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頁
快穿:白月光又撕了炮灰劇本 作者:一隻貓小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公九卿卻早已知曉真相,屢次上表勸誡君屹莫在追尋復生之術遭拒,今時夢寐以求的事成了現實,喜大普奔,眾人紛紛奔走相告。
那訃告那樣潦草,猶如響亮亮打了已死那人一巴掌,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陛下終於想通,走出來了!
可當他們見到君屹那一頭白髮,以及他無欲無求的眼神,他們陡然意識到,那寥寥數字或許並非意味著放下,帝王放不下,永遠也放不下。
他大抵是意識到復生之事不可為,想給逝去那人一個交代,還那人自由。
可若真是如此,他大可寫一封放妻書,兩相安好,各自天涯,何至於折損對方顏麵,他難道不知這麽做會傷了已逝那人的心?
不可能不知道。
無人能猜透帝王在想什麽。
秋日好風光,短暫到讓人猝不及防,凍得人縮手縮腳的冬日再度降臨。
君屹再未四處奔走尋找不存在的東西,不用再陪著司絲,他多了很多時間,他沒有荒廢朝政,如同真的走了出來一般,勵精圖治,興利除害,一係列於國於民有利的壯舉贏得了朝野稱讚。
帝王終於不再暴虐嗜殺,舉國皆歡。
同年十一月,霍州戰局有變,時至今日,南陵北安兩軍已於此地鏖戰數月,兩方將領旗鼓相當,今日你奪我三城,他日我占你一州,高下難分。
這場仗打得太久太久,久到如今北安終於失了耐性,另派了強將過來,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年逾六十、戎馬半生戰無不克的司恆淵。
此消息一經傳來,南陵朝臣震盪,誰人不知司恆淵的威名?那人說是北安的半個頂樑柱也不為過,就這樣一位於國而言無可取代的老將,何故要親自上陣?
北安並非沒有拿得出手的猛將,秦驚秋、秦越冬不說,隻司俞兩家的那些小輩,集結起來也已不容小覷。
危急時刻,君屹決定禦駕親征,朝臣驚惶製止,卻也知道此番司恆淵參戰,南陵能與之匹敵一戰的隻有君屹。
他們的王並非徒有虛名之輩,能征慣戰,以一己之力攻克了西境,比之司恆淵毫不遜色,加之正值壯年,說更勝一籌也不為過。
他們的不安或許隻是多餘。
而君屹確也沒辜負他們的期望,一到霍州,南陵之勢便如虎添翼,連奪了北安數州,勢不可擋,這是南陵重臣所沒料到的。
至此,他們雄心高漲,叫囂著要一鼓作氣攻入北安京城,斬殺了蕭玄景,一統兩國!
卻不想,就在這群情激奮之時,北方前線突然傳來了帝王崩殂的消息。
……
君屹戰死那天,是個濃雲密布的陰雨天,年關將至,陰風怒號,天寒地凍。
自君屹來到前線,兩方交鋒月餘,君屹一直在等,等司恆淵親自上陣。
雙方皆換了將領,需要磨合試探,君屹故意設計一再取勝,鋒芒畢露,弱點同樣也無可避免顯於人前。
君屹籌謀了許久,在南陵時盼著司恆淵參戰,參戰後又怕司恆淵識破他的意圖,不肯要他這卑鄙小人的血沾染他的兵甲。
他謹小慎微,每一步都極為謹慎,謹慎地求死。
如今,他終於等到了。
被司恆淵手中長槍貫穿了胸口那刻,君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脫的感覺。
他從馬上跌落,視線翻覆,整個世界天旋地轉,他終於走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
他不知道那時的她是何感受,大抵是不甘吧,秦驚秋曾說過她有許多事沒做,她許久沒見過她母親了,她一向看重親情,她想迴家。
她心中一定有所怨恨,可這一刻的他卻是愉悅的。
他死在了她父親手上,她知道了應該會很開心吧,時隔多年,他終於做了件讓她滿意的事。
取來聚魂珠那夜,她消失在他眼前,撕心裂肺哭喊哀求之後,他在那空蕩的暗室裏發了一夜的呆,便也在那段時間,他想起了早前那老和尚對他說的話。
他說若他選錯,輕則遺憾終生,重則永失所愛,求生無門。
永失所愛,求生無門……一切原來早有定數。
這世上根本就沒什麽長生蠱,長生、長生,何為長生?
世人皆畏懼死亡,卻不知有時死亡也是一種饋贈。
永遠的活著,痛不欲生地活著,是詛咒,更是懲罰。
對她而言,留在他身邊便是這樣的懲罰,可她又做錯了什麽?
她從未奢望過要與他在一起,從未肖想過不屬於她的東西,她一生磊落光明,廣結善緣,是他不肯放過她。
她在他身邊,根本沒過過幾天開心的日子,像那柴木,拚命燃燒自己為他取暖,最終化為飛灰。
她是善良的,得了重新長成參天大樹的機會,卻又一次被他狠心斬斷了根莖,他想要她繼續燃燒,溫暖他、取悅他。
被砍斷的大樹不願再燃燒,她寧願腐朽成泥,也不願再留在他身邊。
可是哪怕她成了一攤爛泥,他也要把她留在身邊,他早已離不開她。
他開始自責反省,恍悟後拚盡一切,終於成為了那學會燃燒自己為她取暖的大樹,他可以為她帶去光明,為她獻出他的一切。
可大樹對於泥土又有何用處?賴以為生的是他,徒增汙穢的也是他。
她早就不需要他了。
那日司絲消失之後,君屹後知後覺意識到問題出在了哪,是秦驚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那訃告那樣潦草,猶如響亮亮打了已死那人一巴掌,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陛下終於想通,走出來了!
可當他們見到君屹那一頭白髮,以及他無欲無求的眼神,他們陡然意識到,那寥寥數字或許並非意味著放下,帝王放不下,永遠也放不下。
他大抵是意識到復生之事不可為,想給逝去那人一個交代,還那人自由。
可若真是如此,他大可寫一封放妻書,兩相安好,各自天涯,何至於折損對方顏麵,他難道不知這麽做會傷了已逝那人的心?
不可能不知道。
無人能猜透帝王在想什麽。
秋日好風光,短暫到讓人猝不及防,凍得人縮手縮腳的冬日再度降臨。
君屹再未四處奔走尋找不存在的東西,不用再陪著司絲,他多了很多時間,他沒有荒廢朝政,如同真的走了出來一般,勵精圖治,興利除害,一係列於國於民有利的壯舉贏得了朝野稱讚。
帝王終於不再暴虐嗜殺,舉國皆歡。
同年十一月,霍州戰局有變,時至今日,南陵北安兩軍已於此地鏖戰數月,兩方將領旗鼓相當,今日你奪我三城,他日我占你一州,高下難分。
這場仗打得太久太久,久到如今北安終於失了耐性,另派了強將過來,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年逾六十、戎馬半生戰無不克的司恆淵。
此消息一經傳來,南陵朝臣震盪,誰人不知司恆淵的威名?那人說是北安的半個頂樑柱也不為過,就這樣一位於國而言無可取代的老將,何故要親自上陣?
北安並非沒有拿得出手的猛將,秦驚秋、秦越冬不說,隻司俞兩家的那些小輩,集結起來也已不容小覷。
危急時刻,君屹決定禦駕親征,朝臣驚惶製止,卻也知道此番司恆淵參戰,南陵能與之匹敵一戰的隻有君屹。
他們的王並非徒有虛名之輩,能征慣戰,以一己之力攻克了西境,比之司恆淵毫不遜色,加之正值壯年,說更勝一籌也不為過。
他們的不安或許隻是多餘。
而君屹確也沒辜負他們的期望,一到霍州,南陵之勢便如虎添翼,連奪了北安數州,勢不可擋,這是南陵重臣所沒料到的。
至此,他們雄心高漲,叫囂著要一鼓作氣攻入北安京城,斬殺了蕭玄景,一統兩國!
卻不想,就在這群情激奮之時,北方前線突然傳來了帝王崩殂的消息。
……
君屹戰死那天,是個濃雲密布的陰雨天,年關將至,陰風怒號,天寒地凍。
自君屹來到前線,兩方交鋒月餘,君屹一直在等,等司恆淵親自上陣。
雙方皆換了將領,需要磨合試探,君屹故意設計一再取勝,鋒芒畢露,弱點同樣也無可避免顯於人前。
君屹籌謀了許久,在南陵時盼著司恆淵參戰,參戰後又怕司恆淵識破他的意圖,不肯要他這卑鄙小人的血沾染他的兵甲。
他謹小慎微,每一步都極為謹慎,謹慎地求死。
如今,他終於等到了。
被司恆淵手中長槍貫穿了胸口那刻,君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脫的感覺。
他從馬上跌落,視線翻覆,整個世界天旋地轉,他終於走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
他不知道那時的她是何感受,大抵是不甘吧,秦驚秋曾說過她有許多事沒做,她許久沒見過她母親了,她一向看重親情,她想迴家。
她心中一定有所怨恨,可這一刻的他卻是愉悅的。
他死在了她父親手上,她知道了應該會很開心吧,時隔多年,他終於做了件讓她滿意的事。
取來聚魂珠那夜,她消失在他眼前,撕心裂肺哭喊哀求之後,他在那空蕩的暗室裏發了一夜的呆,便也在那段時間,他想起了早前那老和尚對他說的話。
他說若他選錯,輕則遺憾終生,重則永失所愛,求生無門。
永失所愛,求生無門……一切原來早有定數。
這世上根本就沒什麽長生蠱,長生、長生,何為長生?
世人皆畏懼死亡,卻不知有時死亡也是一種饋贈。
永遠的活著,痛不欲生地活著,是詛咒,更是懲罰。
對她而言,留在他身邊便是這樣的懲罰,可她又做錯了什麽?
她從未奢望過要與他在一起,從未肖想過不屬於她的東西,她一生磊落光明,廣結善緣,是他不肯放過她。
她在他身邊,根本沒過過幾天開心的日子,像那柴木,拚命燃燒自己為他取暖,最終化為飛灰。
她是善良的,得了重新長成參天大樹的機會,卻又一次被他狠心斬斷了根莖,他想要她繼續燃燒,溫暖他、取悅他。
被砍斷的大樹不願再燃燒,她寧願腐朽成泥,也不願再留在他身邊。
可是哪怕她成了一攤爛泥,他也要把她留在身邊,他早已離不開她。
他開始自責反省,恍悟後拚盡一切,終於成為了那學會燃燒自己為她取暖的大樹,他可以為她帶去光明,為她獻出他的一切。
可大樹對於泥土又有何用處?賴以為生的是他,徒增汙穢的也是他。
她早就不需要他了。
那日司絲消失之後,君屹後知後覺意識到問題出在了哪,是秦驚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