太醫院副院首張清芳、禮部一位主事也進到了蘇宅裏麵。
蘇文卿已經由蒼伯扶著,站在廊下恭候。
他麵色蒼白,唇無血色,臂上還纏著繃帶,衛福先一步上前,忙道:「公子傷勢嚴重,怎麽起來了,首輔十分掛念公子傷情,特命在下帶了上好治傷良藥,來給公子治傷,公子快迴去躺著吧!」
蘇文卿堅持與眾人見過禮,方依舊由蒼伯扶著迴到房中。
禮部主事見他身負重傷,仍風儀翩翩,不卑不亢,禮節到位,心下暗暗讚嘆,到了室中,也道:「快躺下,讓張副院首為你好好看看。」
蘇文卿靠坐迴床頭,低頭道了句「學生失禮」,方伸出手腕,讓張副院首診脈。
等一行人離開,謝琅與崔灝方從內室出來,崔灝問蒼伯:「如何?」
蒼伯道:「衛氏那位管事留下一大批名貴藥材,還說衛氏已經懸賞三千金,緝拿兇手,勢必會為公子討迴公道,不讓公子白白遭罪。」
當日傍晚,衛氏管事衛福便帶著衛氏送來的上等名貴藥材和太醫院副院首張清芳來到了清水巷的蘇宅,陪同的還有一位禮部官員。
崔灝與剛下值的謝琅都正在宅中,崔灝聽了蒼伯稟報,怒不可遏。
「賊喊捉賊,惺惺作態,他衛氏這是又在演戲給天下人看呢!」
「就說文卿傷勢嚴重,昏迷不醒,無法見客,讓他們都迴去吧。」
蘇文卿剛喝完藥,正靠坐在床上,右肩纏著厚厚的繃帶,左手持卷而讀,聞言抬眼道:「義父且慢。」
崔灝皺眉:「怎麽,你要領受衛氏這番虛情假意?」
「傻孩子,你當那衛氏真如此好心,給你送勞什子禦醫和名貴藥材,他這是為了平息眾怒,保全他衛氏自己的名聲。」
謝琅坐在一旁,開口勸:「二叔先別急,文卿如此說,也並非全無道理。今日若隻是衛氏派人過來,二叔自然可以直接將人打發走,然而陪同的還有禮部官員,禮部主管會試,特意派官員過來,是對學子的體恤關懷,文卿如今還是白身,無論如何,直接拒見都有失禮數。」
崔灝冷哼:「文卿昨夜遇刺,禮部早不派人,晚不派人,偏偏在衛氏來人時,派了人過來,此事明顯是衛憫授意。」
謝琅便道:「就算是衛憫授意,衛憫作為首輔,關懷受傷學子,所行所為也沒有任何可指摘之處。」
崔灝豈能不知,隻是關心則亂,心中憤懣壓過了理智。
沉吟片刻,囑咐蘇文卿:「你也不必有太大心理負擔,衛憫這般做,歸根到底,還是為了衛氏聲譽,你隨便敷衍一二便是。」
蘇文卿點頭:「孩兒明白。」
崔灝和謝琅自然是不方便露麵的,叔侄二人起身,一道避居內室。
坐定後,崔灝忽低聲嘆道:「其實這迴文卿遇刺,我雖怒不可遏,但竟也有一點慶幸。鋒芒太露不是好事,尤其是在上京城裏,眼下還隻是一個狀元名頭擋了人家的路,若是將來,他在上擋了別人的路,又該是何等兇險局麵。這孩子看著文靜,其實很要強,從在學堂裏開始,讀書寫文章就要爭第一,考不了第一,就徹夜苦讀,研究自己的不足。依我看,不當這個狀元也好,過了殿試,隨便當個清閑的小官,不愁吃穿,不去攀附那些權貴,便也足了。」
謝琅問:「二叔既如此想,為何還如此憂心忡忡?」
崔灝道:「我是看衛氏這般架勢,簡直是將他架在火上燒,怕他將來身不由己。他一個讀書人,就是書讀得再好,哪裏能玩得過那些在宦海裏經營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世家大族。」
謝琅不由想起了上一世的蘇文卿。
按照上一世記憶,麵對衛氏步步緊逼,蘇文卿並未屈服,最終投到了次輔顧淩洲門下。金殿賜職後,蘇文卿先在翰林院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憑顧淩洲獨一無二的偏寵,直接入了督查院,成了一名禦史。
然而在世家把持朝政的情況下,禦史雖有諫言之責,卻掀不起多大風浪,反而容易得罪人。蘇文卿漫長的冷板凳時期,也從此開始,而同屆投了衛氏的其他及第學子,名次雖比不上蘇文卿這個狀元,卻仕途通達,步步高升,很快在戶部、吏部、兵部等實權部門擔任要職。
便是如此艱難境況,蘇文卿亦秉守初心,堅持了下來,寫給二叔的家信,也都是報喜不報憂。直到後來,顧淩洲突發眼疾,不得不致仕迴江左養傷,無法再掌管督查院,蘇文卿方忍辱負重、改投了衛氏。
在衛憫這位當朝首輔的鼎力支持下,蘇文卿滿腹才學終於得到施展,二十四歲之齡便升任六部中最炙手可熱的吏部尚書,位列七卿。
同樣的人,同樣的才學,隻因站隊不同,境遇便天差地別。
世道如此,想要保持初心,不屈從世家權貴,談何容易。
然正因如此,才顯出蘇文卿的可貴。
因為即便後來投了衛氏,蘇文卿亦沒有失去本心,不僅借著衛憫信任,拿到了衛氏貪汙關鍵罪證,還在關鍵時刻,冒死救他於囹圄。
可不攀附權貴,不屈從世家,如蘇文卿這般的寒門學子,滿腹才華便真的再無發揮之地麽?
謝琅叩問本心,胸腔內竟不受控製地騰起一片森然殺意。
「二叔放心。」
謝琅斂住千般心緒,道:「文卿讀的是聖賢書,不會輕易屈從衛氏。」
而這時,衛福、太醫院副院首張清芳、禮部一位主事也進到了蘇宅裏麵。
蘇文卿已經由蒼伯扶著,站在廊下恭候。
他麵色蒼白,唇無血色,臂上還纏著繃帶,衛福先一步上前,忙道:「公子傷勢嚴重,怎麽起來了,首輔十分掛念公子傷情,特命在下帶了上好治傷良藥,來給公子治傷,公子快迴去躺著吧!」
蘇文卿堅持與眾人見過禮,方依舊由蒼伯扶著迴到房中。
禮部主事見他身負重傷,仍風儀翩翩,不卑不亢,禮節到位,心下暗暗讚嘆,到了室中,也道:「快躺下,讓張副院首為你好好看看。」
蘇文卿靠坐迴床頭,低頭道了句「學生失禮」,方伸出手腕,讓張副院首診脈。
等一行人離開,謝琅與崔灝方從內室出來,崔灝問蒼伯:「如何?」
蒼伯道:「衛氏那位管事留下一大批名貴藥材,還說衛氏已經懸賞三千金,緝拿兇手,勢必會為公子討迴公道,不讓公子白白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