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為了做這個決定,他召集西魏大臣,吵了十天十夜的架,戰與不戰,各占一半。
最後還是逃到西魏的劉顯說服了他,說再放任南鄭下去,則是養虎為患,這才下定決心派大軍,先發製人。
現在輪到劉顯在西魏過著寄居人下的生活,從說一不二的族長淪落到他國看別人臉色過日子。劉顯這日子是一天都不好呆,他氣急攻心,日日想著如何反攻,每想到拓跋真就恨不得撲上去咬幾口,千方百計動員劉啟辰要出兵對付拓跋真。
可惜打戰並不是先出發的,就一定能贏,何況還要千裏迢迢過來打戰。
九萬大軍一出發,消息就傳到了拓跋真耳裏。他冷笑不已,他還沒去找劉啟辰算國破家亡的帳,那邊反而先發製人了。
他招來各位將領,大家聽說劉啟辰派兵過來,頓時炸開鍋了,當年劉啟辰裏應外合勾結外人,令南鄭滅國,當日的情形,在場的人都是親身經歷過的。國恥猶銘刻在心,現在居然主動送上門了。
正好處理掉,讓他知道南鄭已非昔日天下阿蒙。
第四十八章
劉直他們不坐船從黃河穿越過來,而是繞開黃河過來,這樣路上花費時間更多,糧草也要準備的更多。
從黃河邊到他們南鄭現在的位置,抄遠路,大路平坦,大軍要走十八天左右;抄近路,走崎嶇山路,大軍走十二天左右。
其中在快到賀蘭的地段上,有個位置宜守難攻,就是鐵伎山。若能把西魏大軍引入鐵伎山,那將事倍功半。
鐵伎山離賀蘭部落有幾千裏,樹木茂密動物繁多,既是補給的好地方,也是圍堵的好地方。西魏士兵長途跋涉過來,就這裏最便於補給。最好路上能將他們糧草斷了,逼著他們走進鐵伎山。
拓跋真跟朱蘇等人斟酌半日,決定他和朱蘇親自帶五千精兵,埋伏在必經之地鐵伎山南麵。待西魏九萬大軍進去後,再來關門打狗。另在鐵伎山進口處各備二萬士兵,萬一有人逃出,分別擊散。
然後派人去引誘西魏士兵走到這條道來。
......
作為一名合格的將領,必須對自己腳下這片土地了如指掌,不能輕敵。但劉直不是,他身為西魏王的長子,原來是打過幾場小勝仗,極其心高氣傲。
他率領九萬大軍,絲毫沒把南鄭放在眼裏。認為踏平小小的南鄭,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一個十六歲才斷奶的的小娃娃,能打出什麽天下來,說不準沒幾年自己就滅了。南鄭這個破地方,土地貧瘠,要啥沒啥,一群隻會呆在自己窩裏瞎折騰的土匪而已。
也就是他父親,才會把南鄭當成心腹大患,要他千裏迢迢過來滅匪。
唉,歲數大了,就是老糊塗了。
劉直騎在馬上打頭陣,東張西望,意氣風發,正想著踏平南鄭後,如何上演天下大事唯我獨尊場景時,突然有士兵前來通報,道主力軍與前方押糧草的先行軍斷了聯絡,不知道先行軍現在怎麽樣了。
他皺了皺眉頭,沒聽說前麵打仗,怎會突然斷了聯繫沒有糧草,九萬大軍喝西北風嗎?
環顧四周,周邊的老百姓也到處逃竄,紛紛折返。命士兵攔住一問,百姓說前幾日大雨,山裏出現泥石流,導致山體滑坡,此路不通,要換一條道。
做戰向來都是糧草先行,難道先行軍與押送的一部分糧草是被埋在山裏麵了嗎?
劉直趕緊派人去查看,好半天才迴來,說裏麵道路完全被亂石阻擋,根本進不去,隻隱約聽見亂石那邊有人說話,路上還有很多散亂在地的糧草。
隻能換一條道,而且要換條附近物產豐盛的路。老百姓忙著逃命,沒時間理會他們,更不知道大軍適合走哪一條道。
問了半天,終於攔到一個白鬍子老者,他說大軍要走鐵伎山。這條路物產豐富,路麵也比較寬,比較適合行大軍。
至於怎麽走,讓他們邊走邊問,自己忙著拿著行李就要逃難去。
劉直怎會放他走,一個眼色使過,屬下拿把刀架在老者脖上,硬逼著他帶路。老者哆哆嗦嗦,一副想罵又不敢罵的樣子,垂頭喪氣的走在前麵帶路。
餘下的糧草根本不夠九萬人吃,大家餓的是前胸貼後背,到處搜刮老百姓的糧食,老百姓怨聲哀道。劉直才不管這麽多,馬上這裏就是他西魏的地盤,老子愛怎麽搜刮就搜刮。
九萬飢腸轆轆的西魏大軍跟著老者,走了二天多,越走越慢,終於走到了鐵伎山。
果然,地形不熟的西魏大軍到了鐵伎山後,見有漫天遍野的這麽多動物,眼睛都亮了,恨不得停下來吃飽了再說。
劉直大手一揮,就地休息一日,吃飽喝足後才有力氣打仗。有謀士大吃一驚,苦苦建議此地形複雜不宜久留。劉直不當作一迴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怕個鬼。勒令拉出去痛打一頓,無人敢再建議。
士兵得令大喜,紛紛停下來休息。剛剛解下武器,瞬間無數碎石如同雨點從一旁飛落下來,眾人紛紛躲閃,可惜人數太多都堵在一塊,當場砸死了不少人,眾人尖叫著四處逃竄;而此時樹後又秒射了無數箭雨,更多人中箭倒在地上。這種看不到對手,隻有莫名過來的碎石和利箭,讓西魏士兵人心慌慌,慌亂中又發生自相踩踏,死傷無數.....
後麵的軍隊見前麵形勢不妙,打算撤退,卻被突乎其來的南鄭士兵擋在,無法逃離。南鄭士兵曉勇善戰,越戰越勇,九萬西魏大軍被打的暈頭轉向,最後僅剩幾千人存活。除了首領劉直逃走外,其餘人全部投降於南鄭。
最後還是逃到西魏的劉顯說服了他,說再放任南鄭下去,則是養虎為患,這才下定決心派大軍,先發製人。
現在輪到劉顯在西魏過著寄居人下的生活,從說一不二的族長淪落到他國看別人臉色過日子。劉顯這日子是一天都不好呆,他氣急攻心,日日想著如何反攻,每想到拓跋真就恨不得撲上去咬幾口,千方百計動員劉啟辰要出兵對付拓跋真。
可惜打戰並不是先出發的,就一定能贏,何況還要千裏迢迢過來打戰。
九萬大軍一出發,消息就傳到了拓跋真耳裏。他冷笑不已,他還沒去找劉啟辰算國破家亡的帳,那邊反而先發製人了。
他招來各位將領,大家聽說劉啟辰派兵過來,頓時炸開鍋了,當年劉啟辰裏應外合勾結外人,令南鄭滅國,當日的情形,在場的人都是親身經歷過的。國恥猶銘刻在心,現在居然主動送上門了。
正好處理掉,讓他知道南鄭已非昔日天下阿蒙。
第四十八章
劉直他們不坐船從黃河穿越過來,而是繞開黃河過來,這樣路上花費時間更多,糧草也要準備的更多。
從黃河邊到他們南鄭現在的位置,抄遠路,大路平坦,大軍要走十八天左右;抄近路,走崎嶇山路,大軍走十二天左右。
其中在快到賀蘭的地段上,有個位置宜守難攻,就是鐵伎山。若能把西魏大軍引入鐵伎山,那將事倍功半。
鐵伎山離賀蘭部落有幾千裏,樹木茂密動物繁多,既是補給的好地方,也是圍堵的好地方。西魏士兵長途跋涉過來,就這裏最便於補給。最好路上能將他們糧草斷了,逼著他們走進鐵伎山。
拓跋真跟朱蘇等人斟酌半日,決定他和朱蘇親自帶五千精兵,埋伏在必經之地鐵伎山南麵。待西魏九萬大軍進去後,再來關門打狗。另在鐵伎山進口處各備二萬士兵,萬一有人逃出,分別擊散。
然後派人去引誘西魏士兵走到這條道來。
......
作為一名合格的將領,必須對自己腳下這片土地了如指掌,不能輕敵。但劉直不是,他身為西魏王的長子,原來是打過幾場小勝仗,極其心高氣傲。
他率領九萬大軍,絲毫沒把南鄭放在眼裏。認為踏平小小的南鄭,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一個十六歲才斷奶的的小娃娃,能打出什麽天下來,說不準沒幾年自己就滅了。南鄭這個破地方,土地貧瘠,要啥沒啥,一群隻會呆在自己窩裏瞎折騰的土匪而已。
也就是他父親,才會把南鄭當成心腹大患,要他千裏迢迢過來滅匪。
唉,歲數大了,就是老糊塗了。
劉直騎在馬上打頭陣,東張西望,意氣風發,正想著踏平南鄭後,如何上演天下大事唯我獨尊場景時,突然有士兵前來通報,道主力軍與前方押糧草的先行軍斷了聯絡,不知道先行軍現在怎麽樣了。
他皺了皺眉頭,沒聽說前麵打仗,怎會突然斷了聯繫沒有糧草,九萬大軍喝西北風嗎?
環顧四周,周邊的老百姓也到處逃竄,紛紛折返。命士兵攔住一問,百姓說前幾日大雨,山裏出現泥石流,導致山體滑坡,此路不通,要換一條道。
做戰向來都是糧草先行,難道先行軍與押送的一部分糧草是被埋在山裏麵了嗎?
劉直趕緊派人去查看,好半天才迴來,說裏麵道路完全被亂石阻擋,根本進不去,隻隱約聽見亂石那邊有人說話,路上還有很多散亂在地的糧草。
隻能換一條道,而且要換條附近物產豐盛的路。老百姓忙著逃命,沒時間理會他們,更不知道大軍適合走哪一條道。
問了半天,終於攔到一個白鬍子老者,他說大軍要走鐵伎山。這條路物產豐富,路麵也比較寬,比較適合行大軍。
至於怎麽走,讓他們邊走邊問,自己忙著拿著行李就要逃難去。
劉直怎會放他走,一個眼色使過,屬下拿把刀架在老者脖上,硬逼著他帶路。老者哆哆嗦嗦,一副想罵又不敢罵的樣子,垂頭喪氣的走在前麵帶路。
餘下的糧草根本不夠九萬人吃,大家餓的是前胸貼後背,到處搜刮老百姓的糧食,老百姓怨聲哀道。劉直才不管這麽多,馬上這裏就是他西魏的地盤,老子愛怎麽搜刮就搜刮。
九萬飢腸轆轆的西魏大軍跟著老者,走了二天多,越走越慢,終於走到了鐵伎山。
果然,地形不熟的西魏大軍到了鐵伎山後,見有漫天遍野的這麽多動物,眼睛都亮了,恨不得停下來吃飽了再說。
劉直大手一揮,就地休息一日,吃飽喝足後才有力氣打仗。有謀士大吃一驚,苦苦建議此地形複雜不宜久留。劉直不當作一迴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怕個鬼。勒令拉出去痛打一頓,無人敢再建議。
士兵得令大喜,紛紛停下來休息。剛剛解下武器,瞬間無數碎石如同雨點從一旁飛落下來,眾人紛紛躲閃,可惜人數太多都堵在一塊,當場砸死了不少人,眾人尖叫著四處逃竄;而此時樹後又秒射了無數箭雨,更多人中箭倒在地上。這種看不到對手,隻有莫名過來的碎石和利箭,讓西魏士兵人心慌慌,慌亂中又發生自相踩踏,死傷無數.....
後麵的軍隊見前麵形勢不妙,打算撤退,卻被突乎其來的南鄭士兵擋在,無法逃離。南鄭士兵曉勇善戰,越戰越勇,九萬西魏大軍被打的暈頭轉向,最後僅剩幾千人存活。除了首領劉直逃走外,其餘人全部投降於南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