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談的那件事情,我也想了解,這一刻,我們在沉默中有了一種默契,他正在醞釀勇氣,來提出這個話題。


    「我、我的狀態不好。」


    我嚐試直接一點地問他:「和你在郵件裏提到的人有關嗎?」


    「嗯,和她有關。」


    「她經常來煩你嗎?」


    幾秒鍾的沉默:「沒有。」


    「那你是經常會看見她?」


    「也不是。」


    「那是為什麽?」我不明白了。


    「她剛來不久,是我的部門領導,我不會經常見到她,她很忙,隻是偶爾會打照麵兒。」


    聽上去不像是會有過節的關係,除了工作上的一些交集,還有什麽其他的呢?


    我一時間產生了許多聯想。


    「你們有什麽私交嗎?」


    「沒有。」他再次果斷地否定。


    「那為什麽會?」我還是說出了這個疑問。


    「我……說不清楚。」


    我沒有說話,等著他進一步的解釋,至少讓他在這種迷惑中,多一些對自己的探索和猜想。


    「其實……她也沒有做什麽。是我的問題吧。」


    他沒有具體闡述「她」讓自己不高興的地方,轉而說是自己的問題。


    我在這裏察覺到他似乎有一些不敢表達的真實情緒,比如憤怒、不滿、嫉妒……


    我猜想他在生活中可能是一個道德感較強的人,甚至是人們口中的老好人,壓抑了過多的負麵感受,隻敢在黑暗中稍稍透露。哪怕是麵對我,一個陌生人,他也難以展露自己消極的一麵。


    在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遭遇,有好的,也有壞的。相應的,會產生許多不同的感受,有的積極陽光,有的消極黑暗。


    無論是哪一種感受,都是真實的,是有因緣的。


    如果一個人隻允許自己擁有正向的一麵,拒絕負向的一麵,那麽,被壓抑的能量可能會進入人的潛意識中,持久地存在、累積,或許會在某個時刻突然爆發,抑或感到持續地不適、抑鬱。


    所以一個永遠不會生氣的君子形象往往是以壓抑為代價的,反而在將來更會有衝動行為、報復行為的風險。


    還是那個道理,任何一種能量都渴望被尊重、被理解。


    所謂理解萬歲,一個人最需要理解的,首先是自己。


    不過在這裏,我對於他的這種矛盾和猶豫也是理解的,谘詢師重要的素養之一,就是耐心。


    「你說是自己的問題,是覺得不應該對她有那些情緒嗎?」


    一貫的沉默之後,他說:「是吧。我說了,我也不清楚。她也沒做什麽,隻是例行公事。」


    他說的例行公事是什麽?


    「可以說得更多些嗎,比如,她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你對她的感覺是什麽?」我迂迴地發問。


    「她……我以為她是一個真正有實力的人,一個懂行的人。原來不過如此,不值一提。」


    又停下了。


    「聽上去,她令你很失望?」


    「……她讓我們每人都上交一份方案,結果她最賞識的還是捲毛。這種人的東西,全是東拚西湊,照搬別人,無非裝得積極罷了。」


    「那她對你的評價是什麽呢?」


    他的語氣弱下來:「沒有答覆。」


    「沒有答覆?是因為什麽呢?」


    「忙吧。嗬,或者,她覺得我不值一提。」他語氣裏有輕輕的自嘲。


    「為什麽會認為在她眼裏你不值一提呢?」聽上去這是一個很低的評價。


    「不知道。」他似乎又不願意深入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有那些感覺。她的眼睛,我懷疑是因為她的眼睛,我認得,是夢裏的那雙。是這眼睛,讓我不舒服……」


    這個迴答出乎我的意料:「哦?她的眼睛怎麽了?」


    「我想起她的時候,想起她的眼睛,就……我現在不舒服。」


    看起來那雙眼睛在當下就引起了他的反應。


    我迴想那個夢境,那雙眼睛直視著他,避無可避,哪怕最後他用盡渾身解數,也未能逃脫。


    她的眼睛究竟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僅僅是因為工作上的分歧,就使江斌對領導產生了這麽強烈的情緒嗎?


    從江斌的講述來看,他自己也覺得這不是一件大事:「她也沒有做什麽。」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分歧,還會是什麽原因呢?他並沒有說出自己和領導有什麽別的交集。


    難道真的因為她的眼睛有什麽特殊之處,而他對這種眼睛會有反應?


    她的眼睛會有什麽特殊的呢?


    我再次迴憶那個夢境。在那裏麵,眼睛是什麽樣的存在?是一束不停注視著他、囚禁他、令他恐懼的目光。


    我的腦海裏出現了一幅畫麵,在那間黑暗的囚室裏,隻有一束亮光,就是從牆上小窗口透進來的那道光線,隨著那束光透進來的,是那雙眼睛的目光。


    始終有一束目光投在他身上。


    我想到了一個問題:「在你過去的記憶裏,還有類似的感覺嗎,有沒有誰的眼睛也讓你感覺不舒服呢?」


    他沒有迴答,聽筒裏的唿吸聲變得粗重:「不知道,沒什麽可迴憶的。」


    他似乎已經不想再說了,谘詢時間卻還未結束。


    我岔開了話題:「你在工作之餘有什麽興趣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不見的病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範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範黎並收藏看不見的病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