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依太子而言,遣一僉都禦史,恐雷聲大雨點小,而照秦王意思,那是唯恐天下不亂。
兩者都不是皇帝想看到的。
當裴沐珩說讓他去時,皇帝突然想到一個折中的法子。
片刻,皇帝下旨,讓十二王裴循前往通州調查此案。
十二王裴循乃當今繼後唯一的兒子,在朝中金尊玉貴,以逍遙王著稱,他平日遊手好閑,從不參與黨爭,既不會偏袒太子,也不會依著秦王,由他去通州最為合適。
旨意一下,殿內喧譁戛然而止,皇帝迴奉天殿午歇去了,留下裴沐珩與司禮監掌印宣讀旨意,十二王裴循接了旨後,撩起袖子上前就來揪裴沐珩的耳郭,
「是不是你這個小兔崽子坑了我?我好端端的在京城過年不行,你非得害我去通州?」
這時,太子和秦王皆把狐疑的眼神投過來。
裴沐珩自知侍奉帝駕,朝中各黨對他多有矚目,為洗脫嫌疑,當眾苦笑道,
「哪裏,陛下問我的意思,我豈敢多言,便跪下說『皇祖父若是刁難我,便幹脆讓我去罷』,皇祖父大約覺得我不堪重任,便選了王叔您。」
十二王裴循自然明白皇帝深意,拿著聖旨輕輕叩了叩掌心,對著裴沐珩哼了一聲,
「這筆帳先記著!」
目送眾臣走遠,裴沐珩臉上的情緒收得幹幹淨淨,這才負手往文華殿隔壁的文書房走去。
黃維已在廊下等候多時,趕忙迎了上去,
「我的主兒,餓壞了吧,瞧瞧,少奶奶特意送來食盒,給您填肚子的。」
午時剛過,太陽已偏西,文華殿與文書房之間隔著一小小的庭院,紅牆綠瓦,映得裴沐珩麵頰格外白皙,他愣了一下,看著黃維手中的精緻漆盒,「夫人讓送來的?」
「可不是?」
裴沐珩便知這是徐雲棲給他的謝禮。
事情朝著預想的方向發展,裴沐珩心情不錯,帶著黃維過了角門來到文書房,文書房正北有三間值房,值房旁有一夾道,沿著夾道往後去,有一間小院,院中植了兩顆月桂,桂枝尚還茂密,給凜冽的寒冬添了幾分綠色,平日裴沐珩便在此處寢歇。
早有宮人在桌案擺滿了膳食,黃維特意先將徐雲棲的食盒擱在前麵,將裏頭的一盤梅花糕給端出,裴沐珩見是糕點,皺了皺眉,他不喜甜食。
黃維瞧見是糕點也有些遺憾,未免冷了徐雲棲一番心意,還是勸著道,
「您試一試嘛。」
裴沐珩念著徐雲棲一番苦心,便夾起一塊擱在嘴裏,入口那一瞬,他愣了愣。
就仿佛有一塊濃濃的脂膏在唇尖化開,不甜不糯,細膩可口,舌尖還縈繞一股淡淡的藥香。
再瞧盤中糕點,狀似玉盤,紅梅點綴,末梢不知用何物做了一枯枝,既有詩意,也有禪意。
原來她也是個精緻的女子。
裴沐珩向來克謹內斂,吃了三塊便擱下了,餘下兩塊被黃維收在盒子裏,帶到前麵值房,預備著裴沐珩再用。
未時二刻,戶部來人將裴沐珩請去,黃維跟著一道去了,至晚邊迴來,裴沐珩腹中飢餓,下意識便想到了那塊糕點,卻見桌案前的食盒空空如也。
裴沐珩有些納悶,他看向黃維,黃維也滿頭霧水,連忙喚來當值的小內使,當即喝了一聲,
「哪個膽大包天的混帳東西,敢動三公子的糕點?」
小內使連忙跪下來,哭道,「小的們怎敢?是申時初刻,陛下來文書房,聞著味好,便將兩塊糕點給吃下了。」
黃維大吃一驚,迴眸看向裴沐珩,裴沐珩神色五味陳雜。
年關在即,官署區各部日夜通明,每日有無數卷疊送來司禮監,司禮監先把摺子過一道,隨後交給文書房草披,有些重大之事,便由裴沐珩與司禮監掌印一同送給皇帝批閱,有些則依照內閣草擬披紅,裴沐珩幾乎沒有功夫迴府。
隻是偶爾在禦膳房送來糕點時,難免想起徐雲棲那道梅花糕。
大約是不太熟悉,他不好意思開口,想著,沒準徐雲棲會再送,可惜等了三四日,也不見食盒蹤影,裴沐珩不貪口腹之慾,隻能就此作罷。
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宮裏給各王公大臣府邸賜了一道臘八粥。
味道過於甜膩,徐雲棲沒喝,悄悄交給喜愛甜食的銀杏喝了。
這一日早,徐雲棲給熙王妃請完安,便出門了。
今日有一重症病人要施針,臨行前,她吩咐銀杏檢查醫囊,準備出府。
哪知待徐雲棲換好出行的衣裳,卻見銀杏焦急地在梢間尋什麽,
「怎麽了這是?」
徐雲棲披著厚厚的緞麵羽襖,立在門口探頭一問,
銀杏急哭了,轉身過來迴道,「姑娘,醫囊內那個小香囊不見了。」
徐雲棲臉色登時一變,那裏頭放著她給病人開腹或縫合傷口的專用針具,她很快冷靜下來,溫聲問,「自上次救那孕婦迴府,咱們再沒出過門,你想想,這段時日,你將醫囊放在哪裏?」
銀杏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奴婢迴來便把醫囊擱在梢間藥房裏,這幾日都沒動過,」她抽了抽鼻子,「會不會落在醫館?」
徐雲棲眉間微蹙,最好是落在醫館,若是落在裴沐珩的馬車內就麻煩了。
「先去醫館。」
依舊先趕到成衣鋪子,這一迴,徐雲棲並未換衣裳,隻是坐在成衣鋪子,吩咐銀杏去隔壁醫館尋那小香囊,今日那病患非開刀不可,沒了那香囊不成,片刻,銀杏一臉菜色迴來,徐雲棲便知大事不妙,招來成衣鋪子女掌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兩者都不是皇帝想看到的。
當裴沐珩說讓他去時,皇帝突然想到一個折中的法子。
片刻,皇帝下旨,讓十二王裴循前往通州調查此案。
十二王裴循乃當今繼後唯一的兒子,在朝中金尊玉貴,以逍遙王著稱,他平日遊手好閑,從不參與黨爭,既不會偏袒太子,也不會依著秦王,由他去通州最為合適。
旨意一下,殿內喧譁戛然而止,皇帝迴奉天殿午歇去了,留下裴沐珩與司禮監掌印宣讀旨意,十二王裴循接了旨後,撩起袖子上前就來揪裴沐珩的耳郭,
「是不是你這個小兔崽子坑了我?我好端端的在京城過年不行,你非得害我去通州?」
這時,太子和秦王皆把狐疑的眼神投過來。
裴沐珩自知侍奉帝駕,朝中各黨對他多有矚目,為洗脫嫌疑,當眾苦笑道,
「哪裏,陛下問我的意思,我豈敢多言,便跪下說『皇祖父若是刁難我,便幹脆讓我去罷』,皇祖父大約覺得我不堪重任,便選了王叔您。」
十二王裴循自然明白皇帝深意,拿著聖旨輕輕叩了叩掌心,對著裴沐珩哼了一聲,
「這筆帳先記著!」
目送眾臣走遠,裴沐珩臉上的情緒收得幹幹淨淨,這才負手往文華殿隔壁的文書房走去。
黃維已在廊下等候多時,趕忙迎了上去,
「我的主兒,餓壞了吧,瞧瞧,少奶奶特意送來食盒,給您填肚子的。」
午時剛過,太陽已偏西,文華殿與文書房之間隔著一小小的庭院,紅牆綠瓦,映得裴沐珩麵頰格外白皙,他愣了一下,看著黃維手中的精緻漆盒,「夫人讓送來的?」
「可不是?」
裴沐珩便知這是徐雲棲給他的謝禮。
事情朝著預想的方向發展,裴沐珩心情不錯,帶著黃維過了角門來到文書房,文書房正北有三間值房,值房旁有一夾道,沿著夾道往後去,有一間小院,院中植了兩顆月桂,桂枝尚還茂密,給凜冽的寒冬添了幾分綠色,平日裴沐珩便在此處寢歇。
早有宮人在桌案擺滿了膳食,黃維特意先將徐雲棲的食盒擱在前麵,將裏頭的一盤梅花糕給端出,裴沐珩見是糕點,皺了皺眉,他不喜甜食。
黃維瞧見是糕點也有些遺憾,未免冷了徐雲棲一番心意,還是勸著道,
「您試一試嘛。」
裴沐珩念著徐雲棲一番苦心,便夾起一塊擱在嘴裏,入口那一瞬,他愣了愣。
就仿佛有一塊濃濃的脂膏在唇尖化開,不甜不糯,細膩可口,舌尖還縈繞一股淡淡的藥香。
再瞧盤中糕點,狀似玉盤,紅梅點綴,末梢不知用何物做了一枯枝,既有詩意,也有禪意。
原來她也是個精緻的女子。
裴沐珩向來克謹內斂,吃了三塊便擱下了,餘下兩塊被黃維收在盒子裏,帶到前麵值房,預備著裴沐珩再用。
未時二刻,戶部來人將裴沐珩請去,黃維跟著一道去了,至晚邊迴來,裴沐珩腹中飢餓,下意識便想到了那塊糕點,卻見桌案前的食盒空空如也。
裴沐珩有些納悶,他看向黃維,黃維也滿頭霧水,連忙喚來當值的小內使,當即喝了一聲,
「哪個膽大包天的混帳東西,敢動三公子的糕點?」
小內使連忙跪下來,哭道,「小的們怎敢?是申時初刻,陛下來文書房,聞著味好,便將兩塊糕點給吃下了。」
黃維大吃一驚,迴眸看向裴沐珩,裴沐珩神色五味陳雜。
年關在即,官署區各部日夜通明,每日有無數卷疊送來司禮監,司禮監先把摺子過一道,隨後交給文書房草披,有些重大之事,便由裴沐珩與司禮監掌印一同送給皇帝批閱,有些則依照內閣草擬披紅,裴沐珩幾乎沒有功夫迴府。
隻是偶爾在禦膳房送來糕點時,難免想起徐雲棲那道梅花糕。
大約是不太熟悉,他不好意思開口,想著,沒準徐雲棲會再送,可惜等了三四日,也不見食盒蹤影,裴沐珩不貪口腹之慾,隻能就此作罷。
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宮裏給各王公大臣府邸賜了一道臘八粥。
味道過於甜膩,徐雲棲沒喝,悄悄交給喜愛甜食的銀杏喝了。
這一日早,徐雲棲給熙王妃請完安,便出門了。
今日有一重症病人要施針,臨行前,她吩咐銀杏檢查醫囊,準備出府。
哪知待徐雲棲換好出行的衣裳,卻見銀杏焦急地在梢間尋什麽,
「怎麽了這是?」
徐雲棲披著厚厚的緞麵羽襖,立在門口探頭一問,
銀杏急哭了,轉身過來迴道,「姑娘,醫囊內那個小香囊不見了。」
徐雲棲臉色登時一變,那裏頭放著她給病人開腹或縫合傷口的專用針具,她很快冷靜下來,溫聲問,「自上次救那孕婦迴府,咱們再沒出過門,你想想,這段時日,你將醫囊放在哪裏?」
銀杏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奴婢迴來便把醫囊擱在梢間藥房裏,這幾日都沒動過,」她抽了抽鼻子,「會不會落在醫館?」
徐雲棲眉間微蹙,最好是落在醫館,若是落在裴沐珩的馬車內就麻煩了。
「先去醫館。」
依舊先趕到成衣鋪子,這一迴,徐雲棲並未換衣裳,隻是坐在成衣鋪子,吩咐銀杏去隔壁醫館尋那小香囊,今日那病患非開刀不可,沒了那香囊不成,片刻,銀杏一臉菜色迴來,徐雲棲便知大事不妙,招來成衣鋪子女掌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