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 作者:若蘭之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他不理解的是。
「所以,你想說什麽?」
衛瑾瑜抬眸,羽睫被風拂動。
唇角動了動,道:「太後可能會問起昨夜的事,那兩個嬤嬤不會亂說,希望——你也注意措辭。」
謝琅立刻明白了。
這是讓他配合演戲。
這人剛刺了他一刀,怎麽有臉說出來的。
第007章 大婚(四)
謝琅很快便明白衛瑾瑜為何突然有此交代。
到了清寧殿,兩人行過禮,太後沒有立刻叫起,而是盯著他訓誡:「哀家知道,對於這樁婚事,你們謝氏未必滿意,但聖意既定,你身為謝氏世子,便該謹遵皇命,以身作則,心中有桿秤,做事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和謝氏一族的榮耀,而不是一味輕狂,意氣用事。」
「世家,便如同盤踞在上京城的一棵大樹,盤根錯節,其深無限,世人隻道蚍蜉撼大樹,精神可嘉,殊不知,有多少蚍蜉都死在大樹壓迫下。便是當年權傾朝野風頭無二的陸允安,結局如何,你也知道。哀家的話,你可明白?」
謝琅自然聽得懂,這位太後雖然囂張跋扈了些,但並無惡意。且上一世,謝家被誣陷謀逆時,太後似乎已經病逝。
便恭謹道:「唯慎明白。」
太後滿意點頭。
「你父親為你取字『唯慎』,可見用心良苦。」
說完話鋒一轉:「昨夜,你為何不在喜房,而宿在書房?」
謝琅心頭咯噔一下,便知多半是那兩名老嬤嬤沒頂住壓力說了實話。
這叫他怎麽解釋?
太後看他這模樣,便知此事是真,當即冷笑一聲,正待發作,便聽旁邊人道:「外祖母勿怒,這是我的主意。」
太後一怔一愣,看向衛瑾瑜。
衛瑾瑜伏跪於地,道:「是我不慣與旁人同睡,才懇請世子體恤,暫住書閣的。外祖母若要責罰,便責罰平宣吧。」
平宣,謝琅咀嚼了下,才明白是他的字。
太後望著下方少年身影,半晌,嘆道:「你這孩子啊。」
「行了,都起來吧。」
兩人謝恩起身,太後讓人賜了座,看了眼身邊的掌事姑姑穗禾。
穗禾會意,命左右宮人都退下。
太後方肅然看著二人,語氣嚴厲道:「哀家不管這究竟是誰的主意,也懶得再追究,但從今夜起,你們必須住到一起。這不僅是哀家的私心——」
太後看向謝琅:「也是哀家為你們謝氏考慮。你父親打了勝仗,皇帝高興,百官也高興,大淵的百姓更高興,可高處不勝寒,背地裏,你可知多少雙眼睛盯著謝氏,盯著你。他們拿不住你父親的把柄,便會拿你的把柄,去攻擊你父親,攻擊謝氏。也許你不屑與衛氏聯姻,但你可知,介懷甚至忌恨這樁婚事的,又豈止你一個。那些躲在暗處的人,巴不得你們撕破臉,一拍兩散。人活於世,要懂得因勢利導,順勢而為,而不是一味爭狠鬥勇,好風尚要憑藉力,才能送人上青雲。在這方麵,你父親要比你強很多。還有你——」
太後這迴看向衛瑾瑜,目中藏著千般憐惜:「哀家知道你主意大,可哀家這身子,還能撐幾時,還能護你幾時,你得給自己找條後路啊孩子。」
大約說得太急,太後咳了聲,穗禾連忙端來一碗熱茶,讓太後飲了兩口。
太後擺擺手,道:「罷了,哀家言盡於此,剩下的,你們自己品味吧。」
說完又點了兩個精明強幹的女官,道:「從今日起,你們就住到謝府,照顧世子和三公子的飲食起居。」
謝琅與衛瑾瑜一道出了殿,衛瑾瑜落後了些,問出來相送的穗禾:「外祖母病了這麽久,為何還是不見好轉?」
穗禾神色黯然:「太後說,她這是陳年痼疾,能維持現狀,已然不錯,太醫院已經調整了幾次藥方,但都不怎麽見效。」
衛瑾瑜沉吟須臾,道:「能否把那些藥方給我看看。」
穗禾一愣。
「公子這是懷疑……」
衛瑾瑜搖頭。
「隻是想看看而已。」
他記得上一世,外祖母病逝後,一直負責給外祖母診病的太醫院院首也離奇失蹤,後來屍體被人發現在護城河上。他並不想往最險惡的那方麵懷疑,然而此事著實蹊蹺,為保萬一,他還是想核實一下。
穗禾遲疑:「給太後看病的是張院首,每迴診完脈,張院首都是現場開方,然後把方子交給手下侍醫去取藥、煎藥,藥方也是直接留存在太醫院。想要在太醫院查看底方,需要有院首印鑑才行,公子可否等幾日,容奴婢想想辦法。」
衛瑾瑜朝她施一禮:「有勞姑姑。」
穗禾忙避開。
「這都是婢子應該做的。」
衛瑾瑜抬頭,望著清寧殿上空,一陣出神。
外祖母的言外之意,他豈能聽不明白。
她希望他把謝氏當做一條出路,借這樁聯姻開闢出來。
然而這世上,沒有誰能真的做誰的靠山,外祖母不可能成為他的靠山,謝氏更不可能,每個人能倚仗的,隻有自己。
過往他所畏避的風刀霜雨,以後除了以坦然之姿直麵,再無第二選擇。
迴程路上,衛瑾瑜照舊專注看書。
「你要參加春月考?」
衛瑾瑜看得正投入時,對麵突然冷不丁來了句。
「所以,你想說什麽?」
衛瑾瑜抬眸,羽睫被風拂動。
唇角動了動,道:「太後可能會問起昨夜的事,那兩個嬤嬤不會亂說,希望——你也注意措辭。」
謝琅立刻明白了。
這是讓他配合演戲。
這人剛刺了他一刀,怎麽有臉說出來的。
第007章 大婚(四)
謝琅很快便明白衛瑾瑜為何突然有此交代。
到了清寧殿,兩人行過禮,太後沒有立刻叫起,而是盯著他訓誡:「哀家知道,對於這樁婚事,你們謝氏未必滿意,但聖意既定,你身為謝氏世子,便該謹遵皇命,以身作則,心中有桿秤,做事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和謝氏一族的榮耀,而不是一味輕狂,意氣用事。」
「世家,便如同盤踞在上京城的一棵大樹,盤根錯節,其深無限,世人隻道蚍蜉撼大樹,精神可嘉,殊不知,有多少蚍蜉都死在大樹壓迫下。便是當年權傾朝野風頭無二的陸允安,結局如何,你也知道。哀家的話,你可明白?」
謝琅自然聽得懂,這位太後雖然囂張跋扈了些,但並無惡意。且上一世,謝家被誣陷謀逆時,太後似乎已經病逝。
便恭謹道:「唯慎明白。」
太後滿意點頭。
「你父親為你取字『唯慎』,可見用心良苦。」
說完話鋒一轉:「昨夜,你為何不在喜房,而宿在書房?」
謝琅心頭咯噔一下,便知多半是那兩名老嬤嬤沒頂住壓力說了實話。
這叫他怎麽解釋?
太後看他這模樣,便知此事是真,當即冷笑一聲,正待發作,便聽旁邊人道:「外祖母勿怒,這是我的主意。」
太後一怔一愣,看向衛瑾瑜。
衛瑾瑜伏跪於地,道:「是我不慣與旁人同睡,才懇請世子體恤,暫住書閣的。外祖母若要責罰,便責罰平宣吧。」
平宣,謝琅咀嚼了下,才明白是他的字。
太後望著下方少年身影,半晌,嘆道:「你這孩子啊。」
「行了,都起來吧。」
兩人謝恩起身,太後讓人賜了座,看了眼身邊的掌事姑姑穗禾。
穗禾會意,命左右宮人都退下。
太後方肅然看著二人,語氣嚴厲道:「哀家不管這究竟是誰的主意,也懶得再追究,但從今夜起,你們必須住到一起。這不僅是哀家的私心——」
太後看向謝琅:「也是哀家為你們謝氏考慮。你父親打了勝仗,皇帝高興,百官也高興,大淵的百姓更高興,可高處不勝寒,背地裏,你可知多少雙眼睛盯著謝氏,盯著你。他們拿不住你父親的把柄,便會拿你的把柄,去攻擊你父親,攻擊謝氏。也許你不屑與衛氏聯姻,但你可知,介懷甚至忌恨這樁婚事的,又豈止你一個。那些躲在暗處的人,巴不得你們撕破臉,一拍兩散。人活於世,要懂得因勢利導,順勢而為,而不是一味爭狠鬥勇,好風尚要憑藉力,才能送人上青雲。在這方麵,你父親要比你強很多。還有你——」
太後這迴看向衛瑾瑜,目中藏著千般憐惜:「哀家知道你主意大,可哀家這身子,還能撐幾時,還能護你幾時,你得給自己找條後路啊孩子。」
大約說得太急,太後咳了聲,穗禾連忙端來一碗熱茶,讓太後飲了兩口。
太後擺擺手,道:「罷了,哀家言盡於此,剩下的,你們自己品味吧。」
說完又點了兩個精明強幹的女官,道:「從今日起,你們就住到謝府,照顧世子和三公子的飲食起居。」
謝琅與衛瑾瑜一道出了殿,衛瑾瑜落後了些,問出來相送的穗禾:「外祖母病了這麽久,為何還是不見好轉?」
穗禾神色黯然:「太後說,她這是陳年痼疾,能維持現狀,已然不錯,太醫院已經調整了幾次藥方,但都不怎麽見效。」
衛瑾瑜沉吟須臾,道:「能否把那些藥方給我看看。」
穗禾一愣。
「公子這是懷疑……」
衛瑾瑜搖頭。
「隻是想看看而已。」
他記得上一世,外祖母病逝後,一直負責給外祖母診病的太醫院院首也離奇失蹤,後來屍體被人發現在護城河上。他並不想往最險惡的那方麵懷疑,然而此事著實蹊蹺,為保萬一,他還是想核實一下。
穗禾遲疑:「給太後看病的是張院首,每迴診完脈,張院首都是現場開方,然後把方子交給手下侍醫去取藥、煎藥,藥方也是直接留存在太醫院。想要在太醫院查看底方,需要有院首印鑑才行,公子可否等幾日,容奴婢想想辦法。」
衛瑾瑜朝她施一禮:「有勞姑姑。」
穗禾忙避開。
「這都是婢子應該做的。」
衛瑾瑜抬頭,望著清寧殿上空,一陣出神。
外祖母的言外之意,他豈能聽不明白。
她希望他把謝氏當做一條出路,借這樁聯姻開闢出來。
然而這世上,沒有誰能真的做誰的靠山,外祖母不可能成為他的靠山,謝氏更不可能,每個人能倚仗的,隻有自己。
過往他所畏避的風刀霜雨,以後除了以坦然之姿直麵,再無第二選擇。
迴程路上,衛瑾瑜照舊專注看書。
「你要參加春月考?」
衛瑾瑜看得正投入時,對麵突然冷不丁來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