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件記得的事情是……
麗麗!
那個女孩,還有……她的腳!
我不是在她家嗎?
還有她的父親,還有……
我覺得頭疼、眩暈,但就是想不起那天後來發生的事。
我再次看見她的臉了嗎,我和她又說了什麽話嗎,我是怎麽離開她家的?
今天是幾號?我甚至對這點也感到迷茫了。
我拿起床邊的手機,打開日曆。今天是三月十五日。
我是昨天去的麗麗家嗎,是三月十四嗎?怎麽感覺不太對呢,我與她父親約的好像不是這天。
我坐不住了,隨意套了件衣服,就從家裏來到了谘詢工作室。那裏放著我所有的工作文件,辦公桌上的電腦裏有一個加密文檔,記錄著我和來訪者每一次約定的時間和具體信息。
我打開文檔,逐行查看最近一段時間的預約記錄。
沒有麗麗。
怎麽沒有我去麗麗家的預約記錄呢,是電話預約了之後我忘記登記在文檔裏了嗎?
不可能,每次的預約我都會及時記錄下來,這是我的職業習慣。就算偶爾無暇登記,我也會在每天下班前再次迴想一遍,是否有疏漏。
難道不是昨天去的,而是今天?
我看了看手機上顯示的時間,現在是上午十點多。
不可能,我不可能一大早去了麗麗家,再迴來睡覺,這才剛剛上午十點鍾。
而且,我記得當時透過麗麗房間的窗戶照向她的,是落日的餘暉,帶有一抹霞光。
對,是下午去的,我記得是下午。
關於睡醒之前的記憶,就是去麗麗家的記憶,非常清楚,我一定才去不久。
看來是昨天,三月十四日。我再次看向這個日期——周四。
可周四不是我參加團體督導活動的日子嗎?
那是由我和其他幾位谘詢師一起組成的一個督導小組,說白了,就是一個分享個案經驗、交流和探討谘詢技術的集體活動。
這個活動由我發起,就在我自己的工作室進行,每周四的下午兩點準時開始。
我想起來了,昨天周四,我參加了活動。活動上大家討論得挺熱烈。最後活動準時結束,接著我就一個人迴了家。迴家以後,我照例在睡前看會兒書,又刷了會兒劇,沒什麽事就早早睡覺了。
怎麽我醒來以後最清晰的記憶卻是在麗麗家?我是先去的麗麗家,還是先參加的團體活動?
我到底,去沒去過她家?
這個疑問從腦中冒出,直鑽到我的心窩,一陣寒涼。
我總不會是在做夢吧。這讓我感覺有點好笑,卻又笑不出來。
我再細想了一遍,一種荒誕感瀰漫心頭,笑意退去,心底多出一絲隱憂。
真的是做夢?
但是所有經歷的事情,都是如此真實,絲毫不像過去我做過的夢,醒來以後就能清晰地分辨剛才所有的感覺和畫麵都是夢境而已。
這個夢,讓我幾乎分不清真實和虛幻。
我甩甩頭,還是不太敢相信這就是個夢。如果夢中的感覺也能和現實混淆的話,那我豈不是快要產生幻覺了?那是精神分裂的陽性症狀。作為一個心理谘詢師,我深知這意味著什麽。
我以前從未有過這方麵的問題,這不可能。
就在我心裏犯嘀咕的時候,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
我自然地接起:「您好,這裏是藍海心理谘詢室。」
「您好,我想問問,這裏有沒有心理醫生啊?我的女兒,她有點問題,我想找醫生幫幫她,她叫麗麗……」
我聽著聽筒裏傳來的他的敘述,大腦卻放空了……他的聲音,他講述的事情,他的女兒。
是他,這位姓蔣的先生,有一個叫麗麗的女兒,他的女兒不愛和人說話,現在連門都不出了……
這些話從我的左耳進來,又從右耳飄走。
因為當他說出上一句的時候,我就能準確地預測出下一句,他隻是在重複我已經知道的信息。
他的重複,讓我驚訝,還隱約有些慍怒。
他知不知道自己已經和我說過這些話,還見過我了。他是在和我開玩笑嗎?
我輕輕地嘆了一口氣,但沒有直接質問他。
他似乎沒有發現我的情緒變化,仍舊專注地講述著自己的問題。
我能感覺到他的那份心焦,無心其他,隻想求助。他是真心地想要找人幫助自己的女兒。
他聽上去不是在開玩笑,但照我的記憶,我確實已去過他的家。一般的惡作劇電話隻敢過過嘴癮,大多數是不敢真的約見對方的。
他說的都是真的,他有一個女兒。
這都是怎麽一迴事?我有些疲累,以我現在的腦子似乎想不明白這兩天的事了。
就在我忍不住準備打斷他,直接問「您不記得我了嗎,我們已經見過麵了」的時候,他說出了那句我曾經聽過的請求——「醫生啊,因為我女兒的這個情況……唉,可能需要您來我們家一趟,真不好意思啊,可以嗎?」
他在請求我上門出診。
我記得當時自己迴答得很爽快。我過去偶爾也遇到過病人不方便出門的情況,隻要有監護人在場,環境合適,谘詢師是可以上門的。
這時,我隱約迴想起了什麽。那句質問的話沒有說出口,我照著上一次的迴答答應了他:「可以的。」
麗麗!
那個女孩,還有……她的腳!
我不是在她家嗎?
還有她的父親,還有……
我覺得頭疼、眩暈,但就是想不起那天後來發生的事。
我再次看見她的臉了嗎,我和她又說了什麽話嗎,我是怎麽離開她家的?
今天是幾號?我甚至對這點也感到迷茫了。
我拿起床邊的手機,打開日曆。今天是三月十五日。
我是昨天去的麗麗家嗎,是三月十四嗎?怎麽感覺不太對呢,我與她父親約的好像不是這天。
我坐不住了,隨意套了件衣服,就從家裏來到了谘詢工作室。那裏放著我所有的工作文件,辦公桌上的電腦裏有一個加密文檔,記錄著我和來訪者每一次約定的時間和具體信息。
我打開文檔,逐行查看最近一段時間的預約記錄。
沒有麗麗。
怎麽沒有我去麗麗家的預約記錄呢,是電話預約了之後我忘記登記在文檔裏了嗎?
不可能,每次的預約我都會及時記錄下來,這是我的職業習慣。就算偶爾無暇登記,我也會在每天下班前再次迴想一遍,是否有疏漏。
難道不是昨天去的,而是今天?
我看了看手機上顯示的時間,現在是上午十點多。
不可能,我不可能一大早去了麗麗家,再迴來睡覺,這才剛剛上午十點鍾。
而且,我記得當時透過麗麗房間的窗戶照向她的,是落日的餘暉,帶有一抹霞光。
對,是下午去的,我記得是下午。
關於睡醒之前的記憶,就是去麗麗家的記憶,非常清楚,我一定才去不久。
看來是昨天,三月十四日。我再次看向這個日期——周四。
可周四不是我參加團體督導活動的日子嗎?
那是由我和其他幾位谘詢師一起組成的一個督導小組,說白了,就是一個分享個案經驗、交流和探討谘詢技術的集體活動。
這個活動由我發起,就在我自己的工作室進行,每周四的下午兩點準時開始。
我想起來了,昨天周四,我參加了活動。活動上大家討論得挺熱烈。最後活動準時結束,接著我就一個人迴了家。迴家以後,我照例在睡前看會兒書,又刷了會兒劇,沒什麽事就早早睡覺了。
怎麽我醒來以後最清晰的記憶卻是在麗麗家?我是先去的麗麗家,還是先參加的團體活動?
我到底,去沒去過她家?
這個疑問從腦中冒出,直鑽到我的心窩,一陣寒涼。
我總不會是在做夢吧。這讓我感覺有點好笑,卻又笑不出來。
我再細想了一遍,一種荒誕感瀰漫心頭,笑意退去,心底多出一絲隱憂。
真的是做夢?
但是所有經歷的事情,都是如此真實,絲毫不像過去我做過的夢,醒來以後就能清晰地分辨剛才所有的感覺和畫麵都是夢境而已。
這個夢,讓我幾乎分不清真實和虛幻。
我甩甩頭,還是不太敢相信這就是個夢。如果夢中的感覺也能和現實混淆的話,那我豈不是快要產生幻覺了?那是精神分裂的陽性症狀。作為一個心理谘詢師,我深知這意味著什麽。
我以前從未有過這方麵的問題,這不可能。
就在我心裏犯嘀咕的時候,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
我自然地接起:「您好,這裏是藍海心理谘詢室。」
「您好,我想問問,這裏有沒有心理醫生啊?我的女兒,她有點問題,我想找醫生幫幫她,她叫麗麗……」
我聽著聽筒裏傳來的他的敘述,大腦卻放空了……他的聲音,他講述的事情,他的女兒。
是他,這位姓蔣的先生,有一個叫麗麗的女兒,他的女兒不愛和人說話,現在連門都不出了……
這些話從我的左耳進來,又從右耳飄走。
因為當他說出上一句的時候,我就能準確地預測出下一句,他隻是在重複我已經知道的信息。
他的重複,讓我驚訝,還隱約有些慍怒。
他知不知道自己已經和我說過這些話,還見過我了。他是在和我開玩笑嗎?
我輕輕地嘆了一口氣,但沒有直接質問他。
他似乎沒有發現我的情緒變化,仍舊專注地講述著自己的問題。
我能感覺到他的那份心焦,無心其他,隻想求助。他是真心地想要找人幫助自己的女兒。
他聽上去不是在開玩笑,但照我的記憶,我確實已去過他的家。一般的惡作劇電話隻敢過過嘴癮,大多數是不敢真的約見對方的。
他說的都是真的,他有一個女兒。
這都是怎麽一迴事?我有些疲累,以我現在的腦子似乎想不明白這兩天的事了。
就在我忍不住準備打斷他,直接問「您不記得我了嗎,我們已經見過麵了」的時候,他說出了那句我曾經聽過的請求——「醫生啊,因為我女兒的這個情況……唉,可能需要您來我們家一趟,真不好意思啊,可以嗎?」
他在請求我上門出診。
我記得當時自己迴答得很爽快。我過去偶爾也遇到過病人不方便出門的情況,隻要有監護人在場,環境合適,谘詢師是可以上門的。
這時,我隱約迴想起了什麽。那句質問的話沒有說出口,我照著上一次的迴答答應了他:「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