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開酒廠
倒黴公主魂穿六十年代 作者:歡捷喜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書記,這公社裏還是要想想辦法,改善百姓們的生活的,長期這麽下去,下麵人會餓出問題的。”安佳鈺歎氣道。
徐書記親眼見證這些苦難後,依然無可奈何道:“安縣長,咱們這邊也無計可施,該想的辦法都想過了,實在是無可奈何。”
“行了,公社裏之前收到了下麵多少公糧?先拿出一部分,分給那些實在困難的人家吧。”安佳鈺命令道。
“好。”有了安佳鈺的命令,徐書記爽快的答應。
安佳鈺一共花了一個星期左右,走訪了青雲縣的所有村莊,情況比她想象的還要嚴峻。
她呆坐在辦公室中,冥思苦想有什麽解決辦法。
既要有短期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所以安佳鈺想到了號召有錢的人捐款。
當安佳鈺在會上提出這個辦法後,立刻就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
他們認為安佳鈺是在異想天開。
這年月誰家都不富裕,誰願意捐錢?
就算有人願意,那又能有幾個錢?還不是白費功夫,小年輕就是想的簡單。
所以錢書記當即就否決了她這個提議。
安佳鈺早就猜到會被否決,但是依舊不急不慢道:“錢書記,你聽我講,我有辦法能讓大家都積極捐款。”
“什麽辦法?”眾人都好奇地豎著耳朵聽。
“我這裏有個祖傳的釀酒方子,釀出的酒又美味又醇香,所以我準備以政府的名義在青雲縣辦家酒廠。這既然有了酒廠,就肯定得招一批人,不過我不準備發布招考公告,招人的標準就是誰捐款多就優先入選誰,並且職位也是從捐錢的多少來排序,這樣就能利用大家都想吃商品糧的心理,收到一大筆的捐款,有了錢我們就能夠解決燃眉之急。”安佳鈺說。
趙縣長聽到這個想法先是眼前一亮,而後又憂慮起來,問道:“安縣長,你這個辦法乍聽起來不錯,但是這裏麵問題也不小,比如你要辦酒廠,這辦酒廠的錢從何出?酒廠釀酒是需要大量的糧食的,又從哪裏弄?青雲縣家境殷實的人家也少,真正願意拿錢買工作的人也不多,這些問題你怎麽解決?”
安佳鈺淺淺一笑:“趙縣長,這個辦酒廠的錢沒有問題,就給我劃一塊地,然後先蓋個廠房,要不了多少錢,至於裏麵釀酒用的設備和原料這些可以先賒著,等酒廠盈利的咱們連本帶息還給供貨商。至於糧食嘛,我這邊有渠道能搞到上好的糧食,咱們也可以先賒著。另外那個找捐款的,我們的範圍可以放大到整個市裏,誰有錢都可以捐,沒有戶籍限製,這樣就能把捐款的競爭力給拉強,另外那些下鄉插隊的知青也可以捐款。”
趙縣長被說服了,他表態可以試一試。
而錢書記認為她是在胡亂搞,不過也願意看她出醜,索性遂了她的心意,反正到時候事情沒辦法,追責的是她這個牽頭人。
就這樣安佳鈺酒廠還沒開始蓋,就如火如荼的開始各個公社發布捐款公告。
這才第一天,大家就搶破了腦袋,爭著搶著捐款。
一個個生怕自己捐款捐的不夠多,在招聘時再把自己給刷了下來,所以哪怕是借錢也捐的多多的。
畢竟花錢就能擁有鐵飯碗,這麽簡單的事情可遇不可求。
尤其是下麵大隊裏那些吃不了的苦知青們,他們有的家裏很富裕,很願意出這筆錢給他們換個好前程。
捐款是有時間限製的,安佳鈺設置的時間為十天。
到了第十一天,安佳鈺就把捐款的結果給公示出來。
第一名李書銘 1300元。
第二名蔡小圓 800元。
第三名劉佳佳 750元。
第四名張文海 720元。
第五名徐天天 700元。
…
第一百零五名 莫山 20元。
…
第三百名 何小翠5元。
…
捐款的錢加起來比安佳鈺之前預測的還要多好幾倍,她實在沒想到,估計買完救濟糧後還能剩餘很大一筆。
她空間裏有充足的糧食,隻是不好光明正大的拿出來救濟這些百姓。
她就可以稱這些糧食是她拿錢買迴來的。
也不會有人猜疑她。
安佳鈺動作神速地把空間裏的那些糧食都運到山上那些空地上,然後對那些運輸隊的人說,是自己聯係人把糧食拉到這裏的,讓他們再一車車地拉到下麵公社。
這糧食的事情就算解決了。
可是辦酒廠的事情也不能耽擱。
之前忽悠大家捐款的事情,也不能不信守承諾。
於是她拿出一部分的捐款錢和從財政那裏要來的錢,去買了一些建房子的材料,又找了些許工人,如火如荼的開始蓋廠房。
酒廠開始建造的消息一出,更加堅定了當初那批捐款人的信心,他們翹首以盼廠房落成的好消息。
安佳鈺則是帶著讓林秘書去市裏采購設備和材料。
起初人家聽見他們要賒賬,那是一萬個不同意。
可是在安佳鈺的一頓巧舌如簧的保證下,和巨大利益的誘惑下,以及有政府做背書,還是選擇了合作。
安佳鈺不費一分一毫就帶著設備和原料迴到了青雲縣。
經曆了幾個月的努力,酒廠終於建造出來。
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完全可以投入使用。
安佳鈺便信守承諾,按照當初的捐款名單,先將之前捐款的前三十五名給招了來。
給大家分配好了崗位,就開始生產起了酒。
因為安佳鈺給的釀酒方子奇好,眾人成功釀造出一批口感絕好的白酒。
它的口味征服了喝過的每一個人。
現在就愁銷售的問題。
喜歡喝酒的人不在少數,安佳鈺是不愁賣的,但是就怕有人不識貨,她得把酒的名氣給打出去。
她先給酒弄了個商標就叫青雲。
然後讓縣裏的各大供銷社先上架,同時給了試喝裝。
當然光在縣裏銷售是遠遠不夠的,安佳鈺又從廠裏拿出一批白酒,送給了市裏、其他縣裏的領導,讓他們嚐嚐鮮。
徐書記親眼見證這些苦難後,依然無可奈何道:“安縣長,咱們這邊也無計可施,該想的辦法都想過了,實在是無可奈何。”
“行了,公社裏之前收到了下麵多少公糧?先拿出一部分,分給那些實在困難的人家吧。”安佳鈺命令道。
“好。”有了安佳鈺的命令,徐書記爽快的答應。
安佳鈺一共花了一個星期左右,走訪了青雲縣的所有村莊,情況比她想象的還要嚴峻。
她呆坐在辦公室中,冥思苦想有什麽解決辦法。
既要有短期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所以安佳鈺想到了號召有錢的人捐款。
當安佳鈺在會上提出這個辦法後,立刻就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
他們認為安佳鈺是在異想天開。
這年月誰家都不富裕,誰願意捐錢?
就算有人願意,那又能有幾個錢?還不是白費功夫,小年輕就是想的簡單。
所以錢書記當即就否決了她這個提議。
安佳鈺早就猜到會被否決,但是依舊不急不慢道:“錢書記,你聽我講,我有辦法能讓大家都積極捐款。”
“什麽辦法?”眾人都好奇地豎著耳朵聽。
“我這裏有個祖傳的釀酒方子,釀出的酒又美味又醇香,所以我準備以政府的名義在青雲縣辦家酒廠。這既然有了酒廠,就肯定得招一批人,不過我不準備發布招考公告,招人的標準就是誰捐款多就優先入選誰,並且職位也是從捐錢的多少來排序,這樣就能利用大家都想吃商品糧的心理,收到一大筆的捐款,有了錢我們就能夠解決燃眉之急。”安佳鈺說。
趙縣長聽到這個想法先是眼前一亮,而後又憂慮起來,問道:“安縣長,你這個辦法乍聽起來不錯,但是這裏麵問題也不小,比如你要辦酒廠,這辦酒廠的錢從何出?酒廠釀酒是需要大量的糧食的,又從哪裏弄?青雲縣家境殷實的人家也少,真正願意拿錢買工作的人也不多,這些問題你怎麽解決?”
安佳鈺淺淺一笑:“趙縣長,這個辦酒廠的錢沒有問題,就給我劃一塊地,然後先蓋個廠房,要不了多少錢,至於裏麵釀酒用的設備和原料這些可以先賒著,等酒廠盈利的咱們連本帶息還給供貨商。至於糧食嘛,我這邊有渠道能搞到上好的糧食,咱們也可以先賒著。另外那個找捐款的,我們的範圍可以放大到整個市裏,誰有錢都可以捐,沒有戶籍限製,這樣就能把捐款的競爭力給拉強,另外那些下鄉插隊的知青也可以捐款。”
趙縣長被說服了,他表態可以試一試。
而錢書記認為她是在胡亂搞,不過也願意看她出醜,索性遂了她的心意,反正到時候事情沒辦法,追責的是她這個牽頭人。
就這樣安佳鈺酒廠還沒開始蓋,就如火如荼的開始各個公社發布捐款公告。
這才第一天,大家就搶破了腦袋,爭著搶著捐款。
一個個生怕自己捐款捐的不夠多,在招聘時再把自己給刷了下來,所以哪怕是借錢也捐的多多的。
畢竟花錢就能擁有鐵飯碗,這麽簡單的事情可遇不可求。
尤其是下麵大隊裏那些吃不了的苦知青們,他們有的家裏很富裕,很願意出這筆錢給他們換個好前程。
捐款是有時間限製的,安佳鈺設置的時間為十天。
到了第十一天,安佳鈺就把捐款的結果給公示出來。
第一名李書銘 1300元。
第二名蔡小圓 800元。
第三名劉佳佳 750元。
第四名張文海 720元。
第五名徐天天 700元。
…
第一百零五名 莫山 20元。
…
第三百名 何小翠5元。
…
捐款的錢加起來比安佳鈺之前預測的還要多好幾倍,她實在沒想到,估計買完救濟糧後還能剩餘很大一筆。
她空間裏有充足的糧食,隻是不好光明正大的拿出來救濟這些百姓。
她就可以稱這些糧食是她拿錢買迴來的。
也不會有人猜疑她。
安佳鈺動作神速地把空間裏的那些糧食都運到山上那些空地上,然後對那些運輸隊的人說,是自己聯係人把糧食拉到這裏的,讓他們再一車車地拉到下麵公社。
這糧食的事情就算解決了。
可是辦酒廠的事情也不能耽擱。
之前忽悠大家捐款的事情,也不能不信守承諾。
於是她拿出一部分的捐款錢和從財政那裏要來的錢,去買了一些建房子的材料,又找了些許工人,如火如荼的開始蓋廠房。
酒廠開始建造的消息一出,更加堅定了當初那批捐款人的信心,他們翹首以盼廠房落成的好消息。
安佳鈺則是帶著讓林秘書去市裏采購設備和材料。
起初人家聽見他們要賒賬,那是一萬個不同意。
可是在安佳鈺的一頓巧舌如簧的保證下,和巨大利益的誘惑下,以及有政府做背書,還是選擇了合作。
安佳鈺不費一分一毫就帶著設備和原料迴到了青雲縣。
經曆了幾個月的努力,酒廠終於建造出來。
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完全可以投入使用。
安佳鈺便信守承諾,按照當初的捐款名單,先將之前捐款的前三十五名給招了來。
給大家分配好了崗位,就開始生產起了酒。
因為安佳鈺給的釀酒方子奇好,眾人成功釀造出一批口感絕好的白酒。
它的口味征服了喝過的每一個人。
現在就愁銷售的問題。
喜歡喝酒的人不在少數,安佳鈺是不愁賣的,但是就怕有人不識貨,她得把酒的名氣給打出去。
她先給酒弄了個商標就叫青雲。
然後讓縣裏的各大供銷社先上架,同時給了試喝裝。
當然光在縣裏銷售是遠遠不夠的,安佳鈺又從廠裏拿出一批白酒,送給了市裏、其他縣裏的領導,讓他們嚐嚐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