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致語完美主義者
盜聖棒梗亮劍血色浪漫劍指三體 作者:叔莫於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連續彈了四首,賈梗迴到了飯桌上,不論是趙剛還是馮楠,或者是周曉白,都不好意思再讓賈梗演奏了。
人家是來吃飯的,不是來給大家服務的。這一點必須搞搞清楚。
又對飲了一杯酒,趙剛詢問賈梗第一首和最後一首的曲名,賈梗仍然匿名了第一首,卻把第四首的名字告訴了眾人。
“阿狄麗娜,是古希臘神話裏的少女嗎?”
趙剛竟然對這個有所涉獵,這多少有些出乎賈梗的意外,雖然知道趙剛對歐洲文化有所了解,也沒想到他居然了解到這個地步。
馮楠對這首《水邊的阿狄麗娜》讚不絕口,詢問是誰創作的,創作背景是什麽,賈梗就以訛傳訛地把理查德在水邊漫步發現洗衣女激發靈感的故事一說,隻把理查德這個人名模糊掉了。
馮楠問這個作者今年多大,是哪個國家的人,他說他也不知道,心想反正理查德也不是真正的作者,何必搞得那麽清楚,這首曲子距離問世還有二十年呢。
賈梗見趙剛意興正濃,就建議讓小胡先把周曉白和羅芸送迴去,趙剛也表示讚同,倆小姑娘都不喝酒,聊天又聊不到一起去,先讓她們迴去也好,也省得她們父母擔心。
周曉白隻能無奈起身,臨走時非得讓賈梗答應明天再給她彈幾首鋼琴曲,賈梗答應後,這才心滿意足的離去,搞得賈梗哭笑不得,這還真不是個好媳婦的料,無論將來她的丈夫是誰。
趙剛是想跟賈梗深談的,因為他還有太多的事情搞不清楚。
而更令他好奇的,則是賈梗這個年僅十三歲的孩子,這個孩子的身上似乎籠罩了一團迷霧,讓人無法看清。
“小賈啊,你這鋼琴彈得實在是太好了,我雖然不懂彈鋼琴,但是我確信,我這一生從未聽過這麽好聽的鋼琴曲,哪怕是從前在留聲機裏聽到的,也不如你彈得好聽。你這是跟誰學的?”
其實有一點是不用問的,那就是,在賈梗出生且成長的四合院裏,根本不具備一個鋼琴手的成長條件。
連鋼琴都沒有,你怎麽學鋼琴?
賈梗也覺得應該給自己找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就笑道:“我們的四合院裏有一戶人家,戶主姓許,他娶了一個資本家的女兒,姓婁。”
馮楠吃驚道:“婁半城?”
賈梗笑著點頭,“對,就是婁半城。馮姨您也知道啊。”
賈梗這句話是廢話。四九城裏,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誰不知道婁半城?
馮楠神情複雜地說道:“真沒想到,婁半城竟然能把女兒嫁到四合院。”
婁半城的女兒嫁到了四合院,賈梗的鋼琴就有了出處了,隻要跟婁曉娥處好了關係,就可以去婁公館學琴了。
別問婁公館裏有沒有鋼琴,就算有人說婁公館裏曾經起降波音737,都沒人懷疑。
馮楠就點了點頭,不必去問許大茂的家世背景,也知道婁家的女兒是下嫁了。
賈梗一本正經道:“這並不奇怪,與工人階級、貧下中農相結合,才能徹底地獲得改造,不是嗎?這是一樁積極進步的婚姻,應該得到祝福。”
趙剛笑道:“沒想到,小賈你的覺悟還挺高。”
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是,你賈梗的所作所為處處透著西方世界的痕跡色彩,這樣的行為難道不是西方的思想所支配的嗎?
賈梗哈哈笑著一拍胸脯,道:“趙叔,我的心可是紅色的!我的血也是紅的!”
趙剛笑道:“我相信,而且我認為你在追求一種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行為準則。這或許是一條積極的發展方向,可實際走起來卻很危險,就像踩鋼絲。”
賈梗知道這是趙剛在點撥自己,打了個哈哈說道:“多謝趙叔厚愛,我踩鋼絲,自然有踩鋼絲的本事,反倒是趙叔您,平時應該多為自己考慮考慮。”
趙剛就跟馮楠對視了一眼,賈梗話裏有話,他們兩口子都能聽出來,隻是不知道賈梗具體指的是什麽。
賈梗見時機已到,話題已經轉過來了,索性說得再淺顯一些,“趙叔,請恕晚輩直言,晚輩鬥膽分析了您的性格,覺得您是一個追求理想、力求完美的人,不知趙叔覺得晚輩說得可對?”
趙剛略一思索,覺得賈梗說的沒錯,自己在很多事情上都在致力於完美化,理想化。
就好比當年在386旅獨立團時,看見李雲龍擅自派兵強襲萬家鎮,就忍不住要管一樣,自己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容不得瑕疵,眼裏揉不下沙子。
賈梗歎了口氣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恕我直言,趙叔您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其實在性格上是存在缺陷的。”
趙剛這一生還是第一次聽見有人說自己性格有缺陷,在此之前,哪怕是自己的上級、老領導,以及自己的賢妻諍友馮楠,都沒有為自己指出過這方麵的缺點。
不由得鄭重起來,問道;“此話怎講?”
賈梗道:“其實我也沒想好到底應該怎樣說,我先舉個例子吧,這世上原本有一個人,在性格以及品行上和您非常相似,現在這個人已經不在了。”
趙剛一時還真沒想起這樣一個人,隻要是先入為主地去考慮賈梗會認識誰、這就限製了他的想象空間,便問:“你說的是誰?”
賈梗道:“是李雲龍軍長的嶽丈大人,田墨軒老先生。”
“啊?”
趙剛頓時百感交集,顫聲道:“田老先生什麽時候去世的?李雲龍怎麽沒跟我說?”
要知道,如果讓趙剛說出一個他今生最佩服、最投緣、最知己的人,那麽這個人並不是李雲龍,而是田墨軒。
李雲龍和趙剛的關係雖然莫逆,可他們兩個人在性格上卻是互補的。田墨軒不是,田墨軒和趙剛是同一類人。都是理想主義者,完美主義者。
賈梗道:“田老先生六零年就去世了,死在了興凱湖農場,死因應該是長期饑餓加長期勞累導致的多個器官病變衰竭。”
趙剛眼淚都流下來了,抽泣道:“李雲龍這王八蛋怎麽不告訴我?興凱湖那不是孔捷的防區嗎?孔捷這朋友是怎麽當的?”
馮楠趕緊拿出手帕給趙剛擦拭,柔聲勸道:“可能他們那裏也不好過吧,再者說,這年頭誰又顧得了誰?不是不幫,而是有心無力。當年丁偉來京被捕,你不也是愛莫能助嗎?”
賈梗一臉歉然道:“對不起,我沒想到李軍長和田阿姨沒有把這事兒告訴你們,攪了您的壽宴,是我的錯。”
趙剛強忍悲傷道:“你有什麽錯,我還得謝謝你告訴我這個噩耗呢。你說的沒錯,我和田老先生的確是忘年之交,心有戚戚,他老人家走了,這世上還有誰能懂我?”
賈梗知道趙剛所說的“懂”,是誌同道合的意思,如同範仲淹的吾誰與歸。而別人即使也懂得趙剛,比如自己,懂隻是了解,卻不可能像田墨軒那樣和趙剛產生共鳴。
所以賈梗沉默了稍頃,才說道:“好吧趙叔,現在我把我想說的話說完,我問您一個問題吧。”
趙剛點頭道:“盡管問。”
賈梗道:“趙叔,我打個比方,假設像您這樣的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者,從世界觀形成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嘔心瀝血地、想把一塊璞玉雕刻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或者說是紀念品。”
說到這裏,賈梗頓了一下,似乎是在組織下一句的語言,又似乎是為了讓趙剛充分理解他的上一句,然後說道:
“我是在假設啊,假設明天您突然發現,您雕刻的這件藝術品所用的璞玉是假的,您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是個笑話……或者璞玉是真的,但是明天突然有個人把這件即將雕刻成功的藝術品給摔碎了,您會怎麽辦?”
人家是來吃飯的,不是來給大家服務的。這一點必須搞搞清楚。
又對飲了一杯酒,趙剛詢問賈梗第一首和最後一首的曲名,賈梗仍然匿名了第一首,卻把第四首的名字告訴了眾人。
“阿狄麗娜,是古希臘神話裏的少女嗎?”
趙剛竟然對這個有所涉獵,這多少有些出乎賈梗的意外,雖然知道趙剛對歐洲文化有所了解,也沒想到他居然了解到這個地步。
馮楠對這首《水邊的阿狄麗娜》讚不絕口,詢問是誰創作的,創作背景是什麽,賈梗就以訛傳訛地把理查德在水邊漫步發現洗衣女激發靈感的故事一說,隻把理查德這個人名模糊掉了。
馮楠問這個作者今年多大,是哪個國家的人,他說他也不知道,心想反正理查德也不是真正的作者,何必搞得那麽清楚,這首曲子距離問世還有二十年呢。
賈梗見趙剛意興正濃,就建議讓小胡先把周曉白和羅芸送迴去,趙剛也表示讚同,倆小姑娘都不喝酒,聊天又聊不到一起去,先讓她們迴去也好,也省得她們父母擔心。
周曉白隻能無奈起身,臨走時非得讓賈梗答應明天再給她彈幾首鋼琴曲,賈梗答應後,這才心滿意足的離去,搞得賈梗哭笑不得,這還真不是個好媳婦的料,無論將來她的丈夫是誰。
趙剛是想跟賈梗深談的,因為他還有太多的事情搞不清楚。
而更令他好奇的,則是賈梗這個年僅十三歲的孩子,這個孩子的身上似乎籠罩了一團迷霧,讓人無法看清。
“小賈啊,你這鋼琴彈得實在是太好了,我雖然不懂彈鋼琴,但是我確信,我這一生從未聽過這麽好聽的鋼琴曲,哪怕是從前在留聲機裏聽到的,也不如你彈得好聽。你這是跟誰學的?”
其實有一點是不用問的,那就是,在賈梗出生且成長的四合院裏,根本不具備一個鋼琴手的成長條件。
連鋼琴都沒有,你怎麽學鋼琴?
賈梗也覺得應該給自己找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就笑道:“我們的四合院裏有一戶人家,戶主姓許,他娶了一個資本家的女兒,姓婁。”
馮楠吃驚道:“婁半城?”
賈梗笑著點頭,“對,就是婁半城。馮姨您也知道啊。”
賈梗這句話是廢話。四九城裏,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誰不知道婁半城?
馮楠神情複雜地說道:“真沒想到,婁半城竟然能把女兒嫁到四合院。”
婁半城的女兒嫁到了四合院,賈梗的鋼琴就有了出處了,隻要跟婁曉娥處好了關係,就可以去婁公館學琴了。
別問婁公館裏有沒有鋼琴,就算有人說婁公館裏曾經起降波音737,都沒人懷疑。
馮楠就點了點頭,不必去問許大茂的家世背景,也知道婁家的女兒是下嫁了。
賈梗一本正經道:“這並不奇怪,與工人階級、貧下中農相結合,才能徹底地獲得改造,不是嗎?這是一樁積極進步的婚姻,應該得到祝福。”
趙剛笑道:“沒想到,小賈你的覺悟還挺高。”
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是,你賈梗的所作所為處處透著西方世界的痕跡色彩,這樣的行為難道不是西方的思想所支配的嗎?
賈梗哈哈笑著一拍胸脯,道:“趙叔,我的心可是紅色的!我的血也是紅的!”
趙剛笑道:“我相信,而且我認為你在追求一種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行為準則。這或許是一條積極的發展方向,可實際走起來卻很危險,就像踩鋼絲。”
賈梗知道這是趙剛在點撥自己,打了個哈哈說道:“多謝趙叔厚愛,我踩鋼絲,自然有踩鋼絲的本事,反倒是趙叔您,平時應該多為自己考慮考慮。”
趙剛就跟馮楠對視了一眼,賈梗話裏有話,他們兩口子都能聽出來,隻是不知道賈梗具體指的是什麽。
賈梗見時機已到,話題已經轉過來了,索性說得再淺顯一些,“趙叔,請恕晚輩直言,晚輩鬥膽分析了您的性格,覺得您是一個追求理想、力求完美的人,不知趙叔覺得晚輩說得可對?”
趙剛略一思索,覺得賈梗說的沒錯,自己在很多事情上都在致力於完美化,理想化。
就好比當年在386旅獨立團時,看見李雲龍擅自派兵強襲萬家鎮,就忍不住要管一樣,自己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容不得瑕疵,眼裏揉不下沙子。
賈梗歎了口氣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恕我直言,趙叔您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其實在性格上是存在缺陷的。”
趙剛這一生還是第一次聽見有人說自己性格有缺陷,在此之前,哪怕是自己的上級、老領導,以及自己的賢妻諍友馮楠,都沒有為自己指出過這方麵的缺點。
不由得鄭重起來,問道;“此話怎講?”
賈梗道:“其實我也沒想好到底應該怎樣說,我先舉個例子吧,這世上原本有一個人,在性格以及品行上和您非常相似,現在這個人已經不在了。”
趙剛一時還真沒想起這樣一個人,隻要是先入為主地去考慮賈梗會認識誰、這就限製了他的想象空間,便問:“你說的是誰?”
賈梗道:“是李雲龍軍長的嶽丈大人,田墨軒老先生。”
“啊?”
趙剛頓時百感交集,顫聲道:“田老先生什麽時候去世的?李雲龍怎麽沒跟我說?”
要知道,如果讓趙剛說出一個他今生最佩服、最投緣、最知己的人,那麽這個人並不是李雲龍,而是田墨軒。
李雲龍和趙剛的關係雖然莫逆,可他們兩個人在性格上卻是互補的。田墨軒不是,田墨軒和趙剛是同一類人。都是理想主義者,完美主義者。
賈梗道:“田老先生六零年就去世了,死在了興凱湖農場,死因應該是長期饑餓加長期勞累導致的多個器官病變衰竭。”
趙剛眼淚都流下來了,抽泣道:“李雲龍這王八蛋怎麽不告訴我?興凱湖那不是孔捷的防區嗎?孔捷這朋友是怎麽當的?”
馮楠趕緊拿出手帕給趙剛擦拭,柔聲勸道:“可能他們那裏也不好過吧,再者說,這年頭誰又顧得了誰?不是不幫,而是有心無力。當年丁偉來京被捕,你不也是愛莫能助嗎?”
賈梗一臉歉然道:“對不起,我沒想到李軍長和田阿姨沒有把這事兒告訴你們,攪了您的壽宴,是我的錯。”
趙剛強忍悲傷道:“你有什麽錯,我還得謝謝你告訴我這個噩耗呢。你說的沒錯,我和田老先生的確是忘年之交,心有戚戚,他老人家走了,這世上還有誰能懂我?”
賈梗知道趙剛所說的“懂”,是誌同道合的意思,如同範仲淹的吾誰與歸。而別人即使也懂得趙剛,比如自己,懂隻是了解,卻不可能像田墨軒那樣和趙剛產生共鳴。
所以賈梗沉默了稍頃,才說道:“好吧趙叔,現在我把我想說的話說完,我問您一個問題吧。”
趙剛點頭道:“盡管問。”
賈梗道:“趙叔,我打個比方,假設像您這樣的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者,從世界觀形成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嘔心瀝血地、想把一塊璞玉雕刻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或者說是紀念品。”
說到這裏,賈梗頓了一下,似乎是在組織下一句的語言,又似乎是為了讓趙剛充分理解他的上一句,然後說道:
“我是在假設啊,假設明天您突然發現,您雕刻的這件藝術品所用的璞玉是假的,您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是個笑話……或者璞玉是真的,但是明天突然有個人把這件即將雕刻成功的藝術品給摔碎了,您會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