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唱到最後,會唱、不會唱的戰士們都跟著哼唱,旋律反複,聽一遍就能記住。


    唱完戰士們激情澎拜,憧憬祖國美好的未來,期盼祖國繁榮富強早日到來。


    最後是女兵們的小合唱《團結就是力量》,本來是唱《二月裏來》。


    許紅英覺得結尾應該提振士氣,就把《二月裏來》安排到中間,結尾現改成《團結就是力量》。


    臨時起意,倉促舉辦的聯歡活動圓滿結束。


    “哎呀,好久沒這麽開心!”散會時戰士們意猶未盡。


    有人纏著張誌成解密剛才的魔術。


    有的找女兵學唱《歌唱祖國》,謝春紅把歌詞拿給戰士們抄寫。


    會包餃子的戰士來幫炊事班包餃子,沒人閑著。


    今天年三十,奢侈一把。


    餃子頂天一人十五個,肯定吃不飽。


    麵筋弄成紅燒的,滿滿一大盆,油水足,又燜了一大鍋洋芋燜飯。


    按宿舍人頭分餃子,用盆子裝,洋芋燜飯也是,再配一大碗紅燒麵筋、一塊香辣豆腐乳。


    打飯時戰士們有意無意瞟一眼馮素蓮,馮素蓮忙起來,完全忘了化妝的事兒,還頂著一張大紅臉忙碌。


    但在戰士們眼中,今天的小馮特別漂亮。


    馮素蓮直到吃飯時才想起,趕緊找紙將嘴唇擦了。


    熏豆幹、油炸粉絲、加上蘿卜顆粒一起炒製,油汪汪。


    一口咬下,竟吃出肉香味兒,好吃得戰士們差點兒把舌頭咬掉。


    做了這麽多,依然吃得幹幹淨淨,就連餃子湯、米湯都給喝光,說是原湯化原食。


    馮素蓮意料中,又出乎意料。


    意料中是因為都是青壯,飯量大如牛,又沒有肉食,素食吃得多很正常。


    出乎意料,是戰士們把一大鍋餃子湯、米湯都喝光,著實有些嚇人。


    結果戰士們笑嘻嘻說,“今晚才算真正吃飽、吃痛快了!”


    很多戰士們舍不得一下把餃子吃光,隻把洋芋燜飯吃完,餃子留著,夜裏餓了再慢慢吃。


    馮素蓮忙完廚房,迴宿舍,打來熱水洗漱。


    油彩卸妝很麻煩,洗褪色的毛巾上抹了不少油膩膩的紅色,才勉強洗幹淨。


    “卸了真可惜!”謝春紅湊過來,“你上了妝真好看!”


    年三十,大家都不想早早睡覺,可這裏連燈油都得省著用,女兵們隻能就著小火爐的火光織毛衣。


    “唉,第六個年頭了,也不知這路修到啥時候!”謝春紅歎息一聲。


    幾個女兵裏,謝春紅外向活潑,最感性,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


    本來興致很高的眾人,被這一句話擊潰。


    在雪域高原苦熬,食物單一,生活單調、枯燥,每天都生活在缺氧的苦寒中。


    平時還好,累了倒頭就睡,沒空想太多。


    今天年三十,難得放鬆,每逢佳節倍思親,此刻難免思念遠方親人。


    眾人停下手中的活兒,袁紅梅默了默道:


    “看這架勢,南線從邦大鎮到康丁縣興都橋鎮,一千六百裏的路程,山路崎嶇,隻怕又得三四年!”


    一陣沉默,三四年,想想就覺得漫長、艱難、望不到頭。


    不能去想,就這麽悶頭幹活,一天又一天,累了倒頭就睡,挺好的。


    若去想三四年後,倒計時間,掰著手指數日子,會很痛苦。


    都是凡身肉體,這種苦寒真的很難熬。


    當初上雪域高原,多少人抗拒,不少營團級幹部堅決要求調走或轉業。


    好不容易全國解放,哪一個不是南征北戰、槍林彈雨十幾、二十年?


    一身傷痛,都想停下來修養修養,沒誰願意上這窮哈哈、苦哈哈的破地方。


    這裏的解放不是武力解決,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協商解決。


    但實際上不時遭到頑固分子、敵對勢力襲擊、武裝抵抗。


    修建道路的同時,還要組織剿匪。


    最開始上麵命令的是另一支離雪域高原很近的部隊,對方強硬迴複:不去,他們忙,分身乏術。


    雪域高原解放勢在必行,不能拖延,有些事一拖就成曆史問題,以後再要解決千難萬難。


    此時是最好時機,必須一鼓作氣拿下!


    無奈之下,才找的大西南部隊,闡述解放雪域高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大西南的兩位首長召集各軍長開會,提前得到消息的,找各種借口推脫。


    雪域高原是根難啃的光骨頭,沒有赫赫戰功,全是苦勞。


    寧願突突突打個痛快,也不願意幹這種望不到頭的苦熬活兒。


    兩位首長最後把目光投向老實、厚道的張軍長、譚政委。


    “張軍長,你們怎麽說?”大西南首長頭一次遇到這麽難調動、指揮的事兒。


    “聽首長安排!”張軍長沒有拒絕。


    都知道這是沒有功勞,隻有苦勞的髒活、累活兒,若他們也推拒,還有誰去?


    張軍長、譚政委接下任務,下麵的官兵中很大一部分不理解,抗拒。


    別人都開始駐紮當地,論功行賞,享受城裏生活,憑啥他們還要上雪域高原去吃苦?


    那裏不但空氣稀薄,甚至路都沒有,冰天雪地,不是人生活的地方!


    好多營團級幹部找關係調動,甚至有位團長不肯到指定地點集結。


    張軍長、譚政委發火,綁也得給我綁上去,硬是把那位團長給帶上雪域高原。


    軍部、各師部首長把自己家屬叫來,帶頭第一批上雪域高原。


    誓師大會上,上台表決心的是張軍長四歲不到的小女兒!也成了上雪域高原犧牲的第一位烈士。


    張軍長、譚政委一幫人帶著悲壯上雪域高原,都做好的犧牲準備。


    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又有錯綜複雜的政教勢力,路都沒有,中間隔著大大小小的雪山,草原、沼澤、河流。


    上雪域高原,有人退縮,也有人迎難而上。


    大軍沿途征兵,這幾個女兵就是那時入伍的,一腔熱血,不畏艱難。


    十幾歲、如花似玉的小姑娘生生熬成三十歲的高原女子模樣。


    女兵安置在衛生員、文藝兵、通信兵、電譯員等崗位,但時常抽調到各部隊修路。


    跟男兵一樣風吹日曬,吃盡苦頭。


    一天天咬牙堅持,一晃眼,竟到了第六個年頭,時光如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五零,女兵上雪域高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味子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味子1並收藏重生五零,女兵上雪域高原最新章節