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美人難馴:世子的高枝不想攀 作者:魚音裊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太君瞅她一眼:“我能不操心麽?成婚晚也就罷了,可你看他二十二歲的年歲,換成旁人早就是通房侍妾一大堆了,就連珣兒,不是也有一個通房麽,隻有他,難不成想孤獨終老一輩子?”
老太君一說起顧珩的親事,就停不下來。
“別看公主現在深居簡出,其實也暗暗著急珩兒的親事呢,前段時間不還給他房中送了兩個如花似玉的侍女麽。”
這在大戶人家實屬常見,男子年滿十八歲,家裏一般都會給他們準備如花似玉的侍女,主要負責公子們通曉人事用。
“可……奴婢前幾日還去了趟大公子的院裏,聽說大公子將那兩侍女負責小公子的日常起居了,想來連大公子的身都沒近。”
老太太氣得捶床:“這個珩兒!”
又閉了閉眼睛道:“他成日裏在我麵前嬉皮笑臉,隻道婚事由我說了算。素錦,我還不了解他麽?我若給他找個不合心意的媳婦兒,他準兒撂不平。”
楊嬤嬤連連點頭:“大公子是個最有主意的。正因為如此,老夫人你還是放寬心,大公子何嚐做過讓您不滿意的事,搞不好,大公子在自己親事上有自己的想法。”
老太太一愣,看向楊嬤嬤:“素錦……你說,珩兒這孩子,是不是還惦記著老太傅家孫女謝二姑娘?”
楊嬤嬤也凝神想了會:“奴婢倒是記得,大公子從小到大,唯一說過要娶迴家當媳婦的姑娘,可不就是謝二姑娘麽?可…這約莫是大公子七八年前講的話了吧?那個時候謝二姑娘也才十歲呢。”
老太太卻若有所思:“謝二姑娘今年有十七了吧,也是大姑娘了,和玥兒同年,花朝宴的時候玥兒本想給她下帖子的,沒成想她去延陵的外祖家去了。”
老太太越說興致越高:“素錦,老太傅雖已致仕,但聲名尤盛,聽說京郊的墨陽書院就是謝老太傅開的,珩兒小時候也是師從前太傅,與謝二姑娘時常見麵,也算是竹打小就認識了。”
“珩兒從小到大,除了妹妹們,唯一親近過的女子就是謝二姑娘了吧?”
楊嬤嬤接話:“那老夫人您的意思是?”
“四月初是珩兒的生日,不必大費周章,和往常一樣在家中小擺宴席即可,讓顧玥把謝二姑娘請了來。端看二人有無發展的可能。”
楊嬤嬤深以為然:“還是老夫人想問題周全。夜深了,老夫人歇下吧。”
老夫人像是了了一件大事般,臉上笑容都舒展開了,點點頭。
楊嬤嬤忙攙著老夫人躺下,掖了掖被角,然後又喚了青煙來點香。
不一會,窗戶旁案頭上的一隻銅鎏金的壽字香爐裏,淡淡清幽的香味裊裊升騰,青煙吹滅了燭火,隻留了牆角一盞微弱的燈,還用厚布罩上了,便和楊嬤嬤退了出去。
***
薑臻領著金釧從顧章華的錦繡居出來,穿過兩個月洞門,又從一抄手遊廊下走過。
天氣漸暖,園子裏的簇簇花兒開得嬌艷,薑臻緩步欣賞了會,又不自覺看著天邊,夕陽西下,霞光欲鑽進濃雲裏,不覺將天邊染成了緋紫色,園子裏也籠上了暮色。
剛剛,她去找顧章華了,屋裏的侍女們正伺候著顧章華拆頭上的珠釵,見她來了,隻點了點頭。
薑臻自是規規矩矩地坐著,等著顧章華卸妝完畢。
她看了一眼正在卸妝的顧章華,心忖她這姑母想必是剛遊玩迴來,瞧著瞧著,薑臻心裏升起了一股怪異之感。
顧章華眼眸半睜,似是有些疲累,全身慵懶,止不住地微靠在侍女胸前,由著侍女們在她頭上忙碌,全身上下散發著一股慵懶情態,就像……薑臻在腦中搜索,就像……她家的丁姨娘被薑老爺承寵過後的模樣。
又眼尖地看見顧章華的脖子側麵有一抹紅痕,薑臻心口一跳,忙垂著頭。
顧章華也沒注意到薑臻的異樣,侍女們又伺候著她換好了居家裙服,這才施施然坐在窗前的一羅漢榻上。
薑臻見狀,忙從立在一旁的金釧兒手裏端過一黑漆匣子,走到窗前的圈椅上坐下,將她這段時日研製的小樣拿出來,擺放在案上。
“叔母,這是臻兒這段時日研製出的香,還有一些女子日常護膚的妝品。”
顧章華望著眼前的瓶瓶罐罐,又看了眼她這便宜侄女,拿起其中造型最為精美的小盒,旋開,輕輕嗅著。
果然不錯!幽香纏繞,似有若無。
顧章華又分別查看了胭脂、口脂等小樣,內心也是驚詫不已。
在顧章華的印象中,她這個便宜侄女的母親陳氏,是個調香的高手,隻要是她調出的香料方子,必定在市麵上受追捧,沒想到陳氏的女兒竟也傳承了她的衣缽,而且,薑臻調香的技藝與感悟隱隱有超越其母的趨勢了。
顧章華很是滿意:“不錯,做得很好,方子呢?給我。”
沒想到薑臻一臉為難的模樣,顧章華眉毛一挑,一雙眸子裏已染上了不悅。
薑臻忙道:“非我不願,隻是叔母,這香很難提煉,與以往相比,製作技藝已大大不同,就連用工也繁瑣考究,鋪子裏製香的師傅手藝肯定是好的,但侄女擔憂師傅們近些年來在製香上一直守成,對新生事物怕一時難以接手,屆時若弄巧成拙,誤了鋪子裏的生意,侄女就難辭其咎呢,不若讓侄女親自去店裏的香料庫裏調配可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老太君一說起顧珩的親事,就停不下來。
“別看公主現在深居簡出,其實也暗暗著急珩兒的親事呢,前段時間不還給他房中送了兩個如花似玉的侍女麽。”
這在大戶人家實屬常見,男子年滿十八歲,家裏一般都會給他們準備如花似玉的侍女,主要負責公子們通曉人事用。
“可……奴婢前幾日還去了趟大公子的院裏,聽說大公子將那兩侍女負責小公子的日常起居了,想來連大公子的身都沒近。”
老太太氣得捶床:“這個珩兒!”
又閉了閉眼睛道:“他成日裏在我麵前嬉皮笑臉,隻道婚事由我說了算。素錦,我還不了解他麽?我若給他找個不合心意的媳婦兒,他準兒撂不平。”
楊嬤嬤連連點頭:“大公子是個最有主意的。正因為如此,老夫人你還是放寬心,大公子何嚐做過讓您不滿意的事,搞不好,大公子在自己親事上有自己的想法。”
老太太一愣,看向楊嬤嬤:“素錦……你說,珩兒這孩子,是不是還惦記著老太傅家孫女謝二姑娘?”
楊嬤嬤也凝神想了會:“奴婢倒是記得,大公子從小到大,唯一說過要娶迴家當媳婦的姑娘,可不就是謝二姑娘麽?可…這約莫是大公子七八年前講的話了吧?那個時候謝二姑娘也才十歲呢。”
老太太卻若有所思:“謝二姑娘今年有十七了吧,也是大姑娘了,和玥兒同年,花朝宴的時候玥兒本想給她下帖子的,沒成想她去延陵的外祖家去了。”
老太太越說興致越高:“素錦,老太傅雖已致仕,但聲名尤盛,聽說京郊的墨陽書院就是謝老太傅開的,珩兒小時候也是師從前太傅,與謝二姑娘時常見麵,也算是竹打小就認識了。”
“珩兒從小到大,除了妹妹們,唯一親近過的女子就是謝二姑娘了吧?”
楊嬤嬤接話:“那老夫人您的意思是?”
“四月初是珩兒的生日,不必大費周章,和往常一樣在家中小擺宴席即可,讓顧玥把謝二姑娘請了來。端看二人有無發展的可能。”
楊嬤嬤深以為然:“還是老夫人想問題周全。夜深了,老夫人歇下吧。”
老夫人像是了了一件大事般,臉上笑容都舒展開了,點點頭。
楊嬤嬤忙攙著老夫人躺下,掖了掖被角,然後又喚了青煙來點香。
不一會,窗戶旁案頭上的一隻銅鎏金的壽字香爐裏,淡淡清幽的香味裊裊升騰,青煙吹滅了燭火,隻留了牆角一盞微弱的燈,還用厚布罩上了,便和楊嬤嬤退了出去。
***
薑臻領著金釧從顧章華的錦繡居出來,穿過兩個月洞門,又從一抄手遊廊下走過。
天氣漸暖,園子裏的簇簇花兒開得嬌艷,薑臻緩步欣賞了會,又不自覺看著天邊,夕陽西下,霞光欲鑽進濃雲裏,不覺將天邊染成了緋紫色,園子裏也籠上了暮色。
剛剛,她去找顧章華了,屋裏的侍女們正伺候著顧章華拆頭上的珠釵,見她來了,隻點了點頭。
薑臻自是規規矩矩地坐著,等著顧章華卸妝完畢。
她看了一眼正在卸妝的顧章華,心忖她這姑母想必是剛遊玩迴來,瞧著瞧著,薑臻心裏升起了一股怪異之感。
顧章華眼眸半睜,似是有些疲累,全身慵懶,止不住地微靠在侍女胸前,由著侍女們在她頭上忙碌,全身上下散發著一股慵懶情態,就像……薑臻在腦中搜索,就像……她家的丁姨娘被薑老爺承寵過後的模樣。
又眼尖地看見顧章華的脖子側麵有一抹紅痕,薑臻心口一跳,忙垂著頭。
顧章華也沒注意到薑臻的異樣,侍女們又伺候著她換好了居家裙服,這才施施然坐在窗前的一羅漢榻上。
薑臻見狀,忙從立在一旁的金釧兒手裏端過一黑漆匣子,走到窗前的圈椅上坐下,將她這段時日研製的小樣拿出來,擺放在案上。
“叔母,這是臻兒這段時日研製出的香,還有一些女子日常護膚的妝品。”
顧章華望著眼前的瓶瓶罐罐,又看了眼她這便宜侄女,拿起其中造型最為精美的小盒,旋開,輕輕嗅著。
果然不錯!幽香纏繞,似有若無。
顧章華又分別查看了胭脂、口脂等小樣,內心也是驚詫不已。
在顧章華的印象中,她這個便宜侄女的母親陳氏,是個調香的高手,隻要是她調出的香料方子,必定在市麵上受追捧,沒想到陳氏的女兒竟也傳承了她的衣缽,而且,薑臻調香的技藝與感悟隱隱有超越其母的趨勢了。
顧章華很是滿意:“不錯,做得很好,方子呢?給我。”
沒想到薑臻一臉為難的模樣,顧章華眉毛一挑,一雙眸子裏已染上了不悅。
薑臻忙道:“非我不願,隻是叔母,這香很難提煉,與以往相比,製作技藝已大大不同,就連用工也繁瑣考究,鋪子裏製香的師傅手藝肯定是好的,但侄女擔憂師傅們近些年來在製香上一直守成,對新生事物怕一時難以接手,屆時若弄巧成拙,誤了鋪子裏的生意,侄女就難辭其咎呢,不若讓侄女親自去店裏的香料庫裏調配可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