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修也隻有晚上或者周六日沒課的時候才能去上課,也不知道文意先有沒有帶輔修的課,他平常看起來不算忙,偶爾有學生在花鳥魚蟲市場或者周邊的公園碰到他。大概像他這樣的天才,隻要他想,上半年已經把論文kpi都完成了吧。
可是自己已經一周沒有見到他了。
張知疑趴在桌子上,不由自主地點開聊天框,然後一不小心發了個逗號出去。
!
張知疑直起身子,手忙腳亂地要撤迴,結果對麵秒迴了一個“?”。
張知疑索性不撤迴了,直接問他:你有上輔修的課嗎?
文意先:我沒收到通知。
張知疑在對話框裏輸入了幾個字,來來迴迴地刪改,最後隻留下了“好的”。
張知疑:你最近忙嗎?
文意先:不忙,托你的福。張聞忻教授最近非要幫我處理那些雜務,連例會都不用開了。
怪不得張聞忻最近跟他一起吃飯的時候吐槽的話越來越多了。
文意先:明晚一起吃頓飯吧。
張知疑兩眼一亮,還沒來得及迴復,文意先就繼續說下去了。
文意先:書你先看著,我到時候順便抽查你幾個問題。
張知疑:哦。
表麵上雖然淡定地應下來了,實際上張知疑在內心發癲。
六百多麵的書,怎麽可能一晚上能看得完?張知疑虛掐住自己的脖子,覺得了盡此生算了。
臨了終究還是放下了手,嘆了口氣翻開書。到時候要是表現不好的話,他會先自行了結的。
點起檯燈,又是熬夜奮鬥的一天。
第六章 困境
第二天張知疑頂著比熊貓更深的黑眼圈出現在教室的時候,李少群瞪大了眼睛,把手肘撐在他肩上,側頭略朝他靠近,驚嘆道:“張姨,你昨晚又熬到幾點啊?”
張知疑擺了擺手表示不足掛齒。
鄧毅叼著麵包慢悠悠地跟在劉建成背後落座,他身高腿長,就算步頻再慢也能詭異地不緊不慢地跟劉建成共速,他口齒模糊不清地說:“少爺,你這熬過頭了吧。別最後隻剩下哥幾個悲傷地保研。”
劉建成用手肘輕頂一下鄧毅的胸口:“哪有這麽說話的。張姨,你怎麽不過少爺日子改過張姨日子了?家裏破產了?”
三人齊聲笑起來,張知疑打了個長長的哈欠表示懶得搭理他們。書包裏還放著那本厚重的《西方哲學史》,但他此刻意識不太清醒,並不能很清晰地迴憶起昨晚看的東西,隻依稀記得自己把前三章盡可能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後做了課後的思考題。
這節課是宏觀經濟學,實際上張知疑並不是很懂為什麽大一不能把宏觀微觀全上了,宏觀在他耳朵裏就是gdp和它的各種相同形式名字的兄弟的家族史,微觀更多討論的是創造這個家族的人類群體或者個體。
他對這些往往印象不是很深,但期末複習完也能90+飄過。大概也得益於他本身的家庭背景,他從記事起就已經對經濟學有印象了。
那時候他爸為了培養他的消費習慣,每天會拿五塊錢給他,有時候遞增有時候遞減,最後在某一天突然要求他把剩下還沒花的錢展示給自己看。
這計劃剛開始的時候,小小的張知疑對此有大大的疑惑,因為他全拿去買早飯吃了,怎麽還能剩錢呢?他爸張啟辰聽了之後大發雷霆,把保姆叫到麵前責問,才發現是少爺的早餐全都被她給她兒子吃了。
之後他開始笨拙地學著有計劃地花錢,自己每天最多花五毛錢吃一包辣條,其他的錢作為流動處理,比如有的同學在學校偶爾會向他借錢,他就告訴他們借完要多還一毛錢,並有計劃地借錢——要求他們給自己簽名。並經常故意帶消費實力強勁——家裏有經濟實力但零花錢不多的同學去小賣部,他啥也不做,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陪著他們花錢並且主動借錢給他們。
他的同學大都同他的家庭條件相當,甚至有人不屑一顧地還了十塊錢給他。
他學了唱歌之後就跑到學校操場上賣唱,自己拿了個廢紙盒,上麵寫著“家庭困難”,除了經濟問題之外寫的都是真話,比如吃不起辣條和自己的單親爸爸又當爹又當媽不容易,時間久了,這事驚動了校內領導,還以為他家道中落,打電話慰問他爸。於是張知疑的這項事業被迫中止。
他折騰了個義賣活動,讓大家帶家裏不玩的玩具或者其他舊東西來賣,號召有繪畫或者手工特長的人來賣自己的作品,又賺了一些錢。
他還會拿出一小部分請家裏不給零花錢的同學吃東西,導致他後來在新學年直接被推舉成了班長,從此這個職務一直追隨著他直到大學畢業為止。
當他一個月之後向張啟辰展示自己小金庫裏零零碎碎的兩百塊錢的時候,張啟辰一時說不出話來。
“兒子,這真是你剩的?”
聽了張知疑的大概描述,張啟辰當即決定了兒子未來的人生軌跡。
“兒子,你願意接管家裏的公司嗎?”
張知疑疑惑:“家裏的公司有什麽用?”
張啟辰很激動地抱住他,在他臉頰上親了一口:“這樣你就可以賺更多的錢了,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爸爸,吃得太多會被殺掉的。”張知疑一本正經地重複動畫電影裏的對白。
可是自己已經一周沒有見到他了。
張知疑趴在桌子上,不由自主地點開聊天框,然後一不小心發了個逗號出去。
!
張知疑直起身子,手忙腳亂地要撤迴,結果對麵秒迴了一個“?”。
張知疑索性不撤迴了,直接問他:你有上輔修的課嗎?
文意先:我沒收到通知。
張知疑在對話框裏輸入了幾個字,來來迴迴地刪改,最後隻留下了“好的”。
張知疑:你最近忙嗎?
文意先:不忙,托你的福。張聞忻教授最近非要幫我處理那些雜務,連例會都不用開了。
怪不得張聞忻最近跟他一起吃飯的時候吐槽的話越來越多了。
文意先:明晚一起吃頓飯吧。
張知疑兩眼一亮,還沒來得及迴復,文意先就繼續說下去了。
文意先:書你先看著,我到時候順便抽查你幾個問題。
張知疑:哦。
表麵上雖然淡定地應下來了,實際上張知疑在內心發癲。
六百多麵的書,怎麽可能一晚上能看得完?張知疑虛掐住自己的脖子,覺得了盡此生算了。
臨了終究還是放下了手,嘆了口氣翻開書。到時候要是表現不好的話,他會先自行了結的。
點起檯燈,又是熬夜奮鬥的一天。
第六章 困境
第二天張知疑頂著比熊貓更深的黑眼圈出現在教室的時候,李少群瞪大了眼睛,把手肘撐在他肩上,側頭略朝他靠近,驚嘆道:“張姨,你昨晚又熬到幾點啊?”
張知疑擺了擺手表示不足掛齒。
鄧毅叼著麵包慢悠悠地跟在劉建成背後落座,他身高腿長,就算步頻再慢也能詭異地不緊不慢地跟劉建成共速,他口齒模糊不清地說:“少爺,你這熬過頭了吧。別最後隻剩下哥幾個悲傷地保研。”
劉建成用手肘輕頂一下鄧毅的胸口:“哪有這麽說話的。張姨,你怎麽不過少爺日子改過張姨日子了?家裏破產了?”
三人齊聲笑起來,張知疑打了個長長的哈欠表示懶得搭理他們。書包裏還放著那本厚重的《西方哲學史》,但他此刻意識不太清醒,並不能很清晰地迴憶起昨晚看的東西,隻依稀記得自己把前三章盡可能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後做了課後的思考題。
這節課是宏觀經濟學,實際上張知疑並不是很懂為什麽大一不能把宏觀微觀全上了,宏觀在他耳朵裏就是gdp和它的各種相同形式名字的兄弟的家族史,微觀更多討論的是創造這個家族的人類群體或者個體。
他對這些往往印象不是很深,但期末複習完也能90+飄過。大概也得益於他本身的家庭背景,他從記事起就已經對經濟學有印象了。
那時候他爸為了培養他的消費習慣,每天會拿五塊錢給他,有時候遞增有時候遞減,最後在某一天突然要求他把剩下還沒花的錢展示給自己看。
這計劃剛開始的時候,小小的張知疑對此有大大的疑惑,因為他全拿去買早飯吃了,怎麽還能剩錢呢?他爸張啟辰聽了之後大發雷霆,把保姆叫到麵前責問,才發現是少爺的早餐全都被她給她兒子吃了。
之後他開始笨拙地學著有計劃地花錢,自己每天最多花五毛錢吃一包辣條,其他的錢作為流動處理,比如有的同學在學校偶爾會向他借錢,他就告訴他們借完要多還一毛錢,並有計劃地借錢——要求他們給自己簽名。並經常故意帶消費實力強勁——家裏有經濟實力但零花錢不多的同學去小賣部,他啥也不做,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陪著他們花錢並且主動借錢給他們。
他的同學大都同他的家庭條件相當,甚至有人不屑一顧地還了十塊錢給他。
他學了唱歌之後就跑到學校操場上賣唱,自己拿了個廢紙盒,上麵寫著“家庭困難”,除了經濟問題之外寫的都是真話,比如吃不起辣條和自己的單親爸爸又當爹又當媽不容易,時間久了,這事驚動了校內領導,還以為他家道中落,打電話慰問他爸。於是張知疑的這項事業被迫中止。
他折騰了個義賣活動,讓大家帶家裏不玩的玩具或者其他舊東西來賣,號召有繪畫或者手工特長的人來賣自己的作品,又賺了一些錢。
他還會拿出一小部分請家裏不給零花錢的同學吃東西,導致他後來在新學年直接被推舉成了班長,從此這個職務一直追隨著他直到大學畢業為止。
當他一個月之後向張啟辰展示自己小金庫裏零零碎碎的兩百塊錢的時候,張啟辰一時說不出話來。
“兒子,這真是你剩的?”
聽了張知疑的大概描述,張啟辰當即決定了兒子未來的人生軌跡。
“兒子,你願意接管家裏的公司嗎?”
張知疑疑惑:“家裏的公司有什麽用?”
張啟辰很激動地抱住他,在他臉頰上親了一口:“這樣你就可以賺更多的錢了,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爸爸,吃得太多會被殺掉的。”張知疑一本正經地重複動畫電影裏的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