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兩全其美?哪兒能這麽好?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 作者:生椰拿鐵yyd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自家主子親眼看著這些、親耳聽著這些,竟還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馬三寶不禁雙目微微發紅,抿了抿嘴唇似是欲言又止。
他也不知道,究竟要多強大的一顆心,才能在眼前的風雲之下毫不變色,明明這也隻是一個自己看著長起來的半大孩子罷了……
不過他明白朱允熥的苦心。
所以最終還是咬著牙看著下麵哄鬧的百姓,把千言萬語都咽迴了肚子裏。
不過一直默默待在旁邊,隨身護衛的錦衣衛都指揮僉事趙峰,卻是忍不住把馬三寶心裏的話給說了出來:“當街便敢辱罵當今聖上,這群刁民膽子也太大了!”他雙手抱胸,看著下麵一副氣唿唿的樣子。
這次聽到趙峰維護當朝皇帝,徐妙錦不僅沒有反駁什麽,反而意味不明地搖了搖頭,語氣有些慨然,道:“盼著秦王、晉王來當這個皇帝,也是病急亂投醫了。秦王、晉王當了皇帝,等著比誰跟誰更慘去吧。”
聽到徐妙錦這話。
趙峰一時都忘了自己心中的義憤了,略帶一絲訝然地抬起頭看向徐妙錦道:“嗬!這次你倒是拎得清。”
徐妙錦嫌棄地白了他一眼,道:
“秦王生性惡劣,先時大明國力疲敝,既要從大戰中恢複百姓民生,又要防備著殘元勢力時不時的反撲,他倒好,一就藩便縱情享樂,大修宮殿不說,盡幹些欺男霸女、玩弄虐待奴仆百姓之事,連朝廷這邊都屢屢收到彈劾奏疏,便是先帝也差點容不下他。”
“晉王雖不比秦王荒誕,也十分善戰立有戰功,卻也是個驕橫跋扈之輩,對待百姓冷酷嚴苛,想事做事不計較後果之人。”
“與他們二人相比,一個頑劣任性些,喜歡花些銀錢找樂子玩玩的昏……小皇帝,反而要好上不知多少。”
以徐妙錦的出身,這些事情多少都是有所耳聞的,再加上她自幼也是熟讀經史,一雙眼睛竟也是明鏡兒似的。
想起來這段時間應天府內鬧哄的諸多事情。
即便她的心裏,依舊對所謂的「選妃入宮」之事,十分反感厭惡,卻也是不經意間就把叫順口了的「昏君」稱唿都給改了。
頓了頓。
才略略露出一絲悵然之色。
繼續道:“那個小皇帝……雖頑劣成性、任性妄為,但在全國售賣廉價布料這件事情上……的的確確救了不少人的性命,甚至自己背負了這罵名。他的錯處多,但至少在這件事情上,沒有錯處。”
聽到徐妙錦這一番話。
趙峰麵上頓時露出一臉意外之色,他可沒忘記這小丫頭從一開始對自家陛下是有多看不上的,哪迴不是不罵上幾句就不舒服的?
搞得趙峰憋了一肚子反駁她的話都沒處說了。
一時都不知道自己該說點什麽。
頓了頓,他才不痛不癢地吐槽了一句:“我還以為你和當今陛下有什麽天大的深仇大恨呐。”
“我當然……”徐妙錦本來想順著說一句,「當然有深仇大恨」,不過卻是話說到一半便停住了。
之前她貿然得知自己要被送到宮裏去給昏君選妃,心裏的怨念是極大的,每次開噴自然也多少帶了點個人恩怨。
隻是這段時間哄鬧了這麽久。
轉念一想……這好像也不能完全說是那昏君的錯。
所以,徐妙錦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有些心虛地輕哼了一聲,道:“本姑娘又不是什麽是非不分之人。”
說罷,或許是覺得自己之前說話太過分了,他把目光轉向窗外那群義憤填膺大喊「秦王殿下」、「晉王殿下」的應天府百姓身上。
秀眉輕蹙,神色有些複雜地輕呢道:“站在一國之君的角度來說,犧牲小部分人,救了大明那麽多窮苦百姓,這件事情已經可以說是無可挑剔了。”
連她自己都沒有發覺。
那一雙好看的眸子裏,竟也有了幾分心疼之意。
沉吟了片刻,她才想起來,站在自己身邊的「佟昀」好像一直都沒說過什麽,隻是靜靜地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一切,那種目光,似是站在高處俯瞰著什麽一般。
“佟昀,你覺得我說的不對嗎?”徐妙錦問道。
她和朱允熥談古論今、聊軼事雜話、聊世界、聊天地、聊星辰大海……她一直覺得,自己身邊的少年,是一個通透、沉穩、敏銳、睿智之人,此時不當如此沉默才對。
被徐妙錦這麽一問。
朱允熥的目光從窗下路過的朱樉、朱棡二人身上收了迴來,倒是一時不知該如何迴應徐妙錦這一問。
認可徐妙錦的話嗎?還真不認可。
他做事情,一向追求完美,是典型的「小孩子才做選擇,我是大人,我都要」類型的人格。
什麽犧牲、二者擇其一,他最不喜歡了。
頓了頓。
朱允熥也不遮掩什麽,饒有興趣地露出一個平靜的笑意,道:“犧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滿足大部分人的利益,這是在人數懸殊情況下,看似合理的選擇,譬如一個人和九十九個人,十個人和九十個人,但……”
“如果是四十九個人和五十一個人呢?你覺得這個合理性還成立嗎?”朱允熥看向徐妙錦反問道。
這是一個前世在網絡上經常被提起的議題,也是一個從來沒有過定論的議題。
在朱允熥看來,最好的選擇是讓這個議題不出現!——通過提前的準備、規劃、安排、籌謀、預判、規避。
而他做任何事情也都是這個準則。
朱允熥提出的這個角度,倒是徐妙錦從來沒有想過的,一直以來她都是下意識覺得,小部分人與大部分人比較,這是劃算的,沒有往更深的去想,亦或是從來就沒注意過。
因此,這次倒是輪到徐妙錦沉默了下來。
一時不知該如何迴答朱允熥這個問題。
好一會兒,她才微蹙著秀眉輕歎了一口氣,悵然道:“我……也不知道。”
一下子她當然做不出抉擇。
別說是她了,後世那麽多哲學家、網絡上那麽多睿智網友,都沒人能在這樣的論題上搞出個什麽定論來。
不過下一刻。
她好看的眸子微微一轉。
似是不服氣一般道:“但是,小皇帝當下這個法子,已經算是最優解了,旁人還想不出他這個法子來呢!許多窮苦百姓每年冬天隻能盼著少下幾場雪,聽天由命的活著。”
“而且在這件事情上,他當然有更平和的手段,可以讓應天府百姓不那麽怨他,他可以拖一拖,一年也好,兩年也好,隻是這樣要少救下許多人罷了。”
“但沒人會因此而指責他的錯,畢竟從古至今那麽多皇帝都沒解決過的事情,他解決不了本也在情理之中。”
“就憑他沒有那麽選。”
“便已經值得讓人敬重了,這時候,哪兒還要去吹毛求疵地指責他放棄了那一小部分人呢?”
顯然,徐妙錦跳脫出了朱允熥提出來的論題,直接把目光放在了最實在的事情上來反駁朱允熥。
朱允熥挑了挑眉沒有再多說什麽。
再往下的事情,現在還得捂住,他和徐妙錦姑且還算談得來,還能說是半個師徒關係,但也並不代表朱允熥就會那麽信任徐妙錦了。
所以此事也沒法繼續往下談。
他也隻是淡淡搖頭一笑。
見朱允熥這副模樣,徐妙錦皴了皴瓊鼻,不太滿意地道:“想要滿足你的質疑,除非你能有兩全其美的辦法,能夠既要大部分人,也要小部分人。隻是兩全其美,世間哪兒有這麽好的事兒?”
他也不知道,究竟要多強大的一顆心,才能在眼前的風雲之下毫不變色,明明這也隻是一個自己看著長起來的半大孩子罷了……
不過他明白朱允熥的苦心。
所以最終還是咬著牙看著下麵哄鬧的百姓,把千言萬語都咽迴了肚子裏。
不過一直默默待在旁邊,隨身護衛的錦衣衛都指揮僉事趙峰,卻是忍不住把馬三寶心裏的話給說了出來:“當街便敢辱罵當今聖上,這群刁民膽子也太大了!”他雙手抱胸,看著下麵一副氣唿唿的樣子。
這次聽到趙峰維護當朝皇帝,徐妙錦不僅沒有反駁什麽,反而意味不明地搖了搖頭,語氣有些慨然,道:“盼著秦王、晉王來當這個皇帝,也是病急亂投醫了。秦王、晉王當了皇帝,等著比誰跟誰更慘去吧。”
聽到徐妙錦這話。
趙峰一時都忘了自己心中的義憤了,略帶一絲訝然地抬起頭看向徐妙錦道:“嗬!這次你倒是拎得清。”
徐妙錦嫌棄地白了他一眼,道:
“秦王生性惡劣,先時大明國力疲敝,既要從大戰中恢複百姓民生,又要防備著殘元勢力時不時的反撲,他倒好,一就藩便縱情享樂,大修宮殿不說,盡幹些欺男霸女、玩弄虐待奴仆百姓之事,連朝廷這邊都屢屢收到彈劾奏疏,便是先帝也差點容不下他。”
“晉王雖不比秦王荒誕,也十分善戰立有戰功,卻也是個驕橫跋扈之輩,對待百姓冷酷嚴苛,想事做事不計較後果之人。”
“與他們二人相比,一個頑劣任性些,喜歡花些銀錢找樂子玩玩的昏……小皇帝,反而要好上不知多少。”
以徐妙錦的出身,這些事情多少都是有所耳聞的,再加上她自幼也是熟讀經史,一雙眼睛竟也是明鏡兒似的。
想起來這段時間應天府內鬧哄的諸多事情。
即便她的心裏,依舊對所謂的「選妃入宮」之事,十分反感厭惡,卻也是不經意間就把叫順口了的「昏君」稱唿都給改了。
頓了頓。
才略略露出一絲悵然之色。
繼續道:“那個小皇帝……雖頑劣成性、任性妄為,但在全國售賣廉價布料這件事情上……的的確確救了不少人的性命,甚至自己背負了這罵名。他的錯處多,但至少在這件事情上,沒有錯處。”
聽到徐妙錦這一番話。
趙峰麵上頓時露出一臉意外之色,他可沒忘記這小丫頭從一開始對自家陛下是有多看不上的,哪迴不是不罵上幾句就不舒服的?
搞得趙峰憋了一肚子反駁她的話都沒處說了。
一時都不知道自己該說點什麽。
頓了頓,他才不痛不癢地吐槽了一句:“我還以為你和當今陛下有什麽天大的深仇大恨呐。”
“我當然……”徐妙錦本來想順著說一句,「當然有深仇大恨」,不過卻是話說到一半便停住了。
之前她貿然得知自己要被送到宮裏去給昏君選妃,心裏的怨念是極大的,每次開噴自然也多少帶了點個人恩怨。
隻是這段時間哄鬧了這麽久。
轉念一想……這好像也不能完全說是那昏君的錯。
所以,徐妙錦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有些心虛地輕哼了一聲,道:“本姑娘又不是什麽是非不分之人。”
說罷,或許是覺得自己之前說話太過分了,他把目光轉向窗外那群義憤填膺大喊「秦王殿下」、「晉王殿下」的應天府百姓身上。
秀眉輕蹙,神色有些複雜地輕呢道:“站在一國之君的角度來說,犧牲小部分人,救了大明那麽多窮苦百姓,這件事情已經可以說是無可挑剔了。”
連她自己都沒有發覺。
那一雙好看的眸子裏,竟也有了幾分心疼之意。
沉吟了片刻,她才想起來,站在自己身邊的「佟昀」好像一直都沒說過什麽,隻是靜靜地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一切,那種目光,似是站在高處俯瞰著什麽一般。
“佟昀,你覺得我說的不對嗎?”徐妙錦問道。
她和朱允熥談古論今、聊軼事雜話、聊世界、聊天地、聊星辰大海……她一直覺得,自己身邊的少年,是一個通透、沉穩、敏銳、睿智之人,此時不當如此沉默才對。
被徐妙錦這麽一問。
朱允熥的目光從窗下路過的朱樉、朱棡二人身上收了迴來,倒是一時不知該如何迴應徐妙錦這一問。
認可徐妙錦的話嗎?還真不認可。
他做事情,一向追求完美,是典型的「小孩子才做選擇,我是大人,我都要」類型的人格。
什麽犧牲、二者擇其一,他最不喜歡了。
頓了頓。
朱允熥也不遮掩什麽,饒有興趣地露出一個平靜的笑意,道:“犧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滿足大部分人的利益,這是在人數懸殊情況下,看似合理的選擇,譬如一個人和九十九個人,十個人和九十個人,但……”
“如果是四十九個人和五十一個人呢?你覺得這個合理性還成立嗎?”朱允熥看向徐妙錦反問道。
這是一個前世在網絡上經常被提起的議題,也是一個從來沒有過定論的議題。
在朱允熥看來,最好的選擇是讓這個議題不出現!——通過提前的準備、規劃、安排、籌謀、預判、規避。
而他做任何事情也都是這個準則。
朱允熥提出的這個角度,倒是徐妙錦從來沒有想過的,一直以來她都是下意識覺得,小部分人與大部分人比較,這是劃算的,沒有往更深的去想,亦或是從來就沒注意過。
因此,這次倒是輪到徐妙錦沉默了下來。
一時不知該如何迴答朱允熥這個問題。
好一會兒,她才微蹙著秀眉輕歎了一口氣,悵然道:“我……也不知道。”
一下子她當然做不出抉擇。
別說是她了,後世那麽多哲學家、網絡上那麽多睿智網友,都沒人能在這樣的論題上搞出個什麽定論來。
不過下一刻。
她好看的眸子微微一轉。
似是不服氣一般道:“但是,小皇帝當下這個法子,已經算是最優解了,旁人還想不出他這個法子來呢!許多窮苦百姓每年冬天隻能盼著少下幾場雪,聽天由命的活著。”
“而且在這件事情上,他當然有更平和的手段,可以讓應天府百姓不那麽怨他,他可以拖一拖,一年也好,兩年也好,隻是這樣要少救下許多人罷了。”
“但沒人會因此而指責他的錯,畢竟從古至今那麽多皇帝都沒解決過的事情,他解決不了本也在情理之中。”
“就憑他沒有那麽選。”
“便已經值得讓人敬重了,這時候,哪兒還要去吹毛求疵地指責他放棄了那一小部分人呢?”
顯然,徐妙錦跳脫出了朱允熥提出來的論題,直接把目光放在了最實在的事情上來反駁朱允熥。
朱允熥挑了挑眉沒有再多說什麽。
再往下的事情,現在還得捂住,他和徐妙錦姑且還算談得來,還能說是半個師徒關係,但也並不代表朱允熥就會那麽信任徐妙錦了。
所以此事也沒法繼續往下談。
他也隻是淡淡搖頭一笑。
見朱允熥這副模樣,徐妙錦皴了皴瓊鼻,不太滿意地道:“想要滿足你的質疑,除非你能有兩全其美的辦法,能夠既要大部分人,也要小部分人。隻是兩全其美,世間哪兒有這麽好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